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呼喚觀世音

  呼喚觀世音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人生當中有很多苦難,我們應當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消除苦難,在探討消除苦難的途徑時,首先要找到苦難的根源,樹立起正確的消除苦難的觀點,找到消除苦難的有效途徑,然後盡一切努力積聚免除苦難的因緣,這樣才能把苦難程度降到最低。

  以下具體分析,分叁:

  一、面對苦難的不正確觀點;二、樹立消除苦難的正見;叁、消除苦難的方法。

  一、面對苦難的不正確觀點

  分二、(一)人們的觀點;(二)這些觀點的來源和危害。

  (一)人們的觀點

  面對苦難人們有這樣叁種觀點,就是悲觀論、盲目樂觀論和唯科學論。

  第一、悲觀論。

  這種觀點認爲人類無法有效地阻止苦難的發生,就像螳螂無法阻止車輪的前進一樣。

  按這種觀點,只有坐以待斃,就像注定挨宰的羔羊躲不過最後一刀。

  第二、盲目樂觀論。

  這種觀點認爲苦難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只是小概率事件,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必要杞人憂天,把自己搞得惶恐不安。

  第叁、唯科學論。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只有科學技術能讓人脫離苦難,除此之外的佛教方法只是給人心理安慰,充其量讓人得到一點心理安甯,並不能真正解決現實問題。他們不相信祈禱、持名、持咒、誦經、放生、修福、忏悔等等的修行能讓苦難減輕或者消除。

  (二)這些觀點的來源和危害

  這些觀點是從何産生的呢?都是從業果愚即不認識業和果的決定關系所衍生的。

  本來一切果唯一從業産生。如果能轉變業,業所決定的果自然隨之而轉變。不明了這一點,認爲苦難無法遮止,就墮在悲觀論中。其危害是讓人陷在悲觀絕望當中,讓人心深處的潛能無法發揮出來。

  第二,世界並不是按我們的主觀想法來運轉的,不是憑我們說天下無事就真正天下無事。人們不知道果是隨著因運行,在惡業熾盛時必然顯現深重的苦難,所以才盲目樂觀,渾渾噩噩,只滿足現前暫時的安樂,對未來不作任何預防、准備。古人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不作任何准備,在苦難暴發的一刻,決定被業繩綁住而後悔莫及。

  第叁、不知道科學技術只是業果中的一分。這種唯科學論讓人見識極其狹窄,讓人否定在這之外的無數方法。它的危害是切斷無數消除苦難的途徑,失去種種消除苦難的機會。

  以上的觀點不作破除,人心就會鎖定在這些偏見當中,無法踏上消除苦難的廣大正道。而看不到消除苦難的深廣正道,必然不能充分發動人心本有的潛力。業果愚讓人類在苦難面前變得沒有應對能力,讓自他淹沒在苦海當中。

  

  

  人生當中有很多苦難,我們應當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消除苦難,在探討消除苦難的途徑時,首先要找到苦難的根源,樹立起正確的消除苦難的觀點,找到消除苦難的有效途徑,然後盡一切努力積聚免除苦難的因緣,這樣才能把苦難程度降到最低。

  以下具體分析,分叁:

  一、面對苦難的不正確觀點;二、樹立消除苦難的正見;叁、消除苦難的方法。

  一、面對苦難的不正確觀點

  分二、(一)人們的觀點;(二)這些觀點的來源和危害。

  (一)人們的觀點

  面對苦難人們有這樣叁種觀點,就是悲觀論、盲目樂觀論和唯科學論。

  第一、悲觀論。

  這種觀點認爲人類無法有效地阻止苦難的發生,就像螳螂無法阻止車輪的前進一樣。

  按這種觀點,只有坐以待斃,就像注定挨宰的羔羊躲不過最後一刀。

  第二、盲目樂觀論。

  這種觀點認爲苦難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只是小概率事件,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必要杞人憂天,把自己搞得惶恐不安。

  第叁、唯科學論。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只有科學技術能讓人脫離苦難,除此之外的佛教方法只是給人心理安慰,充其量讓人得到一點心理安甯,並不能真正解決現實問題。他們不相信祈禱、持名、持咒、誦經、放生、修福、忏悔等等的修行能讓苦難減輕或者消除。

  (二)這些觀點的來源和危害

  這些觀點是從何産生的呢?都是從業果愚即不認識業和果的決定關系所衍生的。

  本來一切果唯一從業産生。如果能轉變業,業所決定的果自然隨之而轉變。不明了這一點,認爲苦難無法遮止,就墮在悲觀論中。其危害是讓人陷在悲觀絕望當中,讓人心深處的潛能無法發揮出來。

  第二,世界並不是按我們的主觀想法來運轉的,不是憑我們說天下無事就真正天下無事。人們不知道果是隨著因運行,在惡業熾盛時必然顯現深重的苦難,所以才盲目樂觀,渾渾噩噩,只滿足現前暫時的安樂,對未來不作任何預防、准備。古人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不作任何准備,在苦難暴發的一刻,決定被業繩綁住而後悔莫及。

  第叁、不知道科學技術只是業果中的一分。這種唯科學論讓人見識極其狹窄,讓人否定在這之外的無數方法。它的危害是切斷無數消除苦難的途徑,失去種種消除苦難的機會。

  以上的觀點不作破除,人心就會鎖定在這些偏見當中,無法踏上消除苦難的廣大正道。而看不到消除苦難的深廣正道,必然不能充分發動人心本有的潛力。業果愚讓人類在苦難面前變得沒有應對能力,讓自他淹沒在苦海當中。

  

  樹立消除苦難的正見

  分二:(一)一切唯業感,一切唯心造;(二)廣說。

  (一)一切唯業感,一切唯心造

  首先我們觀察世界是如何造成的。佛法說,任何輪回現象都是由業力造成的,不善業造成苦難,善業造就安樂,任何苦難或安樂都是由相應的善業或惡業形成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哪種業,就顯現哪種苦樂果報,不由業而自然出現的現象,決定是沒有的。

  有人認爲地震是地層運動碰撞造成的,但地層運動碰撞又是怎樣産生的?不正是業力在起作用嗎?如果不是業,是誰在推動?無因無緣的運動或者由其他大自在天等的主宰推動都無法成立。我們解釋任何現象的發生,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業感緣起,不論有情的身體、居住環境或者彼此之間的關系,唯一是業力所感召的現象。

  每個人都造作了許許多多業,這些業力按緣起律刹那刹那地次第現行,生起各種各樣的作用,個人的業力造成個人的命運,多個人共同造的業力,造成集體的命運。唯一是業在掌控這個世界,離開業,什麼輪回現象都沒有。

  業是有能力的,它起的每一種作用都是恰如其分的,惡的業不會造成安樂,善的業不會造成痛苦。重重疊疊的業,紛紛不斷地造,自然而然就變現出這樣那樣的相。惡業逐漸地積聚、增長,世界的苦難也逐漸加深、嚴重。一切都在隨著業運轉,都是以業的力量在變現。

  再觀察,山河大地等等的無情法,沒有心識的活動,不會造業,只有心識是造業的根源。其實,刹那刹那只是這個心在動,其它一切的動相都是以心顯現的。撇開心不顧,還有什麼在動呢?不從心上體會,怎麼能通達萬法的生起、運轉?不是心的作用,是什麼在造就萬法呢?如果承認心,那心有種種的相狀,力量上有大小,速度上有緩急,所緣範圍上有廣狹,分分秒秒在動,這不正是變現輪回萬法的源頭嗎?如果能體會到“以什麼樣的心就造成什麼樣的現象”,那就知道一切萬法都合乎緣起的規律,一切現象都可以解釋清楚。

  從心上反觀,會看到“一切唯心造”是最符合真理的。我們反觀自心,可以看到分別心的千姿百態,心的造作無量無邊,業就無量無邊,造成的世界也無量無邊。心量、心力的大小有無數級,業就有無數量級,形成世界大大小小的勢態。心呈現種種善惡,有散亂、有禅定,這些集起業,造成種種欲界、色界、無色界。心上升、下沈、分裂、統一、排斥、吸引,世界也顯現起伏升沈、聚合分裂。心在刹那刹那變動,世界也在刹那刹那變動。心中有無數景象、無數長長短短的相續,世界也是如此。

  除心之外,有哪種作者能造作紛纭萬相呢?離開心,一切現象都找不到成立的依據,都無從解釋。建立心是萬法的作者,一切現象都解釋得通。所以要知道“叁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

  (二)廣說

  分叁:1、業力不是不可改變;2、苦難不是不須預防;3、消除苦難大有可爲。

  1、業力不是不可改變

  悲觀論者認爲心對減除苦難起不到任何作用,這是完全否定心轉變業的能力。受這種見解影響,內心消極,失去主動積極性。

  其實,如果能在業力成熟之前大力斷惡行善,真誠忏悔,當對治力足夠強大時,就可以減輕甚至消除業力。就像毒進入體內,如果盡快遏止毒素漫延,並且及時采取有效對治,就可以消除毒害。

  2、苦難不是不須預防

  盲目樂觀論者認爲苦難只是偶然事件,但是按業果衡量,苦難發生的頻率、強度、數量,唯一是受業力支配。末法時代造業嚴重,果按業運轉,苦難應該是頻繁的事件。

  我們不贊成隨意談論,我們贊成的是符合真理的觀察,運用理智來決定自己的行爲。這是所有有智慧的人行事的共同規則。因此,我們首先要觀察當前世間造業的狀況:

  當今時代,人類爲了追求物質文明,瘋狂地掘取地球資源,結果是煤、石油、天然氣、礦藏等被大量濫采,森林被大量砍伐,億萬噸計的工業廢氣、廢水、廢渣被排放到大氣、江河湖海當中,引發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資源深度汙染、氣候反常,旱災、洪水、暴雨、飓風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海洋和陸地的野生動物大批滅絕。

  隨著因果觀念的逐漸消失,人類通過高密度、産業化的養殖技術和捕撈技術,肆無忌憚地大量殺戮蓄養和野生的動物。根據報告,全球一年要吃掉一億多條鲨魚。像廣州、深圳這樣的城市,平均每天要吃十噸蛇。

  人類之間的相互殘殺也是登峰造極,上個世紀僅僅間隔二十年時間,就暴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達到六千萬以上。在這期間,出現了駭人至極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貪心和癡心的表現讓人觸目驚心。毒品泛濫,波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毒人數…

《呼喚觀世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