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誨黎明曙光》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造
堪布益西彭措講授
頂禮大恩上師!
今天是顯密學會般若班的第一堂課。首先是講我的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的一篇重要教言。我們的學員大多數是法王如意寶的傳承弟子,也有一部分正開始逐步領受這一傳承的殊勝法教。
爲什麼要講解法王如意寶的教言呢?因爲在我們開始著手于修行時,上師的教言就像向導一樣能給我們指示一條正路。我們真正懂了這篇教言的重要涵義,自己一生修行乃至生生世世修行的方向就會非常明確。這樣,牢記在心坎深處之後,以後就一直按這樣來走,事事都歸在這上面,這就是所謂的“奉行”。
教言的特點就是簡明扼要,幾句話就點出一生修行的關鍵。這就像航行的指南針,按照它指引的方向逐步行進,最終一定能成功地到達彼岸。
大恩上師住世時曾說,他的弘法利生過程有五個階段,每一階段都以一篇重要教言作爲標志。五篇教言是:《教誨黎明曙光》、《忠言心之明點》、《教誨甘露明點》、《勝利道歌·天鼓妙音》、《從四乘發揮之教言·布谷鳥初春歡笑的妙歌》。這之後,又有晚年最後的教言——《懷業時語》。
我們今天開講的《教誨黎明曙光》是上師的第一篇大教言。所謂黎明曙光,就是天剛剛亮時,最初顯現的一線光明。以這個光明爲開端,以後一點點發展,最後會顯現圓滿的日輪,光明照遍全天下。這裏以“黎明曙光”比喻什麼呢?就是比喻這篇教誨是我們修行人光明的起點、光明的開端、光明的最前位,依照這篇教誨一步步實行,逐漸逐漸地提升,最終必然升騰起佛法圓滿的紅日,周遍呈現利益安樂的吉祥,因此以喻義合一的方式取名爲“教誨黎明曙光”。
以下開講教言:
分四:一、祈禱文殊 二、勸速修法 叁、教誨叁要 四、回向善根
一、祈禱文殊
上師如意寶的本尊是文殊菩薩。從出生到求學到成就到弘法利生,都和文殊本尊有著甚深、密切的因緣關系。
上師這一生是在1933年藏曆1月初叁這一天來到我們人間的。上師誕生時,和一般凡夫倒著頭生下來不同,上師是頭向上出母胎的。出胎之後,身體很端直地結跏趺坐,而且睜開眼睛,面帶微笑看著大家,把胎盤像披法衣那樣甩在左肩上面,口裏念了七遍文殊心咒“嗡阿 巴匝納德”。
六歲的時候,上師祈禱文殊獅子吼之後,得到了加持相。不經學習就掌握了讀誦和書寫,顯密經論大致的意義也自然通達,一切都能自己領悟。以這個因緣,在上師以後的聞思中,表現出不共、圓滿的智慧能力,得到上師們的贊歎。
1987年藏曆4月6號,上師如意寶帶領眷屬朝禮五臺山。隨行有一萬多藏人。在五臺山的善財洞,嚴格閉關21天。4月29號,在淨現中現見文殊本尊。文殊菩薩的身體是金黃色,頭戴五佛冠,一面二臂,左手拿著經函,右手高高舉著寶劍,而且金剛跏趺坐,身上圓滿報身裝飾,現的是寂靜相。
上師歡喜無比,當即寫了一首金剛歌,裏面說:我像一個無依無靠的孩子渴望見母親那樣,我以猛利信心日夜尋找您的蹤影,可是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您身在何方。今天我和數以萬計的弟子不遠萬裏、不辭勞苦,從遙遠的藏地來到此地,完全是爲了尋覓您……
上師還在文殊菩薩前發願:生生世世度化沈溺于輪回無邊苦海中的一切苦難衆生,讓他們解脫業和煩惱的枷鎖,得到無上安樂,趣入究竟法界。
在這之後,上師到了那羅岩窟,這是《華嚴經》所授記的文殊菩薩的住處。在那裏上師閉關了十四天,日夜都在光明境界中,通過文殊菩薩加持,撰造了《文殊靜修大圓滿——手中持佛》等的殊勝論典。與此同時,格薩爾王等護法神紛紛在上師面前發誓,竭盡全力護持上師弘法利生。
當時隨行弟子隨各人緣份現見了文殊菩薩的手印、文字、寶劍等標志。有些利根者現見了自心了義的文殊。
衆所周知,西藏佛教有叁大文殊化身,就是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薩迦派的薩迦班智達——根嘎嘉贊、甯瑪派的全知無垢光尊者。這叁大尊者,上師都在光明境界中現見,並親聆法要傳承。
上師年輕時在石渠求學,最初學習《量理寶藏論》時,論裏有些深奧的因明密語覺得有些難懂,就一心猛利祈禱薩迦班智達。
有一天夜裏,在光明夢境中,見到薩迦班智達傳授了一遍《真實名經》,並賜予殊勝加持。醒來後,出現殊勝的現象,一切顯密法要無不了知,尤其是因明的問題全都迎刃而解。這是現見文殊化身薩迦班智達獲得加持的情形。
第二是1981年冬天,上師在五明佛學院給上千弟子傳授《大幻化網》密續,在這期間屢屢出現瑞相。
有一天,上師在寢室裏閉目沈思,睜開眼睛看到一片五彩光明,光明之中有全知無垢光尊者和益西措嘉佛母,他們從空中飄然降臨,賜予上師大幻化網的甚深灌頂。之後騰空而去。
上師欣喜之余,把這個灌頂儀軌全部記錄成文,以後給海內外弟子傳大幻化網灌頂時,用的就是這個儀軌。
還有1986年7月20號,上師在床上安坐,眼前略過一道耀眼白光。過後看見一位大士降臨,戴著黃色班智達的長耳帽、身穿叁衣、面如冠玉,上師馬上認出是宗喀巴大師,就上前見禮。
宗大師傳了一遍《叁主要道》之後,笑著說:“我現在在至尊彌勒菩薩座下,法號爲文殊藏,如今你的弟子中有人能背誦我的《叁主要道》,並受持八關齋戒,以法性力加持,暫時一定能上生兜率天享受法樂,未來我成佛爲獅子吼如來時,成爲我的首座眷屬。”說完,宗大師化爲一道光明消失在虛空中。
上師把這次見宗大師的情景講給弟子聽。這以後,很多道孚、爐霍等地格魯派的大格西和僧人都來上師座下求法。背《叁主要道》和守持八關齋戒的人數不勝數。
以上按照上師傳記簡單講述了上師最有緣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薩,這一生得到文殊無比的攝受和加持,所以上師在造論、寫教言之前,總是首先祈禱文殊本尊。
下面看頌詞:
無量劫前久已成菩提,然盡空際恒持佛子相,
大悲普攝一切衆生界,妙吉祥尊請您賜吉祥。
頌詞前叁句整個下來分量很重,都是修飾第四句的“妙吉祥尊”,這是很尊重、很恭敬地表達自己內心對文殊聖尊的敬意。對于上師、本尊、佛法都要通過由衷地贊禮,來引發內在的崇敬之情。這是極重要的要點,這樣做就能獲得加持。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對很尊貴的對境直呼其名,這個心就很薄、沒有敬意,在德上是很欠缺的。
這一頌用白話來講,就是無量劫以前早已成就菩提,然而乃至虛空界盡之間,一直示現佛子的形象,以大悲心周遍攝持所有衆生界,這樣的妙吉祥本尊,我祈求您賜予吉祥!
《大智度論》引《首楞嚴叁昧經》的話說:
文殊菩薩廣說完首楞嚴叁昧的境界之後,長老大迦葉就向佛說:世尊,我認爲文殊法王子,過去世就已經作佛事,坐菩提道場轉妙*輪,開示衆生,入大涅槃。
佛說:正如你所說,文殊法王子在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早已成佛,號龍種上尊王如來。
《央掘摩羅經》中說:文殊是歡喜世界的摩尼寶積佛。
所以文殊早成佛果,但是他不舍菩薩道,直到虛空窮盡之間都示現菩薩相,利樂苦難衆生,見其像、聞其名都能獲得大利益。
中間兩句是贊歎文殊菩薩的大悲方便。時間是“盡虛空際”,一直到虛空不存在的那一天;示現是“恒持佛子相”;目的是爲了攝持衆生;範圍是法界所有衆生,像天空涵蓋一切那樣,這叫大悲普攝。
最後一句是求加持,這是上師以身垂範,示現一個重要的軌則。什麼軌則呢?就是做任何佛法事業,都要先祈求上師、本尊加持。緣起規律就是如此,有信心和恭敬就能開啓加持之源。能夠恭敬祈禱,緣起就開始形成,就開始往好的方面運轉,往後就現前順緣、遠離違緣,讓自己的所作善始善終地圓滿。我們知道,普賢十大願王以禮敬諸佛爲第一願,其中有很重要的涵義,就是禮敬是萬善的根源,有恭敬才有成就,無恭敬一事無成。所以首先對文殊本尊獻上敬意,來求得本尊加持。
祈求文殊本尊賜予吉祥之後,上師開始對衆弟子講授教言。這叫“承上啓下”,“上”承受文殊本尊加持,“下”開啓弟子智慧。根源上能立得起來,從這裏可以源源不斷地顯現成就和事業。我們應深明大義,對上有尊敬,就顯現一切成就和事業。這就是“本立則道生”的涵義。
二、勸速修法
暇滿大義妙身今已遇,修行聖法助緣亦圓滿,
然此濁世壽命不久住,故應速修聖法諸心友。
這一頌是暇滿和無常方面的教言,前兩句說暇滿,第叁句說壽命無常,教誨我們應當盡快修法、攝取人生的大義。
“暇滿大義妙身”,“暇滿”指妙身的體相,包括八暇、十滿,八暇指沒有受叁惡趣身,不是痛苦不堪、心識愚蒙而無法取舍;沒有生在天界,不像欲界天散亂放逸、無色界心識不活動;在人間,不是無佛出世、不是生于邊地、不是六根不具、不是執著邪見。這樣就有閑暇、有因緣修法。“十滿”包括五種自圓滿——獲得人的身體、生在佛法興盛的中國、六根健全有能力、業際不顛倒、對佛法有信心;再加五種他圓滿——佛在世間出現、宣說了正法、正法在世間安住、有人隨教修行、有悲愍護持自己修行的助緣。
具足八暇、十滿之身,就是很妙的所依身。它的妙,可以從“大義”上體現。大義就是大意義、大實義,是說妙身的作用,人身的作用就是有能力攝取大義,比如擁有如意寶,依靠它能拿到妙衣、拿到美食、拿到各種的好東西。暇滿人身也是如此,無論哪種增上生、決定勝的義利,都能以人身攝取到。
比如從決定勝的角度看,人身的寶貴在哪裏?就是從人的相續中能發展出大心力。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要點。比如有些礦裏能提煉出黃金,有些則暫時提煉不出,這個純金提煉出來,就有巨大的價值。同樣,一個有…
《教誨黎明曙光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