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叁十八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六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尊者善生。新剃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當知此善生善男子有二處端嚴。一者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二者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寂靜盡諸漏 比丘莊嚴好
離欲斷諸結 涅槃不複生
持此最後身 摧伏魔怨敵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形色醜陋。難可觀視。爲諸比丘之所輕慢。來詣佛所
爾時。世尊四衆圍繞。見彼比丘來。皆起輕想。更相謂言。彼何等比丘。隨路而來。形貌醜陋。難可觀視。爲人所慢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比丘來。形狀甚醜。難可視見。令人起慢不
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佛告諸比丘。汝等勿于彼比丘起于輕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盡諸漏。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諸比丘。汝等莫妄量于人。唯有如來能量于人
彼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複告諸比丘。汝等見此比丘稽首作禮。退坐一面不
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佛告諸比丘。汝等勿于是比丘起于輕想。乃至汝等莫量于人。唯有如來能知人耳。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飛鳥及走獸 莫不畏師子
唯師子獸王 無有與等者
如是智慧人 雖小則爲大
莫取其身相 而生輕慢心
何用巨大身 多肉而無慧
此賢勝智慧 則爲上士夫
離欲斷諸結 涅槃永不生
持此最後身 摧伏衆魔軍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提婆達多有利養起。摩竭陀王阿阇世毗提希子日日侍從五百乘車。來詣提婆達多所。日日持五百釜食。供養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將五百人別衆受其供養
時。有衆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衆受其供養。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畢。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衆受其供養
佛告諸比丘。汝等莫稱是提婆達多所得利養。所以者何。彼提婆達多別受利養。今則自壞。他世亦壞。譬如芭蕉.竹.蘆。生果即死。來年亦壞。提婆達多亦複如是。受其利養。今世則壞。他世亦壞。譬如駏驉。受胎必死。提婆達多亦複如是。受諸利養。今世亦壞。他世亦壞。彼愚癡提婆達多隨幾時受其利養。當得長夜不饒益苦。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我設有利養起。莫生染著。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芭蕉生果死 竹蘆實亦然
駏驉坐妊死 士以貪自喪
常行非義行 多知不免愚
善法日損減 莖枯根亦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舍衛國有手比丘是釋氏子。在舍衛國命終
時。有衆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聞手比丘釋子于舍衛國命終。聞已。入舍衛城。乞食還。舉衣缽。洗足畢。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衆多比丘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聞釋氏子手比丘于舍衛國命終。雲何。世尊。手比丘命終。當生何處。雲何受生。後世雲何
佛告諸比丘。是手比丘成就叁不善法。彼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何等叁不善法。謂貪欲.嗔恚.愚癡。此叁不善法結縛于心。釋種子手比丘生惡趣泥犁中。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貪欲嗔恚癡 結縛士夫心
內發還自傷 猶如竹蘆實
無貪恚癡心 是說爲黠慧
內發不自傷 是名爲勝出
是故當離貪 嗔恚癡冥心
比丘智慧明 苦盡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六)
如手比丘。難陀修多羅亦如是說
(一○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難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染色。搗治光澤。執持好缽。好作嬉戲調笑而行
時。有衆多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難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搗治光澤。執持好缽。好作嬉戲調笑而行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詣難陀比丘所。語言。難陀。大師語汝
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語難陀言。世尊語汝
難陀聞已。即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佛告難陀。汝實好著好衣。搗治光澤。好作嬉戲調笑而行不
難陀白佛。實爾。世尊
佛告難陀。汝佛姨母子。貴姓出家。不應著好衣服。搗令光澤。執持好缽。好作嬉戲調笑而行。汝應作是念。我是佛姨母子。貴姓出家。應作阿練若。乞食。著糞掃衣。常應贊歎著糞掃衣。常處山澤。不顧五欲
爾時。難陀受佛教已。修阿蘭若行。乞食。著糞掃衣。亦常贊歎著糞掃衣者。樂處山澤。不顧愛欲。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難陀何見汝 修習阿蘭若
家家行乞食 身著糞掃衣
樂處于山澤 不顧于五欲
佛說此經已。尊者難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低沙自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不修恭敬。無所顧錄。亦不畏懼。不堪谏止
時。有衆多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低沙自念是世尊姑子兄弟故。不修恭敬。無所顧錄。亦不畏懼。不堪谏止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詣低沙比丘所。語言。低沙。大師語汝
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語低沙比丘言。世尊語汝
低沙比丘即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佛告低沙。汝實作是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不修恭敬。無所顧錄。亦不畏懼。不堪忍谏不
低沙白佛。實爾。世尊
佛告低沙。汝不應爾。汝應念言。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應修恭敬畏懼。堪忍谏止。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善哉汝低沙 離嗔恚爲善
莫生嗔恚心 嗔恚者非善
若能離嗔慢 修行軟下心
然後于我所 修行于梵行
佛說此經已。低沙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尊者毗舍佉般阇梨子。集供養堂。爲衆多比丘說法。言辭滿足。妙音清徹。句味辯正。隨智慧說。聽者樂聞。無所依說。顯現深義。令諸比丘一心專聽
爾時。世尊入晝正受。以淨天耳過于人耳。聞說法聲。從叁昧起。往詣講堂。于大衆前坐。告毗舍佉般阇梨子。善哉。善哉。毗舍佉。汝能爲諸比丘于此供養堂。爲衆多比丘說法。言辭滿足。乃至顯現深義。令諸比丘專精敬重。一心樂聽。汝當數數爲諸比丘如是說法。令諸比丘專精敬重。一心樂聽。當得長夜以義饒益。安隱樂住。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不說法者 愚智雜難分
此愚此智慧 無由自顯現
善說清涼法 因說智乃彰
說法爲明照 光顯大仙幢
善說爲仙幢 法爲羅漢幢
佛說此經已。尊者毗舍佉般阇梨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衆多比丘集供養堂。悉共作衣。時。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初入法.律。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
時。衆多比丘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時。有衆多比丘集供養堂。爲作衣故。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始入法.律。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
爾時。世尊問彼比丘。汝實不欲營助諸比丘作衣耶
彼比丘白佛言。世尊。隨我所能。當力營助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莫與是年少比丘語。所以者何。是比丘得四增心法。正受現法安樂住。不勤而得。若彼本心所爲。剃須發。著袈裟衣。出家學道。增進修學。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下劣方便 薄德少智慧
正向于涅槃 免脫煩惱鎖
此賢年少者 逮得上士處
離欲心解脫 涅槃不複生
持此最後身 摧伏衆魔軍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比丘名曰上坐。獨住一處。亦常贊歎獨一住者。獨行乞食。食已。獨還。獨坐禅思
時。有衆多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尊者名曰上坐。樂一獨處。亦常贊歎獨一住者。獨入聚落乞食。獨出聚落。還至住處。獨坐禅思
爾時。世尊語一比丘。汝往詣彼上坐比丘所。語上坐比丘言。大師告汝
比丘受教。詣上坐比丘所。白言。尊者。大師告汝
時。上坐比丘即時奉命。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上坐比丘。汝實獨一靜處。贊歎獨處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禅思耶
上坐比丘白佛。實爾。世尊
佛告上坐比丘。汝雲何獨一處。贊歎獨住者。獨行乞食。獨還住處。獨坐禅思
上坐比丘白佛。我唯獨一靜處。贊歎獨住者。獨行乞食。獨出聚落。獨坐禅思
佛告上坐比丘。汝是一住者。我不言非一住。然更有勝妙一住。何等爲勝妙一住。謂比丘前者枯幹。後者滅盡。中無貪喜。是婆羅門心不猶豫。已舍憂悔。離諸有愛。群聚使斷。是名一住。無有勝住過于此者。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悉映于一切 悉知諸世間
不著一切法 悉離一切愛
如是樂住者 我說爲一住
佛說此經已。尊者上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七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尊者僧迦藍于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彼僧迦藍比丘有本二。在舍衛國中。聞僧迦藍比…
《雜阿含經叁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