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念處經》

「經集部」經文721卷17頁碼: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二十九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八(叁十叁天之五)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叁十叁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十七地。名曰柔軟。衆生何業生彼天中。彼以聞慧。見持戒人不殺不盜。生此天中。雲何不殺。有諸衆生。爲貪財利。恣足五欲。斷毒蛇命。取其寶珠。以自供命。持戒之人。不爲此事。是名不殺。亦教他人。令行不殺。乃至蚊蟻。微細衆生。亦不故殺。雲何不盜。不以盜心取人草土。乃至微細。亦不故取。乃至他人所有書記。不以盜心書寫自用。是名不盜。雲何布施。是持戒人。貧窮乏財。以無貪心。減身資分。施初禅人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具。或施一食。或于僧寺平治僧地。令僧去來安隱無難。如是自行布施。亦令他人安住善道。勸于他人。令舍惡業。是持戒人。不殺不盜。自利利他。以是因緣。命終生于叁十叁天。生此天已。受天快樂。其地皆以柔軟天缯以爲敷具。遍覆其地。柔軟滑澤。若天行上。隨足上下。足蹑則偃。舉足隨平。譬如大風吹水波起。高下不定。風止則平。其地柔軟。亦複如是。其地清淨。猶如明鏡。若有工師。若工師弟子。善能磨鏡。瑩拭明淨。照顯衆像。若折一毛。以爲百分。于此鏡中。皆悉了見。此天地中。見諸天子。一切身分。亦複如是。如彼明鏡清淨無垢。其地清淨。亦複如是。其地複生希有之事。若諸天女。心有所念。欲令天子共其遊戲。天子即于所住地中。自見書字。即與天女遊戲受樂。其地複有希有之事。若天憶念一切所須。皆從地生。如是叁十叁天。于柔軟地。受天快樂。複往詣于遊戲之處。其遊戲處。有大園林名摩偷迦。鈴網彌覆。無量寶樹。以爲莊嚴。于彼林中種種衆鳥。華果具足。五樂音聲。遊戲受樂。五根境界。受果報樂。于其地中。複有林樹。名曰婆羅。若諸天衆。入此林中。遊戲之時。樹則變小。令諸天女取果不難。其林皆是七寶所成。光明晃曜。如日初出。以爲莊嚴。無量種色華果莊嚴。種種色鳥。出妙音聲。以爲莊嚴。如是衆鳥。住于林中。出衆妙聲。于此林中。受六欲樂。歌舞戲笑。舍此林已。複往詣于遊戲山峰。名曰高聚。往至彼峰。與諸天女。種種莊嚴。歌舞戲笑。升高聚峰。其峰周匝。廣十由旬。其山峰上。有大華池。名曰光明。以七寶華拘牟陀華。俱迦那陀華。青優缽羅華。充滿池中。其水清淨。鵝鴨鴛鴦。出衆妙音。甚可愛樂。天子天女。圍繞華池。歌舞戲笑。飲于天味。無有醉亂。六味之果。隨念食之。其汁香美飲之無失。天子天女。皆共飲之。複于異處。有諸天女。歌舞戲笑。鼓樂弦歌。箫笛箜篌。種種樂器。與諸天子。娛樂受樂。圍繞華池。久受天樂。複有華池。名一切意樂遊戲之處。天鬘莊嚴。栴檀塗身。散以末香。身出光明。以其自作上中下業因緣力故。隨心所樂。得叁種報。生似業意。若人造作如是之業。得如是果。眼識緣色而生樂心。何以故。若作下業。于等色中見作下色。其人如是。于一緣中見于下色。若作中業。則見中色。生中樂心。若作上業。則見無量種種妙色。形相端嚴。如是一切聲香味觸。亦複如是。目之所緣。欲界天中。一切諸地。皆亦如是。若不如是。叁種之報。則不成就。當知如是叁種之業。得是妙色。端正莊嚴。天女殊勝。此諸天衆。于一切意樂園林之中。遊戲受樂。貪著色聲香味觸等。不知厭足。比丘觀已。而說頌曰

  劫盡日焰  大海幹竭  億百千劫

  貪愛不滅  諸水雨等  海尚可滿

  貪欲之海  愛色無厭  憶念諸樂

  欲不可滿  若離憂愛  欲則止足

  樂從欲生  智者不樂  離欲之樂

  樂中最勝  雜愛之樂  如雜毒水

  若離愛欲  如水乳合  欲燒癡人

  盲冥無覺  如摩羅耶  山蟲食木

  愛欲憶念  念不可數  念無厭足

  死王所縛  不爲欲使  不住愛境

  是人樂器  如來所說  如夢所見

  乾闼婆城  虛妄不堅  諸欲虛诳

  如幻水沫  甄婆迦果(生于海渚食醉七日)

  欲爲衰惱  如火害人  若知欲過

  不貪醉果  能見實谛  永離愛惱

  諸欲如毒  未得思念  得之自惱

  衆惡熾然  欲無厭足  退失天樂

  墮于地獄  由欲所诳  欲如水波

  如電如燈  女欲如毒  如魚洄漩

  思惟增長  如火益薪  初後不安

  智者所棄  若有習近  展轉增長

  觸如火焰  欲受苦報  知此欲過

  智人厭舍  離欲之人  得涅槃樂

  無數千萬  那由他天  習欲墮落

  受地獄苦  欲火刀毒  求樂應舍

  常應舍欲  地獄之因  未見有人

  不爲欲使  無有習欲  不受苦惱

  是故舍欲  莫生心念  一切諸欲

  如火熾然

  如是比丘。觀諸天子爲欲所使。說偈呵責。放逸諸天。複詣一切意樂園林。作衆伎樂。與諸天女。種種莊嚴。入彼林中。歌樂音聲。歡娛受樂。無量河池。莊嚴園林。處處皆見種種妙色。如是眼根。受于色欲。又隨憶念。聞衆妙音。種種愛聲。鼻聞種種上妙愛香。舌得種種殊異之味。隨心所念皆悉得之。隨心所念。得種種觸。身心悅樂。隨意所念樂法成就。如是天衆。爲愛所覆。放逸遊戲。如心所念。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命終還退。墮于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樂。常愛華鬘塗香末香。大富饒財。直心善心。一切衆生之所樂見。信受其言。衆人所愛。妻子具足。善行禮義。不失儀式。所有財物。王賊水火所不能奪。王所供養。生大種姓。以余業故

  複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叁十叁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十八地。名雜莊嚴。衆生何業生于彼處。彼以聞慧。見持戒人。不殺不盜。亦教他人。令住善道。雲何不殺不惱衆生。自不殺害。不教他殺。亦不隨喜。亦不親友殺生之人。乃至不與語言交接。不聽他人不淨之語。不同路行。複有不殺。有諸衆生。或以歌音。或琴樂音。箜篌箫笛。诳諸禽獸。令墮網陷。此持戒人。不作如是方便殺害。亦教他人。令行不殺。見他作者。贖令得脫。心不念殺。是名不殺。雲何不盜。或有衆生。虛妄诳詐。商賈求財。行于非法種種偷盜。雲何诳詐。或以碎沙雜余財物。稱而賣之。見其爲非。勸令不作。方便教言。莫以妻子自身財物惡友因緣而作偷盜。若行偷盜。命終墮于地獄餓鬼畜生。偷盜果報。受大苦惱。如是自不作惡。亦勸他人。令離惡法。因緣既至。能舍不取。如是之人。自利利人。雲何布施。或入大海。過大曠野。以求財物。或從他人。傭力求財。布施貧窮苦惱之人。心生敬重。諸根悅豫。而施與之。或以此物。施二禅人。或施貧者。是名布施。雲何不殺。若諸獵師。羅網捕鳥。若人捕魚。其人見之。以物贖命。還令得脫。思惟歡喜。諸根悅豫。亦教他人令贖生命。心生隨喜。我爲善業。恒願修習。亦令他人修行善業。如是善業。不殺不盜。自利利他。如是二種。持戒利益。自利利他。命終生于叁十叁天種種廁填莊嚴之殿。而于中生。善業之人生此天已。種種摩尼光明晃曜。廁填莊嚴。其身光明。種種色衣。種種天女。種種衣服莊嚴其身。住在其後。初生天子。作如是念。我以何業。而生此處。自念前生。修善業故。來生此天。即自歎曰。奇哉善業。我修行故。來生此處。如是天子既思惟已。以善業故。初聞樂音。天女歌音。遍一切處山峰宮殿。美音充滿。禽獸率舞。聞此歌音。百倍受樂。初聞此音。心生樂著。是名第一生欲因緣。既著聲已。心複生念。欲是衆色。即時回顧見諸天女無量色相。不可譬喻。具足莊嚴。是誰天女。誰之所攝。心既念已。欲心即生。是時天女。而說頌曰

  種種欲因緣  我最爲第一

  我今奉天子  遊戲種種樂

  爾時天子。既聞歌音。又見美色。即時回身。至天女邊。欲受觸樂。是名第二生欲因緣。複有第叁生欲因緣。心使諸根。貪于境界。心緣自在。天子欲心。觸諸天女。天女以身亦觸天子。是名第叁生欲因緣。複有第四生欲因緣。無量無等香熏之氣。不可譬喻。天子觀之。從何所來。即知此香從天女生。便以欲心。抱持天女。嗅無等香。是名第四生欲因緣。于四境界。心愛染樂。時諸天女。以種種飲食須陀之味。供養天子。是名第五生欲因緣。如是不可譬喻。生欲因緣。五欲境界。初著天樂。如是天子。受天樂報。初生之時。憶念宿命。以著欲樂。皆悉忘失。複以欲心。往詣天女。天女亦來。向天子所。歌舞戲笑。互相娛樂。至天子所。調戲愛語。歡娛受樂。複往向于園林華池。天女身著種種莊嚴。複與天子。往一切觀。意樂園林。一切見林。一切地天遊戲之處。其林諸樹。意念具足。無量莊嚴。金樹銀葉。赤寶爲枝。頗梨爲果。色香味具。有如是等無量諸樹。莊嚴園林。複有異林。以爲莊嚴。毗琉璃樹。真金爲枝。赤寶爲葉。白銀爲果。車[(王*巨)/木]莊嚴。複有異樹。于一肘量。一寶莊嚴。所謂金銀赤寶毗琉璃寶。車[(王*巨)/木]莊嚴。複有樹枝。一肘之量。一寶所成。華果具足。天華莊嚴。其華種種色香具足。其香周遍滿六由旬。種種色蜂。飲諸華汁。是一切見意樂之林。如是諸樹。以爲莊嚴。種種白業。受斯果報。複以蓮華。而爲莊嚴。毗琉璃莖。真金爲葉。赤寶爲須。青因陀蜂。以爲莊嚴。其音美妙。天衆聞之。生大歡喜。其林複有行列莊嚴。種種色林。以爲行列。青黃朱紫。如閻浮提觀于電光。其林如是。行列莊嚴。河津華池。莊嚴林園。如是功德具足之林。天子見之。心大歡喜。與諸天女。至彼林中。余天見之。知初生天子。欲來我所。皆起往迎。互相慰問。美言稱贊。娛樂受樂。妓樂之音。遊戲種種蓮華林中。久于一切見林受五欲樂。複舍此林。往詣樂行遊戲之處。其遊戲處。種種欄楯。以爲圍繞。長流美飲。七寶宮殿。行列如林。真金爲地。種種衆鳥。出妙音聲。舞戲自娛。河池流水。其音美妙。飲食河流。色香味具。天子遊中。受五欲樂。遊戲自娛。與諸天女種種莊嚴。受天善業。經于久時。以放逸故。而不覺知。如是天子。受五欲樂。業盡還退。放逸覆心。不觀退沒。愛心所迷。欲火焚燒。心著欲樂。而不覺知。若衰相現。怖畏成就。見無常變。決定必退。爾乃心覺…

《正法念處經二十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