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話注解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第一

  

(大日經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

  藥師山紫雲居士批注

  

爾時執金剛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說此諸佛自證叁菩提不思議法界超越心地,以種種方便道爲衆生類,如本性信解而演說法。惟願世尊次說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

  經上說自證叁菩提的條件是「信解」,自證叁菩提的方法是真言,「叁菩提」指本心,「大悲胎髒生大漫荼羅王」是指本心顯現諸佛或如來。

  諸佛自證叁菩提:諸佛都已自證悟到菩提本心。

  ‧不思議法界:如來、佛、菩薩的世界。

  ‧超越心地:進入空性、自性。

  ‧以種種方便道,爲衆生類:用各種方便法期許衆生也能如實修行、也能證悟本心。

  ‧如本性信解而演說法:衆生的心,須先有信解的條件才能接受此大日經的說法。此「信解」,一般指具有初地果位才能修持大日經。

  ‧惟願世尊次說修真言行:願大毘盧佛依次地說明以真言修行的方法。

  ‧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諸如來、佛、菩薩、金剛的壇城。

  此文中,世尊是指大毘盧佛,請世尊說諸佛自證本心的方法,用種種方便法爲各類衆生演說,如何自證本心。最重要是要有「信解」的條件才能得此法脈,在法界直接以心傳授真言。透過真言能學習諸佛及如來的本心。

  

爲滿足彼諸未來世無量衆生,爲救護安樂故。」爾時薄伽梵毘盧遮那于大衆會中遍觀察已,告執金剛秘密主言:『谛聽!金剛手!今說修行漫荼羅行,滿足一切智智法門。』

  今說修行漫荼羅行滿足一切智智法門:修持漫荼羅是可以修出一切智種、智慧的法門。即進入壇城修行可以學習一切如來智慧。智智之前一字爲「如來」、後一字爲「智慧」之意。

  

爾時毘盧遮那世尊本昔誓願成就無盡法界度脫無余衆生界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藏發生叁摩地,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爲彼從初發心乃至十地諸衆生故,遍至十方還來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複還入。

  ‧本昔誓願成就無盡法界。度脫無余衆生界故:毘盧遮那佛發願以修漫荼羅法,修行一切種智,成就法界度無量衆生。本:指毘盧遮那佛。誓願:發願。

  ‧一切如來,同共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藏發生叁摩地:毘盧遮那佛發願以如來種智度法界衆生,因此一切如來同入大悲胎藏漫荼羅,教化十地菩薩。叁摩地:定、等持。此處是指十地菩薩能安住空的十方圓明中,可接受此法教導,此境界叫叁摩地。

  ‧一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毘盧遮那如來幻化無量多的毘盧遮那佛身及其他如來。

  ‧爲彼從初發心乃至十地諸衆生故:毘盧遮那佛教導初地到十地的修行者。

  ‧遍至十方還來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複還入:自性都是毘盧遮那如來,可幻化出無量的毘盧遮那佛到十方各處參加法會,法會完畢,毘盧遮那化佛又回到毘盧遮那如來之自性。

  大毘盧佛告訴金剛秘密主,要進入壇城修行才可以學習到一切如來智慧。大毘盧佛誓願成就各法界、度脫各界衆生,一切如來漸次入定,同時各處出現如來,教導初地到十地具果位的修行者。法會完畢,各還佛身本位,住于法界。此段是指大毘盧佛在色究竟頂天壇城傳法的情形,法身佛是無相,由法身佛化成有相的報身佛、應身佛,依果位、次第傳授佛法。修行者入叁摩地時,覺受此境界即爲漫荼羅修行,換句話說,修行者已入壇城,依次第修如來智慧。

  

時薄伽梵複告執金剛秘密主言:『谛聽!金剛手!漫荼羅位初阿阇梨應發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綜衆藝,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通達叁乘,善解真言實義,知衆生心,信諸佛菩薩,得傳教灌頂等,妙解漫荼羅畫,其性調柔離于我執,于真言行善得決定,究習瑜伽,住勇健菩提心。秘密主!如是法則阿阇梨,諸佛菩薩之所稱贊。複次,秘密主!彼阿阇梨,若見衆生堪爲法器,遠離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應自往勸發,如是告言

  ‧大漫荼羅位初阿阇梨應發菩提心:阿阇梨指八地以上的修行者,具上師、金剛上師、清淨修行者的無上師。

  ‧妙慧慈悲兼綜衆藝,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以妙智慧、慈悲心及熟練世間種種知識技藝下化衆生,以善巧修行各種般若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等波羅蜜)上求佛法。(阿阇梨所應具備的條件。)

  ‧通達叁乘:通達大乘、小乘、一乘(佛乘)。

  ‧善解真言實義:對空性及真言,真實了解證悟。

  ‧知衆生心:具有神通,知衆生根器才能度衆生。

  ‧得傳教灌頂等:經過灌頂後才能學習漫荼羅法。

  ‧妙解漫荼羅畫:阿阇梨已入壇城,所以對各種漫荼羅的畫像,能解釋說明、深知其奧妙。

  ‧其性調柔離于我執:阿阇梨個性柔軟無執著心、微細無明已去除,沒有我執。

  ‧真言行善得決定:此時以真言修持的阿阇梨,可依佛的教導修持漫荼羅的種類。

  ‧究習瑜伽:修習相法。

  ‧住勇健菩提心:發大菩提心,爲讓衆生離苦得樂,經常入空、住空修持。

  ‧若見衆生堪爲法器:若見衆生具有修行的根器。法器:是指根器。

  ‧遠離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修行要遠離諸垢(已去除因果、業障)、對佛有信心、對經典要了解深信、對善知識要相信,自己要勤奮勇敢修行,經常以利益衆生、他人爲主。

  ‧阿阇梨:上師的意思。上師(阿阇梨)有二種:初阿阇梨(上師)和法阿阇梨(金剛上師)。

  一、初阿阇梨(上師)的條件:發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綜衆藝,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通達叁乘(大乘、小乘、一乘),善解真實義,知衆生心,信諸佛菩薩,才可以得傳教灌頂。

  二、法阿阇梨(金剛上師)的條件:妙解漫荼羅畫,其性調柔離于我執,于真言行善得決定,究習瑜伽,住勇健菩提心。究習瑜伽:是指修習相法。妙解漫荼羅畫:是指修行入壇城的境界,可以了知其真實意。

  ‧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應自往勸發,如是告言:上師、金剛上師見弟子堪爲法器,遠離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應自動前往勸發,如是告言:

  

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開演,爲彼大乘器。

  ‧佛子:指菩薩果位修行者。

  ‧我:毘盧遮那如來。

  ‧大乘器:大乘菩薩道根器。

  此真言修行法屬大乘菩薩道根器的修持,現由毘盧遮那如來開示。

  

過去等正覺,及與未來世,現在諸世尊,住饒益衆生。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能住本心、饒益衆生。

  ‧未來佛:現在以菩薩或其他身相在各道中度生者,待福慧具足可以成佛。

  

如是諸賢者,解真言妙法,勤勇獲種智,坐無相菩提。

  ‧賢:凡夫之位者謂之賢、地前位菩薩、見道前七方便之位名爲賢。

  ‧解真言妙法:了解真言妙用的方法。

  地前位菩薩若了解真言妙用的方法,努力殷勤勇敢修行,可獲智種子,安住菩提本心。

  

真言勢無比,能摧彼大力,極忿怒魔軍,釋師子救世。

  真言具有無比大的勢力,能摧破、降服具有大威力的魔軍。要學習本師佛于世間度生。魔:淫魔、天魔、死魔、病魔、五陰魔等等。

  

是故汝佛子,應以如是慧,方便作成就,當獲薩婆若。

  修行者已具菩薩果位,應修智種、智慧,以真言方便法度生的成就,必可獲得佛智、般若智慧。

  ‧薩婆若:薩婆若即爲佛智、般若智慧。

  

行者悲念心,發起令增廣,彼堅住受教,當爲擇平地

  菩薩修行者以悲心爲主,發廣大心度生,堅定接受佛正法教授,佛當爲此修行者治心,因此複作壇城將微細業障清除。

  ‧擇平地:選擇一塊可以作壇城的平地(同時可以將心整理,將微細業障清除)。

  

山林多華果,悅意諸清泉,諸佛所稱歎,應作圓壇事。

  修行者先找一處好地方,林木多、華果茂盛、有清澈泉水之處,爲諸佛所贊歎,應可做漫荼羅之修行。

  

或在河流處,鵝雁等莊嚴,彼應作慧解,悲生漫荼羅。

  或在河流邊處,有鵝、雁聚集之處,修持悲…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