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譯雜阿含經》十二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丹本第六卷十二張後准)
(二一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尼。名曰曠野。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將欲向彼得眼林中。時魔王波旬。作是心念。瞿昙沙門。今在舍衛得眼林中。其弟子曠野比丘尼。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將欲往詣于彼林間。我當爲其而作擾亂。爾時波旬化作摩納。于彼路側。問曠野言。欲何所詣。比丘尼答言。我今欲詣閑靜之處。爾時摩納。聞是語已。即說偈言
一切世間中 無有解脫者
汝詣空靜處 將欲何所作
汝今年盛美 不受于五欲
一旦衰老至 後莫生憂悔
時比丘尼。而作是念。此爲是誰欲惱亂我。甚爲欺詐。爲是人耶。是非人乎。作是念已。入定觀察。知是波旬。欲來惱亂。即說偈言
世間有解脫 我今自證知
波旬汝愚鄙 不解如斯迹
欲如摽利戟 陰賊拔刀逐
汝言受五欲 欲苦可怖畏
欲能生憂惱 欲能生追念
欲能生百苦 欲是衆苦本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證于盡滅 住于無漏法
爾時波旬。而作是念。曠野比丘尼。善知我心。懊惱悔恨。慚愧還宮
(二一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蘇摩比丘尼。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向得眼林。魔王波旬。作是念。今蘇摩比丘尼。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向得眼林。爾時波旬。化作婆羅門。在路側立。而作是言。阿梨耶欲何所至。比丘尼答言。我今欲詣彼寂靜處。爾時波旬。即說偈言
仙聖之所得 斯處難階及
非汝鄙穢智 獲得如是處
時比丘尼。作如是念。此爲是人。是非人乎。而欲惱我。入定觀察。知是波旬。即說偈言
女相無所作 唯意修禅定
觀見于上法 若有男女相
可說于女人 于法無所能
若無男女相 雲何生分別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證于盡滅 住于無漏法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波旬。而作是念。蘇摩比丘尼。善知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一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翅舍憍昙彌比丘尼。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樹下。住于天住。爾時魔王波旬。作是心念。沙門瞿昙。在于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比丘尼。名翅舍憍昙彌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樹下。住于天住。作是念已。化作摩納。欲爲擾亂。即說偈言
汝今者何爲 懷憂坐樹下
歔欷而流淚 將不喪子乎
獨處于林中 欲求男子耶
時比丘尼。而作是念。此爲是誰。甚爲欺詐。爲是人耶。是非人乎。而欲爲我。作大擾亂。入定觀察。知是魔王。即說偈言
我斷恩愛已 無欲無子想
端坐林樹間 無愁無熱惱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得于滅盡 安住無漏法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波旬。而作是念。翅舍憍昙彌比丘尼。善知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一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蓮華色比丘尼。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並洗足已。入得眼林。坐一樹下。端坐思惟。住于天住。爾時魔王。而作是念。沙門瞿昙。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蓮華色比丘尼。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至得眼林中。坐一樹下。住于天住。我當爲其而作擾亂。作是念已。化爲摩納。往至其所。而說偈言
娑羅樹下坐 如華善開敷
獨一比丘尼 汝今坐禅耶
更無第二伴 能不畏愚癡
爾時蓮華比丘尼。即作是念。此爲是誰。擾亂于我。甚爲欺詐。爲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觀察。知是波旬。即說偈言
百千奸僞賊 皆悉令如汝
不動我一毛 故獨無所畏
爾時魔王複說偈言
我今自隱形 入汝腹中央
或入汝眉間 令汝不得見
時比丘尼複以偈答
我心得自在 善修如意定
斷絕大系縛 終不怖畏汝
我已吐諸結 得拔叁垢根
怖畏根本盡 故我無所畏
我今住于此 都無畏汝心
汝軍衆盡來 我亦不怖畏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得于盡滅 安住無漏法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波旬。而作是念。蓮華色比丘尼。善解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一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石室比丘尼。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向得眼林。爾時魔王。而作是念。沙門瞿昙。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有石室比丘尼。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向得眼林。我當爲其而作擾亂。作是念已。化爲摩納。往至其所。而說偈言
衆生是誰造 衆生造作誰
雲何名衆生 衆生何所趣
時石室比丘尼。聞是偈已。而作是念。此爲是誰。甚爲欺詐。爲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觀察。知是魔王。以偈答言
衆魔生邪見 謂有衆生想
假空以聚會 都無有衆生
譬如因衆緣 和合有車用
陰界入亦爾 因緣和合有
業緣故聚會 業緣故散滅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得于盡滅 安住于無漏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魔王。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一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尼。名曰鼻[口*(利/(企-止+小))]。在舍衛國王園精舍。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向得眼林。于時魔王。而作是念。沙門瞿昙。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鼻[口*(利/(企-止+小))]比丘尼。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向得眼林。我當爲其而作擾亂。作是念已。化爲摩納。即于路側。而說偈言
誰造于色像 色像造作誰
色像從何出 色像何所趣
是比丘尼。聞斯偈已而作是念。此爲是誰。惱亂于我。甚爲欺詐。爲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觀察。知是魔王。說偈報言
色像非自作 亦非他所造
衆緣起而有 緣離則散滅
譬如殖種子 因地而生長
陰界諸入等 和合是色像
因苦故生長 因苦故散壞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得于盡滅 安住無漏法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毗阇耶比丘尼。從王園精舍。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樹下。住于天住。爾時魔王。而作是念。沙門瞿昙。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王園精舍。毗阇耶比丘尼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樹下。住于天住。我當爲其而作擾亂。作是念已。化爲摩納。往詣其所。而說偈言
汝今極盛壯 我年亦複少
五欲共歡娛 放意而受樂
何以獨坐此 而不與我俱
時比丘尼。聞是偈已。而作是念。此爲是誰。來惱于我。甚爲欺詐。爲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觀察。知是魔王。說偈報言
作樂縱歌舞 及余五欲樂
盡回用與汝 非我之所宜
人間一切樂 並及天五欲
盡回用與汝 都非我所宜
我斷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得于盡滅 安住無漏法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二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一比丘尼。名曰折羅。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訖洗缽。收攝坐具。入得眼林。在一樹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爾時魔王。作是念言。沙門瞿昙。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比丘尼。名曰折羅。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食已洗缽。收攝坐具。入得眼林中。在一樹下坐。入于天住。我今當往而作擾亂。爾時魔王。作是念已。化摩納形。往至其所。而語之言。阿利耶。欲生何處。比丘尼言。如我今者都無生處。爾時摩納。即說偈言
有生必得樂 生必受五欲
汝受誰教敕 言不用複生
折羅比丘尼說偈報言
生者必有死 衆苦所纏縛
一切苦應斷 是以不求生
具眼牟尼尊 說斯真谛法
苦因生于苦 皆應舍離之
修聖八正道 安隱趣涅槃
世尊教導我 我樂是教法
我證知彼法 是故不樂生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得于滅盡 安住無漏法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二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優波折羅比丘尼。住王園精舍。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洗缽洗足。攝持坐具。詣得眼林。在一樹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爾時魔王。作是念言。今瞿昙沙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王園精舍。有比丘尼。名曰優波折羅。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食訖洗足。收攝坐具。詣得眼林。在一樹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我今當往而作壞亂。作是念已。化作摩納。即往其所。問比丘尼言。阿利耶。欲何處受身。比丘尼答曰。我都無受身處。爾時摩納。即說偈言
忉利及炎摩 兜率與化樂
他化自在天 是處極快樂
汝應願樂彼 受于勝妙事
優波折羅比丘尼複說偈言
忉利及炎摩 兜率與化樂
他化自在天 諸處雖受樂
不離于我見 必爲魔所縛
世間皆動搖 彼亦歸遷謝
無有諸凡夫 離魔之境界
世間皆熾然 世間皆煙出
離于動搖者 我樂如此處
斷除一切愛 滅諸無明闇
逮得于滅盡 安住無漏法
以是故當知 波旬墮負處
爾時魔王。而作此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憂愁悔恨。慚愧還宮
(二二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王園精舍。有一比丘尼。名曰動頭。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乞食已。洗缽洗足。攝持坐具…
《別譯雜阿含經十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