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別譯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00卷02頁碼:P0374
失譯

  《別譯雜阿含經》十叁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叁(丹本第七卷六張已後准)

  (二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長者。請佛及僧施設大會。爾時世尊與諸大衆圍繞。至彼大長者家。時彼尊者婆耆奢。于僧直次守于僧房。當于爾時有多女人詣彼僧坊。時女人中有一端正美色之者。時婆耆奢見斯事已。爲色壞心生于欲想。複自思念。我今妄想失于大利期于非利。人身難得命終亦然。若生是心名爲不善。甯舍壽命不作欲想。我于今者不名出家。何以故。見于少壯端正女人。不自製心便生欲想。我今當說厭惡之患。即說偈言

  我今舍俗累  住于出家法

  無明欲所逐  將失本善心

  如牛食他苗  甘味無製者

  五欲亦如是  貪嗜無慚愧

  若不禁製者  必害善法苗

  譬如刹利子  具習諸伎藝

  設有善射術  具滿一千人

  如是刹利子  戰鬥力勝彼

  比丘念具足  如彼刹利子

  當持智慧力  斷滅于欲覺

  既除欲覺已  快樂常寂滅

  我親佛前聞  二種之親友

  趣向涅槃道  是我心所樂

  我修不放逸  處林住空寂

  我熟贊于心  是名立正法

  後必趣于死  若得涅槃時

  當知是惡心  雲何能見我

  (二五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婆耆奢。于有德者謙順柔軟諸比丘所。心生憍慢。尋自覺知呵責于己。我極失利都無饒益。人身難得出家難遇。我既得之不能謹慎。輕于出家輕于受命。以己智能輕篾于彼謙順柔軟有德比丘。我今當說厭惡慢心。即說偈言

  汝悉舍諸慢  不應自貢高

  莫以慢自退  後悔無所及

  一切諸衆生  皆爲慢所害

  爲害墮地獄  是故我今者

  不應恃才辯  而生憍慢心

  若遠憍慢者  能舍諸障蓋

  淨心懷恭恪  獲得于叁明

  謙卑如是者  名得念比丘

  憍陳如舍利  龍脅及自恣

  不樂及欲結  出離及憍慢

  (二五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婆耆奢。獨處閑靜善能修己。勤行精進終不放逸。住如是地逮得叁明。時尊者婆耆奢作是念。我今獨處閑靜逮得叁明。我欲贊己所得叁明。即說偈言

  我昔如荒醉  經曆諸城邑

  遊行得值佛  即蒙大福利

  瞿昙大悲愍  爲我說正法

  我聞正法已  即得清淨信

  思惟出家者  世間大導師

  導化無不普  男女及長幼

  中年及老病  佛曰是親友

  能示善方所  衆生無明盲

  將導示其門  雲何名爲門

  所謂四真谛  從因則生苦

  從苦得出家  見于八正道

  拔出諸衆生  安隱趣涅槃

  我修不放逸  林野空寂處

  獲得于叁明  作佛教已訖

  (二五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今欲演說四句偈法汝等至心谛聽谛聽。我今當說。雲何名爲四句義

  善說最爲上  仙聖之所說

  愛語非粗語  是名爲第二

  實語非妄語  是名爲第叁

  說法不非法  是名爲第四

  是名演四句  四句之偈義

  爾時婆耆奢在衆會中。而作是念。佛今演于四句之法。我今欲于一句以一偈贊。爾時婆耆奢即從座起。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今婆耆奢欲有所說。唯願聽許。佛告之言。恣聽汝說。爾時婆耆奢。即說偈言

  諸有所說不惱己  亦不害他名善說

  常當愛語令他喜  亦不造作諸過惡

  從諸佛口有所說  必得安樂趣涅槃

  能斷諸苦贊善說  實語甘露最無上

  實語應語得大利  安立實說善丈夫

  (二五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世有良醫能治四病應爲王師。何謂爲四。一善能知病。二能知病所從起。叁者病生已善知治愈。四者已差之病令更不生。能如是者名世良醫。佛亦成就四種之法。如來至真等正覺無上良醫。亦拔衆生四種毒箭。雲何爲四。所謂是苦是苦習是苦滅是苦滅道。佛告比丘。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此毒箭非是世間醫所能知。生苦因緣及能斷生苦。亦不知老病死憂悲苦惱因緣及能斷除。唯有如來至真等正覺無上良醫。知生苦因緣及以斷苦。乃至知老病死憂悲苦惱。知其因緣及以斷除。是以如來善能拔出四種毒箭。故得稱爲無上良醫。爾時尊者婆耆奢在彼會坐。作是念言。我今當贊如來所說拔四毒箭喻法。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我今歸命佛  愍于群生類

  最上第一尊  能拔出毒箭

  世有四種醫  能治四種病

  所謂療身疾  孾兒眼毒箭

  如來治眼病  過于彼世醫

  能以智慧錍  決無明眼膜

  如來治身患  過于彼世醫

  世醫所療者  唯能治四大

  如來善分別  六界十八界

  以此法能治  叁毒身重病

  能治孾愚病  最勝無有上

  故我今敬禮  瞿昙之大師

  醫王名迦留  多施人湯藥

  複有一明醫  名爲婆呼盧

  瞻毗及耆婆  如是醫王等

  皆能療衆病  是等四種師

  治者必得差  雖差病還發

  亦複不免死  如來無上醫

  所可療治者  拔毒盡苦際

  畢竟離生死  終更不受苦

  無量億那由  阿僧祇衆生

  佛治令盡苦  畢竟不還發

  我今白大衆  諸賢在會者

  甘露不死藥  鹹當至心服

  諸人應受信  最上治目者

  療身拔毒箭  諸醫無與等

  是故宜至心  歸命瞿昙尊

  (二五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尼瞿陀劫波比丘。住彼第一曠野林中。而此野中複有一林。時此比丘于彼遇病。尊者婆耆供給彼病尼瞿陀劫波比丘。因此病故即入涅槃。爾時尊者婆耆奢耶旬。供養和上尼瞿陀劫波已。漸次遊行至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婆耆奢于其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乞食食已洗缽。收攝坐具往詣佛所。整其衣服合掌向佛。說偈問曰

  我今欲問佛  無量之解慧

  現在斷疑惑  于曠野城中

  比丘入涅槃  生來有福德

  守攝身口意  兼有大名聞

  尼瞿陀劫賓  佛爲作是名

  佛爲婆羅門  立如是名字

  (二五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諸大聲聞耆舊之等。于佛左右各造庵窟于其中住。時憍陳如頗發耆賢跋溝摩诃南耶舍那毗摩羅牛呞尊者舍利弗摩诃目連摩诃迦葉摩诃俱絺羅摩诃劫賓那尊者阿那律尊者難陀迦尊者鉗比啰耶舍賒羅俱毗诃富那拘毗羅拘婆尼泥迦他毗羅。如是等輩及諸余大聲聞。各于草庵諸窟中住。于月十五日布薩。爾時如來于衆僧前敷座而坐。尊者婆耆奢亦在會中。即從座起。叉手合掌白佛言。聽我所說。佛言。我今恣汝所說。爾時婆耆奢。即說偈言

  諸大比丘等  必幹竭欲愛

  棄舍諸積聚  勇捍無怖畏

  知時知節量  不貪嗜五欲

  離一切垢穢  深心有黠慧

  有如斯事故  名爲大比丘

  (二五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婆耆奢。來至毗舍佉鹿子母講堂中遇病困笃。爾時富匿于彼瞻病。時尊者婆耆奢告富匿言。汝可往詣于世尊所。如我婆耆奢。頂禮世尊足下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無諸苦不。爾時富匿受尊者教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合掌白佛言。世尊。婆耆奢比丘在毗舍佉講堂中病疹困笃。而語我言。往世尊所稱我名字。頂禮佛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無諸苦不。爾時富匿複白佛言。此婆耆奢。或因困疾即入涅槃。唯願世尊。屈意往彼。如來默然受富匿語。爾時富匿即還詣尊者婆耆奢所白言和上。我問訊已。複啓世尊。婆耆奢或因困病入于涅槃。世尊默然聽受我語。爾時世尊從禅定起。即往毗舍佉講堂婆耆奢所。時婆耆奢遙見佛來自力欲起。佛告之曰。不須汝起。爾時世尊別敷座坐告婆耆奢。汝今身體苦痛爲可忍不。能飲食不。時婆耆奢白言。此痛轉增無有瘳損。今我所患。譬如力士捉儜人發[打-丁+(稯-禾)]搣揉捺。我患頭痛亦複如是。又如大力殺牛之人以刀刺腹割其腸肚。我患腹痛亦複如是。又如瘦人爲有力者強捉火炙身體燋然。我苦體痛亦複如是。我于今日欲入涅槃。我于最後欲贊于佛。佛告之曰。隨汝所說。即說偈言(本無少偈)

  本如酒醉四句贊 龍脅.拔毒箭 尼瞿陀劫賓入涅槃 贊大聲聞 婆耆奢滅盡

  (二五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俱薩羅。還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摩納名曰極慢。其所承藉七世以來父母真正博通多聞。既自讀誦亦教他人。其所聞者聞則能持。四圍陀典已達其趣。娑羅乾陀論。及與聲論。毗伽羅論。戲笑之論。毗陀羅論。善解法句義趣通達如是種種諸論。容貌端正才藝過人難可俦匹。兼生豪族又處富貴。自恃才力生大憍慢。于父母所不生敬順。及和上阿阇梨師長親屬斯不敬禮。時極慢摩納聞佛從俱薩羅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將往佛所而作是念。我至彼時若沙門瞿昙接待我者。我當問訊。若不問我當默然還。爾時摩納作是念已。即詣佛所。于時世尊大衆圍繞而爲說法。極慢摩納雖往于彼。如來當時聊不顧視。時彼摩納默作是念。沙門瞿昙都不以我而迳于懷。尋欲歸依。爾時世尊知其心念。即說偈言

  爲義來至此  未得便欲還

  何不使獲得  稱汝所來心

  極慢摩納作是思惟。沙門瞿昙知我所念。即生信心欲禮佛足。佛告摩納。我錄汝心不必禮敬所爲已足。爾時大衆睹斯事已怪未曾有。鹹作是言。沙門瞿昙有大神足。此極慢摩納于己父母和上阿阇梨所尚無恭敬。今見瞿昙能自謙下恂恂恭順。爾時極慢摩納見諸大衆言。音暫止在一面坐端身正意。而說偈言

  當于何等所  不應起憍慢

  複更于何所  而當生謙讓

  孰能卻衆苦  何者與利樂

  供養何者勝  爲賢智所贊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供養于父母  以空淨滿月

  敬順兄諸親  和上阿阇梨

  及余尊長等  于彼不應慢

  宜當自謙下  都應悉恭敬

  若見憂惱者  應爲除諸苦

  亦與其快樂  普皆應供養

  若斷貪欲嗔  並離愚癡者

  漏盡阿羅漢  正智得解脫

  于斯上人所  除慢不自高

  應當向歸依  合掌而敬禮

  爾時世尊爲極慢說諸法要。乃至不受後有。余如波羅蜜阇經中說。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俱薩羅。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別譯雜阿含經十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