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經集部」經文847卷17頁碼:P0935
唐 智嚴譯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上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譯

  諸經要集四十二部

  凡菩薩行門總六十六條具列如後

  第一出象腋經(顯說叁條行)

  解六波羅蜜行 修行菩薩爲衆生故生于六趣受諸快樂 菩薩行空喻

  第二出說妙法決定業障經(顯說叁條行)

  教菩薩行表善知識退菩提因 雖謗法法入耳故當成佛道 解二十四種大乘名號

  第叁出維摩诘所問經(顯說二條行)

  解佛種性因發起修行菩薩行 解出家因緣功德

  第四出方廣如來智經(顯說二條行)

  解非善知識不應同居 挍量聲聞道行與修行菩薩行深淺

  第五出勝義谛品經(顯說二條行)

  修行菩薩起十種行願速成佛道 解修行菩薩十種戒行成就六波羅蜜

  第六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顯說四條行)

  修行菩薩初修檀波羅蜜因無散亂發起菩提 解修行菩薩恐散亂菩提心故攝念六波羅蜜 解釋煩惱因緣 解修行菩薩初發起菩提心專持六波羅蜜

  第七出花嚴經善財童子經(顯說一條行)

  初修行菩薩發起菩提挍量聲聞道行譬喻

  第八出寶髻所問經(顯說一條行)

  解修行菩薩清淨持戒行修六波羅蜜

  第九出演法師品經(顯說二條行)

  修行菩薩挍量聲聞法教 又解于諸刹土修行菩薩行門

  第十出決定毗尼經(顯說二條行)

  解修行菩薩及聲聞行人如何住持戒行 解叁毒輕重因

  第十一出遍清淨毗尼經(顯說二條行)

  挍量修行菩薩戒行 挍授聲聞戒行調伏其心

  已上一十一部入上卷

  第十二出海慧菩薩所問經(顯說八條行)

  修行菩薩縱犯六波羅蜜善巧方便而能成就不犯 佛說般若波羅蜜深義引喻挍量聲聞與菩薩輕重 修行菩薩初發菩提心實能忍辱不令邪魔退失菩提 解忍身口意叁業不動成就六波羅蜜 解觀行成就六波羅蜜念門 解八種功德與煩惱和雜喻 解四種善行 解修行菩薩所修道行有十二種邪魔障道央俱余鈎

  第十叁出戲樂嚴經(顯說一條行)

  解修行菩薩善巧方便五欲因緣然則勸令發起菩提因而度脫無量衆生

  第十四出善巧方便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習學聲聞行犯重障因

  第十五出勝積品經(顯說一條行)

  喻修行菩薩退入聲聞行

  第十六出如來藏經(顯說一條行)

  觀念如來忍辱因果

  第十七出金光上勝毗尼經(顯說一條行)

  金光勝童女發十種行願放出家心開意解

  第十八出降伏魔經(顯說一條行)

  魔爲菩薩說二十種魔障應當自覺不取

  第十九出富婁那所問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爲惡知識故四種因緣退舍菩提入聲聞解脫

  第二十出寶童子天人所問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與聲聞挍量道行四種實語不妄諸行無厭

  第二十一出寶積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與聲聞挍量法行  右已上一十部入中卷

  第二十二出虛空藏菩薩所問經(顯說一條行)

  說修行菩薩有四十五種魔障若能覺悟兼能超度四魔

  第二十叁出如來境界經(顯說一條行)

  有諸比丘于迦葉如來問法故于今不忘當生彌勒叁會

  第二十四出阿阇世品經(顯說一條行)

  解叁乘藏菩薩因又解上座因

  第二十五出離垢菩薩所問經(顯說一條行)

  空中有菩薩衆下佛所是等現身是女人爲發菩提心故轉爲男子

  第二十六出文殊師利菩薩所問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修習二種行獲十種善根利益

  第二十七出光明遍照品經(顯說一條行)

  諸有比丘隨佛在于逝多林中不見如來威神聖德喻諸菩薩福力殊勝于聲聞

  第二十八出出生菩提經(顯說二條行)

  說叁種佛地 又說叁乘高下因緣

  第二十九出寶聚經(顯說一條行)

  初發菩提心人功德多于恒河沙數羅漢無能及可及

  第叁十出那羅延品經(顯說一條行)

  說修行菩薩生于四種住地

  第叁十一出集一切功德品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投刀請殺願易生死救度衆生不離叁界

  第叁十二出密嚴經(顯說一條行)

  挍量聲聞與修行菩薩行業深淺

  第叁十叁出梵刹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每數發忍辱大行願速進菩提

  第叁十四出一切諸佛所念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忍辱身口意羞恥叁業不複更犯

  第叁十五出法集經(顯說二條行)

  修行菩薩修持十種戒行 複有十種戒行

  第叁十六出阿差耶末菩薩經(顯說一條行)

  一切諸色行人戒力皆有盡時唯修行菩薩戒力無盡

  第叁十七出集會品經(顯說一條行)

  顯示叁乘法教

  第叁十八出郁伽長者所問經(顯說一條行)

  說在家菩薩應修四種行功德不出家因緣

  第叁十九出殊勝具戒品經(顯說二條行)

  初修行菩薩初發起菩提心應共魔鬥堪受無量衣食床臥無障 又釋阿耨達龍王以四太河成

  第四十出解深密經(顯說一條行)

  修行菩薩修六波羅蜜住地行

  第四十一出勝鬘經(顯說一條行)

  勝鬘夫人以偈贊歎如來如來則現夫人受十大受行願

  第四十二出出生無邊門經(顯說叁條行)

  說持是經陀羅尼者臨命終時八十億諸佛親來迎接 又表如來叁身 又說修行菩薩修四事四事無相行門速成佛道

  右二十一部入下卷

  若欲偏尋當條請依此次第披撿經文

  第一

  出象腋經(顯說叁條行)

  解修行菩薩行六波羅蜜空行 菩薩生入六道救度衆生故身受快樂 菩薩修行喻若虛空譬喻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有所疑。唯願如來爲衆解說。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恣汝所問。我當爲汝解說其義令汝及衆歡喜奉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修行菩薩如何住于勝上妙法。顯現一切菩薩行門。而能成熟無量衆生。喻如滿月現于一切佛刹。爾時世尊歎文殊師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汝以少問。我今爲汝廣解所疑。汝當谛聽善思念之。時文殊師利童子言。唯然世尊。授教而聽。佛言。修行菩薩有六種相應法。善住于一切甚深法趣。何者爲六。所謂一者若修行菩薩樂施無吝不見悭心與身有異。身與悭心俱無所得。二者堅持戒行。不見身與非戒有異。身與非戒俱無所得。叁者善住忍辱守護自心不見自身與嗔恚異。身與嗔恚俱無所得。四者精勤善行不見自身與慢有異。身與怠慢俱無所得。五者方便淨住禅定叁昧不見自身。離于諸行亦不和合。叁昧定心一切法故俱無所得。六者正智于一切諸法無所得故。乃至不求涅槃不見自身與衆生身而爲有異。于六趣中見身無異故。文殊師利當知。修行菩薩以此六種法故。成就一切甚深法行。複次文殊師利。修行菩薩複有六種相應法行。善入一切甚深法行。何者爲六。所謂一者修行菩薩若生地獄受天快樂。二者若生畜生則受人間上妙快樂。叁者若生貧家則受轉輪聖王快樂。四者若生六趣。各現本身端嚴殊勝無能過者。五者善巧方便遊曆十方諸佛刹土。無去無來安然不動。于一切佛刹示現其身。六者以隨類音演說諸法。而不雜亂。文殊師利當知。修行菩薩以是六種法故。善得一切甚深法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如何修行菩薩生于地獄而得受天快樂。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修行菩薩有叁昧。名摩诃缽頭摩。得此叁昧已。爲諸衆生入于地獄受天快樂。是諸獄人。見其菩薩受地獄苦。菩薩以福力故。與諸罪人普爲說法度脫無量百千衆生。文殊師利當知。修行菩薩生于地獄而受諸天快樂

  複次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如何修行菩薩生于畜生而受人間上妙快樂。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修行菩薩有叁昧名遍寂靜。得此叁昧已。則生畜生。不失其念。仍受人間上妙快樂。以畜生身故。與諸畜生解說佛法。度脫無量百千衆生。文殊師利當知。修行菩薩爲衆生故生于畜生而受上妙人間快樂

  文殊師利童子複白佛言。世尊。如何修行菩薩生于貧裏而受輪王快樂。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修行菩薩有叁昧。名離緣寂靜。得此叁昧已。而生貧家與諸貧裏衆生說法毀呰悭貪無戒贊揚布施持戒善因。度脫無量百千衆生。身受轉輪聖王快樂

  文殊師利童子複白佛言。如何修行菩薩于六趣中爲衆生故。各隨其類。現種種形受諸快樂。皆得殊勝。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修行菩薩有叁昧。名一切遍光明。得此叁昧力故。遍生六趣。方便示現雜類身形。受諸快樂相貌殊勝

  文殊師利童子複白佛言。世尊。如何修行菩薩善巧方便遊于一切佛刹。無去無來安然不動。如水中月現于一切佛刹。爾時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修行菩薩有叁昧。名攝一切語言。得此叁昧力故。分身現于十方諸佛刹土。而無去無來安然不動。現于佛刹。見諸如來皆聞法要。如是修行菩薩善巧方便遍曆一切諸佛刹土。無去無來安然不動。如水中月現諸佛刹

  文殊師利童子複白佛言。世尊。如何修行菩薩于一切異類衆生隨其類音而爲說法。是諸言音而無雜亂。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修行菩薩有陀羅尼。名阿難哆伐多。得此陀羅尼已。修行菩薩則能了知無量無邊衆生心。各解其言語而無雜亂。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修行菩薩善巧方便甚難了知。世尊。修行菩薩求于甚深法者。親近何等法行可知可識。佛告文殊師利童子言。若有修行菩薩樂知是法義者。喻若虛空爲對。文殊師利童子言。如何虛空爲對。佛言。譬如虛空無貪嗔癡。文殊師利當知。色等諸法亦複如是。無貪嗔癡不異涅槃相故。複次譬如虛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皆無和合爲無相故。一切色等諸法亦複如是。無所相應。施戒忍進定慧不異涅槃相故。涅槃亦無和合。複次譬如虛空無棄無別。文殊師利當知。色等諸法亦複如是。無棄無別。涅槃亦爾。無棄無別。複次譬如虛空無知無習。文殊師利當知。一切色等亦複如是。無知無習。涅槃亦爾。無知無習。複次譬如虛空無明無闇。色等諸法亦複如是。無明無闇。涅槃亦爾。無明無闇。複次譬如虛空于一切處無所執得。當知色等諸法亦複如是。不可執得。涅槃亦爾。無所執故。複次譬如虛空無道所得無非道所得。色等諸法亦複如是。無道所得無非道所得。涅槃亦爾。無道無非道故。複次譬如虛空不學聲聞解脫緣覺解脫大乘解脫。色等諸法亦複如是。一切乘處無所學故。涅槃亦爾。無所學故。…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上》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