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食、毒叁者而瀕臨死亡時,如果有位醫師能使他將所服的毒吐出、將所進的食物轉變爲藥、將所吃的藥轉變爲無死甘露,這樣的話,這位醫師的恩德是極大的;同樣的,我們像吸毒一樣造有許多墮惡趣的個善業,對於這些惡業,上師命我們忏除。對於那些爲了現世長壽、無病、利敬、聲望的目的而造的善業,上師命我們生起善妙動機和作清淨回向發願來加以改變,使之成爲能利益我們後世的正法。對於那些爲了獲得後世增上生和解脫之故所造的善業,上師命我們將之轉變爲妩上圓滿正覺之因。所以,還有誰的恩德比上師更大呢
《甘露藏》中說:“等同一偈字數劫,供養亦難報師恩; 遑論開示全圓道,如定恩德誰能量
”又如:“如人羁獄受大苦,某人出資贖出獄,今住受用圓滿處,當稱彼爲大恩人。是故諸師於我等,開示解脫惡趣法,暫今隨欲而受用,人天富樂拖大恩。次善開示無上法,能滅輪回諸衰損,導往叁身妙果位,此等恩德胡不大
”
一、念說法恩之不共加行:
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祈請!(隨力而誦)
我及如母一切有情于輪回中,備嘗種種劇烈長時極大痛苦,皆因未能隨念善知識深恩,特別是念說法恩所致,今懇祈上師佛賜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夠生起“隨念善知識深恩,特別是念說法恩”的殊勝證德。 (猛力祈請叁遍或七遍已如是觀想:)
觀自己頂上上師佛諸身分中降下五彩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令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礙“隨念善知識深恩,特別是念說法恩”的罪障得到清淨,身體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一切福壽教證功德增長廣大,尤其心中生起“隨念善知識深恩,特別是念說法恩”之殊勝證德。
念說法恩之正行:
觀上師能仁心間化現出與自己親具法緣的諸尊上師,安住于面前虛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清晰緣念自己面前的諸位善知識,思維:我的這些善知識,對我有極大的恩德,對此能斷除一切輪回惡趣痛苦、獲得殊勝解脫圓滿大覺寶位的賢善妙道,我今能通達明了,全是這些善知識的大恩。往昔大覺世尊爲了一首或半首偈頌,曾身插千釘、身剜千燈,爲法舍棄自己美麗的王妃、可愛的孩子,讓凶惡的夜叉吃掉。阿底峽尊者爲了在金洲大師座前聽受菩提心的教授,在浩淼無際的大海中乘船漂泊了十叁個月。
過去諸大譯師不惜生命前往印度求取正法,一路高山險阻、毒蛇猛獸,忍受種種恐怖,有詩爲證:
“林密荊不盡,路漫遙無期,
險隘江水阻,兀木似僵屍,
莫言寒暑苦,今思心尚悸。”
他們承受了如此多的艱難苦行,而我們不要受這些苦行,善知識如父育子般,毫無隱瞞地將自所學慈悲如理地教授給我們,恩德之大實在是無可言喻!
阿底峽尊者曾說:“你不需承受苦行即可獲得甚深教法,此有極大的意義,應當好好地修習!”譬如有人吞下毒食痛苦將死,有明醫令他吐出了毒藥,所吃的食物變成養人的良藥,吃下的藥變成不死的甘露,對于這位病人而言,重要之事無逾于此,恩德深重也沒較此良醫更甚的了。同理,具相的上師令具相的弟子以四力忏悔以前所集將墮惡趣的不善業,防護今後不令更作,令唯求今生的果利轉變爲求取後世的義利,令求取人天果報的善根轉變爲解脫及一切種智的勝因,對于弟子而言,沒有比這更爲重要的事情,恩德的深重更無能逾越這位上師!我們的上師,就象施食救活那些爲饑餓逼迫瀕臨死亡的人一樣,對于我們這些不能被諸佛菩薩及諸先覺親自教導的衆生,令學習聞思修的規則,明白甚深道次第的竅要,恩德之大,邱山難喻!
如是念已,今懇祈上師佛賜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生起“隨念善知識深恩,特別是念說法恩”的殊勝證德。
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念說法恩之不共結行:
如是祈禱後,觀頂上上師佛身支分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礙“隨念善知識深恩,特別是念說法恩”的罪障得到清淨,自他一切有情心中皆生起如是殊勝的證德。
簡言之,由於我們過去受生的地點、時間不對,所以那些先德誰都不能引導我們,而將我們棄置了,我們只得留在濁世中最糟糕的時代,正如《入行論》中所說:“饒益衆有情,無數佛已逝,然我因自過,未得彼教養。”
因此,我們應當想:“現在這位上師能對我作這樣的引導方便,上師的悲心真大啊!”
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師恩勝佛之不共結行:
如是祈禱後,觀頂上上師佛身支分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礙“隨念善知識深恩,特別是念師恩勝佛”罪障得到清淨,自他一切有情心中皆生起如是殊勝的證德。
根據時間,每一座澍注甘露淨治罪障七次或更多,座座如是行之,直到生起相應覺受爲止,然後轉入下一所緣等如前。
第五節 加行依止法
《掌中解脫》中說:
“如《經莊嚴論》中所說:“當由財利及承事,並修行門依知識。”加行依止法中有下、中、上叁類方法。學生在依止教書老師學法時,此叁者皆備。所以,對上師如理修依止法,就是修“上師瑜伽”。如果我們與上師共住而作依止的話,便不需另求上師瑜伽所緣;如果我們不在上師跟前,則應生起資糧田,修獻浴、禮拜、供養等法。取悅善知識的最上方便,即是如教修行供養。至尊彌勒日巴說:
“我無財物可奉獻,然以修行報師恩。”
以及:
“堅韌耐苦之修行,是令師喜之侍奉。””
需要說明的是,關于依止善知識修法與六加行法之間的次序安排,《成就盛宴》廣、中、略叁軌根據的是兩輩班禅大師在《速道》和《安樂道》中的教授,此亦是達波·降貝倫珠所著的《有緣頸嚴》中的修法,帕邦喀大師極爲贊歎之教授。
依《文殊口授》之教授而修,則次序有所不同。如《掌中解脫》說:
“《文殊口授》廣、略二派中,均將“加行依止知識法”歸入第四加行法,所以這兩派在說完第叁加行法後,會接著講:“意樂依止法”。在“加行依止法”開始時,會先迎請上師資糧田,再作供養等後叁種加行法。這是我們不在上師跟前,或未能與上師共住等情況下,以財物取悅上師的修法。”《文殊口授》傳規的資糧田觀想方法,詳見《掌中解脫》第九天。
加行依止之不共加行:
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祈請!(隨力而誦)
我及如母一切有情于輪回中,備嘗種種劇烈長時極大痛苦,皆因未能如理以加行依止善知識所致,今懇祈上師佛賜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夠生起“如理以加行依止善知識”之殊勝證德。 (猛力祈請叁遍或七遍已如是觀想:)
觀自己頂上上師佛諸身分中降下五彩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令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礙“如理以加行依止善知識”的罪障得到清淨,身體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一切福壽教證功德增長廣大,尤其是自他一切有情相續中生起”如理以加行依止善知識“之殊勝證德。
加行依止之正行:
觀上師能仁心間化現出與自己親具法緣的諸尊上師,安住于面前虛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思維:有叁法令師歡喜,一者財物供養,二者身語承侍,叁者依教奉行。
一、財物供養。應當把自己最好的物品供養上師。若有好的而供劣的,就犯了違背叁昧耶戒的罪。若自只有差的,或者上師喜歡這個差的,那麼就沒有過失。
二、身承侍者,如塗藥、按摩、擦拭、侍病等。作這些事時,應念自己將獲得無量的功德。
薩迦班智達說:“我年輕時也曾修習上師瑜伽法。由于要修習上師瑜伽,我就向至尊紮巴尖參請求傳法。至尊說:“你對我沒有生起真佛想,只是認爲是你的叔叔,無法以身財受用承受對上師的苦行。”就沒有答允給我傳法。後來,我出現了將死的惡兆,身體不適,那時上師的法體也欠安,我廢寢忘食地照料承侍上師,極大的罪障得以淨化,上師這才傳授了上師瑜伽,我對上師生起了真佛想,親見了上師是一切佛的體性至尊文殊,得以從死兆中解脫出來,身體變得無比安樂,無倒通達了一切聲明、因明、詩韻、戒律乃至俱舍等甚深的經教道理,對叁藏獲得無礙辯才,天人和鬼類都對我生起慈心。漢地國王等驕慢自大的人也來求法,並對我深加敬重,我內心生起了清淨的證德。以前上師示現病相,實際上是爲了利益我。其他人若能這樣承侍上師,也一定會圓滿廣大的資糧。”
那若巴大師也曾不惜生命,承受無量的難行苦行,終于達成所願。
瑪爾巴大師在上師那若巴圓寂以後,在強烈的信心驅使下,他到處尋找上師,終于與上師會面。
米勒日巴尊者一個人承擔建造九層城堡,白天修建城堡,夜裏還要作師母達媚瑪的仆從,背水、磨面、燒火、擦灰,乃至擠奶用的小凳都是由米勒日巴尊者身體代替,而最終成就了一切大義。
仲敦巴朝谒阿底峽尊者,問:“我以前的所作,有沒有趣入法?”
尊者答曰:“唯有承侍賽增上師這一點趣入正法,其余的都沒有。”
又問:“藏地修行者甚多,爲何成就的很少?”
阿底峽尊者說:“大乘功德生起多少全賴上師,你們藏人見師唯是平庸,豈能生起功德!”
語承侍上師者,應當隨處宣揚上師的功德,以贊頌音祈禱上師,上師說法,即令僅有一首偈頌,也應贊歎”善哉善哉!”更何況開講廣大的法義?
叁、依教奉行令師歡喜者,應當依照上師的吩咐如理而行。
對于實爲真佛的諸善知識,我當不顧身命財物而行供養,尤其應當依教奉行令師歡喜。惟願上師佛加持令我能如是而行!
如是念已,今懇祈上師佛賜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生起“如理以加行依止善知識”…
《菩提道次第正行實修全函•如意寶梯 依止善知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