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一·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话注解▪P4

  ..续本文上一页臂。

  掷齿木后,看齿木落处即知修行者成器否;结三次修多罗手印谢佛,再次系红丝带于手臂上。

  

如是受弟子,远离诸尘垢,增发信心故,当随顺说法。

  如此已摄授修行者,远离业障、无明;为增加其信心的缘故,应当随顺说漫荼罗法。

  

慰喻坚其意,告如是偈言,汝获无等利,位同于大我。

  欣慰其有坚定意志,并告之下面之偈;修行者可获得无往不利,修行具有大菩萨的果位。

  

一切诸如来,此教菩萨众,皆已摄受汝,成办于大事。

  一切诸如来,由此教导菩萨们;而且都已教授你(修行者)利益众生的大事。

  

汝等于明日,当得大乘生,如是教授已,或于梦寐中。

  等你(修行者)都已明白利益众生大事,即为大乘的修行者。或在睡梦中现境。

  

[者见]见僧住处,园林悉严好,堂宇相殊特,显敞诸楼观。

  观见修行者住处,在净土中园林庄严美好,非常殊胜奇特的房子,鲜明开敞的亭、台、楼阁。

  

幢盖摩尼球,宝刀悦意华,女人鲜白衣,端正色姝丽。

  宝幢、宝盖、摩尼珠转动不止,手握宝刀及宝莲华;本尊相以女身穿明亮白衣,端正庄严相貌美丽。

  

密亲或善友,男子如天身,群牛丰牸乳,经卷净无垢。

  本尊相若是男相,也着天衣如天神身,体态健壮手持经卷,清净无垢。

  

遍知因缘觉,并佛声闻众,大乘诸菩萨,现前授诸果。

  声闻、缘觉,大乘修习菩萨众,均现前恭贺修行成果。

  

度大海河地,及闻所乐声,空中言吉祥,当与意乐果。

  度过修行困难之处,则耳闻天乐乐声,于空中说吉祥语并授如意果,敬祝度生事业如意。

  

如是等好相,宜应谛分别,与此相违者,当知非善梦。

  上述所说者皆是好相,应该详细加以分别,若与此相相反则非好梦境。

  

善住于戒者,晨起白师已,师说此句法,劝发诸行人。

  从此以戒为师,早晨起来以梦境请示师父,师父说一些语句劝导修行者须勤奋修持。

  

此殊胜愿道,大心摩诃衍,汝今能志求,当成就如来。

  此殊胜的愿望及修行的方法是大菩萨的修持;若做到此种修持,方能成就如来果位。

  

自然智大龙,世间敬如塔,有无悉超越,无垢同虚空。

  空性内的智种,非常多量,世间对具有智种修行者,恭敬如塔一般地供养;有无悉皆超越,同时此修行者已无无明、业种,心如虚空一样的广大。

  

诸法甚深奥,难了无含藏,离一切妄想,戏论本无故。

  漫荼罗内的法非常深奥、非常难了解,无法了知所含有的如来藏。本心离一切妄想、执着,违反真理的戏论,其体性本空,无法用意识心说明空性本体。

  

作业妙无比,常依于二谛,是乘殊胜愿,汝当住斯道。

  漫荼罗奇妙无比,常依于二谛修行,是大乘殊胜愿力修行法,你应当住漫荼罗修法。

  ‧二谛:真及常。

  

尔时住无戏论执金刚白佛言:「世尊,愿说三世无碍智戒,若菩萨住此者,令诸佛菩萨皆欢喜故」,如是说已。佛告住无戏论执金刚等言:「佛子!谛听!若族姓子住是戒者,以身、语、意合为一,不作一切诸法。

  ‧白佛言:请佛开示。

  ‧三世无碍智:在无因果及业障之下,持咒的念力具有无碍力。

  ‧此:指三世无碍智戒。

  ‧佛子:具果位的修行者。

  ‧族姓子:指佛门弟子。

  ‧不作一切诸法:不作违背戒律之事。

  

云何为戒?所谓观察舍于自身。奉献诸佛菩萨,何以故?若舍自身则为舍彼三事,云何为三?谓身、语、意是,故族姓子,以受身、语、意戒得名菩萨。所以者何?离彼身、语、意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次于明日以金刚萨埵加持自身,为世尊毘虑遮那作礼,应取净瓶盛满香水,持诵降三世真言而用加之,置初门外,用洒是诸人等,彼阿阇梨以净香水授与令饮,彼心清净故。」

  ‧观察舍于自身:舍除往昔自身(身、口、意)的习气。

  ‧奉献诸佛菩萨:把自身奉献于诸佛菩萨,学习佛菩萨的身相庄严。

  ‧离彼身语意故:离开身、口、意业,以庄严自身。

  ‧用洒是诸人等:洒净瓶中的香水,代表修行人学戒已有成就。

  ‧彼阿阇梨以净香水授与令饮,彼心清净故:若上师以净瓶中的香水给修行人饮用,即代表修行者心已清净。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以偈问佛:

  

种智说中尊,愿说彼时分,大众于何时,普集现灵瑞。

  已证道的修行者,介绍漫荼罗内的主供佛,并开始说明漫荼罗中的主供佛何时会显现放光、灌顶、加持修法者。

  ‧种智:已经证道的修行者。

  ‧中尊:漫荼罗内的主尊。

  ‧大众:修法者。

  ‧灵瑞:漫荼罗中的主供佛所显现出的瑞相(放光、灌顶、加持)。

  

漫荼罗阇梨,殷懃持真言,尔时薄伽梵,告持金刚慧。

  漫荼罗法须由阿阇梨传授教导,精进修持、持真言咒,毘卢遮那佛开示金刚慧菩萨。

  ‧薄伽梵:毘卢遮那佛。

  ‧金刚慧:具有智慧的金刚菩萨。

  

常当于此夜,而作漫荼罗,传法阿阇梨,如是应次取。

  要在晚上布置漫荼罗,并传法给阿阇梨。每次阿阇梨请法皆如是。

  

五色修多罗,稽首一切佛,大毘卢遮那,亲自作加持。

  以红、白、蓝、黑、黄五色线,布置修多罗坛,跪拜诸如来、佛、菩萨、金刚、护法,并请大毘卢遮那如来亲自放光加持阿阇梨。

  

东方以为首,对持修多罗,至齐而在空,渐次右旋转。

  第一阶段,以佛菩萨所在的方位为东方,布置修多罗五色坛,其高度与佛位等高,由东方开始向右旋转。

  

如是南及西,终竟于北方。第二安立界,亦从初方起。

  依次到南方、西方,最后到北方。此为第二阶段立结界,接着又从东方开始绕行。

  

忆念诸如来,所行如上说,右方及后方,复周于胜方。

  一边绕行一边心中专念如来名号,所行如上述方法,由东方、南方、西方到北方,重复多次绕行。

  

阿阇梨次回,依于涅哩底,受学对持者,渐次以南行。

  阿阇梨绕行到涅哩底处(西方),与修学者面对面站立着相互敬礼,然后一起右旋经北方、东方至南方。

  

从此右旋遶,转依于风方,师位移本处,而居于火方。

  到南方之后一起继续向右旋绕至西北角处(风方),之后阿阇梨继续向右绕至南方(火方),阿阇梨站于火方。

  

持真言行者,复修如是法,弟子在西南,师居伊舍尼。

  而修持真言者(修学者)也向右绕,至西南角(火方之下位),之后阿阇梨向右绕到东方伊舍尼处。

  

学者复旋遶,转依于火方,师位移本处,而住于风方。

  修学者又开始由西南角处右旋至南方(火方位),之后阿阇梨又由东方伊舍尼处右绕到西北角的风位。

  

如是真言者,普作四方相,渐次入其中,三位以分之。

  修学者内心中渐渐具有四方坛城的相,将此坛分成三等分。

  

已表三分位,地相普周遍,复于一一分,差别以为三。

  以三等分为差别,四方坛代表心。在每一等分之中再以三分之一为一单位。

  

是中最初分,作业所行道,其余中后分,圣天之住处。

  最前的三分之一是绕行作业之处,后三分之一为诸佛菩萨所位之处。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一·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一白话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