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正行實修全函•如意寶梯 依止善知識▪P3

  ..續本文上一頁出與自己親具法緣的諸尊上師,安住于面前虛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另外,諸佛還會應我們各自的善根示現種種身形,《寶積經·父子相見會》中:

  “或現釋梵王,亦或現魔相,

  饒益諸有情,世間不能了。

  或現爲女人,亦或現畜生,

  無貪示有貪,無畏示恐惶,

  無癡癡呆現,無癫示癫狂,

  體非殘示殘,變化種種相,調伏諸有情。”

  如是念已,今懇祈上師佛賜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生起“上師是一切佛事業之作者”的殊勝證德。

  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上師是一切佛事業之作者”之不共結行

  如是祈禱後,觀頂上上師佛身支分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礙心中生起極大淨信,及障礙對善知識一切所行見爲功德,特別是障礙對“上師是一切佛事業之作者”生起證德的罪障皆得淨化,自他一切有情心中皆生起如是殊勝的證德。

  

  叁、“自所見相無法決定”

  “自所見相無法決定”之不共加行:

  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祈請!(隨力而誦)

  我及如母一切有情于輪回中,備嘗種種劇烈長時極大痛苦,皆因未能在心中對善知識生起極大淨信,及未能對善知識一切所行見爲功德所致,尤其是未能對“自所見相無法決定”生起殊勝證德,今懇祈上師佛賜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對善知識生起極大淨信,並對善知識一切所行見爲功德,尤其是對“自所見相無法決定”生起殊勝證德。 (猛力祈請叁遍或七遍已如是觀想:)

  觀自己頂上上師佛諸身分中降下五彩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令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礙對善知識心中生起極大淨信,及障礙對善知識一切所行見爲功德,特別是障礙對“自所見相無法決定”生起證德的罪障得到清淨,身體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一切福壽教證功德增長廣大,尤其心中對善知識生起極大淨信,及對善知識一切所行見爲功德,特別是“自所見相無法決定”的殊勝證德。

  “自所見相無法決定”之正行:

  觀上師能仁心間化現出與自己親具法緣的諸尊上師,安住于面前虛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若心想:“佛已盡除一切過失,具足一切功德,然而我的這些善知識,卻有著這樣那樣由叁毒引發的種種過錯,不會是真佛的。”這是由于自己的顯現沒有清淨的緣故。由此過去善星妄見佛的一切行爲都是虛僞狡詐的行爲;無著見至尊彌勒是一條母狗;梅者巴看見瑜伽自在夏瓦熱巴做著殺豬等殘忍的行爲;那若巴看見谛洛巴猶如瘋子一般燒烤活魚;沙彌柴夏吾看到金剛亥母爲一個麻風女人;金剛鈴尊者看到金剛亥母爲一個牧女;阿阇黎佛智看到阿阇黎妙音親爲袈裟纏頭正在耕地的在家僧人相。

  大商主子善財童子依大仙勝暖處的教言,前往國王火處學菩薩行,正碰到國王火在審理案件,看見國王坐在高大的寶座上,萬名大臣以及猶如地獄獄卒般可怕的劊子手,正在對犯人行著挖眼珠剁手足等酷刑,心想:“這個國王火沒有善法,唯行惡業,哪裏會有菩薩行呢?”這時空中諸天說:“你不記得大仙勝暖處的教言了嗎?”善財于是繞王叁匝,國王將他領入裏面,說:“我已證得菩薩解脫幻化遊戲叁昧,在我國土上的人多行種種不善之業,我向他們示現幻化的劊子手,殺死幻化的犯人,令我國中的人怖畏惡業,生大厭離。”

  無著菩薩的《菩薩地》中說:“菩薩可奪殘虐惡王之國,以法治之。”

  過去理域有兩位沙彌修習文殊本尊法,經十叁年不見本尊聖容,他們心想:“這位聖者悲心也太小了吧。”這時文殊降臨空中說:“我與你們因緣不深,大悲觀世音菩薩現在受生爲雪域法王松贊幹布,去他那裏吧!”他們來到藏地,在朵隆溝尾看到許多被國王治罪砍下的人頭和手足,在旦波的帳篷間看到人頭牆、眼珠堆和放置手足的刑房,慘不忍睹,二人心想:“那個文殊大概是魔變來欺騙我們的,這個藏王哪裏是什麼的化身,分明是殺人的魔君。”正准備返回故裏,松贊幹布以神通勾來相見,解開頭巾,現出阿彌陀佛,說:“我是西藏的觀世音,你二人不要害怕。”沙彌問:“那麼,殺死這麼多有情的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嗎?”

  “我從執政以來,沒有絲毫損害有情,這些化機以寂靜法難以調伏,因此用幻化的刑具懲罰幻化的人。現在你二人想求什麼呢?”

  “只想回家鄉。”

  “好吧,把裝食物的袋子裝滿沙子,臥在上面。”二沙彌依言而行,刹那間回到家鄉理域一個岩洞口處。太陽已高高升起,沙子也全部變成了黃金。這兩位沙彌若最初沒有生起邪分別,將獲得最勝的大印成就,而今得到的不過沙變爲金的悉地而已,但後世仍將會證得無莊嚴阿羅漢果。

  瑪爾巴尊者爲了淨化米勒日巴的業障,命他一人修建九層城堡,背上磨得現出了脊骨。屢屢從爲衆弟子灌頂的法座上將他趕走,令他羞愧地想:“這時真恨不得找個地洞鑽下去。”承受了多次的傷心失望,這些都完全是爲了淨化米勒日巴尊者的業障,絕非出自瑪爾巴尊者的私欲。因此,我們的善知識雖然示現這樣種種行爲,然而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心中究竟有著怎樣的意趣?因此,祈禱上師佛加持我及一切有情,令心中刹那亦不生起見善知識過錯的分別心,順利生起見善知識一切所行都是功德的殊勝信心!

  這裏最主要的違緣是想到上師中有的脾氣粗暴,有的心存偏私,有的悭貪心大,有的學處放逸,有的智慧低劣等等,這就需要對于沒有信心的上師,專門分開作緣念,細細思維前面所引的顯密經教的內涵,遮止分別過失的心。如此修習直至生起強烈顯著的信心,這是至關重要的。

  

  《文殊口授》中之教授:如《寶炬經》中所說:“信爲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斷除疑惑渡諸流,信爲表相安樂成。信爲無濁心及行,斷除我慢恭敬本,信是寶藏與勝足,若守攝善之根本。”

  首先以對善知識生起不退轉的深心信解爲前提,要現見善知識遠離衆過失,具足諸功德。

  有雲:由于鬥诤時故,常見上師爲功過混合之相。我等業力不淨之徒衆,必然常常現見上師爲功德過失混合之相,所以首先應該斷除觀察過失之念。若能如此,則必然現見上師具諸功德之相。

  如何斷除觀察過失之念呢?比如良醫根據病情開具良方時,乃至微小的疾病,亦令其明顯,生起微小的苦痛後方可施治。首先,應逐一尋找上師行爲中現爲過患之處,視爲所緣。

  如對敵友及非敵友(中庸)之人,雖曾大致了解,但對其所行之細節不去特意觀察,只能産生模糊的影像,故而無法生起明顯的叁毒等諸(邪執)分別心。倘若對其顯現分別細細觀察,其行爲的好壞就不像已過之事,而如同當下發生的一樣,清晰顯現,故而對此生起苦樂等諸俱生分別心。

  同樣,如若憶念我之具德上師,其身形言談與內心的行相等,總之,其行住坐臥、衣著方式等,從微細起的一切行爲中的或優,或劣,或中的一切現象,數數視爲所緣,直到其好壞的所緣境自然顯現爲止,反複串習。

  然後,如此現見的上師諸過失,是實有過失而顯現呢,還是無有過失而顯現?生起疑慮時,應思維:我之善知識絕非有此等過失,而是自己無始以來所造之業及煩惱的嚴重障礙之力所致,實無其事而現如此等相。正如根識錯亂者見潔白雪山爲藍色,疸病患者見白螺爲黃色一樣。

  爲利我等完全被叁毒掌控的一切有情,上師一定以各種方便,特意顯現不清淨之相。

  僅有盲目願望的修行不能抵擋各種違緣,要以比喻和正因等方便令生起定解。比如證得無上正等覺的佛乃是斷除一切過失,具得一切功德者,但善星比丘、提婆達多及諸外道等,把佛視爲諸過失和罪障的集合體。無著菩薩見彌勒菩薩爲下半身腐爛生蟲的母狗,阿阇黎佛智見阿阇黎妙吉祥善師爲家僧老翁,頭系僧衣而耕田者。那若巴見谛洛巴燒烤活魚,沙彌枳布巴見金剛亥母爲麻風病人等。

  《父子相見經》(《大寶積經·父子相見會》)中說到佛化魔相利益衆生等事,依此思維自所見相不確定之理。如是,對上述的上師諸行,具有如黑暗般不悅意過失之念,依此等觀察修行的種種方便,如同暗窟中照入陽光一樣,念上師種種過失之心,一一遠離,現爲明亮之相。

  如上所雲,若能如法修行,即使是初學者亦定能生起定解。上師無有過失乃究竟之義,對此生起定解,諸功德相必然了達。然在法之本性中,自己的哪一種分別功過之念較爲猛勵,其相違的分別功過之念皆能被震懾。因此,對善知識所具有的智、尊、賢等功德,乃至對財富的少欲,念誦的精確等。哪怕有一個明顯的功德,就念想我師有如此如此等殊勝功德,如此反複而猛力地思維,則我師有諸如悭吝、執著、少聞等等過失的念想皆能被震懾,其過漸次變得不明顯。如同在叁十日(農曆月末)時,月亮雖在空中,然有陽光之故,月光變得不明顯一樣,哪怕是微小的分別過失之念,亦應盡力斷除,微小功德亦應令其生起,增長信心,乃自證一切衆善成就之根本,故而意義甚大。”

  

  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自所見相無法決定”之不共結行:

  如是祈禱後,觀頂上上師佛身支分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礙心中生起極大淨信,及障礙對善知識一切所行見爲功德,特別是障礙對“自所見相無法決定”生起證德的罪障皆得淨化,自他一切有情心中皆生起如是殊勝的證德。

  根據時間,每一座澍注甘露淨治罪障七次或更多,座座如是行之,直到生起相應覺受爲止,然後轉入下一所緣等如前。

  

  第四節 意樂依止之二——隨念深恩

  隨念深恩分二:說法恩,師恩勝佛。

  《掌中解脫》中說:如某人因服用藥…

《菩提道次第正行實修全函•如意寶梯 依止善知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