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耕雲心藥錄——心理疾病篇 卷下▪P7

  ..續本文上一頁不再有光明的感受,人生也顯得不開朗。當然,他的心是亂的、不統一的、四分五裂的。精神就是心,一個分裂不統一的心,是不能“借假修真”的,因爲它沒有力量。(修心訣;(五) 隨想入陰)

  二十九、精神病成因——活在錯誤中

  禅是“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但你沒有到達那個程度,你就是眼高手低。隨便說“理事無礙”,那是有因果的。有心就有業,無心則無罪。你還有分別心,還有自我執著的心,惡因明明種下了,你卻說無礙,到時候你會後悔,所以一定要行正。我們不能“行不由徑”、“舍正道而不由”,那就錯了,必須要行乎“中道”。最好的修行路線就是“中道”,“中者,中也”,譬如打靶,偏左、偏右、偏高、偏低,都不是好射手,要打到正中央,正中紅心,那才叫“中”。我們做事恰到好處,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不左不右,不高不低,恰到好處,剛好中規中矩,這就叫“中”。

  把“中”分開來說,就是佛講的“八正道”,只有行正道,才最安全,走叉路多危險,走小路易迷失。我們學禅的人,應該“存誠、行正”;如果行得不正,電阻很大,佛法透不過你的心,那是無法修學佛法的,因爲會有魔障,魔就是拿自己的錯誤跟罪惡來折磨、懲罰自己的人。你看看那些神經不正常、經常發瘋、情緒不穩的人,活得很苦惱的人,都是活在錯誤裏。有些人喜歡幹涉別人,卻又幹涉得毫無道理,別人根本沒錯,但他硬是看別人不順眼,他固然給別人製造了煩惱,但他也同時用自己的錯誤在折磨自己。

  妄想症的形成

  是源于喜歡不切實際地妄想。喜歡自日作夢,坐在辦公室裏手上拿著公文卷宗,心裏卻在盤算著“我若是中了六合彩,那就叁子臨門──妻子、兒子、房子都有了,如果加上車子,那更圓滿……”,這就是夢想。所謂“顛倒夢想”,並不一定指沒有睡著就在作夢。

  精神分裂的形成

  (1)精神分裂,是顛倒夢想所惹的禍。有些人習于狂想、亂想,任何事都只是想而不求結論,久而久之神經衰弱了,想這個事那個事卻來了,想那個事這個事又摻進來了,到了控製不住自己的思路時,就形成多頭意識,于是精神便分裂了。——

  (2)達摩祖師說“學禅有理入、有行入兩條路”,當你思維到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時,就是到達生命的源頭,就會桶底脫落,當下理、事二障除,我、法二執斷。有不少人認爲學佛法應該是無思、無爲的,這是偏見;因爲思維和不思維是一回事,當你臻于體用不二時,思維就是不思維,這可不是“白馬非馬”的戲論。因爲你思維的是實相,與法界的光明相應,你的心力會增長;如果是邪思妄想,就會沈入想陰,就會因生命力的浪費、萎縮,而面不華色。如果想什麼問題,都不求結論,久之,當你想一個問題時,十個、八個問題會一齊出現,而形成精神分裂,這是可以通得過實驗的。——無漏行

  (3)現代人很多患有時代病,最普遍的是神經衰弱和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是意志不統一,想得很多,心力無法集中,所想的事情往往和他的工作脫節,與做人做事都不相幹,久而久之,就會由神經衰弱而精神分裂了。所以,人不能妄想;要想,一定要有個單一的、光明的主題,集中心力精覃不雜地去想,沒有結論,絕不放手。這樣莊敬、嚴肅地去運用思維,才是正思維。如果輕率地亂想一通,只會傷害自己。

  人一進入想陰,他的心靈便開始黯淡,不再有光明的感受,人生也顯得不開朗。當然,他的心是亂的、不統一的、四分五裂的。精神就是心,一個分裂不統一的心,是不能“借假修真”的,因爲它沒有力量。(學禅的四個基礎(二) 行正)

  叁十、腦神經衰弱對治之法。

  那是因爲你你才神經衰弱,你不要倒因爲果。神經衰弱是“果”,亂想是“因”,你自己亂想才會神經衰弱。而且得這種病的人多半是有一點動物性很強,動物性很強就是本能欲望很強,本能欲望很強就容易得神經衰弱。因爲你接近動物性,所以你很容易感招動物靈的憑依;動物靈憑依的話,就會惡性循環。

  像這種人,如果血壓高,就找中醫,吃點龍骨散之類的中藥,可以治得好;如果血壓不高,就可以練習倒立,練習瑜伽術,頭下腳上,而且每天晚上睡覺以前,用熱水泡腳,慢慢地加溫、加熱水,泡半個多鍾頭,這樣的話,一個月就好了。每天熱水泡腳,每天早上倒立(不要晚上倒立,晚上倒立會睡不著),頭朝下,腳朝上。剛開始倒立是很難的,你可以有依托,跟打靶一樣,立姿有依托,你的腳可以靠著牆面,這樣一個月就好了。

  而且不要想念異性,不要以爲“亂想沒有關系”,男生想女生,女生想男生,病是這麼來的,若不是這樣的話,你可以罵我,病就是這麼來的。所以不要想,每天念念《金剛經》或拜佛,要請個佛像去拜,要集中精神以轉移目標,這叫轉移法。不是說佛能救你,而是集中精神。頂好請一個火頭金剛、青面獠牙的佛像,你看了,就不會亂想了。

  精神疾病,源于錯誤,違背了中道

  把“中”(中道的“中”)分開來說,就是佛講的“八正道”,只有行正道,才最安全,走叉路多危險,走小路易迷失。我們學禅的人,應該“存誠、行正”;如果行得不正,電阻很大,佛法透不過你的心,那是無法修學佛法的,因爲會有魔障,魔就是拿自己的錯誤跟罪惡來折磨、懲罰自己的人。你看看那些神經不正常、經常發瘋、情緒不穩的人,活得很苦惱的人,都是活在錯誤裏。有些人喜歡幹涉別人,卻又幹涉得毫無道理,別人根本沒錯,但他硬是看別人不順眼,他固然給別人製造了煩惱,但他也同時用自己的錯誤在折磨自己。

  在佛陀時代,修行人多半是“日中一食”,佛自己也是“日中一食”,保持半饑餓狀態,因爲他是出家人;我們在家的人要有合理的營養,不要吃刺激的東西,否則就違反了中道。而真正的修行是“心物一元”的,好比說你腿上長了一個瘡,或者你頭痛,你能坐在那兒禅定嗎?沒辦法!你必須是身心健康,才能禅定。而你禅定的工夫,不是坐在那兒什麼都不知道,那叫“枯木死灰定”,那叫“無記”,“無記”是打坐的大障礙。你必須要曆曆明明、清清楚楚,而且一念不生。別以爲這個做不到,其實很容易做到,你們現在就做到了。它的要領是什麼呢?就是“截斷兩頭”。我們的妄想從哪裏來?年紀大的人最喜歡想過去,年紀輕的人最喜歡編織未來。各位知道,妄想也需要能源的,勞力的人,只要碳水化合物的供應;勞心的人用腦較多,就需要很細致的營養,也就是所謂的高蛋白。你若一天到晚亂想,就消耗了你的能源,浪費了你的生命力,這是不正確的。(學禅的四個基礎)

  叁十一、孩子人格破粹源于家庭的不調和

  我們爲什麼特別提出齊家的要求?因爲對某一些人來說,家者,枷也,家是個很沈重的負擔,也是障道的因緣,其主要原因是“人有意志力,不主宰自己,專門要求別人;有雙眼睛,不回顧自己,專挑剔別人的毛病”,這就是煩惱的根源。做爲一個現代人,應該很清楚地體認到“如果說沒有一個溫馨的家,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下一代,乃至于我們的國家、人類的遠景,都會變得黯淡。”

  假如夫妻常常吵架,晴時多雲偶陣雨,小孩半夜會做惡夢、會哭;他本來可以成爲聖賢豪傑的,結果從小被摧殘得心靈破碎、人格分裂,爲了適應大人,變得虛僞、說謊……,做父母的應該推脫不掉這個責任。說到“家是培育聖賢豪傑的溫床”,並非要你溺愛孩子,因爲溫室裏雖然可以培養出四時不謝之花,但是培養不出棟梁之材。我們應該不斷鼓勵、充實孩子的勇氣,養成孩子面對現實、不逃避現實的人格,這樣,家就是我們的道場。

  要揚棄人類從物種進化中殘存的物種屬性

  第一是愚昧:這種例子很多,有人爲了打麻將,而不煮飯給小孩子吃,只拿錢給小孩子,叫他自己過馬路去買包子,結果不小心被車子壓死了。

  有一位老太太八十多歲,她兒子五十幾歲才給她生了個孫子,老人家愛孫子自不在話下。她媳婦請她不要抱他,一切應由保姆來,她不答應,硬要嚼餅幹給孩子吃。這孩子到了兩歲就發燒不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肺都爛掉了。原來老祖母有肺結核,傳給她的孫子,孩子太小,抵抗不了,就這樣死掉了,也絕後了。這老太太反而抱怨兒媳婦不該出去做事,不照顧孫子。媳婦忍氣吞聲,保姆忍不住說了實話:“老太太!醫生檢查體格說您有肺病,是您傳染給您的孫子的。”結果老太太難忍內心的愧疚、痛苦,上吊死了,兒媳婦也精神分裂了。誰害了這老幼叁人呢?愚昧!

  第二是殘忍:哪家失火了,沒有人掉眼淚,沒有人急得跳腳,只有人圍著看熱鬧。火焰好大啊!幸而被消防隊澆滅了,居然會有人感覺掃興、失望,抱怨火滅得太快,高潮還沒有出現,就被壓製了。這就是殘忍。

  出了車禍,慘不忍睹,卻還有很多人要爭著圍看,殘忍!

  第叁是怯懦:凶猛的豹子不敢在平地上睡覺,它要爬到樹上才睡得安穩。有人怕鬼,有人怕丟了面子,有人怕別人害他,擔心砸掉飯碗,因而大部分時間都活在擔心裏,活在提心吊膽裏,這是多麼可憐啊!

  所以針對這些凡夫無明的發露,必須去掉貪心、去掉嗔心、去掉愚昧,才能克服無明。要想去掉愚昧,方法很簡單,只要拔除我執──斷掉命根,自然會善根日增,菩提日長;逐漸地你的智慧就會升高,同情心也會加大,從此菩提種子就會在你的心地上發芽、滋長、茁壯了。

  第叁類是“聖人的無明”:聖人還會有無明嗎?聖人也有淡淡的無明,聖人若沒有無明,他就是超聖。

  爲什麼從凡夫修成佛要叁大阿僧祇劫?因爲菩薩要經曆十種境界,然後才能成佛;由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上上升進的過程中,都有很好的境界呈現,難免會或多或少耽著陶醉一段時光,所以每一地都要經曆或長或短的時間,這就是菩薩的微細法執。這種因爲耽著聖境而形成的“住地無明”,也就是“一切賢聖皆以…

《耕雲心藥錄——心理疾病篇 卷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