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四十八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二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于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度駛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複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度駛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複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其義雲何
佛言。天子。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進。則不爲水之所[漂*寸]。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進。則爲水所[漂*寸]。如是。天子。名爲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
時。彼天子複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二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于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衆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耶
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衆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天子白佛。比丘雲何知一切衆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佛告天子。愛喜滅盡。我心解脫。心解脫已。故知一切衆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時。彼天子複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二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于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誰度于諸流 晝夜勤精進
不攀亦不住 何染而不著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內思惟系念 度難度諸流
不樂于欲想 超越于色結
不系亦不住 于染亦不著
時。彼天子複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時。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絕妙。于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山谷
時。拘迦尼天女而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于僧中。敷尼師壇。于大衆前坐。告諸比丘。昨日夜後。有拘迦那天女。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我即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說是語時。拘迦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爾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句法經。谛聽。善思。當爲汝說何等爲四句法經
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諸比丘。是名四句法經
爾時。有一異婆羅門。去尊者阿難不遠。爲諸年少婆羅門受誦經。時。彼婆羅門作是念。若沙門阿難所說偈。于我所說經。便是非人所說
時。彼婆羅門即往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沙門阿難所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如是等所說。則是非人語。非爲人語
佛告婆羅門。如是。如是。婆羅門。是非人語。非爲人語也。時。有拘迦尼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是故。婆羅門。當知此所說偈。是非人所說。非是人所說也
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足而去
(一二七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電光熾然。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爾時。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爾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尼師壇。于大衆前坐。告諸比丘。于昨後夜。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拘迦那天女 電光炎熾然
敬禮佛法僧 說偈義饒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七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時。有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放電光明。炎照熾然。于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說偈言
我能廣分別 如來正法律
今且但略說 足以表其心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稽首。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于僧前。于大衆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拘迦那娑天女來詣我所。恭敬作禮。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我能廣分別 如來正法律
今且但略說 足已表我心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僞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時。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毗舍離猕猴池側重閣講堂
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朱盧陀天女。容色絕妙。于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猕猴池側
時。朱盧陀天女說偈白佛
大師等正覺 住毗舍離國
拘迦那朱盧 稽首恭敬禮
我昔未曾聞 牟尼正法律
今乃得親見 現前說正法
若于聖法律 惡慧生厭惡
必當墮惡道 長夜受諸苦
若于聖法律 正念律儀備
彼則生天上 長夜受安樂
拘迦娑天女複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僞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僞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時。彼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有二天女。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爲我作禮。退坐一面。朱盧陀天女而說偈言
大師等正覺 住毗舍離國
我拘迦那娑 及以朱盧陀
如是二天女 稽首禮佛足
我昔未曾聞 牟尼正法律
今乃見正覺 演說微妙法
若于正法律 厭惡住惡慧
必墮于惡道 長夜受大苦
若于正法律 正念律儀備
生善趣天上 長夜受安樂
拘迦那天女複說偈言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僞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其心不爲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僞 正智正系念
不習近衆苦 非義和合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于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無觸不報觸 觸則以觸報
以觸報觸故 不嗔不招嗔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有于不嗔人 而加之以嗔
清淨之正士 離諸煩惱結
于彼起惡心 惡心還自中
如逆風揚塵 還自坌其身
時。彼天子複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二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愚癡人所行 不合于黠慧
自所行惡行 爲自惡知識
所造衆惡行 終獲苦果報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既作不善業 終則受諸惱
造業雖歡喜 啼泣受其報
造諸善業者 終則不熱惱
歡喜而造業 安樂受其報
時。彼天子複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二七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
《雜阿含經四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