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叁十叁
卷第叁十一法苑珠林卷第叁十二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變化篇第二十五 眠夢篇第二十六
變化篇(此有叁部) 述意部 通變部 厭欲部
述意部第一
夫聖人之用。玄通無礙。致感多方。不可作一途求。不可以一理推。故粗以粗應。細以細應。粗細隨機理固然矣。所以放大光明現諸神變者。此應十方諸大菩薩將紹尊位者耳。若處俗接粗按邪歸正者。複須隨緣通變量稱物情。不可以妙理通寤指事。而變現不思議之形質。用遮不思議之頑見也。譬聖人亦入鹿馬而度脫之。當在鹿馬。豈同于鹿馬哉若不異于鹿馬。應時常流不待此神變明矣
通變部第二
如華嚴經雲。佛子。如一如來一化身轉。如是等不可說譬喻法輪雲。一切法界虛空界等世界。悉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于念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身。乃至盡未來際劫。一一化佛身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頭。一一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舌。一一舌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音聲。一一音聲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法。一一法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句身味身。複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劫說異句身味身音聲充滿法界。一切衆生無不聞者。盡未來際常轉法輪。如來音聲無異無斷不可窮盡。是爲一切諸佛大力那羅延幢佛所住法
又華嚴經雲。一切諸佛悉有八種微妙音聲。一一音聲悉有五百妙音聲眷屬。不可稱數百千音聲以爲莊嚴。無量無邊妙音聲伎樂皆悉清淨。普能演說一切諸佛正法義味。悉離恐怖安住無畏大師子吼。悉令一切法界一切衆生聞其音聲隨其本行種種善根皆令開解。是爲一切諸佛最勝無上口業莊嚴
又處處經雲。爾時佛笑。口中有五色光出者有五因緣。一欲令人有所問因所問有益故。二恐人言佛不知笑故。叁爲現口中光故。四笑諸不至誠故。五笑阿羅漢守空不得菩薩道。光還從頂上入者。當示後人大明故
又佛說心明經雲。爾時世尊。爲梵志乃笑。五色光從口出。照十方五趣之類。夫欲至人心喜令餓鬼飽。地獄痛息。畜生意開罪除。尋光來詣佛所。諸佛笑法皆有常瑞。若授菩薩決。遍照十方光從頂入。授緣覺決。光入面門。授聲聞決。光入肩鬥。說生天事。光從臍入。說降人中。光從膝入。說趣叁苦。光從足心入。諸佛之欣不以欲笑。不以嗔笑。不以癡笑不放逸笑。不利欲笑。不榮貴笑。不富饒笑。今佛普等愍傷群生。行大慈笑。無斯七也
又智度論雲。如佛初轉法輪時。應持菩薩從他方來。欲量佛身上過虛空。無量佛刹至華上世界。見佛身如故。而說偈言
虛空無有邊 佛功德亦爾
設欲量佛身 唐勞不能盡
上過虛空界 無量諸佛土
見釋師子身 如故而不異
佛身如金山 演出大光明
相好自莊嚴 猶如春華敷
又處處經雲。佛在世時。諸天鬼神龍人民皆到佛所。聽經數百千重。前後皆見佛面。所以者何。佛前世時言語無前後故。是故無不見佛面者。人臥皆隨佛所首。向佛尊故
厭欲部第叁
如大莊嚴法門經雲。爾時王舍城中有淫女。女名金色。光明威德。彼女宿世善根因緣。形貌端正衆相具足。身真金色光明照曜。容儀媚麗世所希有。神慧聰敏辯才無礙。音辭清妙深邃柔軟。言常含笑。隨所行處皆金光照。所著衣服亦皆金色。一切人衆見者系心愛著無舍。隨所遊處皆悉隨從。有長者子。名上威德。爲欲樂故多與財寶。共相要契。車乘莊嚴。往詣園林。爾時金色女宿緣冥感。爲文殊師利化令入道。神變自在故。以頭枕彼威德膝上而睡。即以神力于其臥處現爲死相。膖脹臭爛難可附近。須臾腹破肝腸剖裂。五藏露現臭穢可惡。大小便道流溢不淨。諸根肢節蠅蛆唼食。不可稱說。時長者子見此死屍。生大恐怖身毛皆豎。而作是念。我今無救。遍觀四方無歸依處。倍增怖畏發大怖聲彼長者子二因緣故。生大怖畏。一昔所未見如是惡事。是故生怖。二大衆知我與彼同來。在此而今忽死。謂我故殺。阿阇世王不鑒此理橫見加戮。是故生怖。時長者子獨于此林不見一人。一切凡聖誰能救者。彼長者子過去善根雖熟。以不聞見文殊共金色女所說法故。文殊師利即以神力。令諸樹林悉說偈言。長者子聞已心大歡喜。深自慶幸。舍棄死屍從林而出。即往佛所具說怖緣。爾時佛告長者子。汝莫憂怖。我當施汝一切無畏。汝歸佛者一切無怖。長者白佛。一切怖畏從何而生。佛言。從貪嗔癡因緣故。畏當知一切諸。怖無主無作無有執者。汝先欲覺今何所在。長者子言。此中所見好色惡覺。凡夫貪著。于聖法中無如是事。于是佛爲種種方便說法。時長者子得順法忍。時金色女知長者子受教化已。莊嚴五百馬車前後圍繞。來詣佛所卻住一面
爾時文殊問長者子言。汝識此妹不。長者子言。我今實識。文殊師利言。汝雲何識。時長者子。即向文殊。而說偈言
見色如水沫 諸受悉如泡
觀想同陽焰 如是我識彼
見行如芭蕉 知識猶如幻
女名假施設 如是我識彼
身無覺如木 亦如草瓦礫
心則不可見 如是我識彼
諸凡夫如醉 顛倒生惡覺
智者所不染 如是我識彼
如彼林中屍 臭爛惡不淨
身體性如是 如是我識彼
過去本不滅 未來亦不生
現在不暫住 如是我識彼
文殊當善聽 彼恩難可報
我本多貪欲 見不淨解脫
彼身實不死 爲化我現死
愍衆故示現 誰見不發心
如是貪嗔癡 及一切煩惱
如是體法性 善哉甚微妙
爾時佛告阿難。此金色女上威德男。已于過去教化。令發菩提。今更聞法得順法忍。此金色女。于當來世過九十百千劫。當得作佛。號曰寶光如來。威德長者。于寶光佛所。得菩薩身。名曰德光。寶光滅後當得作佛。號曰寶焰如來
又觀佛叁昧經雲。佛告阿難。我昔夏安居時。波羅柰國有一淫女。在樓上。名曰妙意。昔日于佛有緣。爾時世尊化叁童子。年皆十五。面貌端正。勝諸世間一切人類。此女見已身心歡喜。白言。丈夫。我今此舍如功德天。富力自在衆寶莊嚴。我今以身及與奴婢。奉上丈夫可備灑掃。若能顧納隨我所願。一切供給。無所愛惜作是語已。化人就床未及食頃。女前親近白言。丈夫願遂我意。化人不違。隨己所欲。既附近已。一日一夜心不疲厭。至二日時愛心漸息。至叁日時。白言丈夫可起飲食。化人即起。纏綿不已。女生厭悔白言。丈夫異人乃爾。化人告言。我先世法凡與女通。經十二日爾乃休息。女聞此語如人食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身體苦痛如被杵搗。至四日時如被車轹。至五日時如鐵丸入體。至六日時支節悉痛。如箭入心。女作念言。我聞人說。迦毗羅城。淨飯王子。身紫金色叁十二相。愍諸盲冥救濟苦人。常在此城常行福度。放金色光濟一切人。今日何故不來救我。我從今日乃至壽終。終不貪色。甯與虎狼同處一穴。不貪色欲受此苦惱。化人亦嗔。咄弊惡婦女。廢我事業。我今共汝合體一處。不如早死。父母宗親若來覓者。何處自藏。我甯經死不堪恥辱。女言。弊物我不用。爾欲死隨意。是時化人取刀刺頸。血流滂沱塗汙女身。萎陀在地。女不能勝。二日青淤。叁日膖脹。四日爛潰。五日漸爛。六日肉落。七日唯有臭骨。如膠如漆粘著女身。一切大小便利及諸惡蟲。迸血諸膿塗漫女身。女極惡厭而不得離。女發誓願。若諸天神及與仙人。淨飯王子能免我苦。我持此舍一切珍寶以用給施。作是念時。佛將阿難難陀。帝釋在前。梵王在後。佛放常光照曜天地。一切大衆皆見如來詣此女樓。時女見佛心懷慚愧。藏骨無處。取諸白[疊*毛]纏裹臭屍。臭氣如故不可覆藏。女見世尊。爲佛作禮。以慚愧故身映骨上。臭骨忽然在女背上。女極慚愧流淚而言。如來功德慈悲無量。若能令我離此苦者。願爲弟子心終不退。佛神力故臭骨不現。女大歡喜。爲佛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所珍一切施佛。佛爲祝願梵音流暢。女聞祝願心大歡喜。應時即得須陀洹道。五百侍女聞佛音聲。皆發無上菩提道心。無量梵衆見佛神變得無生忍。帝釋所將諸天有發菩提心者。有得阿那含者
又百緣經雲。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一長者婦。産一男兒。形貌極醜狀似惡鬼。有人見者舍之而去。年漸長大父母厭惡。驅令遠棄。乃至畜生。見此醜陋。尚懷怖懼。何況人類。又于一時。詣林采果以自存活。飛鳥走獸。無不怖走。絕迹無住。世尊慈念將諸比丘。到林欲度。見佛避走。佛以神力使不得去。時諸比丘在樹下跏趺系念。世尊化作醜陋人。執持應器盛滿中食。漸向醜人。形狀類己心懷喜悅。今此人者真是我伴。尋求共語同器而食。食已時彼化人忽然端正。醜陋問言。汝今何以忽然端正。化人答言。我食此食。以善心觀彼樹下坐禅比丘使我端正。醜陋聞已。尋複效之。尋得端正。心懷喜悅。即向化人深生信解。于是化人還複本形醜陋。見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前禮佛足卻坐一面。佛即爲其種種說法得須陀洹果。即于佛前求索出家。佛告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精勤修習。得阿羅漢果。時諸比丘見是事已。請佛爲說宿本因緣。佛告比丘。乃往過去無量世中。有佛出世。號曰弗沙。在一樹下結跏趺坐。我及彌勒俱爲菩薩到彼佛所種種供養。而翹一足。于七日中說偈贊佛
天上世間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有
世界所有悉能見 無有能及如佛者
爾時菩薩說此偈已。時彼山中有一鬼神。作醜陋形來恐怖我。我以神力令彼行處懸崖崄岨不能得過。時彼山神即作是念。我以惡心恐怖他故。令我今者行處崄難不可得過。今當往彼忏悔先罪。作是念已。尋即往詣。忏悔訖已發願而去。佛告比丘。欲知彼山神恐怖我故。五百世中形體醜陋見者驚走。由彼忏悔故今遭值我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頌曰
大聖神變 隨事開曚 含英秀發
開寤相應 服以邪道 化現神通
隱顯利物 乃軌高蹤 群生息謗
感寤興隆 潛運自在 見者生恭
罕逢斯聖 絕代靈籠 含生有福
遇此休功
感應緣(略引二十五驗) …
《法苑珠林叁十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