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多書,非常有思想,你的素質和基本功比其他和尚都好,包括HZ,如果在爲人處事方面你們好好加加工,改造改造,會比他們都要強。
我們這輩子再怎麼努力讀書都比不過你們。你們這也是童子功——受到過正規的高等教育。盡管我們出家後讀了很多書,但都不是系統的學習,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只是某個方面很突出,比較極端。論基礎材料、綜合素質,我們趕不上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人。就像你們現在打坐練盤腿一樣,你怎麼搞都比不過我們,我們都是從十幾歲就開始練習了。如果你們在做人方面多下點功夫,好好改一改,再熟讀幾本經書,馬上就能在你們身上起大妙用。童子功決定了一個人在某個領域裏會不會有大的成就。即便你十年二十年不用,一旦撿起來,半年時間就能恢複。當一個人在身心發育階段,尤其是在思想上尚未定型時,你給他輸入什麼會直接影響他的一生。
打坐不是我們的目的,讀書也不是我們的目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向“道”靠攏,都是爲了在我們身上更完美地體驗道,體驗道的“用”。我一直持個觀點:你對一件事情可以不做,但是一旦想做,一旦出手,就必須達到最精最美,成爲頂級。“頂級”就是靠我們平時的仔細觀察和在內心反複地模擬,一旦輪到我們出手,那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造化讓我們長了兩只眼睛兩個耳朵一張嘴,就是讓我們多看多聽少說。一件事情讓你聽到了,看到了,就與你有關。若與你無緣,就不會讓你聽見,也不會讓你看到。當你聽見看到後該如何處理呢?應該持什麼樣的心態呢?就像我們看電影,有時會隨著電影的情節而緊張興奮,還會罵影片中的演員怎麼這麼笨!要是我會怎麼樣、怎麼樣......這就說明你已經進入了狀態,正在觀摩、比較,並把自己當做角色來假設了。這不僅是個學習的方法,也是修行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你看他眼睛長得那麼大,可是不管用,耳朵也不管用,整個六根都遲鈍到極點無法起用了,所以你喊他,他聽不見,你從他面前走過,他也看不見。有些外行人還說他是處在禅定中。我們內在自性力量的起用必須借助六根這個工具,就好比一把寶劍,只有憑借人的雙手才能體現它的鋒利,否則它再鋒利也沒有用。因此,與其說寶劍在起用,不如說是持寶劍的人在起用。
我時常感到“講法”不好講:講自性,越講越虛,越講越玄,越講越浮,不僅把我講浮了,聽衆也聽浮了;講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大家又都不願意聽,好像做人做事和我沒關系,我是要做佛的,我可不做這些俗事。就像水陸法會,我已經連續四年主法,因此今年就叫我們的首座和尚替我去主法。他給我回短信說:“我沒有這麼大的功德福報替別人消災祈福”。我回複:你去做吧,所有的因果我來承擔。他又回了一句:“我也上不了高僧冊,我去主什麼法啊”。我說,你就假設方丈和尚死了,你是首座和尚,你該不該去主法?我又說,你要是不主法,我馬上再請個首座和尚來主法。他馬上說:“我不會”。我說,你不會,今年去學。他一聽要請個首座和尚來,就說:“我學,我學”。今年的水陸法會我什麼都沒有管,完全交給了幾個執事,期間無論他們問我什麼,我一概不作回答。今年辦得也挺好,甚至比我搞得還好。
爲什麼今年你們問什麼我都不回答?包括前一段時間XM說要去哪裏住一段時間,我也沒回答,還有很多人問我出家事,我都沒回答。即便回答,也是模棱兩可。我所謂的回答,不會給你任何承諾,也不會兌現。很多事情你們不通過當家師和客堂直接來找我,你們的請求我不是不能答應,我答應了,當家、僧執、知客也會給我面子,也會同意。但是我比你聰明,我不會這麼做,我不會在當家、執事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跟你直接敲定。你在我的心目中和我的當家、執事相比孰重孰輕,你在想什麼,我都很清楚。你想繞過下面的主管直接和我談,我會中你的圈套嗎?玩心眼你們都還差得遠。就像LX,有很多事她不跟當家說,也不跟知客說,直接找我定,弄得當家、知客都很尴尬。她知道即使找到當家、知客,他們也不能給個明確的答複或者直接拍板,所以直接找到我,因爲我這裏是沒有退路的,行與不行我都要給個答複。他們之所以不給你答複,是因爲怕自己做得不夠圓滿,所以不敢馬上拍板,要先跟我商量一下。基于這種情況,很多人找到我,我就讓他直接去找當家找知客。他們如果真的拿不定主意,自然會找我,能做主的自然直接拍板了。況且今年我對自己說過,你已經死了,這就是我今年的心態。現在工程上我還管一點點,基本上都不管了,因爲現在這個工程師什麼都懂,來了幾個月,地方上的關系都接上了,也都熟悉了,我管多了反而讓大家不好做事。明年的工程我什麼都不會管。
我有句口頭語:“找你領導的領導的人,是不忠誠的人”。你今天能繞開你的領導去找你領導的上級,那麼明天你也會繞開萬行去找萬行的領導。當然誰都喜歡有事找一把手,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有事找一哥”。因爲有些事找二把手,他還得跟一把手商量,所以機關單位才有了分管責任製,目的就是屬于你分管的,你馬上可以拍板。就像TZ老是問我,上兜率天安排誰?我說一切由你定。但是我給他一個原則,新剃頭的都要輪流一遍,就是爲了和他們加強交流,加深了解。
我在東華寺反複講,你找萬行剃頭,認萬行做了師父,我也認了你這個徒弟,你必須跟師父在一起生活叁年才可以出去參學。如果你這個月剃了頭,下個月就走了,以後不管你是成就了,還是沒成就,你在外面最好不要說你是萬行的徒弟,即便別人問到我,我也不會承認。我只會說,他來東華寺只是找了個叫萬行的剃頭匠,剃了頭就走了,我也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我。你既然是萬行的徒弟,從來沒在一起生活、交流過,你還說你是萬行的徒弟!
過去有句話——“報恩叁天”。是說母鳥生下小鳥,爲小鳥覓食百天。小鳥能飛了,再讓母鳥在窩裏臥叁天,小鳥叁天覓食喂母報恩。報完恩,小鳥就跟母鳥分道揚镳另立門戶了。我這樣做不是叫你報恩,我這麼年輕叫你報什麼恩啊。我出門從來不帶侍者,因爲他沒我的速度快,帶著累贅,還礙事兒。你今天作爲我的徒弟在我身邊,我同樣覺得礙事,因爲我要教育你,要和你加強內心的交流,要看你的心態發育是否健康,你的佛學思想是否正確,是不是邪知邪見......而你也必須觀察萬行一段時間,了解萬行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個人邪不邪,他的思想正不正,彼此觀察都需要時間。所以我說,在東華寺我給你完剃頭,你就要在這裏住叁年,這是我對你們的基本要求。之後你出去不管住哪個寺院我都允許,在這裏長住也可以。
做爲弟子,你不了解你師父的爲人,不了解你師父的佛學思想,你怎麼好意思說你是人家的徒弟呢?同樣,做爲師父,如果看不清弟子,不能准確無誤地指出弟子的優缺點,公正地給弟子下個定義,那說明你這個師父不合格,是你當師父的失職。試問做父母的誰不了解子女的優缺點?看不清子女?世間的確有這樣的父母,看不清子女,不了解子女,他肯定不是合格的父母。至于子女長大成人,另立門戶,不再一起生活了,子女有了變化,他不了解子女了,還情有可原。若子女尚未成人,羽翼還未豐滿,作爲父母不了解子女,那是你做父母的沒把心放到子女身上,如果子女時時刻都在你的心裏,你怎麼會不了解你的孩子呢?
作爲出家人,識別人是我們的天性和特長。我是一個18歲就跑出來的農村孩子,能夠闖蕩江湖20多年,認識那麼多信徒,收那麼多徒弟,包括你們這些出家弟子,如果缺乏識別人的能力,怎麼會讓那麼多人信服呢?只不過有時礙于俗人的臉面、情面、體面,不好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死穴,因爲大家都是凡夫,都要面子。再說成長也的確需要時間,況且我也看出你在努力,我也要給你信心和希望,也會給你時間。我相信我也有耐力,所以往往就不敢指得太通太深。你們可以想象,你小時候在父母身邊,哪有父母親不了解你的?即便現在你是幾十歲的人了,你剛出家就是小和尚。就像前幾天剛剛剃度的那幾個人,盡管四、五十歲了,按出家年齡你還是小和尚。
既然我們已經是個學佛的人,就不能再把自己當俗人看,否則你穿這身衣服就沒有意義了。叫你做事是給你一個鍛煉的機會,不會做可以去學,不能因爲不會而放棄。尤其作爲一個出家人,基本業務都要會,因爲它是我們的飯碗,會經常用到。
真正你內心想要的反而得不到。我今天可以很准確地給大家透露個秘密,凡是你內心渴望的東西,99%無法實現。因爲你的靈魂知道,你今生不可能得到這個東西,因爲在你的靈魂裏生生世世都未種下這個種子,對這個東西而言,你的靈魂是貧窮的。因此,越是你這一生不渴望的東西,肯定在你生生世世的長劫輪轉中,這個力量、這個種子種得很多,埋得很深。正如在我身上所發生的一個現象:我從來沒有在錢上動過念頭,從來沒渴望過錢,從來沒想過當方丈,可是一不留神就當上了方丈。從來沒想過當高僧,一不留神就在這個圈裏有了這麼大的名氣。我從小渴望的,不怕你們笑話,即便我今天當了和尚,這個凡心還是不死,從小我就渴望叁、五知己蓋幾個茅草棚,中間挖個大魚塘,裏面種點荷花養點魚,這幾個人可以時常見見面,但平時各在各的房間裏,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現在看來這輩子也不可能了,因爲在前世、無量世之前都沒發過這個願,也未種過這個因,所以這一世才這麼渴望!所以我說,你內心越是渴望的東西,你越是得不到;你不渴望的,那說明連你的靈魂都知道你不缺這個東西,今生你會得到它,所以對它就不渴望。就像出書,我也沒想過,只不過有人來到東華寺,吃過晚飯打坐總要和大家聊一聊,有些人覺得講的還好,就把它錄下來整理一下,然後內部…
《行到才得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