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二·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余白話注解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二

  

(大日經卷二)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余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

  藥師山紫雲居士批注

  

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同共集會,各各宣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叁昧道。時佛入于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叁昧,于是世尊複告執金剛菩薩言。

  毗盧佛與諸佛共同集會,宣說各自的世界或淨土有關聲聞、緣覺、菩薩叁昧道的開示。此時「佛」入于一切如來叁昧定,並由毗盧佛對金剛菩薩開示如下。

  

我昔坐道場,降伏于四魔,以大勤勇聲,除衆生怖畏。

  ‧ 我:毗盧佛。

  ‧ 四魔:煩惱魔、病魔、死魔、五蘊(陰)魔。

  ‧ 大勤勇聲:奮勇護持力。

  毗盧佛往昔于道場修行時,降伏煩惱魔、病魔、死魔、五蘊(陰)魔。並以奮勇護持力爲衆生除去恐懼。

  

是時梵天等,心喜共稱說,由此諸世間,號名大勤勇。

  ‧ 梵天:梵天屬于天界衆生之一。

  此時梵天天衆非常高興,共稱毗盧佛在天界度生的名號爲大勤勇菩薩。

  

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于因緣。

  ‧ 我覺:空性。

  ‧ 本:本體。

  ‧ 出過:超越。

  ‧ 諸過:因果業障。

  ‧ 遠離:離開

  空性本體是不生不滅,無法用言語說出,要解脫須了因果、業障,離開五種情執因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師徒)。

  

知空等虛空,如實相智生,已離一切暗,第一實無垢。

  ‧ 智生:智種顯現。

  ‧ 離:離開。

  ‧ 暗:業障、無明。

  ‧ 無垢:清淨不染。

  了知「空」如虛空般一樣廣大無邊;具有實相的智種子顯現,離開業障、無明,種子清淨不染。

  

諸趣唯想名,佛相亦複然,此第一實際,以加持力故。

  ‧ 趣:五趣。

  ‧ 唯想名:衆生心想之相,佛即可幻化。

  因佛力加持的緣故,由空顯現佛身相,入五趣以衆生心想之相度生。

  

爲度于世間,而以文字說。

  因爲要在世間度生,毗盧佛以真言法文字說教。

  此文是說明「空」本不生,遠離諸言、諸過等相。實相由空顯現如佛國淨土、佛身相。

  

爾時執金剛具德者。得未曾有開敷眼。頂禮一切智而說偈言。

  執金剛于叁昧中得智慧法喜,頂禮一切智(如來)而說此偈如下文。

  

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離一切戲論,諸佛自然智。

  ‧ 諸佛甚希有:諸佛具有特殊稀有之法。

  ‧ 權智不思議:智種子的功用不可思議。

  ‧ 離一切戲論:空性顯出之實相是真實性非虛妄性,離一切無意義的言說。

  ‧ 諸佛自然智:顯出佛本體智慧。

  

而爲世間說,滿足衆希願。真言相如是,常依于二谛。

  ‧ 而爲世間說:爲叁界衆生說法。

  ‧ 滿足衆希願:滿足衆生的願望。

  ‧ 真言相如是:真言教法具有滿足衆生願望的能力。

  ‧ 常依于二谛:依空(空觀)、相(假觀)的互用。二谛:真谛、俗谛。

  

若有諸衆生,知此法教者,世人應供養,猶如敬製底。

  ‧ 若有諸衆生:若有世間諸衆生。

  ‧ 知此法教者:完全了知真言法的教義。

  ‧ 世人應供養:衆生應對了知真言法教義的行者應做供養。

  ‧ 猶如敬製底:猶如對佛塔的恭敬。

  要了知本體智慧,是爲滿足世間衆生的願望,真言實相依空觀、假觀之互用可以達此目的。

  

時執金剛說此偈已,谛觀毘盧遮那,目不暫瞬,默然而住。于是世尊複告執金剛秘密主言:複次,秘密主!

  

一生補處菩薩住佛地叁昧道,離于造作,知世間相,住于業地,堅住佛地。

  ‧ 一生補處菩薩:指最後一生是妙覺菩薩果位,下一生即可進入佛果位。補處菩薩特性:登地具果位的菩薩,住佛地叁昧道,離于造作,知世間相,住于業地,堅住佛地。

  ‧ 住佛地叁昧道:已修持佛果位的各種叁昧法。

  ‧ 離于造作:不再造各種業障。

  ‧ 知世間相:了知叁界的業障。

  ‧ 住于業地:色身須住于叁界中的某一道。

  ‧ 堅住佛地:一生補處菩薩就如佛般的清淨。此指已具果位菩薩應如是,如在叁界內度生,心不離佛。例如本師以一生補處菩薩下凡世間度生,處在世間各種業中,心依然清淨不染著、不造業。

  

複次,秘密主!八地自在菩薩叁昧道,不得一切諸法,離于有生,知一切幻化,是故世稱觀自在者。

  ‧ 八地自在菩薩叁昧道:八地果位菩薩修行各種的叁昧法。菩薩叁昧道是指菩薩行世間諸法時的方法。八地菩薩知諸法如幻不可得,離于有生,知幻化。是故才能自在無有恐懼,知一切法。

  ‧ 不得一切諸法,離于有生:不再用業力輪回、已脫離生死輪回,知諸法如幻不可得,遠離諸法實有生滅之妄見。

  ‧ 知一切幻化:修各種如幻法,包括種子如幻、諸法如幻、世間如幻。

  ‧ 世稱觀自在者:觀衆生如幻,度生自在無礙。

  

複次,秘密主!聲聞衆住有緣地,識生滅除二邊極觀察智,得不隨順修行因,是名聲聞叁昧道。

  ‧ 聲聞衆住有緣地:聲聞衆小乘修行者的修行法。

  ‧ 識生滅除二邊:指認識生滅無常道理,遠離有無二邊論。識:認識。生滅:無常。除:除去。二邊:有、無。

  ‧ 極觀察智:往內觀修行,顯現智慧極智。

  ‧ 得不隨順修行因:不願出世間行菩薩道。

  ‧ 名聲聞叁昧道:此稱爲小乘聲聞道修行法。聲聞衆住有緣地,識生滅除二邊極觀察智,得不隨順修行因。此處是說明聲聞道的修行法,住有緣的各道,修行到入空了脫生死,了知生滅二相,智慧高明,但是不願出世間行菩薩道度生。

  

秘密主!緣覺觀察因果,住無言說法,不轉無言說,于一切法證極滅語言叁昧,是名緣覺叁昧道。

  ‧ 緣覺觀察因果,住無言說法:緣覺修行是以觀十二因緣入空性,住于空,無法以言語說明空性。因果:十二因緣。

  ‧ 住無言說法:指空的境界。無言說:爲不可言說。

  ‧ 不轉無言說,于一切法證極滅語言叁昧:指空的境界不可用言說表達。于一切法皆證其空性,不願轉出世間度生。

  ‧ 是名緣覺叁昧道:此稱爲小乘緣覺道修行法。緣覺叁昧道:觀察因果,住無言說法,不轉無言說,于一切法證極滅語言叁昧。此處是指緣覺道的修行法,了知因果,由十二因緣法修行。且已入空、住空的境界,但是也不願出世間行菩薩道度生。

  

秘密主!世間因果及業,若生若滅系屬他主,空叁昧生,是名世間叁昧道。

  ‧ 世間因果及業:在世間受因果律及業障支配。

  ‧ 若生若滅系屬他主:因果及業障的生滅是由債主引發。他主:是指債主或各種業障的引起。

  ‧ 空叁昧生:住空修行叁昧法方可顯現。空:住空。叁昧:叁昧法。生:顯現。

  ‧ 是名世間叁昧道:此稱爲世間凡夫修行的方法。

  世間道的修行法,了知世間因果及業障,其生與滅是由債主及各種業障引起,修行到入空及住空叁昧方能由空顯現。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秘密主當知,此等叁昧道,若住佛世尊,菩薩救世者,《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二·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余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