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出与自己亲具法缘的诸尊上师,安住于面前虚空中,心中这样思维,并口诵:
另外,诸佛还会应我们各自的善根示现种种身形,《宝积经·父子相见会》中:
“或现释梵王,亦或现魔相,
饶益诸有情,世间不能了。
或现为女人,亦或现畜生,
无贪示有贪,无畏示恐惶,
无痴痴呆现,无癫示癫狂,
体非残示残,变化种种相,调伏诸有情。”
如是念已,今恳祈上师佛赐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生起“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的殊胜证德。
诵七遍或二十一遍,并全神贯注思维其义,生起相应的强烈信心后,观想澍注甘露净治罪障如下:
“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之不共结行
如是祈祷后,观顶上上师佛身支分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无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碍心中生起极大净信,及障碍对善知识一切所行见为功德,特别是障碍对“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生起证德的罪障皆得净化,自他一切有情心中皆生起如是殊胜的证德。
三、“自所见相无法决定”
“自所见相无法决定”之不共加行:
总摄一切归处上师尊,能仁金刚持前我祈请!(随力而诵)
我及如母一切有情于轮回中,备尝种种剧烈长时极大痛苦,皆因未能在心中对善知识生起极大净信,及未能对善知识一切所行见为功德所致,尤其是未能对“自所见相无法决定”生起殊胜证德,今恳祈上师佛赐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对善知识生起极大净信,并对善知识一切所行见为功德,尤其是对“自所见相无法决定”生起殊胜证德。 (猛力祈请三遍或七遍已如是观想:)
观自己顶上上师佛诸身分中降下五彩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令无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碍对善知识心中生起极大净信,及障碍对善知识一切所行见为功德,特别是障碍对“自所见相无法决定”生起证德的罪障得到清净,身体变为莹澈的光明之体,一切福寿教证功德增长广大,尤其心中对善知识生起极大净信,及对善知识一切所行见为功德,特别是“自所见相无法决定”的殊胜证德。
“自所见相无法决定”之正行:
观上师能仁心间化现出与自己亲具法缘的诸尊上师,安住于面前虚空中,心中这样思维,并口诵:
若心想:“佛已尽除一切过失,具足一切功德,然而我的这些善知识,却有着这样那样由三毒引发的种种过错,不会是真佛的。”这是由于自己的显现没有清净的缘故。由此过去善星妄见佛的一切行为都是虚伪狡诈的行为;无著见至尊弥勒是一条母狗;梅者巴看见瑜伽自在夏瓦热巴做着杀猪等残忍的行为;那若巴看见谛洛巴犹如疯子一般烧烤活鱼;沙弥柴夏吾看到金刚亥母为一个麻风女人;金刚铃尊者看到金刚亥母为一个牧女;阿阇黎佛智看到阿阇黎妙音亲为袈裟缠头正在耕地的在家僧人相。
大商主子善财童子依大仙胜暖处的教言,前往国王火处学菩萨行,正碰到国王火在审理案件,看见国王坐在高大的宝座上,万名大臣以及犹如地狱狱卒般可怕的刽子手,正在对犯人行着挖眼珠剁手足等酷刑,心想:“这个国王火没有善法,唯行恶业,哪里会有菩萨行呢?”这时空中诸天说:“你不记得大仙胜暖处的教言了吗?”善财于是绕王三匝,国王将他领入里面,说:“我已证得菩萨解脱幻化游戏三昧,在我国土上的人多行种种不善之业,我向他们示现幻化的刽子手,杀死幻化的犯人,令我国中的人怖畏恶业,生大厌离。”
无著菩萨的《菩萨地》中说:“菩萨可夺残虐恶王之国,以法治之。”
过去理域有两位沙弥修习文殊本尊法,经十三年不见本尊圣容,他们心想:“这位圣者悲心也太小了吧。”这时文殊降临空中说:“我与你们因缘不深,大悲观世音菩萨现在受生为雪域法王松赞干布,去他那里吧!”他们来到藏地,在朵隆沟尾看到许多被国王治罪砍下的人头和手足,在旦波的帐篷间看到人头墙、眼珠堆和放置手足的刑房,惨不忍睹,二人心想:“那个文殊大概是魔变来欺骗我们的,这个藏王哪里是什么的化身,分明是杀人的魔君。”正准备返回故里,松赞干布以神通勾来相见,解开头巾,现出阿弥陀佛,说:“我是西藏的观世音,你二人不要害怕。”沙弥问:“那么,杀死这么多有情的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吗?”
“我从执政以来,没有丝毫损害有情,这些化机以寂静法难以调伏,因此用幻化的刑具惩罚幻化的人。现在你二人想求什么呢?”
“只想回家乡。”
“好吧,把装食物的袋子装满沙子,卧在上面。”二沙弥依言而行,刹那间回到家乡理域一个岩洞口处。太阳已高高升起,沙子也全部变成了黄金。这两位沙弥若最初没有生起邪分别,将获得最胜的大印成就,而今得到的不过沙变为金的悉地而已,但后世仍将会证得无庄严阿罗汉果。
玛尔巴尊者为了净化米勒日巴的业障,命他一人修建九层城堡,背上磨得现出了脊骨。屡屡从为众弟子灌顶的法座上将他赶走,令他羞愧地想:“这时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承受了多次的伤心失望,这些都完全是为了净化米勒日巴尊者的业障,绝非出自玛尔巴尊者的私欲。因此,我们的善知识虽然示现这样种种行为,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心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趣?因此,祈祷上师佛加持我及一切有情,令心中刹那亦不生起见善知识过错的分别心,顺利生起见善知识一切所行都是功德的殊胜信心!
这里最主要的违缘是想到上师中有的脾气粗暴,有的心存偏私,有的悭贪心大,有的学处放逸,有的智慧低劣等等,这就需要对于没有信心的上师,专门分开作缘念,细细思维前面所引的显密经教的内涵,遮止分别过失的心。如此修习直至生起强烈显著的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
《文殊口授》中之教授:如《宝炬经》中所说:“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断除疑惑渡诸流,信为表相安乐成。信为无浊心及行,断除我慢恭敬本,信是宝藏与胜足,若守摄善之根本。”
首先以对善知识生起不退转的深心信解为前提,要现见善知识远离众过失,具足诸功德。
有云:由于斗诤时故,常见上师为功过混合之相。我等业力不净之徒众,必然常常现见上师为功德过失混合之相,所以首先应该断除观察过失之念。若能如此,则必然现见上师具诸功德之相。
如何断除观察过失之念呢?比如良医根据病情开具良方时,乃至微小的疾病,亦令其明显,生起微小的苦痛后方可施治。首先,应逐一寻找上师行为中现为过患之处,视为所缘。
如对敌友及非敌友(中庸)之人,虽曾大致了解,但对其所行之细节不去特意观察,只能产生模糊的影像,故而无法生起明显的三毒等诸(邪执)分别心。倘若对其显现分别细细观察,其行为的好坏就不像已过之事,而如同当下发生的一样,清晰显现,故而对此生起苦乐等诸俱生分别心。
同样,如若忆念我之具德上师,其身形言谈与内心的行相等,总之,其行住坐卧、衣着方式等,从微细起的一切行为中的或优,或劣,或中的一切现象,数数视为所缘,直到其好坏的所缘境自然显现为止,反复串习。
然后,如此现见的上师诸过失,是实有过失而显现呢,还是无有过失而显现?生起疑虑时,应思维:我之善知识绝非有此等过失,而是自己无始以来所造之业及烦恼的严重障碍之力所致,实无其事而现如此等相。正如根识错乱者见洁白雪山为蓝色,疸病患者见白螺为黄色一样。
为利我等完全被三毒掌控的一切有情,上师一定以各种方便,特意显现不清净之相。
仅有盲目愿望的修行不能抵挡各种违缘,要以比喻和正因等方便令生起定解。比如证得无上正等觉的佛乃是断除一切过失,具得一切功德者,但善星比丘、提婆达多及诸外道等,把佛视为诸过失和罪障的集合体。无著菩萨见弥勒菩萨为下半身腐烂生虫的母狗,阿阇黎佛智见阿阇黎妙吉祥善师为家僧老翁,头系僧衣而耕田者。那若巴见谛洛巴烧烤活鱼,沙弥枳布巴见金刚亥母为麻风病人等。
《父子相见经》(《大宝积经·父子相见会》)中说到佛化魔相利益众生等事,依此思维自所见相不确定之理。如是,对上述的上师诸行,具有如黑暗般不悦意过失之念,依此等观察修行的种种方便,如同暗窟中照入阳光一样,念上师种种过失之心,一一远离,现为明亮之相。
如上所云,若能如法修行,即使是初学者亦定能生起定解。上师无有过失乃究竟之义,对此生起定解,诸功德相必然了达。然在法之本性中,自己的哪一种分别功过之念较为猛励,其相违的分别功过之念皆能被震慑。因此,对善知识所具有的智、尊、贤等功德,乃至对财富的少欲,念诵的精确等。哪怕有一个明显的功德,就念想我师有如此如此等殊胜功德,如此反复而猛力地思维,则我师有诸如悭吝、执着、少闻等等过失的念想皆能被震慑,其过渐次变得不明显。如同在三十日(农历月末)时,月亮虽在空中,然有阳光之故,月光变得不明显一样,哪怕是微小的分别过失之念,亦应尽力断除,微小功德亦应令其生起,增长信心,乃自证一切众善成就之根本,故而意义甚大。”
诵七遍或二十一遍,并全神贯注思维其义,生起相应的强烈信心后,观想澍注甘露净治罪障如下:
“自所见相无法决定”之不共结行:
如是祈祷后,观顶上上师佛身支分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无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能障碍心中生起极大净信,及障碍对善知识一切所行见为功德,特别是障碍对“自所见相无法决定”生起证德的罪障皆得净化,自他一切有情心中皆生起如是殊胜的证德。
根据时间,每一座澍注甘露净治罪障七次或更多,座座如是行之,直到生起相应觉受为止,然后转入下一所缘等如前。
第四节 意乐依止之二——随念深恩
随念深恩分二:说法恩,师恩胜佛。
《掌中解脱》中说:如某人因服用药…
《菩提道次第正行实修全函•如意宝梯 依止善知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