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阿彌陀佛修法 極樂捷徑講義

  上師阿彌陀佛修法

   ——極樂捷徑

  蓮花生大師 造頌伏藏

  列繞朗巴大師 取藏

  索達吉堪布 譯頌

  加倍咒:(叁遍)

  嗡桑巴桑巴、波瑪納薩、瑪哈奘巴瓦吽帕的所哈。

  頂禮阿彌陀佛!(此阿彌陀佛之修法,首先皈依及發心,複次進入此修法。)

  皈依:(叁遍)

  諸佛正法賢聖叁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爲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發心:(叁遍)

  願諸衆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衆生永離衆苦及衆苦因!

  願諸衆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願諸衆生永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正行:

  一切法皆空性中 當修周遍慈悲心

  如是空性悲心中 萬物皆成極樂刹

  蓮月墊上自心舍() 由彼發光成二利

  其變自成出有壞 阿彌陀佛身紅色

  一面二臂定印上 持著充滿甘露缽

  兩足不變跏趺坐 叁種法衣美妙身

  圓滿一切相隨好 圓覺五身勝本性

  現而無有自性者 心間月上紅舍()字

  根本咒文右旋繞 由其發光諸善逝

  如同所修迎請入 乍、吽、瓦m、火

  咒文發光作二利 色現清淨無量光

  聲響清淨心咒音 意聚清淨五智慧

  大樂之中念心咒 (念一遍)

  嗡阿彌德瓦 阿依斯得吽舍

  回向:

  願我迅速以此善 成就無量壽佛尊

  一切衆生盡無余 悉臻彼等之勝位

  一十一字根本咒,叁十萬遍得悉地,

  佛現攝于無緣中,其後回向發心願,

  消除現世非時亡,來世極樂深捷徑,

  是故具緣當修持。沙瑪耶!

  能仁王吐單加措抄于列繞朗巴之伏藏原文也。

  

  譯者贅語

  淨土法門爲顯密共通之法門,藏地雖于顯宗教法外,尚有無上密法與之並駕齊驅,然無論四大八小教派中的任何一宗,均以回向往生淨土爲助行,即便衆多成就者也示現肉身直接飛往清淨刹土,藏地人民也以終生供僧布施,刻寫石經石咒,誦念觀音心咒、彌陀心咒與聖號等善行回向往生淨土,藏地僧俗崇奉的清淨刹土,有西方彌陀淨土、兜率彌勒淨土、香巴拉淨土等等,尤以西方淨土最爲普遍,曆代各宗祖師都作有各類發願文及論著等行世。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以深廣的出世智慧,根據衆多的教證理證,再再贊歎西方極樂淨土法門是在末法時代最適合衆生根機,最見成效的法門,並诏示弟子門在廣泛聞思、心生定解的基礎上,以大圓滿法爲宗,以西方淨土爲歸,以此現世廣弘佛法,作獅子吼,來世徑登極樂,獲更高往生品位。法王平生之最大心願,是接引娑婆衆生悉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儀軌,是往昔蓮花生大師親自伏藏,法王前一世伏藏大師列日朗巴取出,列日朗巴大師受請至拉薩爲十叁世達賴喇嘛吐單加措傳法灌頂,遣除障礙期間,由達賴喇嘛筆錄成文,故具無比加持,法王此世專門撿出廣弘。每年秋季五明佛學院極樂法會即按此儀軌修持,法王並開許未受灌頂、傳承者也可照此而修。凡發願按此儀軌如理念滿30萬心咒與一百萬遍彌陀聖號,並誠心忏除以往罪業,今後不作重大罪業(即小乘的五無間罪,大乘的謗法罪,密乘的叁昧耶根本罪)者,法王加持並保證其臨終時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普願天下衆生,祈禱與彌陀無二之聖者法王,藉此儀軌出離無始輪回,往生極樂世界迅速圓成菩提。

  

  上師阿彌陀佛修法

  極樂捷徑講義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敬禮上師阿彌陀佛!

  敬禮上師蓮花生大師!

  敬禮上師法王如意寶!

  皈依上師叁寶!

  爲一切衆生往生極樂速捷解脫發菩提心!

  賢劫千佛的弘法期,以衆生奉行十善業的情況,大致分爲四個時期,一是“圓滿時間”,即衆生奉行十善,未造十不善惡業,這是事部流行的時期;二是“二分時間”,即衆生奉行一半的十善,同時也造一半的十不善業,這是行部流行的時期;叁是“叁分時間”,即衆生奉行叁分之一的十善,造叁分之二的十不善業,這是瑜伽部流行的時期;四是“五濁惡世”,即衆生盡行使不善業,不行十善業,這是無上大圓滿流行的時期,隨著衆生的根機趨向下劣,煩惱增盛,故佛陀所開出的對治煩惱的法門也越趨殊勝,現在正值五濁惡世,經續中指出的最契符大衆根機的法門,在密宗,當屬無上大圓滿法,佛在《應成續》等續部中也說:“唯大圓滿法,堪可調化濁時衆生。”蓮花生大師也曾留下這樣的授記:“末法時代越黑暗,大圓滿的光輝將越耀眼。”而在顯宗中,則非淨土法門莫屬,佛在顯宗的《大集經》中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渡生死。”這兩個法門的共同特點,是信、願的自力與上師與佛陀加持的他力的圓滿結合。同時,淨土法門不但遍見于顯宗經論,在密宗中,同樣也有許多往生淨土,尤其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修法儀軌。在曆代密宗祖師中,臨終時仍選擇往生極樂世界也大有人在。故此,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的開篇就贊頌淨土法門說:“于是,凡一切有緣者,最勝之所求,是不住有寂之涅槃,無難而易獲此求之殊勝方便,即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淨土法門總括起來大致有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密宗在念佛之外,尚有念咒的法門)。念佛的真正含義,是憶念佛陀,即憶念佛陀的慈悲、相好等的功德,其中最直接方便的,莫過于實相念佛,然實相念佛需有明師指點,否則不易入門。現在普遍奉行的是最後一種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即是口念佛的名號,它的特點是簡便易行,適合于所有修淨土法門的人,它的關鍵在于“真信切願”與“老實念佛”,“真信”是內心真正生起了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切願”是因爲認識到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的苦難與危險與極樂世界的殊勝,而切實希望能轉生到極樂世界。只有生起了這樣的信願後,念佛才能獲得真實之利,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從古至今信願堅固,並老實念佛而獲往生的實例層出不窮,下面略舉幾例:

  《龍舒淨土文》中記載:宋朝時有個僧人還俗回家,名字叫吳王夏,還俗後作了屠夫,每天殺雞鴨等度日,但在每次殺生前都說:“阿彌陀佛子,好脫此身去。”連念幾聲佛。平時切肉時,念佛不斷。常教人誦經念佛。有一天,他眼睛上忽然生了一個如雞蛋大小的瘤子,他于是很惶怖,讓妻子給他造個小草庵,他晝夜念佛修忏,後來他告訴村人說:“我明天戌時走。”第二天晚上,給道友們說:“時間到了,好來念佛相助。”說完端坐,合掌念佛,忽然大聲說:“佛來了”,即逝去。

  《染香集》中說:清朝時有個癡頭的道士,人很愚鈍,他的親屬亡故以後,他因愚笨而缺乏衣食,經常因艱困而睡在破房裏,後來有個陳道人收他當徒弟,令他每天掃地拾柴,晚課念佛號數百,禮拜以燒香一柱爲時限。王癡頭誦佛不成音韻,每到昏沈欲睡時,陳道人就用長竿打他,並說:“看你愚昧的這個樣子,怎麼還不知道精進呢?”就這樣叁年,一天王癡頭呵呵大笑,陳道人又拿竿子打他,此時王癡頭卻說:“今天你不能打我呀。”陳道人诘問爲什麼?他說:“師父你枯坐十八年,不知修法,如果你能像我一樣老實念佛,早已往生西方見到佛了。”陳道人很驚奇,不知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第二天,王癡頭登上峭崖,面向西方合掌,站立而逝,火化後得二顆舍利。

  在《西歸直指》中曾記載:清朝時有個木工叫沈承先,年齡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是他堅持持齋念佛,專修淨土法門,手不停斧頭,口不斷佛聲。臨終前,預知時至,提前叁天向親友告別。在他臨終前一天,對家人說:“我明天要走了。”次日早上,沐浴更衣向西方趺坐念佛而往生。

  《淨土聖賢錄》中說:民國時有個農民叫賴祥麟,嗜酒。在他六十歲左右時,兒子死了,于是他領著兒媳和孫子耕田自食。因爲耕田很苦,于是他深厭人世煩苦,一直思念著離苦。後來聽了賴祥融居士講淨土法門,遂吃長齋而念佛,專志一心,求生西方。時間久了,愈念愈純熟,雖然平時終日作務,但是他卻不斷念佛,鄰居都喊他阿彌陀佛,他也隨聲應答:“阿彌陀佛。”到他七十歲時,忽然腳腫,便讓孫子向西方陳列香供,說:“西方境界太好了,你看有許多蓮花,我今天要到極樂世界去了。”孫子說:“爺爺你腳腫了,怎麼能去呢?”他說:“不是身體去,而是心去呀!”在香煙缭繞中面向西方趺坐念佛而逝。

  以上事例中,雖不乏造惡愚癡之人,他們的見解看似也不多,但是他們有一個基本的特點,那就是從聽來的一點教言,抓住深信有上師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同時已從世事滄桑中,深切感受了娑婆世界的痛苦,切願離苦往生求安樂,靠著老實修行,臨終時潇灑往生。如《聽聞錄》說:“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屍羅,由戒故贊彼,其聞爲圓滿。”因此,雖然聽聞的淨土教言比較少,由于能老實抓住要點去做,也必定解脫,故淨土教言也可說爲“聞圓滿”、“聞解脫”。

  如果我們也能像這些事例中的主人公一樣,本身也有較強的出離心,同時在聽聞了淨土法門後,能生起較爲堅固的信願,老實念佛,那我們也會像這些先輩一樣,臨終安然往生西方。同時在平時守護好所受的戒律,力所能及地輔助善知識弘法,推動正信的佛學書刊的傳播,也能在爲佛法的弘揚作出貢獻,積累起更深厚的往生資糧。但是應該看到的是,末法時代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疑惑心本來猛厲,分別心也習慣了外逸散動,他們若未能在聽聞淨土法門後,生起不變的信願,同時自身的人生經曆又未能使其産生出較強的出離心,則其念佛便不會真切,這樣泛泛悠悠地念過一段時間後,因未感受到佛法的清涼甘露,許多人就漸漸失去了耐心,于是“老實念佛”這一要求也大打折扣。近幾年出現的許多念佛多年的人,轉而去學“青海無上師”、“*輪功”等的歪門邪道,便已暴…

《上師阿彌陀佛修法 極樂捷徑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