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十叁

  卷第十一法苑珠林卷第十二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千佛篇第五之五涅槃部第十四(此別五部) 述意部 韬光部 赴哀部 時節部 弟子部

  述意部第一

  惟我含靈福盡。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八十矣。應身粒碎流血何追。爭決最後之疑。競奉臨終之供。嗚呼智炬慈雲。消滅長夜。諸子誠可悲夫。但法身至寂畢竟無爲。報化所誘隨機應俗。既曰現生。焉得無滅。凡聖雖殊而莫能免。是以微言背痛而方轉甘露。假托右脅而還放光明。此則無病之迹也。及千[疊*毛]既纏而示雙足。金棺將阖而起合掌。此示不滅之征也。故灰身示權常住顯實。器月之喻其旨明乎

  韬光部第二

  如智度論雲。須跋陀羅年一百二十。夢見一切人天失眼裸形冥中。言雲。日當墮地獄海枯竭風散須彌。夢寤已恐怖。天曰。此是一切智人將入涅槃。非關于汝。明到林中求欲見佛。阿難叁不許。佛知遙喚前共別

  又菩薩處胎經雲。如來二月八日夜半躬襞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羅跋薩各叁褺。施放金棺儭身上。以缽錫杖手付阿難。入金剛定碎身舍利。佛從金棺出金剛臂問覓迦葉牛齝二人。阿難答雲。牛齝羅漢已入涅槃。佛言。吾今永取滅度。即入金棺寂然不語。再叁出手問阿難。吾爲八部說摩诃乘經。汝悉聞不。對曰。唯佛知之。又問。吾在忉利爲母說法。汝知不。答曰。不知。又吾在龍宮說法。龍子得道留全身舍利。高一百叁十丈。汝知不。答曰。不知。吾處母胎十月。爲諸菩薩現不退轉法輪。世尊即以神力。現母身中行住坐臥一切雲集入胎舍中。汝知不。答曰。不知(阿難大聖豈得不知。言不知者欲推如來化功密。故答不知也)又涅槃經雲。善男子。我于此娑羅雙樹大師子吼者名大涅槃。東方雙者。破于無常獲得于常。乃至北方雙者。破于不淨而得于淨。此中衆生爲雙樹故。護娑羅林不令外人取其枝葉斫截破壞。我亦如是。爲四法故。令諸弟子護持佛法。此四雙樹四王典掌。我爲四王護持我法。是故于中而般涅槃

  又中阿含經雲。如來爾時將詣雙樹。四襞郁多羅僧以爲施座。僧伽梨爲枕右脅而臥。足足相累而故涅槃

  又菩薩處胎經雲。爾時八大國王各持五百張白[疊*毛]栴檀木蜜。盡內金棺。裹以五百張[疊*毛]纏裹金棺。複五百乘車載香蘇油以灌白[疊*毛]

  爾時大梵天王將諸梵衆在右面。立釋提桓因將諸忉利諸天在左面立。彌勒菩薩及十方諸神通菩薩當前立。爾時世尊欲入金剛叁昧碎身舍利于娑婆界轉此真法。作是念已。十方世界皆六返震動

  赴哀部第叁

  如摩耶經雲。阿那律升忉利天以告摩耶。摩耶便至。棺自爲開。合掌起白遠屈來下。佛語阿難。汝當知爲後不孝衆生故。從金棺出問訊母也。僧祇律雲。于天冠塔邊阇維佛身。迦葉赴佛涅槃經雲。于是迦葉辭佛到伊荼梨山中。去舍衛國二萬六千裏。其山多出七寶。甘果種種香樹雜藥不可稱數。亦有麒麟朱雀鳳皇異學道士。時有方石平正。色如琉璃。縱廣百二十裏。樹葉五色冬夏茂盛。列坐石上。迦葉前後教授一千弟子。皆得羅漢常坐此石。誦經行道。弟子七人同夕得夢。其一比丘夢見所坐方石中央分破樹皆拔根。複一比丘夢見四十裏泉水皆幹竭華悉零落。複一比丘夢見拘羅邊坐皆悉傾毀。複一比丘夢見閻浮利地皆悉傾陷。複一比丘夢見須彌山崩。複一比丘夢見金輪王薨。複一比丘夢見日月墮落天下失明。晨起各以所夢啓白迦葉。迦葉告言。我曹前見光明。地時大動。卿等得夢佛將般泥洹耶。即敕諸弟子。往赴俱夷那國。又菩薩處胎經雲。大迦葉至。佛出雙足。迦葉說偈雲

  佛所教化人  所度已周遍

  我行道絕向  唯恨不見佛 

  于是繞棺七匝阿難西北角。難陀于東北角。諸天在後。直北去雙樹四十九步。大迦葉手執火然香薪。又雜阿含經雲。佛涅槃已。雙樹生華垂下供養。阿難說偈雲

  五百[疊*毛]纏身  悉燒令磨滅

  千領細[疊*毛]衣  以衣如來身

  唯二領不燒  最上及儭身 

  (諸經具明阇維之法以文繁故略而不錄)

  時節部第四

  如涅槃經雲。如來何故二月涅槃。善男子。二月名春陽之月。萬物生長。是時衆生多生常想。爲破衆生如是常心。說一切法悉是無常。唯說如來常住不變。于六時中孟冬枯悴衆不愛樂。陽春和液人所貪愛。爲破衆生世間樂故。演說常樂我淨亦爾。爲破世間我淨故。說如來真實我淨。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輪。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獨十五日。佛言。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無虧盈。諸佛如來亦複如是。入大涅槃無有虧盈。以是義故。以十五日入般涅槃。又長阿含經雲。時有香姓婆羅門。問阿阇世王曰。何等時佛生。何等時成道。何等時滅度。阇王答曰。沸星出時生。沸星出時出家。沸星出時成道。沸星出時滅度

  何等生二足尊 何等出叢林苦 何等得最上道 何等入般涅槃 沸星出二足尊 沸星出叢林苦 沸星得最上道 沸星入般涅槃 八日如來生 八日佛出家 八日成菩提 八日取滅度 二月如來生 二月佛出家 二月成菩提 二月取涅槃 二月生二足尊 二月出叢林苦 二月得最上道 八月般涅槃城

  又薩婆多論雲。佛以二月八日沸星現時初成等正覺。亦以二月八日沸星出時生。以八月八日沸星出時轉法輪。以八月八日沸星出時取般涅槃

  弟子部第五

  依智度論雲。長老大迦葉。于耆阇崛山集叁藏。可度衆生竟隨佛入般涅槃。清朝持缽入王舍城。乞食已上耆阇崛山語諸弟子。我今日入無余涅槃。一切諸人聞是語已。皆大愁憂。迦葉晡時從禅定起入衆中坐。贊說無常苦空無我。如是種種說法已。從佛所得僧伽梨。持衣缽提杖。如金翅鳥現升虛空作十八變。于耆阇山頭與衣缽俱。作是願言。今我身不壞。彌勒成佛時我是骨身還出。直入山頭石中如入軟泥。入以山還合。後人壽八萬四千歲。身長八十尺。彌勒佛身長一百六十尺。佛面二十四尺。圓光十裏。是時衆生聞佛出世。無量人等隨佛出家。又大悲經雲。是迦葉以本願力所加持故住虛空中。現種種神通變化已。以己身火阇維其身。阇維身已。灰炭不現。又薩婆多論雲。舍利弗目連。以不忍見佛泥洹。便先泥洹。以先泥洹故。七萬阿羅漢同時泥洹。當于爾時四輩弟子莫不荒亂。于時如來以神通力。化作二大弟子在佛左右。以此緣故。衆生歡喜。憂惱即除佛爲說法。各得利益

  結集部第十五(此別二部)

  述意部第一

  夫真谛玄凝法性虛寂。而開物導俗非言難建。是以不二默訓。會于義空之路。一音振辯。應乎群有之境。自我師能仁之出世也。鹿野唱其初言。金河究其後說。契經以誘小學。方典以勸大心。妙輪區別十二惟部。法聚總要八萬其門。暨善逝晦迹。而應真結藏始則四鋡。初集經中則五部分戒。大寶斯在。含識至意爲存拔苦。是以金言不可遺謬也

  結集部第二(此別四部)

  此中廣明結集具有四時。第一依智度金剛仙二論。如來在此鐵圍山外。共文殊師利及十方佛。結集大乘法藏。第二依菩薩處胎經及四分律等。如來初入涅槃。始經七日。大迦葉共五百羅漢。令到十方世界召得八億八千衆。共爲結集叁藏。第叁依智度論。如來入涅槃後。至夏安居初十五日。大迦葉共千羅漢。在王舍城結集叁藏。第四依四分律。如來入涅槃後。一百年內爲跋阇子檀行十事。大迦葉共七百羅漢。在毗舍離城結集叁藏。此下四重依經次第列出。庶將來哲不積余蔔也

  大乘結集部第一

  依大智度論金剛仙論雲。文殊師利結集中明。如來在此世界之外不至他方世界。十方諸佛並皆雲集說法亦名诘經。文殊後結集。召諸菩薩及大羅漢無量無邊。各言某經我從佛聞。須菩提言。金剛般若我從佛聞。諸經當部各有弟子。同時聞者。並雲我親從佛聞。故知不局阿難。然阿難則遍聞諸經。余之弟子則偏局當部

  又依涅槃經。大聖說法既有叁乘。傳法人還有叁名。一名阿難陀。此雲歡喜。謂持小乘法藏。二名阿難陀跋陀。此雲歡喜賢。謂持中乘法藏。叁名阿難陀娑伽羅。此雲歡喜海。謂持大乘法藏。叁名雖異據體唯一。故維摩經雲。舍利弗問天女曰。汝于叁乘當何志求。天曰。若以小乘法化。我作聲聞。若以中乘法化。我作緣覺。若以大乘法化。我作菩薩。故知阿難通持大小乘人。此叁人中。前二人者有親聞傳聞。故下結集中阿難升座。依智度論說偈雲

  佛初說法時  爾時不聞見

  如是展轉聞  佛遊波羅柰

  爲五比丘說  四谛之法輪 

  (以此准知不得雷同皆雲親聞第叁阿難得言常聞)

  五百結集部第二

  依菩薩處胎經雲。爾時佛取滅度已。經七日七夜。時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打揵椎集衆。卿五百人。盡詣十方諸佛世界。諸有得阿羅漢六通者。盡集此閻浮提詣雙樹間。釋迦牟尼佛今已舍壽起七寶塔。今集欲得演出真性法身。汝等速集聽采微妙之言。爾時五百羅漢受大迦葉教。如人屈伸臂頃。即到十方恒河沙刹土。集諸羅漢得八億八千。衆來集忍界聽受法言。又僧祇律雲。時大迦葉語諸比丘。結集法藏勿令法滅。諸人欲往余處結集。迦葉言。應住王舍城。有五百人臥具。衆皆言爾。令阿那律守佛舍利。勿使諸天將去。過去迦葉佛滅度時。弟子但知懊惱。不覺天持舍利去。盡世人不得供養。時阿難不去。迦葉與千人。至刹帝山施世尊舍利。目連坐次迦葉四月結集斷于外緣少二人不滿五百。那律複來。猶少一人。迦葉遣目連共行。弟子梨婆提長老羅漢。汝往叁十叁天呼提那羅漢。提那羅漢聞佛涅槃。不忍見佛行處。已入滅度。後遣至屍利沙翅宮喚憍梵波提羅漢。乃至毗沙門天宮命須蜜多羅漢。並已涅槃

  又菩薩處胎經雲。爾時迦葉見衆集已。語優波離。卿爲維那唱阿難下。即受教唱下。罰阿難不請佛住壽等已。阿難心意荒亂內自念言。佛滅度未久。恥我乃爾。即自思惟四谛法已。便于衆前成阿羅漢。諸塵垢滅朗然大悟。聖衆稱善諸天歌歎。爾時大地六返震動。時大迦葉。即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勿使有缺漏。菩薩藏者。集著一處。聲聞藏者。集著一處。戒律藏者。亦集著一處。爾時阿難最…

《法苑珠林十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