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生起“善知識真實是佛”的殊勝證德。
二、自所見相不能決定之不共加行:
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祈請!(隨力而誦)
觀想上師本尊心間放出直接結有法緣衆師長,端坐于面前空中。
我與一切母親有情受生輪回以來,長時領受種種劇苦,此乃未能于相續中,“于此諸善知識不起刹那觀過之心,生起見師所作悉爲功德之大信心”的殊勝證德所致。是故祈請上師本尊加持,令我與一切母親有情之相續中,“于此諸善知識不起刹那觀過之心,順易生起見師所作悉爲功德”之大信心的殊勝證德!猛力祈請叁遍或七遍已,如是觀想: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善知識不起刹那觀過之心,生起見師所作悉爲功德”的大信心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于此諸善知識不起刹那觀過之心,順易生起見師所作悉爲功德”之大信心的殊勝證德。
自所見相不能決定之正行:
觀想上師本尊心間放出直接結有法緣衆師長,端坐于面前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若念佛本是淨一切過、圓一切德者,然而此諸善知識似有如此這般由叁毒發起之過失,故非是佛。當知此乃自所見相不淨所致。往昔亦因自所見相不淨故,善星比丘見大師佛陀一切事業純系欺僞,無著見至尊彌勒爲母犬,彌勒巴則見瑜伽自在夏瓦裏巴爲一作殺豬等不如法事者。以此爲例,我之諸善知識非如所現真有過失,實乃自所見相不淨所致。是故祈請上師本尊加持,令我與一切母親有情之相續中,于此諸善知識不起刹那觀過之心,順易生起見師所作悉爲功德之大信心!
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自所見相不能決定之不共結行: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于此諸善知識不起刹那觀過之心,順易生起見師所作悉爲功德”之大信心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于此諸善知識不起刹那觀過之心,順易生起見師所作悉爲功德”之大信心的殊勝證德。
第四節 意樂依止善知識——念恩生敬
念恩生敬之不共加行:
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祈請!(隨力而誦)
觀想上師本尊心間放出直接結有法緣衆師長,端坐于面前空中。
我與一切母親有情受生輪回以來,長時領受種種劇苦,此乃未能生起“隨念此諸善知識恩德”之大恭敬。是故祈請上師本尊加持,令我與一切母親有情,現在生起“隨念此諸善知識恩德”之大恭敬的殊勝證德!(猛力祈請叁遍或七遍已,如是觀想:)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生起“隨念此諸善知識恩德”之大恭敬的殊勝證德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生起“隨念此諸善知識恩德”之大恭敬的殊勝證德。
念恩生敬之正行:
觀想上師本尊心間放出直接結有法緣衆師長,端坐于面前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此諸善知識于我恩德極大,我能通曉順易惠賜我等斷輪回與惡趣諸苦之最上解脫、大寶正等覺位之甚深道,實乃此諸善知識之恩德。是故祈請上師本尊加持,令我與一切母親有情之相續中,順易生起隨念此諸善知識恩德之大恭敬!
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念恩生敬之不共結行: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隨念此諸善知識恩德”生起殊勝證德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生起“隨念此諸善知識恩德”之大恭敬的殊勝證德。
第五節 加行依止善知識
加行依止之不共加行:
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祈請!(隨力而誦)
觀想上師本尊心間放出直接結有法緣衆師長,端坐于面前空中。
我與一切母親有情受生輪回以來,長時領受種種劇苦,此乃未能對“以加行如法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所致。是故祈請上師本尊加持,令我與一切母親有情,現在對“以加行如法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猛力祈請叁遍或七遍已,如是觀想:)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以加行如法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生起令諸善知識生起喜悅的叁種悅師之行的殊勝證德。
加行依止之正行:
觀想上師本尊心間放出直接結有法緣衆師長,端坐于面前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我爲此等真實是佛的諸善知識故,身、命、受用等無所顧惜而作施舍,尤其當以如教奉行之供養令師歡喜,祈請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加行依止之不共結行: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以加行如法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生起令諸善知識生起喜悅的叁種悅師之行的殊勝證德。
第二章 多個所緣串修
依止善知識多個所緣串修之不共加行:
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祈請!(隨力而誦)
我及如母一切有情于輪回中,備嘗種種劇烈長時極大痛苦,皆因未能對“如理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所致,今懇祈上師佛賜予加持,令我及一切如母有情能對“如理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 (猛力祈請叁遍或七遍已如是觀想:)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如理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生起“如理依止善知識”的殊勝證德。
依止善知識多個所緣串修之正行:
觀想上師本尊心間放出直接結有法緣衆師長,端坐于面前空中。心中這樣思維,並口誦:
依止善知識的利益:一、得以趨近佛陀寶位;二、能令諸佛歡喜;叁、生生不乏善知識攝受;四、不爲諸惡業煩惱所敗;五、不違菩薩大行常生隨念,諸功德聚漸次增長;六、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大義;七、由恭敬承侍善知識故,當于惡趣所受諸苦,即于現世身心少受損惱,或于夢中而領受之,昔諸惡業即得拔除淨盡;八、能映蔽以諸珍財供養十方無量諸佛所得善根。
不依止善知識之過患,正好與上述八種依止利益相反,也就是“不能趨進佛位”等。
不如法依止善知識之過患:一、若輕毀上師即輕毀諸佛;二、若于上師生嗔,即壞與彼刹那數相等劫之善根,並經等量劫生于地獄;叁、雖依咒乘亦不得殊勝成就;四、雖勤修續義亦與修地獄相似;五、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六、此生中爲病等不如意事纏繞;七、後世漂流于無邊惡趣;八、 一切生中匮乏善知識。
此諸善知識真實是佛。如正等覺于諸大寶續部中說,勝者金剛持將于濁世示現善知識相、利益衆生。我之諸善知識亦唯身相示現不同,實乃勝者金剛持爲攝受我等無緣親見佛陀者所示現之善知識身相。
若念佛本是淨一切過、圓一切德者,然而此諸善知識似有如此這般由叁毒發起之過失,故非是佛。當知此乃自所見相不淨所致。
此諸善知識于我恩德極大,我能通曉順易惠賜我等斷輪回與惡趣諸苦之最上解脫、大寶正等覺位之甚深道,實乃此諸善知識之恩德。
我爲此等真實是佛諸善知識故,身、命、受用等無所顧惜而作施舍,尤其當以如教奉行之供養令師歡喜,祈請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誦七遍或二十一遍,並全神貫注思維其義,生起相應的強烈信心後,觀想澍注甘露淨治罪障如下:
依止善知識多個所緣串修之不共結行:
以祈請故,觀頂上上師本尊之身降澍五色甘露、光明,灌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無始以來所積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能對“如理依止善知識”生起殊勝證德之罪、障、病、魔悉皆淨除,身成澄明光體,壽命、福澤等功德悉皆增長;尤其自他相續中生起“如理依止善知識”的殊勝證德。
觀想所有愉快的事都是上師的加持;所有痛苦的事都是上師的慈悲。重要的是,要利用此種經驗增強對上師的忠心和恭敬心,而不必到別處去尋找痛苦的解藥。
附錄一·《大方廣佛華嚴經》摘錄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卷第五十叁 離世間品第叁十八之一
佛子,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爲悟入一切智智故,親近供養善知識時,應起十種心。何等爲十?所謂起給侍心、歡喜心、無違心、隨順心、無異求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願心、如來心、同圓滿行心,是爲十。
卷第六十六 入法界品第叁十九之七
爾時善財童子出妙光城,遊行道路。正念思惟大光王教,憶念菩薩大慈幢行門,思惟菩薩隨順世間叁昧光明門,增長彼不思議願福德自在力,堅固彼不思議成熟衆生智,觀察彼不思議不共受用大威德,憶念彼不思議差別相,思惟彼不思議清淨眷屬,思惟彼不思議所作業。
生歡喜心 生淨信心
…
《菩提道次第正行實修全函•如意寶梯 依止善知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