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叁十七

  卷第叁十五法苑珠林卷第叁十六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懸幡篇第叁十二 華香篇第叁十叁 呗贊篇第叁十四

  懸幡篇(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夫因事寤理必藉相以導真。瞻仰聖容敬神幡以薦奉。是以育王創遺身之塔。架迥浮空。魏主起通天之臺。仁祠切漢。于是華幡飄揚冀騰翥于大千。珠紫相映吐輝煥于百億。慧風或動清升之業有征。微吹時來輪王之報無盡也

  引證部第二

  如迦葉诘阿難經雲。昔阿育王自于境內。立千二百塔。王後病困。有一沙門省王病。王言。前爲千二百塔。各織作金縷幡。欲手自懸幡散華始得成辨。而得重病。恐不遂願。道人語王雲。王好叉手一心。道人即現神足。應時千二百寺皆在王前。王見歡喜。便使取金幡金華懸諸刹上。塔寺低昂。即皆就王手。王得本願身複病愈。即發大意延壽二十五年。故名續命神幡。又普廣經雲。若四輩男女。若臨終時若已過命。于其亡日。造作黃幡懸著刹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幡蓋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提。幡隨風轉破碎都盡至成微塵幡一轉時轉輪王位。乃至吹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燃燈供養照諸幽冥。苦痛衆生蒙此光明。互得相見。緣此福德拔。彼衆生悉得休息(述曰。何故經中爲亡人造黃幡。挂于刹塔之上者。答曰。雖未見聖解可以義求。此五大色中黃色居中。用表忠誠。引生中陰不之邊趣冀生中國也。又黃色像金鬼神冥道將爲金用故。解祠之時剪白紙錢鬼得白錢用。剪黃紙錢得金錢用。故譬喻經雲。時有谷賊盜主人谷盡。主人捉得責言。汝何以盜我谷盡。汝是何神。谷賊言。將我至路有人知我名道逢黃馬車乘衣服皆黃。黃衣人問雲。谷賊汝何在此。主人方知是谷賊。主人又問雲。乘馬黃衣是誰。谷賊言。是黃金之精。以報主人食粟之直。主人因此得金用不可盡也。良由人鬼趣殊感見各別故。聖製黃幡爲其亡人。挂之刹塔令尋之得寶救濟亡靈也)又百緣經雲。昔佛在世時。迦毗羅衛城中有一長者。其家巨富財寶無量不可稱計。生一男兒。端正殊妙與衆超絕。其兒初生。于虛空中有一大幡遍覆城上。父母見已歡喜無量。因爲立字名波多迦。年漸長大。求佛出家得阿羅漢。叁明六通具八解脫。比丘見已而便白佛言。此波多迦宿殖何福。生便端正與衆超絕于虛空中有大幡蓋遍覆城上。又值世尊出家得道。佛告比丘。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毗婆屍佛入涅槃後。時有王名槃頭末帝。收其舍利造四寶塔。高一由旬。而供養之。時有一人。于彼塔邊施設大會。作一長幡懸著塔上。發願而去。緣是功德。從是以來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常有大幡。覆蔭其上受福快樂。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

  又菩薩本行經雲。昔佛在世與諸比丘及與阿難。從郁卑羅延國遊行村落。時天盛熱無有陰涼。有放羊人見佛涉熱。即起淨心編草作蓋。用覆佛上遊隨佛行。去羊大遠。放蓋擲地。還趣羊邊。佛便微笑告阿難言。此放羊人以恭敬心。而以草蓋用覆佛上。以此功德十叁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間生尊貴家快樂無極。常有自然七寶之蓋。而在其上。竟十叁劫出家修道。成辟支佛名阿耨婆達

  頌曰

  寶刹承高露  绮彩映空天

  宛轉雲間揚  倒覆似紅蓮

  霞幡開錦色  香氣合爐煙

  飄飖無定所  只爲本輕旋

  池照萬影現  泉弄百華鮮

  夙夜風吹動  重疊輪王緣

  舉仰無厭足  結侶感留連

  何知色中彩  招福壽長延 

  感應緣(略引一驗)

  宋劉琛之。沛郡人也。曾在廣陵逢一沙門。謂琛之曰。君有病氣然當不死。可作一二百錢食飯饴衆僧。則免欺患。琛之素不信法心起忿慢。沙門曰。當加只信勿用爲怒。相去二十步忽不複見。琛之經七日便病。時氣危頓殆死。至九日方晝如夢非夢。見有五層佛圖在其心上。有二十許僧。繞塔作禮因此而寤。即得大利。病乃稍愈。後在京師住。忽有沙門先不相識。直來入戶曰。君有法緣何不精進。琛之因說先所逢遇。答曰。此賓頭盧也。語已便去不知所向。琛之以元嘉十七年夏。于廣陵遙見慧汪精舍前幡蓋甚衆。而無形像。馳往觀之。比及到門。奄然都滅(右此一驗出冥祥記)

  華香篇第叁十叁(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敬尋釋迦降神羅衛托質王宮。智實生知道惟遍覺。演慧明于百億。注法雨于大千。靈像周于十方。寶塔遍于法界。名香郁馥。似輕雲而散霧。寶華含彩。若倒藕而垂蓮。虔誠供養同趣法筵。叩頭彈指俱沾福利也

  引證部第二

  如佛說華聚陀羅尼經雲。佛言。若複有人于如來滅度之後。行于曠路見如來塔廟。能持一華一燈。若一團泥用塗像前。以用供養。乃至能持一錢施于佛像。爲補治故。若以一掬水用灑佛塔除去不淨。以華香供養。舉足一步詣于塔寺。若一稱南無佛。欲使此人墮叁惡道。百千萬劫終無是處

  又正法念經雲。若有衆生持香塗佛塔命終生香樂天。與諸天女常相娛樂。從天命終得受人身。生大富家。又阿阇世王經雲。過去無數劫有佛號一切度。與其眷屬俱行分衛。有叁長者子嚴服共戲。見佛及諸菩薩光明巍巍。互相指示而吾等當共供養。二兒答言。既無香華當用何物。其一兒脫頭上白珠以著手中。便謂二兒。可以供佛。二兒學之。解頭上白珠著其手中。即至佛所。一兒複問二兒。持是功德以何求索。其一兒言。願如佛右面比丘。其一兒言。願如佛左面神足比丘。二兒共問一兒。報言。我欲如佛。八千天子皆言。善哉。若如所言。天上天下一切蒙恩。是叁小兒已到佛前。各以白珠而散佛上。二兒發聲聞意者。珠在佛肩上。其一兒發菩提心者。珠在佛頭上。化爲珠華交露之帳。其中有佛。佛告舍利弗。中央兒者則我身是。右面兒者舍利弗是。左面兒者目連是。舍利弗。汝等本畏生死故。不發菩提心。欲疾泥洹。觀此一兒發阿耨菩提故得成佛。又采華授決經雲。時有羅閱國王。使十余人常采好華以給王家。後宮貴人一日出城采華。遇佛發心稽首爲禮。心自念言。甯棄身命以華上佛並散聖衆。縱使見害不墮苦痛。便以華散佛及聖衆。卻自歸命一心重禮。佛知其念甚慈愍之。具爲說法。諸采華人皆發道意。佛即授決。後當得佛。號曰妙華。時采華夫還家中與二親別。我今命盡爲王見殺。父母愕然問何罪咎。具答所由。無華貢王必見危命。故辭別耳。二親聞之。益以愁戚。發箧視之。滿中好華香徹四面。父母告曰。可以進王。時王大嗔見不時來。將人反縛罪當棄市。入宮見王面色不變。王怪問之。汝等罪過命在當殺。何故不懼。即白王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每以非法不惜身命。朝來采華值佛供上。以知違令罪當合死。甯以有德而死。不以無德而存。還視華箧續滿如故。皆是如來恩仁所覆。王甚怪之。心不信然。故詣佛所問佛是意。佛言。實然。此人至心欲度十方不惜身命。故取衆華以散佛上。意無想報以得受決。將來成佛。號曰妙華。王大歡喜解縛悔過。自責愚意不及菩薩。唯原其罪。佛言。善哉。能自改者與無過同

  又百緣經雲。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將諸比丘。著衣持缽。將詣乞食至一衖中。有一婦女抱一小兒。在衖坐地。時彼小兒逢見世尊心懷歡喜。從母索華。母即與買。小兒得已。持詣佛所散于佛上。于虛空中變成華蓋隨佛行住。小兒見已。甚大歡喜。發大誓願以此供養善根功德。使我來世得成正覺。過度衆生如佛無異。爾時世尊。見此小兒發是願已。佛即微笑。從其面門出五色光。繞佛叁匝還從頂入。爾時阿難前白佛言。如來尊重不妄有笑。以何因緣今日微笑。唯願世尊敷演解說。佛告阿難。汝今見此小兒以華散。我于未來世不墮惡趣。天上人中常受快樂。過十叁阿僧祇成辟支佛。號曰華盛。廣度衆生不可限量。是故笑耳。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又百緣經雲。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城中豪富長者。皆共聚集詣泉水上。作唱伎樂而自娛樂。爲波羅柰國作華鬘會。時彼會中遣于一人。詣林采波羅柰華作鬘。時采華人還來會所。路見世尊相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懷歡喜前禮佛足。以所采華散佛而去。還複上樹采華。枝折墮死。命終生忉利天。端正殊妙。以波羅柰華而作宮殿。帝釋問曰。汝于何處造修福業。而來生此。以本因緣具報帝釋。爾時帝釋。以偈贊曰

  身如真金色  照曜極鮮明

  容顔貌端正  諸天中最勝 

  爾時天子。即說偈答帝釋曰

  我蒙佛恩德  散以波羅華

  由是善因緣  今得是果報 

  爾時天子。即共帝釋來詣佛所。佛爲說法心開意解。破二十億邪見業障。得須陀洹果。心懷欣慶。即于佛前說偈贊佛

  巍巍大世尊  最上無有比

  父母及師長  功德無有及

  幹竭四大海  超越白骨山

  閉塞叁惡道  能開叁善門 

  又雜寶藏經雲。爾時天女。說偈曰

  我昔以華鬘  奉迦葉佛塔

  今生于天上  獲是勝功德

  生在于天中  報得金色身 

  又薩婆多論雲。若四方僧地不得作塔。爲佛法自爲種殖。若僧和合者得。不和合者不得作之。若僧地有種種華。應淨人取。次第與僧隨意供給。不得私取自供養叁寶。若華多僧取不盡。若僧和合聽隨意取之。若僧坊內不得起塔作像。以近人臭穢不清淨故。若重閣舍。若經像在下重。不得在上住。若塔地華不得供養僧法。正應供養佛。此華亦得賣取錢以供養塔用。若屬塔水以供塔用。設用有殘若致功力是塔人者。應賣此水以錢屬塔。不得余用。用則計錢犯。若塔內無人致水功力。一由僧人殘水多少。善好籌量用之

  又文殊問經雲。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余華用治衆病。其法雲何。佛告文殊。華各別祝一百八遍

  誦佛華祝曰

  南無佛闼寫治莎呵

  般若波羅蜜華祝曰

  那末柯盧履(民旨反)般若波羅蜜多商莎呵

  佛足華祝曰

  那莫波陀製點耽鹽莎呵

  菩提樹華祝曰

  南無菩提逼力龛岚莎呵

  轉法輪處華祝曰

  南無達摩斫柯羅夜莎呵

  塔華祝曰

  那莫鋀跋耶莎呵

  菩薩華祝曰

  南無菩提薩埵野莎呵

  衆僧華祝曰

  那莫僧伽野莎呵

  佛像華祝曰

  那莫波羅底耶莎呵

  佛告文殊師利。用此…

《法苑珠林叁十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