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過去也發過菩提心的,他也說我要做菩薩,我要發菩提心。哎,但是他剛發了之後啊,天王就來檢驗他了。哎,因爲你起心動念天上都知道的,請問我們起心動念佛知道不知道?(衆答:知道)菩薩知道嗎?(衆答:知道)天人知道嗎?(衆答:知道)鬼知道嗎?(衆答:知道)鬼都知道。
那個天上天王就來檢驗他了,哦,你發菩提心了,菩提心是爲了利益一切衆生的。然後就,啊,就化現了一個小孩子啊。就哭,在那哭。他就問他啦:“你爲什麼哭啊?”因爲一個發菩提心的一個菩薩嘛,要幫助衆生嘛。看到別人有難處就問了:“你有什麼難處啊,我能幫助你嗎?”舍利弗尊者問他:“你爲什麼哭啊?我能幫助你嗎?”他說:“醫生說我媽媽生病啦。”尊者說:“生病,要找醫生啊。”他說:“醫生說啦,要配藥啊,缺兩個藥引子。”尊者說:“什麼藥引子呢?”他說:“要人的眼睛啊,眼睛做藥引子。”尊者心裏也想啊,你找到我就找對人了,我剛發了菩提心。我可以給你眼睛,你不要哭啦。結果他也就很魯莽,結果他也就沒動腦筋,他就一下子把眼珠子挖出來了。忍著痛苦啊,忍著痛苦,鮮血淋淋啊。把眼球就給他了。結果這小孩子:“嗚嗚,把這個真的給我啊,真的給我啊。”接過來之後,“錯了,錯了,是右眼!”他挖左眼了。他說:“你不早說,害我挖錯眼了,好!右眼就右眼吧。”又一忍痛,哇,又扣進去把右眼又給他,給他之後。這個小孩子看到這個眼珠子,這個眼珠子害怕,結果把兩個眼珠子往地下一丟,還用腳一踩,還“嘭”炸掉了,他說:“我害怕,我害怕。”給踩掉了。他眼睛瞎掉,耳朵還聽得到的。眼瞎了,正在流著血,小孩子跑掉了,眼球子被踩掉了。舍利弗想:哎呀,菩提心難發啊!衆生難度
啊!所以這個發菩提心容易不容易?(衆答:不容易)舍利弗就因爲這又退心了,算了,我還是做羅漢吧,不發菩提心了,發不起。
不要說舍利弗尊者了,連觀音菩薩都退過道心的,請問我們衆生剛強不剛強?(衆答:剛強)把觀音菩薩都逼得退道心了都,厲害不厲害?我們衆生很厲害的。觀音菩薩發了菩提心之後,祂說:“我要把一切衆生都度完。”于是祂就下到地獄,先從地獄裏度,把地獄衆生都度完了之後,地獄衆生度完之後一看,沒有了,地獄都空了。然後:好!這下我可以上去了。
請問菩薩到地獄裏面,地獄裏面那個環境好不好?(衆答:不好)不好,很苦的。釋迦牟尼佛來這個五濁惡世,容易不容易?佛、菩薩,在這個五濁惡世都不容易的。《彌陀經》裏怎麼說啊?叫“行此難行之事啊,說此難信之法。”于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已經不容易了,還說此難信之法。
地獄就更苦啊!地獄裏空了;然後到餓鬼道,餓鬼道度空了;然後再到畜生道,畜生道度空了;然後到人道,人道度空了;再到天道,天道度著度著,祂說:我來看看,看看怎麼樣?回頭一看,地獄又滿了,餓鬼又滿了,畜生道又滿了,人道又滿了。哎,爲什麼?《地藏經》怎麼說?“閻浮提衆生,剛強難化,難調難伏啊。”你看,地藏菩薩把我們的業障,背在祂身上,拉著我們的手,把我們從危險的地方拉到安全的地方,救出來。救出來怎麼樣?叫“旋出旋入”,旋是很快,菩薩很快把我們救上來了。但是我們呢?我們下去也很快,“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爲什麼起心動念?因爲我們都第六意識的分別念,分別念都是落生死的,所以落生死的念,你就是好、壞,都屬于分別念。了生脫死的角度上說哦,第六意識分別念都屬于生滅念頭。
我那個時候聽到這裏,我就想,哎,那有好人起好念頭,做好人好事也是有罪嗎?也是業嗎?後來我才明白,也是業。對了生脫死的人來說,這也是業,因爲他落在生滅裏。所以菩薩行善事,要有空性的見。修行人,行善事,要有空性的見,要無我的見。做好事要無我,我沒有,對方也沒有,當中那個媒介也沒有,叫叁輪體空。這才叫清淨見,這是清淨的,這是有功德的。但是這個標准真的很高啊。
所以說我們在座的人知道,不要認爲,喔,我做個人,我光起個好心就可以了,你光說佛都是教人爲善的,我心很好啊。你跟佛的標准差很多很多呢,但是你心很好,不錯。你如果你以心很好爲理由,拒絕聽聞佛法,拒絕皈依叁寶。那你那個好心、好念,就障礙你解脫,恰恰是惡分別念。所以一邊做好事,一邊要很謙虛。認爲生命有很多境界啊,人往高處走啊,我要突破自己的狹隘啊,因爲我們有自己小的局限嘛。
所以我今天我講《心經》的時候,你看我把它岔開這麼多來說,裏面“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是非常深的,如果科學家來認識這個的話,研究這個,那是不得了的。色是什麼?色是物質、物相。用我們現在的,十九世紀的科學上來說,唯物主義,認爲宇宙是由最小物質組成的,最小物質是不變的,宇宙基本的物質就是由最小物質合成的,這就是什麼?叫唯物主義。這叫什麼?就是色。色法,色法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色相。
講色不異空,這就進入20世紀的愛因斯坦所發現的相對論,物質的質,不是固定的,質可以變成能量的。能量和質,質和能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相互可以轉換的。這就已經達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了。
再下面,“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就像現代二十一世紀的量子物理學所研究到的這個弦的理論,就是什麼呢,弦的理論什麼呢?最小物質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十九世紀的唯物的科學理論是錯誤的,二十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證明,十九世紀唯物的世界觀是錯的。二十世紀就徹底地把它給推翻了。宇宙所謂的最小物質是不存在的。那爲什麼我們能看到這些相?這些相我們佛教講的是業力的顯現,是業力的顯現,是弦。像一個弦,像一個音樂的震蕩,它持續的振蕩頻率所顯現出來的。
這個包括物的任何一個顯現,你去分析,去分析它,它都沒有固定的,它都是有比它更小的東西組成,但是最後找到一個弦的理論,現在講弦理論。“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多偉大。那下面,“受想行識,亦複如是”,除了色是這樣,我們人體有,我們人所看到的,人生觀、世界觀裏有色法,受,覺受,啊,你現在覺得有點熱,這就是受。冷啊、熱啊、粗啊、細啊、滑啊,這些都屬于受。受是固定的,還是不變的?受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虛妄的。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這個空是什麼?我今天再告訴大家這個空不是代表沒有的空,這是恰恰代表著“妙有”,這個妙有是什麼?是我們的佛性,色不異佛性,佛性不異色,色即是佛性,佛性即是色。但是你要不覺悟的時候呢,就沒有佛性,只有色,你只有色的時候,就是輪回生死法,你如果有了佛性了,你就是超脫法,無障礙法,叫非違非順,我們空性的中觀道。
般若波羅蜜多的般若,波羅蜜就是到彼岸,你可以了生脫死,到寂靜、涅槃,就是了除一切痛苦煩惱的生命的高境界,就叫涅槃,就叫極樂世界,就叫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話,印度話是什麼?就是到彼岸,就是我這項任務完成了,我們生命,我們生命這幾十年的任務是什麼?就最大的任務是從生死到不生不滅,這就是我們的任務。如果你完成了,就叫波羅蜜。
所以印度人到現在還講這個,比如說出租司機,把你送到目的地了,就“波羅蜜”,到了,這是工作完成了,就叫“波羅蜜”。“波羅蜜”不是那個吃的那個“菠蘿蜜”啊。是印度話,是到彼岸的意思,工作完成了。我們人生最大的工作就是這個,所以叁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做這個事情啊,沒有人能剝奪你修行的權利,就怕你自己不修,對不對?
所以受、想,這個想就是什麼?色法的話還是比較堅固的,比如說觸覺啊,什麼都是受法;想呢?就是形而上的了,想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了。啊,冷空氣、熱空氣是感受;想,就是沒有顔色,沒有味道的。請問你想,你腦筋在想,這個想是真實的還是虛僞的?因爲它也是條件和合才會有想,對不對?你看到什麼你就會想,啊,見色生心。你聽到什麼音,聲音,你才會想。對不對?所以它也是因緣和合,它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也是這樣,行是時間,我們坐在這裏,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請問,這個小時60分鍾,一天24小時,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這是不是人設定的?請問我們現在的北京時間,啊,現在11點,請問是美國紐約時間幾點?此時此刻它是23點,我們是上午11點,請問11點也好,23點也好,是不是我們人規定的?
我們說24小時,是地球轉一圈,看到一次太陽升、一次落,請問神十在天上,它24小時,它這個地球相對要轉多少圈?看到六次太陽升、六次太陽落。請問我們24小時地球轉一圈,是一定的還是不一定的?當角度不一樣,當速度不一樣,就不同了。
所以這個都叫因緣所生法,“說即是空”,佛講。因爲它因緣和合的,所以這個因緣合的當體,它是不存在的,因爲它是依賴因緣的。所以這個宇宙裏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它。所以它就是空。所以“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異空,空不異行。”
我們說你有這個知見,我們現在講的這種智慧,佛的智慧,我們要依靠這個智慧就能了生脫死,就能超越自我,就能轉凡成聖,轉凡胎成這個聖胎。修行就是靠這個,佛教最主要就是這個見,佛教跟其他宗教、跟我們人間所謂做好人好事,不同的就是佛教有這樣的高智慧。我們佛教所以叫見修行果。
我今天只側重點講見,我們講這個《心經》啊,我們也可以講見的《…
《《心經》的真實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