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第一
(大日经卷一)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说此诸佛自证三菩提不思议法界超越心地,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惟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
经上说自证三菩提的条件是「信解」,自证三菩提的方法是真言,「三菩提」指本心,「大悲胎脏生大漫荼罗王」是指本心显现诸佛或如来。
诸佛自证三菩提:诸佛都已自证悟到菩提本心。
‧不思议法界:如来、佛、菩萨的世界。
‧超越心地:进入空性、自性。
‧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用各种方便法期许众生也能如实修行、也能证悟本心。
‧如本性信解而演说法:众生的心,须先有信解的条件才能接受此大日经的说法。此「信解」,一般指具有初地果位才能修持大日经。
‧惟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愿大毘卢佛依次地说明以真言修行的方法。
‧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诸如来、佛、菩萨、金刚的坛城。
此文中,世尊是指大毘卢佛,请世尊说诸佛自证本心的方法,用种种方便法为各类众生演说,如何自证本心。最重要是要有「信解」的条件才能得此法脉,在法界直接以心传授真言。透过真言能学习诸佛及如来的本心。
◎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尔时薄伽梵毘卢遮那于大众会中遍观察已,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今说修行漫荼罗行,满足一切智智法门。』
今说修行漫荼罗行满足一切智智法门:修持漫荼罗是可以修出一切智种、智慧的法门。即进入坛城修行可以学习一切如来智慧。智智之前一字为「如来」、后一字为「智慧」之意。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本昔誓愿成就无尽法界度脱无余众生界故,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众生故,遍至十方还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复还入。
‧本昔誓愿成就无尽法界。度脱无余众生界故:毘卢遮那佛发愿以修漫荼罗法,修行一切种智,成就法界度无量众生。本:指毘卢遮那佛。誓愿:发愿。
‧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毘卢遮那佛发愿以如来种智度法界众生,因此一切如来同入大悲胎藏漫荼罗,教化十地菩萨。三摩地:定、等持。此处是指十地菩萨能安住空的十方圆明中,可接受此法教导,此境界叫三摩地。
‧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毘卢遮那如来幻化无量多的毘卢遮那佛身及其他如来。
‧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众生故:毘卢遮那佛教导初地到十地的修行者。
‧遍至十方还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复还入:自性都是毘卢遮那如来,可幻化出无量的毘卢遮那佛到十方各处参加法会,法会完毕,毘卢遮那化佛又回到毘卢遮那如来之自性。
大毘卢佛告诉金刚秘密主,要进入坛城修行才可以学习到一切如来智慧。大毘卢佛誓愿成就各法界、度脱各界众生,一切如来渐次入定,同时各处出现如来,教导初地到十地具果位的修行者。法会完毕,各还佛身本位,住于法界。此段是指大毘卢佛在色究竟顶天坛城传法的情形,法身佛是无相,由法身佛化成有相的报身佛、应身佛,依果位、次第传授佛法。修行者入三摩地时,觉受此境界即为漫荼罗修行,换句话说,修行者已入坛城,依次第修如来智慧。
◎时薄伽梵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漫荼罗位初阿阇梨应发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综众艺,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三乘,善解真言实义,知众生心,信诸佛菩萨,得传教灌顶等,妙解漫荼罗画,其性调柔离于我执,于真言行善得决定,究习瑜伽,住勇健菩提心。秘密主!如是法则阿阇梨,诸佛菩萨之所称赞。复次,秘密主!彼阿阇梨,若见众生堪为法器,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往劝发,如是告言 :
‧大漫荼罗位初阿阇梨应发菩提心:阿阇梨指八地以上的修行者,具上师、金刚上师、清净修行者的无上师。
‧妙慧慈悲兼综众艺,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以妙智慧、慈悲心及熟练世间种种知识技艺下化众生,以善巧修行各种般若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波罗蜜)上求佛法。(阿阇梨所应具备的条件。)
‧通达三乘:通达大乘、小乘、一乘(佛乘)。
‧善解真言实义:对空性及真言,真实了解证悟。
‧知众生心:具有神通,知众生根器才能度众生。
‧得传教灌顶等:经过灌顶后才能学习漫荼罗法。
‧妙解漫荼罗画:阿阇梨已入坛城,所以对各种漫荼罗的画像,能解释说明、深知其奥妙。
‧其性调柔离于我执:阿阇梨个性柔软无执着心、微细无明已去除,没有我执。
‧真言行善得决定:此时以真言修持的阿阇梨,可依佛的教导修持漫荼罗的种类。
‧究习瑜伽:修习相法。
‧住勇健菩提心:发大菩提心,为让众生离苦得乐,经常入空、住空修持。
‧若见众生堪为法器:若见众生具有修行的根器。法器:是指根器。
‧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修行要远离诸垢(已去除因果、业障)、对佛有信心、对经典要了解深信、对善知识要相信,自己要勤奋勇敢修行,经常以利益众生、他人为主。
‧阿阇梨:上师的意思。上师(阿阇梨)有二种:初阿阇梨(上师)和法阿阇梨(金刚上师)。
一、初阿阇梨(上师)的条件:发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综众艺,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三乘(大乘、小乘、一乘),善解真实义,知众生心,信诸佛菩萨,才可以得传教灌顶。
二、法阿阇梨(金刚上师)的条件:妙解漫荼罗画,其性调柔离于我执,于真言行善得决定,究习瑜伽,住勇健菩提心。究习瑜伽:是指修习相法。妙解漫荼罗画:是指修行入坛城的境界,可以了知其真实意。
‧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往劝发,如是告言:上师、金刚上师见弟子堪为法器,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动前往劝发,如是告言:
◎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开演,为彼大乘器。
‧佛子:指菩萨果位修行者。
‧我:毘卢遮那如来。
‧大乘器:大乘菩萨道根器。
此真言修行法属大乘菩萨道根器的修持,现由毘卢遮那如来开示。
◎过去等正觉,及与未来世,现在诸世尊,住饶益众生。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能住本心、饶益众生。
‧未来佛:现在以菩萨或其他身相在各道中度生者,待福慧具足可以成佛。
◎如是诸贤者,解真言妙法,勤勇获种智,坐无相菩提。
‧贤:凡夫之位者谓之贤、地前位菩萨、见道前七方便之位名为贤。
‧解真言妙法:了解真言妙用的方法。
地前位菩萨若了解真言妙用的方法,努力殷勤勇敢修行,可获智种子,安住菩提本心。
◎真言势无比,能摧彼大力,极忿怒魔军,释师子救世。
真言具有无比大的势力,能摧破、降服具有大威力的魔军。要学习本师佛于世间度生。魔:淫魔、天魔、死魔、病魔、五阴魔等等。
◎是故汝佛子,应以如是慧,方便作成就,当获萨婆若。
修行者已具菩萨果位,应修智种、智慧,以真言方便法度生的成就,必可获得佛智、般若智慧。
‧萨婆若:萨婆若即为佛智、般若智慧。
◎行者悲念心,发起令增广,彼坚住受教,当为择平地。
菩萨修行者以悲心为主,发广大心度生,坚定接受佛正法教授,佛当为此修行者治心,因此复作坛城将微细业障清除。
‧择平地:选择一块可以作坛城的平地(同时可以将心整理,将微细业障清除)。
◎山林多华果,悦意诸清泉,诸佛所称叹,应作圆坛事。
修行者先找一处好地方,林木多、华果茂盛、有清澈泉水之处,为诸佛所赞叹,应可做漫荼罗之修行。
◎或在河流处,鹅雁等庄严,彼应作慧解,悲生漫荼罗。
或在河流边处,有鹅、雁聚集之处,修持悲…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一·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话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