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意,不計較,因爲你是個信佛的人,但是你相信因果就會知道,龍天護法會記得你的。何況這本賬在我心裏記得清清楚楚,我是不會忘記的。
包括現在負責廚房的HH,也是很多年前就來東華寺了,在東華寺也是幾進幾出。不管哪一次進,哪一次出,只要他來到東華寺,都是盡心盡力地維護東華寺。只是他的膽量有點小,看到個別歪風邪氣不敢說,這是他唯一的缺點。他不敢說是因爲他想當好人,最起碼他想當別人心目中的好人。但是你錯了,這樣做,你是當不了別人心目中的好人的。我打個比方,比如XX今天做壞事被HH看到了。但是以HH的個性,他是絕對不會說的。爲什麼他不說呢?他怕得罪XX,甚至他還怕XX找他算賬。爲什麼他會這樣想呢?因爲他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如果他有膽識有魄力有智慧,就不會這樣想。實際上他這樣想這樣做,已經違背了他的信仰,不忠于他的信仰,不忠于他的選擇,不尊重叁寶,也證明了他不信因果,或者他信因果的深度不夠。做一件事要想深度夠,是需要膽識魄力的。對一件事你認識很到位,但深入的程度不夠,就說明你的魄力不夠。這種情況、這種現象、這個道理隨處可見。爲什麼你看到身邊的人做壞事不敢說呢?因爲你想做好人。但是好人不是這樣做的。好人是因爲做了很多好事,才成爲一個好人。壞人也是因爲做了很多壞事,才成爲一個壞人。可是像你這樣的人,既不做好事又不做壞事,充其量只能說你是一個人。過去我罵過GR,他跟我說:“我爺爺是個好人。”我說:“你爺爺做了什麼好事?他說:“我爺爺沒做什麼好事。“我又說:“你爺爺給你們家族做了什麼好事?”他說沒有。我說:“你爺爺給社會,給你們當地做了什麼好事?”他說也沒有。我說:“你爺爺既不是個好人,也不是壞人,只能說是一個人。”GR晚上來了沒有?你過去是不是持這種觀點?
答:是
師:你爺爺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答:他就是一個正常的人。
師:你爺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人,他即不是個好人,也不是個壞人。評斷一個人是好人是壞人,不能通過外表來評斷,尤其是我們學佛的人。我們學佛的人應該怎麼評斷呢?只看動機,不看外表和手法。越是壞人,他的手法越是光明正大,越容易迷惑衆人,越容得到衆人的認可。越是好人,他知道他的動機是對的,出發點是對的,目的是好的,就容易忽略技巧和方法,忽略過程。
古時候,出家人所到之處都是受萬人尊重,萬人仰慕的。可是今天的出家人走在街上,爲什麼那麼多人在背後指指點點,甚至罵我們呢?確實,當今社會假和尚、懶和尚、敗類和尚太多了,所以連我們真和尚也不願意走在大街上了。在大街上你沒辦法做個樣板和尚,但是在寺廟裏,你總該做個樣板和尚吧?在寺廟裏,你還怕人家說你虛僞嗎?你能虛僞一輩子,能裝一輩子,那就是真的。就怕你今天裝,明天不裝,就露餡了!
就算你沒有能力維護叁寶,沒有能力驅邪扶正,只要你管好自己的身口意,能支配自己的身口意去做利益叁寶的事,你就把正氣樹立起來了。大家都把正氣樹立起來,正氣多了,成片成勢了,不用刻意驅邪,邪就已經被正氣壓倒了。叁兩個邪氣的人是沒辦法形成勢力的,我們就留著他們。一個團體裏有叁兩個邪氣的人,你們不覺得很可愛,很好玩,很有用嗎?看到他們身上那麼令人厭惡的邪氣,你就想:我身上有沒有像他們一樣令人厭惡的邪氣惡習呢?他們就是我們的鏡子,每個人都是我們的鏡子,我是你的鏡子,你是我的鏡子。看到萬行身上的優點時,你就想:我有沒有像萬行這樣的優點?看到萬行身上的缺點時,你也想:我身上有沒有像萬行這樣令人厭惡的缺點?一點點邪氣可以提醒我們,讓我們對照他們看清自己。但是絕對不允許這種邪氣成片成勢,否則就把正氣打下去了!
一個人的威信是怎麼樹立起來的呢?難道是靠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樹立起來的嗎?是靠多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獻出來的;是靠關鍵時刻站出來獨當一面,犧牲個人形象,保護集體利益,長此以往地做出來的。你的心不是用在經營關系上,而是用在維護集體利益上,只有這樣,你才會有威信。一個出家人在做每一件事、每一個決策時,都要想一想:這與我的身份是不是吻合?我該不該做?
你們女衆除了DJ,就是HG一身正氣。但是HG不如DJ有智慧,她看不慣就直來直去地說,所以她傷的人多。邪氣的人要明白這個小和尚是爲了維護集體的利益,才損害了你個人的利益。如果集體沒有利益,你個人又怎麼會有利益呢?我經常說我們出家人就是一條大魚,佛法、寺廟就是大海,就是池塘,海水沒有了,池塘沒有了,或者被汙染了,你這條魚不就死定了嗎?可是你想著:我只管我自己的池塘,我只要把我池塘裏的水維護好不被染汙就行了,其他池塘我不管。你以爲別的池塘被汙染了跟你沒關系,可是你不知道水是循環的,空氣是循環的,能量場是循環的,萬物是一體的,你維護了別人就是維護了自己。你只維護自己,不維護別人,最後你也一樣要被牽連。一切現象互爲因緣,互爲條件,互爲因果,互爲依存,好你好我,壞你壞我。
那些爲東華寺作了很多奉獻,我沒有點出名字的,你們幾個執事要記在心裏,要給人家一個肯定,一個公證的待遇。就是因爲有這麼多默默奉獻的人,大家來了才能享受這麼好的環境。男衆之中還有CE和住禅堂的LF、老和尚,他們都是給東華寺作過貢獻的。尤其是老和尚,在東華寺最艱苦最缺人手的時候,一個人就幹了好多人的事,至今那個場景還曆曆在目。
答:他說是應該的。
師:他完全可以臨陣脫逃,完全可以說:“啊呀,不行啊,我一個人拿不下來啊!”但是他沒有,他就做到了我今天說的“關鍵時刻看我的,我能頂起來”,不像有些人在關鍵時刻往後縮。
DZ大師,你不是害羞,整天怕丟人嗎?今天我在上面講課,你就在我前面的講臺下散步。前些天我問他:“你當維那,聲音怎麼那麼小啊?”他說:“我往那兒一站,感覺好多人看著我,我不好意思,害羞。”我說:“你害羞,我就找個機會收拾你!我講開示,你就在我面前散步,讓大家都看著你!”我說:“你又不是個大姑娘,又不是個小媳婦!你往那裏一站,要感覺——千軍萬馬在聽我調遣,聽我指揮,那才爽!”但是他沒有這個魄力,往那裏一站就開始發抖。你們以爲東華寺我的聲音最大,實際上聲音最大的是DZ,真正吼叫的時候,我還吼不過他,叫不過他。可是爲什麼他當維那,會感覺你們都在看著他,盯著他呢?他太自我了,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太把自己當個東西了!所以今天你就在前面散步,走幾個來回,保證能把膽量鍛煉出來!(衆笑)
不過上次跟他談完這番話後,相信這十來天他已大有進步。他原本不是這樣的。爲什麼當初我給他取名叫DZ呢?就是因爲他一身正氣。我說我是東華寺的第一頭獅子,他就是第二頭獅子,當年是嗷嗷叫跟我對著幹的。結果讀了五年書回來,我一看,完了,成了一個小老頭了!你是七二年的吧?我是七一年的。我經常爲自己感到很欣慰,也爲你們感到欣慰,因爲我們年齡相仿,在一起完全可以稱兄道弟。對外講,我是師父,你是徒弟;對內講,咱們的年齡差不多,都是兄弟,有什麼話都可以直接說,有什麼想不通的事也可以交流。爲什麼你總覺得自己膽量小呢?就是因爲你太看重自己了。如果你不把自己當個東西,往那裏一站,大磬“铛”地一敲,你想怎麼唱就怎麼唱。你以爲大家都在看你,你有什麼不敢讓大家看的?實際上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個念頭,一種感覺而已。
爲什麼我說東華寺的常住都必須坐到這個講臺上來講課?你講得好講得差,我不計較。我計較的是你的膽量,是你敢不敢上臺講,是通過若幹年上臺演講後你能不能鍛煉出來。你的佛學思想沒有十年是成不了片,成不了勢,成不了體系的。萬行鑽研了二十六年,他的佛學思想還不能成片成勢,還不能信手拈來,自圓其說。十年,你的佛學思想能形成體系,自圓其說,我就要給你磕頭了!
每次在開示之前,我都要醞釀幾分鍾:今天的主題是什麼?分幾個層次來闡述這個主題?我做事要考慮對得起信衆,不能沒有准備就上臺講。但是我不要求你們講得有多好,只要求你們能上臺來講,希望你們先把膽量鍛煉出來。至于你的思想,那不是叁年五年十年能建立起來的,有的人可能終其一生,他的佛學思想都建立不起來。但是他的膽識膽量完全可以在半年一年的時間裏鍛煉出來。所以在東華寺這個講堂裏,你們不要說誰講得好,誰講得不好,應該說誰上來後是否放松,是否能像私下聊天一樣自然。我要求的是這樣的結果。我讓LX抓文化培訓,通過半年的上臺演講,東華寺的常住大有長進,這是有目共睹的。LX的確是絞盡腦汁,用盡了心思,讓大家快速得到了鍛煉。如果大家有什麼方法能讓東華寺常住得到更好的鍛煉,更快的提升,可以直接跟LX說。你有什麼智慧,掖著揣著不貢獻出來,不拿出來用,是沒有價值的。
作爲出家人,爲什麼要把自己奉獻給衆生才能培養自己的福德呢?只要你敢把自己奉獻出來,就意味著你無我了,只有在無我的這個格局裏,福德才會向你靠攏。如果你有我,就是一種排斥。我們身上披的祖衣(袈裟)是一塊一塊拼起來的福田衣,爲什麼叫福田衣呢?這一塊一塊的福田是給誰種的?是給你自己種的,也是給衆生種的。爲什麼袈裟不用一整塊布做,而是一塊一塊地拼起來呢?一塊就代表了一塊田,所以叫做福田衣。受了戒,穿上福田衣的出家人就叫做福田僧。爲什麼佛祖要讓出家人穿福田衣呢?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出家人不僅要好好地修行,還要讓衆生在我們身上種福田,培福報。培福報對于衆生而言也是一種修行。而你是叁寶,衆生維護你就維護了叁寶,傷害…
《有奉獻精神的人才配出家爲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