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話注解▪P6

  ..續本文上一頁王憤怒尊,其身形威猛火焰圍繞,頭帶寶冠手持金剛杵。

  

不顧自身命,專請而受教。已說初界域,諸尊方位等。

  不顧自己身命,全心爲衆生請法且教導衆生。壇城內各佛菩薩及金剛方位已介紹。

  

持真言行人,次往第二院。東方初門中,畫釋迦牟尼。 修持真言法的修行者,觀第二階段的壇城。在東方畫主尊釋迦牟尼佛。

  

圍遶紫金色,具叁十二相,被服袈裟衣,坐白蓮華臺。

  釋迦牟尼佛周圍現出紫金色光明,具叁十二相好,身穿袈裟服,坐在白色蓮花臺上。

  

爲令教流布,住彼而說法。次于世尊右,顯示遍知眼。

  爲使佛教正法流傳,住壇城中說法。釋迦牟尼佛的右邊爲遍知眼菩薩。

  

熙怡相微笑,遍體圓淨光,喜見無比身,是名能寂母。

  神態怡然微笑,身相充滿光明,能使修行者現喜悅心,又名能寂母菩薩。

  

複于彼尊右,圖寫毫相明,住缽頭摩華,圓照商佉色。

  在能寂母菩薩的右邊,畫上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住在紅色大蓮花中,現出白色銀光如清淨月色的背光。

  ‧缽頭摩華:已開的紅色大蓮花,蓮花中具有種子、果實,代表智慧成就。

  ‧商佉色:白色銀光如清淨月色。

  

執持如意寶,滿足衆希願,晖光大精進,救世釋師子。

  手持寶如意,願衆生所願皆成,其光明可使修行者精進修行,此爲釋迦牟尼佛嫡傳弟子,具有度生救世的願力。

  

聖尊之左方,如來之五頂,最初名白傘,勝頂最勝頂。

  釋迦牟尼佛的左邊爲五位佛母,分別爲白傘、勝頂、最勝頂。

  

衆德火光聚,及與舍除頂,是名五大頂,大我之釋種。

  火光聚及舍除頂佛母等,又稱爲五大頂佛母,也是修釋迦牟尼法的成就者。

  ‧釋種:修釋迦牟尼佛的法門。

  

應當依是處,精心造衆相。次于其北方,布列淨居衆,

  應當在此處精心畫出五種佛母身相。接著于釋迦牟尼佛的北方,畫一些清淨修行者。

  ‧淨居衆:清淨修行者。

  

自在與普華,光鬘及意生,名稱遠聞等,各如其次第。

  分別爲自在、普華、光鬘及意生四類,各依其次第修行有成就。

  

于毫相之右,複畫叁佛頂,初名廣大頂,次名極廣大。

  在釋迦牟尼佛的眼睛右側,畫上叁位佛,分別爲廣大頂、極廣大。

  ‧毫相:兩眼中間。

  

及無邊音聲,皆應善安立。五種如來頂,白黃真金色,

  以及無邊音聲佛,皆依位置安好。再畫五位如來,皆爲白黃真金色。

  

複次叁佛頂,白黃赤兼備,其光普深廣,衆璎珞莊嚴。

  再畫叁位佛的佛頂,在叁道中度生(白:天界。黃:畜生道。赤:人界。),叁佛放亮度生普遍廣泛,佛身挂滿璎珞莊嚴其身。

  

所發弘誓力,一切願皆滿。行者于東隅,而作火仙像。

  叁佛所發願力,度生一切所願皆滿。修行者在東側一角,畫作仙人像。

  

住于熾焰中,叁點灰爲標,身色皆深赤,心置叁角印。

  住在火焰當中,以叁個灰色點爲標志,仙人身穿暗紅色衣服,在胸口打叁角印。

  

而在圓焰中,持珠及澡瓶。右方閻摩王,手秉壇拏印。

  在頭頂圓焰光明中,手持念珠及淨瓶。仙人右方爲閻摩王金剛菩薩,手持壇拏印。

  ‧澡瓶:淨瓶內裝有清淨水以洗業障。

  

水牛以爲座,震電玄雲色。七母並黑夜,妃後等圍繞。

  以水牛爲坐騎,身穿黑棗色金剛服。七母、黑夜及後妃圍繞其身邊。

  

涅哩底鬼王,執刀恐怖形,縛噜拏龍王,[纟罥]索以爲印。

  西邊(涅哩底)爲鬼王金剛,手持刀現憤怒相,縛噜拏龍王以 [纟罥]索爲法器。

  

初方釋天王,安住妙高山。寶冠被璎珞,持跋折羅印。

  帝釋天王在西方下角(初方),安住于妙高山上。帝釋天王頭戴寶冠身配穿璎珞,手持跋折羅金剛印。

  

及余諸眷屬,慧者善分布。左置日天衆,在于輿辂中。

  帝釋天王的諸眷屬,具有智慧者分布在天王周圍。天王左邊畫坐在車上的日天衆生,

  ‧輿辂:車子。

  

勝無勝妃等,翼從而侍衛。大梵在其右,四面持發冠。

  無能勝妃及無能勝金剛跟隨侍衛。大梵天王在帝釋天王的右邊,大梵天王及其四周的大梵天頭上戴有發冠。

  

唵字相爲印,執蓮在鵝上。西方諸地神,辯才及毘紐。

  以持唵字爲印,手持蓮花以鵝爲坐騎。西方有地神、辯才以及毘紐。

  

塞建那風神,商羯羅月天,是等依龍方,畫之勿遺謬。

  塞建那金剛、風神、商羯羅金剛及月天,畫于龍位不可將其省略。

  

持真言行者,以不迷惑心,佛子次應作,持明大忿怒。

  修真言法的修行者,以正信心應作此漫荼羅修持,恭請明王護持。

  

右號無能勝,左無能勝妃,持地神奉瓶,虔敬而長跪。

  右邊無能勝金剛,左邊無能勝明妃(具有菩薩果位),修真言法的修行者持淨瓶供地神,要虔誠長跪。

  

及二大龍王,難陀拔難陀,對處廂曲中,通門之大護。

  以及禮敬難陀和拔難陀二大龍王護法,護法位于門的左右兩邊廂房。

  

所余釋種尊,真言與印壇,所說一切法,師應具開示。

  其他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真言咒及手印,上師應該開示教導。師:包括善知識、阿阇梨、上師(有修證的修行者)等。

  

持真言行者,次至第叁院,先圖妙吉祥,其身郁金色。

  持真言的修行者,到第叁階段壇城,先畫文殊菩薩爲主尊,其身相爲亮金色。

  ‧妙吉祥:文殊菩薩。

  

五髻冠其頂,猶如童子形。左持青蓮華,上表金剛印。

  頭頂具五髻及寶冠,貌如童子像。左手持青色蓮花(代表智慧),蓮花上有金剛印。

  

慈顔遍微笑,坐于白蓮臺,妙相圓普光,周匝互晖映。

  文殊菩薩慈眉微笑,端坐在白蓮花臺上,文殊法相莊嚴,放光加持遍一切處。

  

右邊應次畫,網光童子身,執持衆寶網,種種妙璎珞。

  文殊菩薩主尊右側畫手持寶網的網光童子,寶網內具有種種妙用的璎珞。

  

住寶蓮華座,而觀佛長子。左邊畫五種,與願金剛使。

  網光童子住在寶蓮花中,照顧十地菩薩。主尊左邊畫五種與願金剛使。

  

所謂髻設尼,優婆髻設尼,及與質多羅,地慧並請召。

  所謂與願金剛使即髻設尼、優婆髻設尼、質多羅、地慧及請召等五位使者。

  

如是五使者,五種奉教者,二衆共圍遶,侍衛無勝智。

  此五位使者到五趣界教授衆生,兩位無勝智金剛護持五位使者。

  

行者于右方,次作大名稱,除一切蓋障,執持如意寶。

  修行者在右方,以各種菩薩名稱稱念,除一切蓋障菩薩,手持如意寶。

  

舍于二分位,當畫八菩薩,所謂除疑怪,施一切無畏。

  在二分之一處畫八位菩薩,分別爲除疑怪菩薩、施一切無畏菩薩。

  

除一切惡趣,救意慧菩薩,悲念具慧者,慈起大衆生。

  除一切惡趣菩薩、救意慧菩薩、悲念具慧者菩薩、慈起大衆生菩薩。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一·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