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話注解▪P2

  ..續本文上一頁生漫荼羅可以有智慧度畜生道衆生。

  

正覺緣導師,聖者聲聞衆,曾遊此地分,佛常所稱譽。

  ‧正覺:指佛、化佛果位修行者。

  ‧緣導師:指地上位菩薩。師:包括善知識、阿阇梨、上師(有修證的修行者)等。

  ‧聖者:聲聞、緣覺。

  ‧聲聞衆:小乘修行者。

  ‧曾遊此地分:曾入悲生漫荼羅,諸佛所稱贊之處。此句指化佛、菩薩、緣覺、聲聞可入悲生漫荼羅修行。

  

及余諸方所,僧坊阿練若,華房高樓閣,勝妙諸池苑。

  或其他地方,包括清淨阿蘭若、佛寺高樓閣、妙池、花苑之處。

  

製底火神祠,牛欄河潬中,諸天廟空室,仙人得道處。

  神界、天界及仙界。

  

如上之所說,或所意樂處,利益弟子故,當畫漫荼羅。

  有意願到各處度生及利益弟子者,應學畫漫荼羅。

  

「秘密主!彼揀擇地,除去礫石、碎瓦、破器、髑髅、毛發、糠糟、灰炭、刺骨、朽木等,及蟲蟻、蜣蜋、毒螫之類,離如是諸過,遇良日晨,定日時分,宿直諸執,皆悉相應。于食前時值吉祥相,先當爲一切如來作禮,以如是偈警發地神。

  此段爲建壇城或佛寺的儀軌:

  ‧離如是諸過:除去不好的東西。

  ‧遇良日晨:遇好日、吉時。

  ‧定日時分:決定某日、某時、某分。

  ‧宿直諸執,皆悉相應:以某種儀式求證諸事相應可行。

  ‧于食前時值吉祥相:供奉前先結吉祥印、誦供養咒。

  ‧先當爲一切如來作禮:供養、禮敬諸如來。

  ‧以如是偈警發地神:以發願文警發諸地神。偈:一段頌文,類似發願文。

  

汝天親護者,于諸佛導師,修行殊勝行,淨地波羅蜜。

  ‧汝天親護者,于諸佛導師:地神護持諸佛菩薩。天親:指地神,爲護佛的修行者。

  ‧修行殊勝行,淨地波羅蜜:有修行者願修此殊勝真言行,願地神護持,使修行者心清淨。

  

如破魔軍衆,釋師子救世,我亦降伏魔,我畫漫荼羅。

  如地神可破魔軍衆;我也要學習本師佛度生、要降服魔軍;我要畫漫荼羅。

  

「彼應長跪,舒手按地頻誦此偈,以塗香華等供養,供養已,真言者複應歸命一切如來,然後治地如其次第,當具衆德。」

  ‧舒手按地頻誦此偈:張手按地誦此偈文多遍。

  ‧以塗香華等供養:以塗香、香華供養。

  ‧然後治地如其次第,當具衆德:建壇城及佛寺,依次第修心,使具衆德性。治地:指建壇城及佛寺。

  此段講建道場必須准備的事項,如地上石頭、破的器具…等都要除去,且要選良辰吉日,供養諸佛如來,並以偈通告地神。深一層的意思,即內心的障礙要除去,次第修行具有德行,先畫漫荼羅降魔障,再恭請諸佛指導漫荼羅修行。

  佛法離諸相,強調無相,爲什麼要用有相及真言行使修行再精進,請看以下「法之相」:法離于分別及一切妄想…,心思起用…,一切諸法,唯住于實相。

  

爾時,執金剛秘密主。頭面禮世尊足。而說偈言。佛法離諸相,法住于法位,所說無譬類,無相無爲作。

  ‧佛法離諸相:佛法遠離妄相。

  ‧法住于法位:法住于空及本體;此法指空法和實相法。

  ‧所說無譬類:無法舉例說明。

  ‧無相無爲作:空性本體是無相、無作意。

  

何故大精進,而說此有相,及與真言行,不順法然道?

  爲什麼要說此「有相的法」及真言修行法?而且還要精進修持,這不是與空性的「無相法」不合嗎?

  

爾時薄伽梵,毘盧遮那佛,告執金剛手,善聽法之相。

  法之相是本體的另一面,指實相。

  

法離于分別,及一切妄想,若淨除妄想,心思諸起作。

  ‧法離于分別,及一切妄想:空性的空法及實相法均須離分別心及妄想執著。

  ‧若淨除妄想,心思諸起作:淨除妄想執著及分別心的作用。

  

我成最正覺,究竟如虛空,凡愚所不知,邪妄執境界。

  ‧我成最正覺,究竟如虛空:我若除去妄想執著及分別心,就可以成佛;空性、本心、真心如虛空般的廣大。

  ‧凡愚所不知,邪妄執境界:凡夫、愚夫不知此真心、空性的廣大特質,仍執著在邪見、妄想、執著的世界中。

  

時方相貌等,樂欲無明覆,度脫彼等故,隨順方便說。

  ‧時方相貌等,樂欲無明覆:在各種空間及時間中,遍一切處衆生都喜歡無明、造業、因而覆蓋本心。時:時間。方:空間。相貌:各處衆生。

  ‧度脫彼等故,隨順方便說:爲度衆生了脫生死,故隨順衆生說了方便法。度脫:度衆生了脫生死。

  

而實無時方,無作無造者,彼一切諸法,唯住于實相。

  ‧而實無時方,無作無造者:其實在各種空間與時間中,一切諸法實際皆如幻不實,無有作者及造者。

  ‧彼一切諸法,唯住于實相:本心光明無業障、無明,一切諸法由智種子起相用,顯出實相。即衆生及一切諸法,其體性皆實相。

  

複次秘密主,于當來世時,劣慧諸衆生,以癡愛自蔽。

  ‧癡:癡業。

  ‧愛:愛欲及情種。

  劣根無慧諸衆生,因癡業、愛欲、及情種等遮蔽本心。

  

唯依于有著,恒樂諸斷常,時方所造業,善不善諸相。

  ‧唯依于有著,恒樂諸斷常:因心有執著,樂于追求執斷、執常。有著:執著。斷:空無。常:恒常。

  ‧時方所造業,善不善諸相:在各種空間與時間中,造作善業及不善業之各種事相。

  

盲冥樂求果,不知解此道,爲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

  ‧盲冥樂求果,不知解此道:愚昧不明事理之人喜歡追求世間的虛妄果,不了解此種真實的道理。

  ‧爲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爲度此類衆生,隨順方便演說、開示實相法。度:度衆生了脫生死。

  

秘密主如是所說處所,隨在一地治令堅固,取未至地瞿摩夷及瞿摸怛羅和合塗之,次以香水真言灑淨,即說真言曰。南麼叁曼多勃馱喃 阿缽啰底叁迷 伽伽那叁迷 叁麼多奴揭帝 缽啰吃[目*栗]底微輸睇 達摩馱睹微戌達爾 莎诃。

  現在依如上所說找一個處所,如法淨治以令堅固作爲畫漫荼羅之地,取未用過的塗料及溶劑混合塗之,再用香水及真言咒灑淨即可。

  其實佛法是要除去修行者的妄想,破除無明以悟入本心,在此狀態仍有「覺」,而不是空無的狀況。正覺是要能分辨此點,這是凡夫所無法得知的。

  劣慧衆生,癡愛自蔽,盲冥樂求果,是不知此事。因爲要度脫衆生,隨順說真言實相法,可使修行者大精進,如此才可以正式成爲如來之子;要由此「法之相」才可入如來法脈、成如來之子。爲了消除修行者的業障、妄想執著及分別心,要走入修行次第,請看下文。

  

行者次于中,定意觀大日,處白蓮華座,發髻以爲冠。

  ‧行者次于中,定意觀大日:修行者于此壇城中,專注以意念成就,觀出大日如來。

  ‧處白蓮華座,發髻以爲冠:大日如來安坐于白蓮華座,頭上有發髻並戴冠。

  

放種種色光,通身悉周遍,複當于正受,次想四方佛。

  ‧放種種色光,通身悉周遍:大日如來放種種色光周遍全身。

  ‧複當于正受,次想四方佛:受大日如來加持再專注觀想四方佛。正受:受加持。四方佛:東、西、南、北四方佛。

  

東方號寶幢,身色如日晖,南方大勤勇,遍覺華開敷。

  ‧東方號寶幢,身色如日晖:東方寶幢如來,本尊身色爲紅色。

  ‧南方大勤勇,遍覺華開敷:南方大勤勇佛,蓮華華瓣開展。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