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如來興顯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91卷10頁碼:P0592
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如來興顯經》四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何謂佛子。諸菩薩遊入如來至真現大滅度。于斯菩薩。欲入滅度。曉了一切。本淨自然。則爲佛矣。猶如無本。而歸滅度。如來滅度。亦複如是。又如本際。法界若斯。猶如虛空無極之界。又如本淨。如真本際。而離欲際。如無相際。無自然際。猶如一切諸法本淨。如真本際。取于滅度。如來滅度。亦複如是。所以者何。應與不應。斯諸所有。等無差特。無生不起。設使諸法無生不起。計于彼法。無往不往無離不離。又如來者。不爲興發諸菩薩衆。咨嗟歎說。令取滅度永寂無余。所以者何。一切如來。悉立目前。若如現在過去亦然。及複當來。一時悉逮。速疾成慧斯須得道。睹諸如來。皆當宣暢。色像音響。不興二想。亦不無二。棄諸思想。應菩薩行。捐舍諸猗。如來不念。悅可衆心。是爲如來之滅度也。愍哀群生衆想之患。故興出矣。亦不滅度。所以者何。如來所住。處在法界。悅可衆生。所以現身而有滅度。用之所由。法界無邊。如日宮殿出于水中。則便普照一切天下。日之宮殿。無所想念。亦不轉移。而鹹悉照。靡所不遍。諸水衆器。悉睹其影。舉器無水。又日殿光。則不複見。于意雲何。豈可謂是日之咎也。而令其影。不現器乎。答曰不也。無水器咎。非日之咎。答曰如是。如來慧日。往本所行。至諸法界。皆爲衆生。常演清淨。興自然事。逮致道念。顯曜其心。而常睹見。如來之身。破壞器人。心懷穢濁。不見威光。佛子。應當化度衆類渴仰。無如來故。爲現滅度也。亦無有生。亦無不生。亦不滅度。于是頌曰

  假如日遍照  其界及邊崖

  難畏所見影  適見不複見

  人中尊如此  普現于世間

  衆生離笃信  誨示以無爲

  普觀諸佛國  等由若如幻

  狎習衆因緣  而計于吾我

  假使有造行  究竟佛所作

  或不見大聖  所睹而不同

  最勝有定意  名曰解無常

  佛以是造業  然後現等生

  以分別身形  爲無量無限

  須臾遍十方  佛猶如蓮花

  猶如火者。普爲世間。成所當熟。或于異時一聚落縣。而火忽滅。于意雲何。將無一切諸世界火悉滅盡乎。答曰不也。報曰如是。如來皆入一切法界。悉遍無余。興于佛事。則于異時複他佛土。顯發道意。便見滅度。而不滅度。當以如斯入于如來之般泥洹。複次佛子。假喻幻師。善學幻術。曉了方便。悉通神咒。則住精進。皆化叁千大千世界。悉變爲水。自現其身。在郡國邑。幻術。停住一切。而建立威。欲得詣于他異郡國。縣邑州城。便化沒已。于意雲何。將無幻術皆滅盡乎。答曰不也。報曰如是。如來善覺無量慧幻。示現善權聖術之咒。普入一切。現諸法界。亦無所入。猶如幻化。現如來身。處在法界。究虛空界。則隨衆生之所信樂。各爲化示諸佛之土。而現滅度。不獨一國示般泥洹。如來悉于一切法界。靡不開達。是爲佛子。爲菩薩者。當知遊入諸如來至真等正覺。現大滅度

  複次佛子。如來至真等正覺。又有叁昧名無所著定意正受現大滅度。適以斯定。而正受時。如來儀體。一一毛孔。演出難計億百千姟光明晖曜。一一光明。變出蓮花不可計會。一一蓮華。化作英妙無數自然師子床座。有化如來。各坐諸座。如來則隨衆生疇數。而自化立。形貌具足。真谛之德。嚴淨周備。悉是往古所志之願。其有黎庶諸根純熟。則尋了見如來從容。便隨律教。建立嚴淨。當來本際。順從群萌志純熟者。因律而度。其如來像。亦無有處。亦無不處。亦無所說。亦無不說。亦無有常。亦無不常。又複悉是諸如來等。宿世本願之所誓行。開示群萌。演達諸根。悉是威神。所化聖至。斯爲佛子。諸菩薩衆遊入如來大般泥洹。所入無限無所挂礙。究竟法界無邊中間虛空之界。又如來者。則爲自然無起無滅。處真本際。若欲現時。使諸黎庶。悉得休息。普以威神。有所建立。皆示一切衆生法界順化其性。而演法要。雖有緣覺。唯菩薩了。于是頌曰

  佛定王無著  一切衆生尊

  大哀力無極  周遍于身陰

  處在正真道  分別演法雨

  光潤無想念  普世各各異

  欲慕如斯慧  諸十力之心

  觀察最勝聖  以何等爲道

  普于諸十方  黎庶諸有形

  念一切悉空  無自然無身

  菩薩善權慧  變師子蓮花

  安隱若幹處  衆生之法界

  一切安住聖  自然成智謀

  以此無極慧  超越諸有身

  已猶等解脫  法界無人物

  其在于十方  緣覺所由居

  唯有佛子斯  達法界無余

  又察諸法界  不增無所損

  親近最勝聖  一切慧自在

  習學若不學  有爲及無爲

  諸安住自在  不損無所增

  不盡無所起  佛慧不可限

  猶如水流行  漸漸如次遍

  柔潤于土地  其水無谀谄

  地亦無想念  令水不周遍

  遵修精進力  一切廣分別

  十力無邊際  解諸衆生界

  斯等群萌類  思惟安住慧

  則隨遵修行  興立精進事

  知是不複久  當建功德慧

  何謂佛子。菩薩而聞如來所現。當入一切衆德之本。菩薩以斯無盡真行。不以虛妄觀于如來。又聞所說殖衆德本。入于無量貪欲之行。威神究竟。以等禦之。生有爲中。普具衆願。而不可盡。遊入無爲。有所興發。當來之際。而無邊限。究竟色欲。逮自在地。如有一人。以小小風。欲壞金剛。其人雖爾。不能[言*替]增。當思其體。不淨之器。解散五藏。悉無所有。又其風者。自然之法。有所毀落。如是佛子。從于佛法。隨如來教。殖德雖薄。皆以破壞一切有爲。所住塵勞。如來慧者。則應無爲。悉無所有。除諸挂礙。如來所殖衆德之本。而無所滅。猶如有人。積聚薪草。如須彌山。如芥子火。投于薪上。即時悉然。令無所余。所以者何。其火之誼。主有所燒。行者如是。雖于如來種福德少。悉燒塵勞。令無有余。速得親近歸于滅度。所以者何。則永究盡諸所蔽礙。已于如來。種德本故。滅衆瑕穢。如有大藥。名曰善見。設睹其色。聞聲嗅香。服食佩形。眼耳鼻舌身意。自然得淨。若終入地。變爲醫藥。則複療病。如是仁者。如來至真。爲大藥王。具以聖慧。饒益衆生。多所療治。若觐如來色身。眼即清淨。耳聞叁昧。則得徹聽。若嗅戒香。鼻自然淨。服嘗法味。充飽衆行。其有得聞如來所講。舌自然淨。辯才無量。若有遭遇如來光明。便得法身。其有思念于如來者。其心等淨。其有供養如來至真。則成德本。除勞塵病。今屬佛子。勸喻顯示。其有見聞于如來者。則能淨除陰蓋罪患。若見聞說。無歡喜信。佛令斯等。殖成德本。不爲虛妄。至得滅度。是見如來若聞聲者。而得遊入衆德之本。因得除斷諸不善之法。則普證明衆道之元。靡所乏短。悉以脫了。引諸譬喻。如來興顯。一切鹹備。不可引譬爲假喻也。佛之功德。不可思議。起度諸心。欲以開化群萌志性。令得悅豫。以故如來。爲諸菩薩。引諸譬喻。欲令解達。斯非正要。如是洪範。則是如來秘奧之藏。斯則名曰一切世間所不及知。乃入如來之妙印也。如來大慧無極聖明之種性也。名曰懷來一切菩薩一切衆生所不能及。名曰遊入如來境界平等之土。名曰淨群黎界悉令無余。名曰普說一切根原諸所挂礙。又複至真不爲余人說斯弘典。唯爲志求大乘行者無思議乘。講菩薩道。又斯經典。終不歸余趣諸菩薩。猶如佛子。轉輪聖王。金輪白象。绀馬明珠。玉女藏臣兵臣。自然七寶。有斯化來。不歸余人。唯當趣王適太子也。所以者何。因其聖後懷胎而生。則爲具足轉輪聖王。設使正後生是太子。則爲具足。爲聖王相。若壽終者。轉輪聖王。所有七寶。七日之後。悉沒不現。則無有余。如是比像經典之本。終不歸趣于他人也。唯當至于正覺長子如來族姓道所生者。殖種如來之德本者。假至法身。遵修正士。則當蒙恩。勢不得久。亦當逮成。如是色像。如來秘藏。經典之要。不斷叁寶。法若沒盡。便無見者。所以者何。一切聲聞及緣覺乘。不能堪任。逮是經典。亦不聞音。何況受持。諷誦讀者。唯歸大人諸菩薩乎。書在經卷。靖著屋宇。是故佛子。若有菩薩。得聞斯講。志性恂恂。敬侍法師。供奉所安。當受斯典。所以者何。設有菩薩。笃信景摸。當成無上正真之道。菩薩大士。無央數億百千姟劫。奉行積累六度無極。而複懷來道品之法。遵修悲哀。亦不入斯如來無極不可思議。不聞不進。斯非名曰爲菩薩也。于菩薩法。爲不長益。則不順從如來胄緒。設有菩薩。講諸如來無挂礙慧。笃信入道。而不狐疑。斯乃名曰爲真菩薩。則不違失諸通慧強。普能究竟一切世法大聖之行。隨如來教。于諸佛界。而無所著。皆得建立諸菩薩法。便得通達諸佛正典。而無沈吟。道品境界多所變動。由得自在立成諸法。于衆菩薩。威神巍巍。尋入如來。無挂礙界。是以菩薩。若聞斯法。普至安住。道意無限。又其志性。力勢至真。皆棄衆想。應與不應。入在聖明。一切如來。悉在目前。所可念者。了虛空界。遵奉叁昧。開心發寤。其有行入無量法界。爲諸菩薩。志所造立。成就衆德。而得自在。暢達通慧。除世衆垢。發心無余。其國普周一切十方入菩薩道。去來今佛。合爲一塗。等趣德本。勸助聖道。導利群生。使興道心。開化未聞。當入斯法。入無所入。無能得便。皆令諸法歸無因緣。常造斯念。順一切智及一切法。悉爲無限。菩薩已能遊入若茲。所思念者。則爲少事。所入難及。其慧自在。威神巍巍。普賢菩薩。承佛聖旨。說是法時。十方不可稱計億百千姟塵數諸佛國土。六反震動。十八部變而現感應。如來威神。顯暢法施。則雨天華。箜篌樂器。不鼓自鳴。散衣服飾。諸蓋幢幡。所雨衆香。超于天上。諸名芬熏。雜香搗香。天上璎珞。又複雨降大如意珠。又其光明。越天所珍。贊曰善哉。菩薩之道。過于諸天。永永無形。而不可獲。又諸菩薩。承己宿德。遍雨瑰琦。不可思議。清淨嚴莊。諸佛國土。成最正覺。而悉雲集。雨無量法。講雅誦音。亦歎如來所講言诏。猶如菩薩于四大域。初成正覺。建立發起。成就菩薩。而令欣喜。如是一切諸佛世界。悉無有余。周接十方。都不可計八十億姟百千佛土。滿其中塵。各越…

《佛說如來興顯經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