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方廣大莊嚴經》

「本緣部」經文187卷03頁碼:P0539
唐 地婆诃羅譯

  《方廣大莊嚴經》四

  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诃羅奉 诏譯

  入天祠品第八

  爾時佛告諸比丘。菩薩生已。諸剎帝利婆羅門居士長者。豪富之家二萬童女。皆悉擬爲菩薩婇女。王及大臣亦各有二萬童女。擬爲菩薩婇女。此等諸女皆與菩薩同日而生。是時釋種耆舊詣輸檀王所。白言。大王。今者可將太子谒于天廟以祈終吉。王時許之。即遣所司。淨諸城郭廛肆巷陌。所有盲聾喑啞諸根不具。瓦礫糞穢諸不吉祥皆悉除屏。擊福德鼓。扣善相磬。所由之門皆令藻飾。又諸福王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克期同集。無量婇女車徒騎從。諸吉祥瓶香油香水悉令盈滿。婆羅門子夾于衢路。詠吉祥音。諸天祠廟皆悉嚴好。如是等事一切成辦。時輸檀王入于後宮。告摩诃波阇波提言。欲將太子往于天廟。並敕宮人並須嚴飾。摩诃波阇波提以諸寶服莊嚴菩薩。是時菩薩熙怡微笑。而作是言。今者見將欲往何處。姨母告言。將太子出谒于天廟。爾時菩薩。而說偈言

  自我初生時  震動叁千界

  日月及護世  梵釋諸天龍

  皆悉下閻浮  俱來頂禮我

  何有天相及  將吾造其所

  我是天中天  于天中最勝

  天無與等者  誰複有能過

  隨順世俗故  所以來生此

  見我威神力  一切皆欣喜

  是故應知我  獨爲天中天 

  佛告諸比丘如是集會軍衆吉祥贊歎。莊嚴城阙街衢巷陌廛肆諸門。悉已清淨。時輸檀王自將菩薩乘車而出。與諸婆羅門剎利大富長者居士大臣。及諸國王釋氏眷屬。前後翊從。燒香散花滿于衢路。象馬車乘軍衆無量。皆悉執持寶幢幡蓋。種種鼓樂歌舞作倡。百千諸天禦菩薩車。無量百千那由他天子並天婇女。于虛空中。散衆天花。鼓樂弦歌。時輸檀王威力如是詣于天廟。至天廟已。王自抱持菩薩入天廟中。足逾門阃所有天像皆從座起。迎逆菩薩恭敬禮拜。時衆會中百千天人皆大歡笑踴躍無量。唱言。善哉善哉。甚爲希有。迦毗羅國六種震動。諸天形像各現本身。而說頌曰

  芥子並須彌  牛迹方溟海

  日月對螢火  豈足以爲倫

  我今如芥子  而複同牛迹

  亦與螢火等  故我應敬彼

  菩薩如日月  亦複同溟海

  而與須彌等  不宜恭敬我

  福慧及威力  禮者獲大利

  若人去憍慢  生天證涅盤 

  佛告諸比丘。菩薩示現入天廟時。叁萬二千天子及無量衆生。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諸比丘。以是因緣。我時忍可入于天廟

  寶莊嚴具品第九

  佛告諸比丘。時有大臣名優陀延。其人善閑星曆。與五百眷屬。月離于轸。角宿合時。來至王所。而白王言。請爲太子造寶莊嚴具。時王報言。宜令速造。五百釋種大臣亦各奉爲菩薩造莊嚴具。所謂指環首飾。寶頸耳珰。寶帶璎珞。寶屐寶鈴。寶铎金網。如是等莊嚴之具既成就已。而弗沙星正與月合。是時諸釋眷屬持此寶具。詣于王所。各言。大王。我等所造莊嚴之具。願上太子。王言。且待。汝等先以種種供養。我今亦爲太子造莊嚴具。諸釋眷屬重白王言。我等所獻。豈異常得莊嚴。太子但許。各爲七日禦用是所願耳。至于明旦摩诃波阇波提。往無垢光明園。以諸寶具嚴飾菩薩。懷抱捧接至于園中。時有八萬四千婇女迎侯菩薩。有一萬童女觀瞻菩薩。有一萬釋種童女敬仰菩薩。有五千婆羅門贊歎菩薩。如是等欽望之心皆無厭倦。時有釋種名跋陀羅。以諸所造寶莊嚴具。衣著菩薩。當爾之時。菩薩身光映奪衆寶所有光彩悉不複現。譬如聚墨。對閻浮檀金。爾時園中有神。名曰離垢即現其形。于輸檀王及諸釋種前。說偈贊曰

  假使叁千界  滿中盛真金

  閻浮金一铢  映之即無色

  假使閻浮金  充滿叁千界

  菩薩一毛光  映之亦無色

  光明甚圓滿  百福相莊嚴

  如是清淨身  豈資于外好

  日月星珠彩  梵釋諸天光

  若對菩薩身  皆悉不能現

  由先淨業感  衆相自莊嚴

  不待下劣人  所奉莊嚴具

  應屏汝所獻  莊嚴衆珍寶

  汝自以爲美  菩薩無所求

  非菩薩所須  宜持賜車匿

  天神說偈已  忽然而不現

  王及諸釋種  深生希有心

  踴躍歡喜言  釋氏當興盛 

  示書品第十

  佛告諸比丘。菩薩年始七歲。是時以備百千吉祥威儀之事。欲將菩薩往詣學堂。十千童男一萬童女圍繞翊從。車一萬乘載以珍羞並諸寶物。于迦毗羅城四衢道中及諸廛裏。處處散施。複有百千音樂同時俱作雨衆天花。複有無量百千婇女。衆寶璎珞莊嚴其身。或在樓閣軒檻。或處殿堂窗牖瞻望菩薩。以衆妙花。而遙散之。複有百千天諸婇女。莊嚴其身。各執寶瓶盛以香水。于前灑道。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各于虛空出現半身。手執花鬘璎珞珠寶。垂懸其上。一切釋種前後圍繞。隨輸檀王。而將菩薩詣于學堂。爾時菩薩將升學堂。博士毘奢蜜多。見菩薩來威德無上。自顧不任爲菩薩師。生大慚懼迷悶躃地。時兜率天子名曰妙身。扶之令起安置座上。身升虛空。而說頌曰

  所有世間衆伎藝  于無量劫已修習

  爲欲成熟諸童子  隨順俗法升學堂

  複欲調伏諸衆生  令入大乘真實法

  善解因緣知四谛  能滅諸有得清涼

  天中之天爲最尊  施甘露者無能勝

  一切衆生心行異  于一念中悉能知

  寂滅之法猶能悟  況複文字而須學 

  爾時天子說此偈已。即以天妙香花供養菩薩。忽然不現。時輸檀王敕諸童子及諸保母。瞻侍菩薩。王還本宮。菩薩爾時手執天書栴檀之簡。塗以天香摩尼明玑以爲嚴飾。而問師言。有

  梵寐書 佉盧虱底書 布沙迦羅書 央伽羅書 摩诃底書 央瞿書 葉半尼書 娑履迦書 阿波盧沙書 沓毗羅書 罽羅多書 多瑳那書 郁伽羅書 僧祇書阿跋牟書 阿奴盧書 達羅陀書 可索書支那書 護那書 末提惡剎羅書 蜜怛羅書 弗沙書 提婆書 那伽書 夜叉書 幹闼婆書 摩睺羅書 阿修羅書 迦婁羅書 緊那羅書 密履伽書 摩瑜書 暴磨提婆書 安多力叉提婆書 拘耶尼書 郁單越書 弗婆提書 沃憩婆書 匿憩波書 般羅憩波書 婆竭羅書 跋阇羅書 戾佉缽羅底隸書 毗憩波書 安奴缽度多書差舍薩多婆書 竭膩那書 嗚差波書 匿差波書 波陀戾佉書 地怛烏散地書 夜婆達書 缽陀散地書 末提诃履尼書 薩婆多增伽诃書 婆屍書 比陀阿奴路摩書 尼師答多書 乎盧支磨那書 陀羅尼閉瑳書 伽伽那必利绮那書 薩婆沃殺地儞産陀書 娑竭羅僧伽诃書 薩婆部多睺婁多書

  如上所說六十四書。欲以何書而相教乎。是時毗奢蜜多聞所未聞。歡喜踴躍自去貢高。而說頌曰

  希有清淨勝智人  已自該通一切法

  示人學堂從下問  所說書名昔未聞

  無見頂相極尊高  面貌威嚴莫能視

  智能神力最第一  當以善巧教诏我

  顧己微淺焉能學  徒聽書名實未知

  是爲最上天中天  于世間中無有二 

  佛告諸比丘。爾時有十千童子。而與菩薩俱在師前。同學字母唱阿字時。出一切諸行無常聲。唱長阿字時。出自利利他聲。唱伊字時。出諸根本廣大聲。唱伊字時。出一切世間衆多病聲。唱烏(上聲)字時。出世間諸惱亂事聲。唱烏字時。出諸世間一切衆生智能狹劣聲。唱翳字時。出所希求諸過患事聲。唱愛字時。出勝威儀聲。唱烏字時。出死曝流到彼岸聲。唱懊字時。出皆化生聲。唱唵字時。出一切物皆無我我所聲。唱阿字時。出一切法皆滅沒聲。唱迦(上聲)字時。出入業果聲。唱佉字時。出一切諸法如虛空聲。唱伽(上聲)字時。出甚深法入緣起聲。唱伽字時。出除滅一切無明黑暗厚重翳膜聲。唱哦字時。出銷滅衆生十二支聲。唱者字時。出觀四谛聲。唱車(上聲)字時。出永斷貪欲聲。唱社字時。出度一切生死彼岸聲。唱阇字時。出降一切魔軍衆聲。唱壤字時。出覺悟一切衆生聲。唱咤(上聲)字時。出永斷一切道聲。唱咤字時。出置答聲。唱荼(上聲)字時。出斷一切魔惱亂聲。唱荼字時。出一切境界皆是不淨聲。唱拏(上聲)字時。出永拔微細煩惱聲。唱多(上聲)字時。出一切法真如無別異聲。唱他(上聲)字時。出勢力無畏聲。唱陀(上聲)字時。出施戒質直聲。唱陀字時。出希求七聖財聲。唱那(上聲)字時。出遍知名色聲。唱波(上聲)字時。出證第一義谛聲。唱頗字時。出得果入現證聲。唱婆(上聲)字時。出解脫一切系縛聲。唱婆字時。出斷一切有聲。唱摩(上聲)字時。出銷滅一切憍慢聲。唱也字時。出通達一切法聲。唱羅字時。出厭離生死欣第一義谛聲。唱羅(上聲)字時。出斷一切生死枝條聲。唱婆(上聲)字時。出最勝乘聲。唱舍字時。出一切奢摩他毗缽舍那聲。唱沙(上聲)字時。出製伏六處得六神通聲。唱娑字時。出現證一切智聲。唱呵字時。出永害一切業煩惱聲。唱差字時。出諸文字不能诠表一切法聲。佛告諸比丘。菩薩與諸童子居學堂時。同唱字母。演出無量百千法門之聲。令叁萬二千童男叁萬二千童女。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以是因緣。示現入于學堂

  觀農務品第十一

  佛告諸比丘。菩薩年漸長大。便于一時。共諸釋子出城遊觀行至園中。見諸農夫勤勞執役。菩薩見已。起慈悲心。哀嗟世間有如斯苦。即作是念。何處空閑。我當于彼思惟離苦。乃見園中有閻浮樹枝葉蓊郁鮮榮可愛。菩薩爾時。于彼樹下結加趺坐。離諸欲惡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禅內淨一心滅覺觀。離生喜樂住二禅。離喜受聖說住舍有念有想。身證樂住叁禅。斷除苦樂滅憂喜。不苦不樂。念清淨住四禅。時有外五通仙人。乘虛而行從南往北。至閻浮樹不能飛過。共相謂言。我今何爲不能飛過此閻浮樹。心驚毛豎。而說偈言

  我等昔能過  須彌及金剛

  如是堅固山  去來無罣礙

  猶如有大象  沖度小林叢

  于彼無留難  其事亦如是

  又亦曾飛過  諸天龍神宮

  皆悉不爲難  一切無所障

  今者是誰力  來製我神通

  于此閻浮林  遲回不能過 

  爾時林中有神。說偈答言

  輸頭檀王之太子  圓滿猶如清淨月

  身相猶如日初出  面貌猶如蓮花敷

  于此閻浮樹陰下  端坐思惟甚深定

  積劫已曾修善行  故能除熱得清涼

  由是大士之威神  令汝不能于此…

《方廣大莊嚴經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