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的傳家之寶,傳家之寶一定是在你家裏。古德又說“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不要到外面找什麼真理,你只要截斷兩頭,保持中道,當下就是大解脫。你試試看,現在有什麼?空空的。這個“空”就是創造的空間,就是真理的當體,就是宇宙的實相,就是生命的發皇。你若常常保持這種心態,既不會影響你的工作,更能讓你發揮出生命的潛力,在集中的心念之下,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全心全力的,它都會形成一個焦點,在這個焦點上就會迸出智慧的火花。反之你若是沈緬于妄想,就會顛倒夢想,不但晚上做夢,白天也會做白日夢。
歸納起來說,通往幸福的路徑就是中道──對人必須自他兼利,對事情要恰到好處,在生活上要保持平衡,在修行上要截斷兩頭。通過這條路線,你就能獲致幸福,否則你只顧自己,人際關系不調和,想念太多,神經衰弱,你一定會傷腦筋。(安祥禅第二集幸福之道)
五、減少發火的妙方
佛教所謂的“業”,是思想、行爲的總和,你做了不好的事、造了惡業,必然得到惡報。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知道做了壞事必有惡報,所以他不敢造因;凡夫做什麼事都率性而行,等到報應來了,害怕也來不及了。所以說人要自律才不會惹禍。說自律,其實就是要忍耐,因爲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若不能忍耐,難免會跟人吵架,當你生氣准備吵架的時候,我建議你解個小便回來再說;小便解完了,氣多半也消掉了。我年輕的時候喜歡生氣,一個長者告訴我這個方法,還挺有效的!(安祥禅第二集幸福之道)
六、有福氣的人會感恩
我們看報紙說:“衣索匹亞、索馬利亞每天餓死多少人”,我們想想自己天天過著安樂的日子,一家人過著天倫之樂的生活,就要知足,就要感恩。
人若不借父母之緣,就無法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在成長的過程中,食衣住行都靠別人的貢獻,自己才能生活。而陽光、空氣、水的無償之愛,父母出自天性的呵護之愛,國家的栽培及教育之關愛,社會大衆相輔相成的協助與友愛,都是我們這一趟人生之旅所應該知恩、感恩與報恩的對象。
佛教有“上報四重恩”──感謝天地的恩、感謝父母的恩、感謝國家的恩、感謝衆生的恩。爲什麼要感謝衆生?因爲沒有衆生,你我都活不下去。你能當魯賓遜嗎?所以要心存感激。心存感激,人才會變得厚道,厚道才能載福。你若不厚道、很尖刻、忘恩負義,那你這個人不會有福氣,福氣都被你破壞掉了。(安祥禅第二集幸福之道)
七、偷去幸福的賊
(一) 虛僞
虛僞的因,必得幻滅的果。有些人活得很虛僞,他見了你,滿臉笑容,但卻只是皮笑肉不笑,面笑心不笑,明明心裏很恨你,卻是滿臉堆歡、曲意奉承,這就是虛僞。人生已經如夢幻泡影般地不真實了,他再給加上一點虛僞,這樣的人只有活在虛假之中、活在賣不掉票的表演當中,他不但不幸福,而且很可憐。
(二) 愚迷
就是愚昧加迷信,愚迷的人善惡不分、是非不明,也弄不清楚正邪,這樣的人怎麼會幸福呢?先說迷信吧!很多人去拜拜,求佛祖保佑,老實告訴各位,除非你具備了這個條件,種了善因,否則不管是上帝或佛祖,他都不會保佑你、不會給你特權的。
過去大家樂盛行的時候,很多菩薩、神像都倒了楣,怎麼說呢?大家一窩蜂地去求明牌,結果有些並不靈,爲了泄忿,就把菩薩像的耳朵削了、把神像的手砍了出氣,這菩薩不是倒了楣嗎?他又沒招誰惹誰,這叫做迷信。
人不種因只求果,不耕耘只求收獲,不付出只要獲得,這完全不合乎宇宙法則。
大宇宙的主宰,我們不論叫他上帝也好,叫他佛祖也好,他是依循因果律的。人不要迷信,不要不種善因,只求神佛保佑;佛不是特權、不是霸道,佛是講“因果法則”的。所以你具備了幸福的條件,不信佛,你也會幸福;不過不信佛,你也就找不到幸福的條件,真正幸福的條件就是佛法。佛說的“成佛的方法”,不是所謂真理,宇宙當中沒有什麼東西叫做真理,都只是一種方法。所以我們剛才講了半天,也不是在講真理,頂多只是方法而已。
其次講到愚昧,愚昧就是罪惡,愚昧就是無明。佛經上說的“無始無明”,就是愚昧。人從生下來就做錯事,如果說人生的過程是探索的過程,這是正確的。因爲人一生下來就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只能慢慢地探索,盡管人類的曆史有幾千年,但他還在探索,還擺脫不掉愚昧。
愚昧爲什麼是罪惡呢?記得多年前,我住的村子發生一件事,臺風過去了之後,有位媽媽看到地上掉了一根高壓線,就跟她的小孩講:“把這根電線撿回來,可以曬衣服。”結果小孩一撿,觸了電,死掉了。這媽媽一看孩子觸電了,趕緊跑去拉,結果也死掉了。可見愚昧是可以殺人的。
還有一個老太太,七、八十歲了,一天到晚埋怨兒子說:“不孝有叁,無後爲大。”她的兒子是將軍,五十多歲,媳婦是教授,四十多歲,一直沒有生兒子。那是叁十幾年前,醫學還沒有那麼發達,老太太到處燒香拜拜求孫子,結果媳婦懷孕生産了,一家人充滿了喜悅。孫子養到兩歲時,卻得病死掉了。老太太天天罵他兒媳婦,爲了上班賺錢,犧牲了孫子,兒媳婦也只能忍氣吞聲,家裏的保姆忍不住說:“老太太!你不要罵你媳婦了,你自己負點責任吧!醫院裏說你孫子的病是你傳染的,說你有肺病,你天天嚼餅幹喂孫子……”,結果老太太到醫院裏去問,孫子的確被她傳染了肺病,病發身亡。老太太回到家就上吊死了,因爲受不了慚愧、懊惱、難過的折磨。是不是老太太殺了自己的孫子?不是!是愚昧斷送了全家的希望和可愛的幼兒。所以人不可以愚昧。
現在一些落後的部落裏還有吃人族,這是愚昧;還有人見天不下雨就拜拜,這也是愚昧、迷信。
我在軍中時,有個戰士休完假回來,把眼睛給弄瞎了。原來是他害眼病,他媽媽幫他去求了一點香灰,往眼睛裏灑,眼睛就看不見了。他媽媽的確是一番好心,過去他媽媽得胃病,吃了香灰,的確是好了;好得還很科學,爲什麼呢?因爲他媽媽是胃酸過多,香灰是堿性的,吃了兩次就好了。但是她不知道,這個眼睛是不能放香灰的!結果醫院給他治療,用眼角膜移植,還救回來一個眼睛。
所以說愚昧與迷信最足以破壞幸福,我們想追求幸福,就要擺脫愚昧、擺脫迷信。如果你照著佛經上說的去做,你不得善果,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一定要如說而行,而不是磕頭拜拜;磕頭拜拜是沒有用的,要照著佛說的去做。
(叁) 吝啬
吝啬就是小氣、刻薄,刻薄成家。自己有很多錢,死的時候一毛錢也帶不走。做人不要太吝啬,該花的錢要花,對大家有益的錢要花,無謂的浪費,例如大拜拜的錢就不要花。既不吝啬,也不浪費,這才合乎中道。
(四) 依賴
依賴是一種壞習慣,不努力充實自己,老想去依賴別人,靠著托人情、送紅包來謀取升遷,這不合乎中道。你不具備這個條件,勉強爬上去,最後還是會跌下來。應該腳踏實地的做人、做事,不要攀藤倚樹地去依賴權勢、親友,一旦你所依賴的人垮臺了,你也就跟著倒下。所以依賴只會破壞幸福。
(五) 懶惰
懶惰是許多人的通病。不願下工夫,只想等運氣,結果越等越倒楣,好運沒有來,衰運倒來了。所以我們不要懶惰,要勤奮,下紮實的功夫,然後向時間討回績效,時間過去了,效果必須呈現出來。要愛惜光陰,用今天的努力,贏取明天的成功,而不要讓懶惰奪走了我們的幸福。
(六) 恐懼
恐懼多半來自于我執,人的基本欲望是自我保存、是占有、是支配、是權利,基本欲望的伸張、膨脹,就妨礙了整體的進步與和諧。一般人活得很可憐,白天怕人,晚上怕鬼。
有一個人學打坐,他說:“老師啊!我一閉眼睛,就怕見鬼。”我說:“你不要害怕鬼,我告訴你,除了你以外,沒有別的鬼,你就是鬼!”(哄笑)因爲鬼是怕人的,你若正大光明,沒有害它的心,它跟你又沒有仇恨,它不會找上你。你如果是個學禅的人,你周圍都有磁場,會放射能量,你看耶稣像、聖母像、佛菩薩像周圍都有光圈,那就是能量。現在氣功很流行,學氣功的人也講能量、磁場,這就足以保護你了。道家說那是“護身罡氣”,所以你不用怕,一個心安無愧的人,他是不會心存恐懼的。
並不是說只有佛菩薩會發光,所有的東西都會發光,只是你看不到。等你心態好的時候,你就看到你家的暖瓶後頭也會發光,盆景後面也有光,它的光是你投射給它的;所以你不要妄自菲薄、看輕你自己,你確實可以救人,你確實可以賜予人們安祥,安祥就是幸福。恐懼使生命萎縮,安祥使生命發皇。你上午的心態好,你就是佛菩薩;你下午心態變壞了,你就變成魔,這就是“輪回”,也叫“變異生死”。如果永遠保持自性的光明,你就跟佛一樣,所以我們要掃除恐懼。
恐懼只會讓人活在煎熬裏、活在壓縮裏,我們雖然不強調“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是人只要愛惜身體,保持身心平衡,是可以長命百歲的。你不用怕,凡是正直的人,沒有被鬼打死的,只聽說壞人有被鬼討命的;是不是真討命?也不知道,但起碼良心在煎熬他。所以人應該揚棄恐懼,不要在恐懼的陰影裏過日子。
(七) 虛榮
虛榮心就是愛面子,面子來自我執。若是沒有我執,還要什麼面子呢?要面子常常害死人,所謂“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剛到臺灣時,租老百姓的房子住,房租很便宜,一個月只要給他叁十斤大米,他就很滿足了。那個時候老百姓吃的是地瓜幹、地瓜絲,給他叁十斤米,他非常高興。我們租的那一家,不久之後被高利貸拖垮破産了。爲什麼借高利貸呢?因爲大拜拜要大擺宴席來招待朋友,爲了面子,甯可借高利貸來做拜拜,這就是虛榮。
很多人都有虛榮的毛病,明明家裏很多…
《耕雲心藥錄——心理疾病篇 卷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