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過去沒有和衆生結善緣,所以現在即便你說的是對的,衆生也不相信。爲什麼你沒有和衆生結善緣呢?就是前世、這一世你沒有把自己奉獻出來,沒有讓衆生從你身上受益,所以現在你想爲衆生付出、奉獻,衆生也不接受。就如同一個沒有福報的人連佛法都聞不到,想做功德都沒有機會一樣。我經常跟東華寺的常住說一句話:沒有幹活累死的,只有心量小,氣死的。心結打不開,心量不夠,不能轉變心態,生悶氣,氣憋在心裏,久而久之就生病了!
看到別人不幹活,看到別人不發心,看到別人所做的一切有違佛意,你千萬不要跟他學,千萬不要忘了你學佛的初衷、你出家的初衷、你來東華寺的初衷。爲什麼你被眼前的現象轉了呢?如果你的初衷真的是爲學佛而來,真的是爲學佛而出家,爲什麼你會被眼前的現象所轉呢?你看到眼前不好的現象、不如法的現象,應該生大慚愧心:我的福報不夠,我的德性不夠,我感化不了他。如果你的功德夠、福報夠、德性夠,壞人來到你面前也變成了好人。你的德性不夠,好人來到你面前也變成了壞人。
就如同我經常在內心說我自己一樣:我的德性不夠,我的福報不夠,本來好多好的修行人、很發心的修行人來到東華寺,來到萬行身邊,也變得不發心,不勤勞,變得懶惰了。怪誰呢?只能怪自己的德性不夠!所以這麼一想,我也就不著急,不抱怨了。即便抱怨,也是怨自己功德不夠、德性不夠。如果功德夠、德性夠,感召來的都是圓滿的人。可是事實上來到我面前的並不是圓滿的人。當然,我也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圓滿的人來到我面前,我就向你們學習,把自己奉獻給你們,讓自己盡量學得圓滿一點。
作爲修行人,要能隨時看清自己的心態,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你是什麼身份,你所想的、所做的就應該與你的身份吻合。爲什麼今天一上來我就問:作爲一個學佛的人,作爲一個出家人,我們應該怎麼確立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呢?我們和世俗人的區別在哪裏?剛才好多人都回答說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但是這一點在我們身上究竟體現了多少?上求佛,你倒是在求,整天想著求著要成佛。但是下化衆生我卻沒看到。以我們這種心態、這種境界、這種修行方式,能讓來到我們身邊的衆生受益嗎?你認爲以你目前這種修行的方式和心態,以你所做的、所奉獻的,能讓多少人受益?按這個速度修下去,你的功德什麼時候會圓滿?你什麼時候會功成名就?PX,你給我們講一講。
答:師父講的這個觀點,我是百分之百的接受和認可。但是做的時候,可能只能落實百分之叁十。按這個速度修下去,可能無量劫以後才能成就自己的功德,利益大家。速度太慢了!但有時候心是一個狀態,頭腦思維又是一個狀態,卡在一個環節上,就像師父說的心結打不開,人家批評一下,師父罵幾句,就自暴自棄好多天,有時候還會抵觸。過了這個階段也感到慚愧,但還是解決不了現實問題,真的是無量劫以後才能受用!除非師父今天講完,明天就改變思想,改變行爲,也許今生還有點希望。
師:我經常說我們學佛的人是兩個極端。一部分人是達到了耳順,無論你說他好與壞,對與錯,他都沒有反應,心中不留痕迹,真的是當作耳邊風,內心已經練到刀槍不入了!另外一部分人,你說他一句好話,贊歎他一句,他要飄好幾天;你說他一個很真實的缺點,他要情緒低落好幾天。
過去我曾做過一個實驗:我叫一個朋友天天罵我一句,諷刺我一句。剛開始聽了確實不舒服,明知道在做實驗還是不舒服;後來聽多了就笑一笑,沒有反應了;再後來連笑都不會笑了,就像他沒說一樣。然後我又讓他反過來,每次看到我就贊歎我。剛開始聽了很喜悅,明知道在做實驗還是感到喜悅。連續幾次下來就沒喜悅感,沒有反應了。所以即便是在做實驗,你的情緒還是會波動。如果日常生活中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可能就失控了。但是如果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你也會沒有反應,無論人家誹謗你還是贊歎你,你都會平靜地面對,外在你會聽他說,內在你會看自己的心有沒有波動。
我們東華寺有幾個小和尚的承受力是很大的,在這些小和尚當中,恐怕心態最好、承受力最大的是GR。只是因爲我想起用他,對他操之過急,才拿高僧大德的標准來要求他,錘煉他。可是也有幾個小和尚的心量比針孔還小,他的承受力,一根鵝毛放在他身上就把他壓崩潰了,一個蔑視的眼神就把他打倒了!這樣的人我沒法用,也不打算用。所以也就不會用鵝毛去壓他,也不會拿線去穿他這根針。
所以,如果我在你身上下手,你不要抱怨;我不在你身上下手,你也不要抱怨。同樣,我對你下手,你不需要歡喜;沒對你下手,你也不需要歡喜。對你,我很清楚現在是到火候了,還是沒有到火候;現在適合讓你挑100斤的擔子,還是讓你挑10斤的擔子。爲什麼不同的人來到我身邊,我會用不同的方法呢?不是你想讓我捶打你,我就開始捶打你;或者說你不想被我捶打,我就不捶打你了。
問:(翁源居士提問,但錄音模糊聽不清。)
師:翁源居士都是大菩薩,你們比我們出家人修得好啊!寺廟裏有事情,你們都很積極地跑來做。好多老菩薩家裏都有事情,還是忙中偷閑來爲寺廟作奉獻。每年都是翁源居士幫我們種花生,收花生。如果那塊花生地靠我們出家人種,恐怕草長得比人還要高!你們能放下自己家裏的事情,跑來給寺廟做事情,考慮別人的需要,說明你們就是佛菩薩的境界!可是我們很多學佛的人,即便自己用不上的東西、多余的東西,甯可放在房間裏壞掉,也不會拿給別人用。這種情況我看到太多了!你用不上的東西,爲什麼不給別人呢?也許對別人來講是好東西呢?我們出家人都講修福報,怎麼修福報啊?你多奉獻自己——奉獻你的體力,奉獻你的禮物,奉獻你的微笑……這些都是修福報的機會;你時刻給別人方便,爲別人創造條件,就是在修福報;當你跟別人爭論的時候,把面子留給對方,就是在修福報;你搶先一步走到別人前面把門打開,讓人家先進,就是在修福報……修福報的機會很多,福報是最容易修的,並不是一定要給對方多少錢財、多少東西,才叫修福報。可是好多學佛人身上最缺的就是福報。你以爲你聞到了佛法,福報就圓滿了嗎?你聞到了佛法,可以說你是一個有福報的人。但是福報有大小之分,如果你知道何謂大福報,你就知道自己的福報缺多少了!
世間人修福報也是同樣的道理,你能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有始有終有交代,把工作做圓滿,這也是修福報的機會。長期這樣做下去,你也會功德圓滿,也會功成名就。世間法有世間法功成名就的標准,出世間法有出世間法功成名就的標准。比如出家人的功成名就首先是要明心見性,不明心見性怎麼修煉呢?
很多事情都是舉手之勞,爲什麼你不去做呢?你整天想著功德圓滿,舉手之勞的事你都不願意去做,怎麼會功德圓滿呢?你甯可躺在床上打妄想,也不去做事。你越不動,你身體的機能越容易老化。你每天保持一定的勞動量,讓體力不減退,你才有精力修煉啊!你連基本的勞動都不參加,你生理的機能不就日漸衰退了嗎?你的體能減退了,還怎麼修煉上升呢?
我每天早晨叁四點就起來打坐,盡管這時候打坐不是很清醒,很多時候是迷迷糊糊的,或者盤著腿在打瞌睡,但是身體撐下來了,承受住了,不再掙紮反抗了。有時候爲了讓自己的體力不減退,保持健壯的體魄,將來能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情,晚上我就光著膀子站在床前站樁,練腿上的勁,否則每天山上山下跑這麼多趟,又在工地上跑,身體早就累垮了!一天就吃那麼幾碗飯,要是按世俗人的觀點,哪裏來的營養,哪裏來的體力啊?事實上我們都不缺營養,我們的體力比常人不知道充沛多少倍,這都是練出來的。我問問在座的出家人,誰練過紮馬步?你紮馬步能紮多久?
答:一個小時。
師:不錯。紮馬步紮上一小時能腿不酸,腰不酸,已經很棒了,這說明你的體能相當好,在日常生活中絕對不會感到疲勞和體力透支。如果你能一口氣紮上一個小時而不感覺腿酸、腰酸、背脹痛,將來出去弘法,降伏歪門邪道,你也不會感到力不從心。
一個人的心力也來自他強健的體魄。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和別人鬥智鬥勇,較心勁的時候,雙方都在耗,耗的就是心力。心力從哪來呢?還是靠體力來補充。爲什麼你學佛,做功德,作奉獻,不能持之以恒呢?就是因爲心力跟不上,體力也跟不上。如果你有足夠的心力和體力,你肯定能持之以恒地奉獻自己。我剛剛說的那四個人,如果他們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天到晚那樣工作早就把他們累垮了!首先是他們的身體好,再加上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有好心態就有好身體,有好身體就有好心態。兩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形成一個正能量場。所以他們能一天到晚地幹,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圓滿。他們在工作的時候比常人強,在修煉的時候肯定也比常人強,耐力、韌性也比常人好。因爲他們有這個力量,無論用在哪方面都有力量。如果沒有這個力量,就是出家當和尚也是當得渾渾噩噩,一打坐就打呼噜,叁年下來,身體就垮了!爲什麼呀?生理機能沒有發動,沒有生機啊!就像車子放在那裏叁個月不開就打不著火一樣。你的身體叁年不運動,不鍛煉,不勞作,生理機能就枯萎了。就算今天院子裏有一堆黃金,你想撿也撿不動了;明天給你一個機會當方丈,你也當不了;每天會客,接見信徒,耗也把你耗死了!就像我,早上八點下來會客,一直到下午五六點。如果是你,累也把你累死了!來一個人你也要陪,來十個人你也要陪。一個人陪十分鍾,一天下來陪了好幾撥人。他們還覺得:哎呀,師父才見我十分鍾!你十分鍾,他十分鍾,一天下來就是十幾個小時了!如果你沒有強健的體魄,什麼事…
《如何功德圓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