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
供養次第法中真言行學處品第一
稽首毗盧遮那佛 開敷淨眼如青蓮
我依大日經王說 供養所資衆儀軌
爲成次第真言法 如彼當得速成就
又令本心離垢故 我今隨要略宣說
然初自他利成就 無上智願之方便
成彼方便雖無量 發起悉地由信解
于滿悉地諸勝願 一切如來勝生子
彼等佛身真言形 所住種種印威儀
殊勝真言所行道 及方廣乘皆谛信
有情信解上中下 世尊說彼證修法
哀愍輪回六趣衆 隨順饒益故開演
應當恭敬決定意 亦起勤誠深信心
若于最勝方廣乘 知妙真言調伏行
隨善逝子所修習 無上持明別律儀
解了具緣衆支分 得受傳教印可等
見如是師恭敬禮 爲利他故一心住
瞻仰猶如世導師 亦如善友及所親
發起殷勤殊勝意 供養給侍隨所作
善順師意令歡喜 慈悲攝受相對時
稽首請勝善逝行 願尊如應教授我
彼師自在而建立 大悲藏等妙圓壇
依法召入漫荼羅 隨器授與叁昧耶
道場教本真言印 親于尊所口傳授
獲勝叁昧耶及護 爾乃應當如說行
然此契經之所說 攝正真言平等行
哀愍劣慧弟子故 分別漸次之儀式
于造勝利天中天 從正覺心所生子
下至世天身語印 入此真言最上乘
導諸密行軌範者 皆當敬重不輕毀
以能饒益諸世間 是故勿生舍離心
常應無間而系念 彼等廣大諸功德
隨其力分相應事 悉皆承奉而供養
佛聲聞衆及緣覺 說彼教門盡苦道
授學處師同梵行 一切勿懷毀慢心
善觀時宜所當作 和敬相應而給侍
說彼教門盡苦道 授學處師同梵行
一切勿懷毀慢心 善觀時宜所當作
和敬相應而給侍 不造愚童心行法
不于諸尊起嫌恨 如世導師契經說
能損大利莫過嗔 一念因緣悉焚滅
俱胝曠劫所修善 是故殷勤常舍離
此無義利之根本 淨菩提心如意寶
滿世出世勝希願 除疑究竟獲叁昧
自利利他因是生 故應守護倍身命
觀具廣大功德藏 若身口意娆衆生
下至少分皆遠離 除異方便多所濟
內住悲心而現嗔 于背恩德有情類
常懷忍辱不觀過 又常具足大慈悲
及與喜舍無量心 隨力所能法食施
以慈利行化群生 或由大利相應心
爲俟時故而棄舍 若無勢力廣饒益
住法但觀菩提心 佛說此中具萬行
滿足請白純淨法 以布施等諸度門
攝受衆生于大乘 令住受持讀誦等
及與思惟正修習 智者製止六情根
常當寂意修等引 毀壞事業由諸酒
一切不善法之根 如毒火刀霜雹等
故當遠離勿親近 又由佛說增我慢
不應坐臥高妙床 取要言之具慧者
悉舍自損損他事 我依正叁昧耶道
今已次第略宣說 顯明佛說修多羅
令廣知解生決定 依此正住平等戒
複當離于毀犯因 謂習惡心及懈惰
妄念恐怖談話等 妙真言門覺心者
如是正住叁昧耶 當令障蓋漸消盡
以諸福德增益故 欲于此生入悉地
隨其所應思念之 親于尊所受明法
觀察相應作成就 當自安住真言行
如所說明次第儀 先禮灌頂傳教尊
請白真言所修業 智者蒙師許可已
依于地分所宜處 妙山輔峰半岩間
種種龛窟兩山中 于一切時得安隱
芰荷青蓮遍嚴池 大河泾川洲岸側
遠離人物衆愦鬧 篠葉扶疏悅意樹
多饒乳木及祥草 無有蚊虻苦寒熱
惡獸毒蟲衆妨難 或諸如來聖弟子
嘗于往昔所遊居 寺塔練若古仙室
當依自心意樂處 舍離在家絕諠務
勤轉五欲諸蓋纏 一向深樂于法味
長養其心求悉地 又常具足堪忍慧
能安饑渴諸疲苦 淨命善伴或無伴
當與妙法經卷俱 若順諸佛菩薩行
于正真言堅信解 具淨慧力能堪忍
精進不求諸世間 常樂堅固無怯弱
自他現法作成就 不隨余天無畏依
具此名爲良助伴
增益守護清淨行品第二
彼作成就處所已 每日先住于念慧
依法寢息初起時 除諸無盡爲障者
是夜放逸所生罪 殷勤還淨皆悔除
寂根具悲利益心 誓度無盡衆生界
如法澡浴或不浴 應令身口意清淨
次于齋室空靜處 散妙花等以莊嚴
隨置形像勝妙典 或心思念十方佛
心目現觀谛明了 當依本尊所在方
至誠恭敬一心住 五輪投地而作禮
歸命十方正等覺 叁世十切具叁身
歸命一切大乘法 歸命不退菩提衆
歸命諸明真實言 歸命一切諸密印
以身口意清淨業 殷勤無量恭敬禮
作禮方便真言曰
唵(一)南麼薩婆怛他(引)蘖多(二)迦(引)耶嚩(引)吃質(二合)多(叁)播娜鑁(無範反)娜難迦噜弭(四)
由此作禮真實言 即能遍禮十方佛
右膝著地合爪掌 思惟說悔先罪業
我由無明所積集 身口意業造衆罪
貪欲恚癡覆心故 于佛正法賢聖僧
父母二師善知識 以及無量衆生所
無始生死流轉中 具造極重無盡罪
親對十方現在佛 悉皆忏悔不複作
出罪方便真言曰
唵(一)薩婆播波薩怖(二合)吒(二)娜诃曩伐折羅(引二合)也(叁)莎诃(四)
南無十方叁世佛 叁種常身正法藏
勝願菩提大心衆 我今皆悉正歸依
歸依方便真言曰
唵(一)薩婆勃馱菩提薩怛鑁(引二合二)設啰[赤*皮](平)檗車弭(叁)伐折啰(二合)達麼(四)颉唎(二合五)
我淨此身離諸垢 及與叁世身口意
過于大海刹塵數 奉獻一切諸如來
施身方便真言曰
唵(一)薩婆怛他(引)蘖多(二)布阇缽啰(二合)跋(無竭反)[口*栗]多(二合)曩夜怛忙(去二合)難(叁)[嗨-每+(臼/工)][口*履]夜(二合)哆夜弭(四)薩婆怛他(引)檗多室柘(二合)地底瑟咤(敕限反二合)多(引五)薩婆怛他(引)蘖多若難謎阿(引)味設睹(六)
淨菩提心勝願寶 我今起發濟群生
生苦等集所纏繞 及與無知所害身
救攝歸依令解脫 常當利益諸含識
發菩提心方便真言曰
唵(一)菩提質多(二)母多播(引二合)娜夜弭(叁)
是中增加句言。菩提心離一切物。謂蘊界處能執所執舍故。法無有我。自心平等。本來不生如大空自性。如佛世尊及諸菩薩發菩提心。乃至菩提道場。我亦如是發菩提心(此增加句亦同真言。當誦梵本)
十方無量世界中 諸正遍知大海衆
種種善巧方便力 及諸佛子爲群生
諸有所修福業等 我今一切盡隨喜
隨喜方便真言曰
唵(一)薩婆怛他(引)蘖多(二)本(去)若(尼也反)若囊(叁)努暮捺那布阇迷伽參暮捺啰(二合四)薩叵(二合)啰儜叁麼曳(五)[合*牛](六)
我今勸請諸如來 菩提大心救世者
唯願普于十方界 恒以大雲降法雨
勸請方便真言曰
唵(一)薩婆怛他(引)蘖多(引二)睇灑儜布阇迷伽娑慕捺啰(二合叁)薩叵(二合)啰儜叁麼曳(四)[合*牛](五)
願令凡夫所住處 速舍衆苦所集身
當得至于無垢處 安住清淨法界身
奉請法身方便真言曰
唵(一)薩婆怛他(引)蘖多(二)捺睇灑夜弭(叁)薩婆薩怛嚩(二合)系多(引)[口*栗]他(去二合)耶(四)達麼馱到薩[口*體](他以反二合)[口*底][口*栗]婆(上二合)靺睹(五)
所修一切衆善業 利益一切衆生故
我今盡皆正回向 除生死苦至菩提
回向方便真言曰
唵(一)薩婆怛他(引)蘖多(二)[嗨-每+(臼/工)]哩也(二合)怛囊布阇迷伽參慕捺啰(二合叁)薩叵(二合)啰儜叁麼曳(四) [合*牛](五)
複造所余諸福事 讀誦經行宴坐等
爲令身心遍清淨 哀愍救攝于自他
心性如是離諸垢 身隨所應以安坐
次當結叁昧耶印 所謂淨除叁業道
應知密印相 諸正遍知說
當合定慧手 並建二空輪
遍觸諸支分 誦持真實語
入佛叁昧耶明曰
南麼薩婆怛他(引)蘖帝[口*骠](一)微濕嚩(二合)目契[口*弊](二)唵阿叁迷(叁)呾[口*履](二合)叁迷(四)叁麼曳(平五)莎诃(六)
才結此密印 能淨如來地
地波羅蜜滿 成叁法道界
所余諸印等 次第如經說
真言者當知 所作得成就
次結法界生 密慧之幖幟
淨身口意故 遍轉于其身
般若叁昧手 俱作金剛拳
二空在其掌 風幢皆正直
如是名法界 清淨之秘印
法界生真言曰
南麼叁曼多勃馱喃(一)達摩馱睹(二)薩嚩(二合)婆嚩句痕(叁)
如法界自性 而觀于自身
或以真實言 叁轉而宣說
當見住法體 無垢如虛空
真言印威力 加持行人故
爲令彼堅固 觀自金剛身
結金剛智印 止觀手相背
地水火風輪 左右互相持
二空各旋轉 合于慧掌中
是名爲法輪 最勝吉祥印
是人當不久 同于救世者
真言印威力 成就者當見
常如寶輪轉 而轉大法輪
金剛薩埵真言曰
南麼叁曼多伐折啰(二合)[赤*皮](一)伐折啰(引二合)咀麼(二合)句痕(二)
誦此真言已 當住于等引
谛觀我此身 即是執金剛
無量天魔等 諸有見之者
如金剛薩埵 勿生疑惑心
次以真言印 而擐金剛甲
當觀所被服 遍體生焰光
用是嚴身故 諸魔爲障者
及余惡心類 睹之鹹四散
是中密印相 先作叁補吒
止觀二風輪 糾持火輪上
二空自相並 而在于掌中
誦彼真言已 當觀無垢字
金剛甲胄真言曰
南麼叁曼多伐折啰(二合)[赤*皮](一)唵(二)伐折啰(二合)迦嚩遮(叁)[合*牛](四)
啰字色鮮白 空點以嚴之
如彼髻明珠 置之于頂上
設于百劫中 所積衆罪垢
由是悉除滅 福慧皆圓滿
彼真言曰
南麼叁曼多勃馱喃囕
真言同法界 無量衆罪除
不久當成就 住于不退地
一切觸穢處 當加此字門
赤色具威光 焰鬘遍圍繞
次爲降伏魔 製諸大障故
當念大護者 無能堪忍明
無堪忍大護明曰
南…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