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毗昙心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52卷28頁碼:P0869
劉宋 僧伽跋摩等譯

  《雜阿毗昙心論》八

  宋天竺叁藏僧伽跋摩等譯

  修多羅品第八

  已說定。修多羅今當說

  一切智所說  修多羅妙義

  我今當少說  修行宜善聽

  知一切故說一切智。一切者。謂十二入。于彼自相共相一切悉知。所說者。一切智人親自演說。妙義者。謂甚深性相微妙義也。此微妙義是修多羅說故言修多羅妙義。今者。謂此論。少說者。以牟尼所說無量無邊故言少說。修多羅者。凡有五義。一曰出生。出生諸義故。二曰泉湧。義味無盡故。叁曰顯示。顯示諸義故。四曰繩墨。辨諸邪正故。五曰結鬘。貫穿諸法故。如是五義。是修多羅義。雖義不在說而因說顯現。故言說義。謂因說名轉因名顯義。善聽者。宜一其心決定善聽。問世尊說施戒修。彼一一有幾種。答

  惠施持淨戒  是各有四種

  修禅則有二  說名爲功德

  畏叁種畏。欲方便令度叁畏故。世尊略說此叁種功德。彼畏貧窮畏者方便令度是故說施。畏惡道畏者方便令度是故說戒。畏生死畏者。方便令度是故說修。問何等爲施性。答

  無貪相應思  俱起同一果

  衆具處所生  此則是施性

  無貪善根相應思。施物處所生。及隨轉身口業。是五陰施自性。以說色香味等具足故。言思願等非施者不然。何以故。于物說施名世尊開發施主心故令思願堅牢故。于物說施名即是施物處所生。問前說四種施。何等爲施種。答

  所謂自攝受  亦複攝受他

  或有二俱攝  或二俱不攝

  有自攝故施。有攝他故施。有攝自他故施。有報恩故不爲攝自他施(謂阿羅漢供養佛爲報恩故不爲自他)。彼自攝者

  若未離欲者  供養于支提

  及凡夫離欲  是名自安施

  聖人未離欲。及凡夫離欲。供養支提。則自攝施。以施受欲界報故。謂未離欲者生欲界故。凡夫雖離欲生色無色界。後還受欲界後報及不定報。是名自攝不攝他。何以故。支提非衆生故

  離欲非凡夫  除其現法果

  施與諸衆生  是名爲攝他

  若阿羅漢。若阿那含。除起現法果施。若余施爲衆生者。是名攝他非自攝。阿羅漢生非分故。阿那含雖受生在色無色界。而不受施果。以因果斷故建立界

  未離欲界欲  已離欲凡夫

  施與諸衆生  當知二俱攝

  謂聖人未離欲。及離欲凡夫施與衆生。當知二俱攝

  離欲非凡夫  除其現法果

  供養于支提  是則俱不攝

  若阿羅漢。若阿那含。除起現法果施而供養支提。此非自攝亦非攝他。阿羅漢無生故。阿那含雖有生而欲界非分故不自攝。支提非衆生故不攝他。彼憶念本恩。爲報恩故佛雖般涅槃猶供養支提。複次

  或有爲攝他  供養于支提

  無量衆見聞  皆生隨喜心

  或供養支提亦爲攝他。以幢幡花蓋燒香散花供養支提。令無量衆生見者隨喜生天解脫因。是故世尊修多羅說。于未曾立處建立支提能生梵福。以攝無量衆生故名梵福。問齊何當言梵福。答有說。除近佛地菩薩。諸余一切衆生能生大富大力等增上果業。是梵福量。複有說者。世界成時一切衆生。器世界生。此能生器世界業。是名梵福量。又複此施

  謂彼希望等  七種施非上

  第八莊嚴心  是名最勝施

  世尊說八種施。謂希望施。怖畏施。反報施。期報施。家法施。生天施。求名施。爲莊嚴心爲調伏心爲順修行爲得最上義故施。希望施者。選擇福田欲求多果故施來求者。施來求者施是舊阿毗昙說希望施。怖畏施者。方于亡失施故施。謂見有失想甯施不失。反報施者。曾得彼利雲何不報。期報施者。若施于彼期彼還報。家法施者。習先人施非自信施。生天施者。求生天故施。求名施者。爲稱譽故施。此七種施。慧所鄙故非上。不求生死樂施是名莊嚴心施。此道方便施故于財施中最爲第一。是名上施。已說施。施果今當說

  壽色力安樂  辯才等五種

  施報百千等  施主之所獲

  布施如上說。五種如世尊施五德修多羅中說。食已壽非不食。是故施壽。乃至辯才亦複如是。相似因生相似果。謂得長壽乃至辯才報。如種外種隨類收實。此亦如是。壽者。謂人天非惡趣。此以持因故說施壽。如說。離殺生修習多修習得長壽。此以招引因故說。譬如二種母。生母及養母。離殺生者如生母。施食者如養母。施畜生五種報得百倍福。謂和合者得。如是廣說。見道中雖不食而能受施。已說施及果。謂即施即果今當說

  慈無诤滅定  見道及無學

  從彼正受起  施者得即果

  慈心無诤叁昧。滅盡叁昧。見道阿羅漢果從此起已。若有施者得即果。何以故。于無量衆生以安饒益相。是慈以慈熏身故。從此起已施者得即果。無诤叁昧令無量衆生煩惱不起。以廣攝功德熏身故。從此起已施者得即果。滅盡叁昧以廣功德熏身故。似涅槃故。從此起已施者得即果。見道所斷結永盡。以聖道熏身故。從此起已施者得即果。修道斷結永盡心得自在住阿羅漢果。從此起已施者得即果。已說即果大果今當說

  父母若病人  及與說法師

  近佛諸菩薩  施者得大果

  施此五種人得大果。何以故。父母長育生身恩故施者得大果。病者無所依怙增悲心故施者得大果。說法者增長法身故示人善惡故施者得大果。近佛地者積集功德廣攝衆生故施者得大果。問爲思願勝令施清淨。爲福田勝耶。若思願勝者。何故世尊贊歎福田。若福田勝者。何故施一福田而果不得等耶。答思願勝故施清淨。福田因力故。是故先說思願及眷屬名布施福。以淳淨心離身財求隨智慧行。如是施者則獲大果。若異者彼求名稱施勝福田。非大人施。若以田力生罪福者。不成田力等。應得無間業而不得故。當知思願力也。功德福田能起勝思願。是故世尊贊歎福田。問已知長養生身施。長養法身施複雲何。答

  善說諸經法  遠離諸顛倒

  不謗于牟尼  是說爲法施

  于修多羅毗尼阿毗昙。真實分別不著名利廣攝衆生。是名法施。彼雖無想著而顛倒說。誹謗如來真實因緣。而作異想。當知此則亂心因緣。雖說不顛倒而心染著。如彼商人。是故偈說。不知牟尼說。如刀火及毒。于此善分別猶如食甘露。複次叁種顛倒。謂法顛倒。人顛倒。時顛倒。法顛倒者。如有說。修習淨想斷貪欲。人顛倒者。謂貪欲者而爲說慈。時顛倒者。人根未熟爲說真谛。如是比與此相違名不顛倒說法。已說法施。無畏施今當說

  以離等受說  安慰諸恐懼

  是名無畏施  能壞貧窮怖

  若見衆生今世後世及俱恐怖。以離受戒。說慈心安慰言。衆生勿怖。我當爲汝所作。令得無畏。是名無畏施。彼恐怖如貧窮。與彼真實對治名無畏施已。說無畏施。大施今當說

  普于群生類  等受戒律儀

  功德流增廣  是則爲大施

  世尊說五戒爲大施。攝無邊衆生故。起無邊樂故。財施者。不能攝一切衆生。唯受戒則能。已受持五戒已。于一切衆生盡形壽。念念中得十二種未曾得律儀(叁善根二起身口作無作)。彼戒流注相續不斷。問已知四種施。前四種戒雲何。答

  欲界及禅生  無漏戒律儀

  斷律儀從二  是說律儀種

  四種律儀。謂別解脫律儀。禅律儀。無漏律儀。斷律儀。別解脫律儀者。謂七衆所受戒。禅律儀者。謂有漏隨生戒。無漏律儀者。謂學無學戒。斷律儀者。謂離欲界欲九無閡道隨生戒。若有漏是禅戒。若無漏是無漏戒。此律儀。業品已說。已說四種戒。謂余四今當說

  或以希望受  或以恐怖持

  有順菩提支  及與清淨戒

  有四種戒。所謂希望戒。恐怖戒。順覺支戒。清淨戒。希望戒者。謂求生天及余處故持戒。恐怖戒者。畏自責畏他責畏罰畏惡趣畏不活畏惡名故持戒。順覺支戒者。爲莊嚴心故爲方便衆具故求最勝義故持戒。清淨戒者。謂無漏戒。離垢故。問雲何淨持戒。答

  根本眷屬淨  不爲覺所壞

  攝受于正念  隨順般涅槃

  有五因緣。戒清淨。所謂根本淨。眷屬淨。不爲覺所壞。攝受正念。正向解脫。根本淨者。離越根本業道。眷屬淨者。離殺生等方便。不爲覺所壞者。離欲恚害叁覺惱亂。攝受正念者。攝受佛法僧念。以是故亦離諸無記心。正向解脫者。爲解脫持戒。不爲身財及余所作。是故亦說隨順覺支。此五因緣。戒清淨。世尊說得大果。離一切惱亂故。問已知一切正行所依戒如天德瓶。雲何二種修。答

  禅無色無量  得修及習修

  不淨安般念  二修義亦然

  此諸禅等功德熏心。如熏衣如花熏麻如融金。是故如是說。如熏衣修。如熏麻修。如融金修。現在者習修。未來者得修。現在者用故。未來者起故。現在者作所作。未來者當作。現在者生故。未來者得故。現在者現前分。未來者成就分。禅無色無量。定品已廣說。不淨觀者無貪性。貪對治故。又對治四種貪故複說四種。謂斷威儀貪故修死屍觀。斷色貪故修青瘀等觀。斷觸貪故去皮肉修骨瑣觀。斷處所貪故修骨節分離觀。此不淨觀複有四種。謂退分住分勝分決定分。退分者。住彼則退。住分者。住彼不進不退。勝分者。住彼必升進。決定分者。住彼順聖道。界者欲色界。地者十地。欲界禅中間根本四禅及四眷屬。依者欲界行者非行。緣者緣欲界。念處者身念處。智者等智。非叁昧受生故叁根相應墮叁世。過去者緣過去。現在者緣現在。未來者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叁世。是善緣無記。是非學非無學緣非學非無學。是修道斷緣修道斷。當言緣義。問爲方便得離欲得。答亦方便得亦離欲得。若離欲界欲得初禅。乃至離叁禅欲得第四禅。後方便現在前。問不淨觀雲何方便。答彼修不淨觀者。至冢間極善取彼相。取已還至坐處洗足安坐。柔軟其身心離諸蓋。取彼外緣以方己身。系心在足骨胫骨[跳-兆+專]骨髀骨臗骨膫骨脊骨脅骨手骨臂骨肩骨頸骨頤骨牙骨齒骨髑髅骨。若系心眉間。若樂略觀者。先從身念處度。若樂廣觀者。從眉間觀髑髅乃至足骨。從此一座一房一堂一僧伽藍一村一鄉一國。若但從想起者。非有是處。若周遍大地至眼光者。能觀彼處白骨充滿。若複略者。次第還至眉間系心眉間。是名不淨觀成。或有不淨觀。緣少非自在少。作四句。緣少非自在少者。謂于自身數數入不淨觀。自在少非緣少者。謂周滿四海大地不淨一時觀察不能數數入不淨觀。緣少亦自在少者。…

《雜阿毗昙心論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