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溫州金龍居士
金龍同志:
尊承見教,曷勝欣感!惟閣下所作功法與我相左,愛莫能助,爲之奈何!
閣下既心醉氣功,何不拜一氣功老師,資助前進,以免步入岐途。以氣功無名師指示,難免有阻、隔、滯、炸等等偏差,非但對色身無益,抑且有害于生命矣。
練氣功系練色身而不及“真我”,猶如只知修飾房屋而不知保養住于屋內之主人,故功夫再好,亦不能了生脫死。我所致力者系屋內之主人而兼及房屋,故與閣下功夫不一致,無從幫助閣下前進,尚乞見諒!
匆匆不盡。見智明時,請轉告伊,南山寺環境不淨,蚊絲蠅非常多,我等從上海來,均不堪其擾,日內即將返滬,請他勿來爲要,此致敬禮。
李鍾鼎合十
4月29日
金龍仁者:
來函所陳頗爲確當,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修道人功夫略有叁種深淺:
- 妄念隨起隨覺,不跟它流浪忘返,臨命終時,縱有中陰,亦能所向自在。(其不覺者可無論矣。)
- 任何時、處,愛、惡俱亡,則可變化自在。
- 喜、怒、哀、樂微細流注斷絕,則與果佛同步,究竟自在矣。
仁者于此叁種境界中自揣在何次第中,努力向前,自能究竟自在。
中丁
9月9日
金龍:
連打坐七次,既可一次坐滿,也可分七天(每天一
次二小時)坐滿。一次坐滿效力更大。茶葉可多一些分
叁天給他們吃。
智明有志弘心密,甚善。師兄弟們,不但你一人,都應齊心協力助他辦道,不知除你外,其他同仁,肯出力否?求佛、菩薩加被,助你們順利開辦道場。匆複。
中丁
10月26日
金龍仁者:
大羅山打七,收獲甚豐。曷勝欣慰!但打開本來,親證佛性,只是法身邊事,還須曆境練心,勤除舊習,使身心化空的境界由偶爾現一次而常常現而時時現乃至于忘其現,不覺其現方才入法身正位。更向上,連不覺亦不覺,鎮日光明曆曆,不知光明,六通齊發,無絲毫神用可得,只如癡如呆,方臻徹悟、園證。切不可得少爲足。
永明禅師《宗鏡錄》是說教,不是禅錄,故語言不那麼幹脆利落,但說理甚詳,融各經論、禅錄的精華于一爐,指點人就路還家,豁開心扉,免遭迂曲與誤入歧途,有足參考,你能“在(此)方面進軍”甚好。
凡有所見,皆不能執著,真即妄,妄即真。隨用隨了,妄即真;用而有住,真即妄。故佛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匆複,即頌前進不息。
中丁
12月1日
金龍:
來信收悉。你這夢做的很好,這就證明我們感應道交了。在現法身時,是明示你人人都是佛,我如此,你也如此。一切衆生莫不如此。問你有什麼話說,是考驗你是否明白這個道理。你當時應該說:“心行路絕,言語道斷!”,或說:謝師明晦!但是你只說:矢志學佛!可見還須努力一番,始能去盡執相氣習也。不多說了,祝你早日成就。
中丁
3月1日
金龍仁者:
今日從外地說法回來,見到你5月1日與13日寄來的二封信,知道你不避艱辛,勇于挑起弘法的重擔,曷勝欣慰!
學子欲除塵沙細惑,不在度生中磨練,絕難如願。以法、人二我的細微執,不經與衆生合在一起的長久磨練,是消不掉的;而且在與別人說法時往往似有神助般地豁然開朗,對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增加了理解的深度,這也是利人而自利之美事也。
至于你說學佛人有自私想自己成就而多活幾年的心,不可取。誠如斯言:一切衆生本無生死,有什麼多活少活?本來是佛,又有什麼成就或失敗?那都是迷人的說話,悟道人絕不如是說。
每月初一日大家聚會討論一次,很好!由你出面主持,我很放心,望勿畏艱難,好自爲之!祝你順利成就。
中丁
5月30日
答溫州某居士
某某:
來信悉。入座後,身手化空,是好消息,這“知”身手化“空”的是誰?應在這上面著眼!這時並不是沒有知覺,只是妄念消亡罷了。聽到聲音驚醒,這聽到聲音的又是誰?可見不是睡著或落入無記,假使昏睡,手印早散,人亦不會坐直不俯倒;假若無記,那會聽到聲音而驚醒。
正入定時,應一無所有,如有境界,不予理睬,所有幻境,自然消滅;如在境中,迷迷糊糊,不能自主,那是入了夢境,須振起精神,張眼出聲念咒驅散睡魔,攝入正定。望好自努力,勿入歧途!
叁密相應的妙觀與劉先生的觀心法門略有不同,以叁密之觀是身(內空)、心(密空)與外界(外空)叁空相應的見性保任法門,而劉先生之觀心是未見性的覓心法門,所以不同。做時,看妄念起時,即便化空也有相同之處,但一不知真心是什麼,而一已知真心,不再起疑,故也不同。
智明來滬,徐恒志同志已向我說起,我們都歡迎。來時一樣不要帶,我們什麼也不要。另外,洪堂買的大毘經,本來叫你帶回溫州的,但是你已先回去了,現在放在我這裏,又不好郵寄,怎麼辦?趕快叫洪堂設法來拿。不多說了,祝你康樂。
中丁
1月8日
某某仁者:
承熱情惠助遷場費某某元,受之實感慚汗!唯有相機做善舉,爲君造福。
遷往何處,現尚未定,俟搬完後,當請你來滬小住,共探無生奧秘。
座上身心世界化空,靈知了了,這正是本性現前;有時不了了覺知,又不象打瞌睡,這是不住覺的無知之知,也是好事。但不要落入無記去,就行了。
你不是一事無成,已經證到本來面目,只要再在事上鍛煉,將舊習化空, 任何順逆境都無動于中,就能進一步發大光明,現神通,將色身轉成光明報身了,但切不可追求,只任運與麼鍛煉將去,時機成熟,即水到渠成了。那時要現意生身,即現意生身,不是什麼難事,望你好自爲之。順祝精進康吉。溫州同仁均好。
中丁
1993年4月8日
某某仁者:
1月7日來信收悉。你能時時觀照,保護本來,不使隨境流浪,這是真用功。反之,雖然每日打坐,誦經,念佛,下座後,即忘其所以,妄念亂動,隨境流轉,那不過是表面用功,實際無甚收益。茲就來問條答于下:
一、坐中境界,不管好醜,俱不可著,一生心動念,即是妄覺,妄覺一起,再好境界也保持不了。因這想保持之念,即是妄心故也。
二、坐得身心世界全空,而了了分明,這是什麼?這就是你的本來面目也!見得著空、淨、光明無相的面目,你還著世間的假象嗎?你要進一步時時、處處,保護它,不讓他隨境生心流轉,這種空、淨、明朗的境界就時時現前了。你問爲什麼這種境界很少現前,因爲你多生曆劫著執慣了,無明習氣深厚,今雖一旦打破,見得本來而那深厚的習染根子依然存在,所以要進一步時時、處處保護它,才有念起即須祛除,不讓它流浪起滅,把這著相的習染分分除盡,就大功告成,證成聖果了。這一條非常重要,望你好好記取,用功保護!!!
叁、不要著光明,你只空心,心淨光明自生,因本性是光明體,你現在光明少,是心不淨故,心果真一無所著,不求光明,光明自大放也。
四、真入定是對境不惑,不是死在那裏不動也。腦指揮身也不動,那是死如木石了,有什麼用。忘記不是壞事,我們做什麼,等于不做,爲什麼要耿耿于懷,記住它呢?古德雲:終年吃飯,不曾咬著一粒。就叫我們須心空無住也,不多說了,祝你新年勇進。
中丁
1月14日
敬愛的李上師尊鑒:
弟子久未問候,祝上師福體康泰,萬事如意。今有鄭源國師兄去滬,交他帶上一函。去年承上師開示,善爲保護,但進展緩慢,近周來,一上座,就自然進入較暫短無念,身心亦舒暢,一切都好,唯智慧不開,這是爲什麼?今後在何方面加以努力,肯請上師慈悲開示。
【元音上師批語:你要開什麼智慧?是知道他人的心行,知道過去未來的信息嗎?那你就錯了。開智慧是指認識本性,不跟境界轉,一切無住而潇灑自在也。】
有趣入,又不是。水到渠成,自然進入。乃歲月不待人,奈何奈何,張學海師兄已作古,弟子能還有幾年,懇請上師慈悲開示,在今後有限歲月內有所前進。至此敬祝福體康泰。
弟子某某叩上
5月29日
【元音上師批語:在境界上鍛煉一切無住,順逆無拘,縱橫自在,即能自由來去,變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了。再不然,多持慈氏咒或往生廣咒即能往生淨土,何擔憂只有!? 元音】
某某同志
令愛帶來一信並附人民幣20元,囑爲錄幾盤磁帶寄與閣下。此事須稍緩進行,因我手下無錄音機,須等到有錄音機人家去講法時或借到錄音機就能錄製,請稍等勿躁。
來問四條詳答如下:
①看見自己是神忽離體,因打坐後,心情安定不似坐中尚有要入定,要成道等諸般妄念,七識爲之封牢,不能自由出入,坐後休息,一切心空,七識在撤離封閉的情況下即能離體而出遊了。所以教你們在打坐時,一切放下,什麼也不要想,什麼也不要求,順其自然,即能安然入定,開悟成道了。
②夢中吃葷是你女兒勸你吃葷的反應,你能吃而無味,不貪吃不著吃,這就是吃素。因所謂吃素者,乃無吃的要求,而不在吃與不吃也。
③隨順自然,無取無著,心空意閑,即是正常。
④一切衆生皆具知覺性,與人無別無二,所見非常正確。
另…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溫州金龍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