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絕處逢生▪P4

  ..續本文上一頁到什麼馬上去做,做完了馬上放下。當然,你隨時想的東西必須符合道,符合人情世故、法律法規。想到善的,你就馬上去做,做完了就空掉;想到惡的,你就馬上忏悔,忏悔完了也空掉。

  居士:師父,道教和佛教裏面都有降白龍、斬赤虎的說法,請問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十幾歲時,在一篇關于氣功的論文中看到男女煉氣功的差別,其中就有女衆斬赤虎的說法,而且照這種說法練了一陣子,也出現了這種狀況,但我不知道這種狀況對身體是有益還是有害?也不知道降白龍斬赤虎有什麼差別?

  上師:你們是否聽說過,修煉到一定層次,我們身上的漏就結束了?漏盡通裏其中有一通指的就是生理上的無漏。你達到了生理無漏才能上升到心靈無漏。如果你連生理的無漏都達不到的話,你說你心無漏那是在自欺欺人。我們在座的誰能把四禅八定背出來?按照祖師的劃分,初禅就要達到萬念歸爲一念,二禅要達到念頭熄滅。

  居士:上師您剛才說到修禅之人要隨想隨做,比如說修建東華寺這麼大的工程,您也是隨想隨做嗎?還是說我們生活中不須要想啊?

  上師:東華寺的工程,也是我起了這個念頭,慢慢達成的,但我抓住了機會就實現了。

  問:那這個念頭是應該保持還是不應該保持?

  上師:念頭的真妄是有區別的。在清淨心的基礎上所産生的念頭,就會有一種感召力,這種感召力所招感的就是十方護法。但初步的起心動念,多數都是滿足我們個人的私欲。它們只是層次上的差別,實際上都是通過念頭而産生,第一種是有意識地産生念頭,第二種是下意識、自然産生的一個念頭。第二種自然産生的念頭相對來講最符合道,因爲他不會刻意去追求,他有了這個念頭之後,因緣就會慢慢聚攏並促成一樁事業。所以有時與其說我們在發願,不如說我們在實現我執。

  剛才提到的問題,如果你連身體的無漏都沒有達成,心理無漏就更無法達成了。但是到了叁禅,身體的無漏就要兌現了。因爲達到叁禅就已經達到了氣住脈停。氣住脈停,生理欲望就沒有了,男女後天的生理現象就消失了,自然就轉化了。之所以我們有這些生理要求和周期性反應,就是因爲我們還沒有達到叁禅的境界和功夫。

  居士:上師您好!我不是修道之人,但是一直渴望修道,想請您給我們講講出關以後您在行上的感悟。另外,我們作爲凡人,靈魂離開軀體之後到了哪裏?如何可以跟它溝通?

  上師:你不信佛,第二個問題就沒有必要問了。你不信佛就沒有必要信靈魂了。信佛就要信叁世因果,信六道輪回,信緣起性空。佛法就是建立在十二因緣、六道輪回,叁世因果、緣起性空這四大定律上。如果這四個你不相信,佛法的理論你是建立不起來的。至于你問我閉完關後的感悟,我是怎麼行的,我認爲,人還是應該老老實實地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盡量讓更多的人從你這裏受益。至于你心中的一些理想,比如我們學佛的人都希望成佛成仙,那還是要去修,還是要去追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不能把自己完全變成一個索取者,你要讓自己成爲一個施與者。所謂的施與者,就是讓更多的人在你這裏受益,爲社會多作貢獻,爲衆生多解決一些煩惱問題。實際上,我們來到世間,剛開始是先滿足自我的需要,當第一個問題解決之後,我們就要滿足他人的需要,最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爲社會做貢獻的。

  剛才那個問題還沒有答完。如果我們的四禅八定修完了,我們生理上的後天反應的確沒有了。如果你說你已經得道,有了功夫,但你連生理上的周期反應還未降伏的話,那絕對是自欺欺人。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隨著四禅八定的不斷一一應驗,不僅在我們的身體上有反應,在我們的心態上也會起變化。你會對你以往的觀點逐漸地加以否認,並會重新去認識。因爲人的思維方式是受生理左右的,隨著生理的不斷進化和改變,你的思維方式也會隨之而進化、改變。

  所謂的凡夫,一是體現在身體上,二是體現在思維上。明白了這個道理,你要判斷一個聖人,也從這兩個方面去看。在身體上,往上修就是神;往下修,你只要動個念頭,就是人,再往下走,人都保不住了。我們往上走一步都是千難萬難,如果你放棄努力,放棄掙紮,站在哪裏不動,自然就掉下去了。修行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居士:去年我走在農村的路上,自然聽到念阿彌陀佛的音樂在空中播放,于是就在心裏跟著念。另外,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有時我睜著眼睛,看到有的人或者動物頭上有光,如果定神再一看,光會越來越大,顔色也不一樣,我一直搞不懂這是什麼現象?

  上師:第一個現象,你確定你聽到周圍有念阿彌陀佛的聲音不是人爲的嗎?

  居士:是。好像是很美妙的念阿彌陀佛的音樂,在農村誰有佛樂呢?

  上師:明白了。你們說這個聲音是從哪裏來的?

  答:自性!

  上師:不是自性,但也有可能是自性,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把念阿彌陀的聲音發送到虛空,虛空中就永遠會有我們的聲音。我們發出的任何聲音,乃至任何一句話,甚至動任何一個念頭,都是在向宇宙傳遞信息,因此宇宙一直會存著我今天這兩個小時的講話錄音,鬼神都可以聽見,最少一千年,之後我們的音頻才會被宇宙同化,就像磁帶消磁一樣被洗掉。任何人都是這樣,你的專注力越強,定力越強,你說出去的話在宇宙中停留的時間就越長,甚至可能存留兩、叁千年。

  所以,你能在田野裏,鄉間小路上聽到宇宙中念阿彌陀佛的聲音,有可能是你自性的聲音,也有可能是某個團體,在某個時刻把念阿彌陀佛的聲音傳到宇宙裏去了,這個聲波正好波及到你所在的家鄉的田野上,讓你給碰上了。同時也證明你內在的佛性在那個時候蘇醒了,你才能把宇宙中的佛號,或者說把宇宙中念佛的音樂相應過來。比如我們在這裏念了一句阿彌陀佛,你可能在廣西或者湖南,你動了學佛的念頭,自然能夠把我們念佛的聲音召感過去。因爲就我們的頭腦而言,宇宙有空間和時間差,但就我們的靈體來講,是沒有時空距離的。我在這裏講法,你如果處于禅定自性中,無論多遠,你一樣能聽到我的講法,因爲你和宇宙萬物是同一體的。我在講法等于我在向宇宙發出一種聲音和指令,你住在禅定當中自然就能聽到我的講話。佛經裏也有記載,某某祖師在禅定中到兜率天聽彌勒佛講法,其實完全是爲了讓我們這些沒有禅定功夫的人相信:他打坐時靈體出去,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法了。實際上他根本不需要飛到兜率天去聽法,他打坐一入定,叁界內外自然一體,無來也無去。一入定那裏還需要他騰雲駕霧飛到兜率天去聽彌勒佛講法。這是無知的人說給無知人聽的,甚至是開悟的人說給無知人聽的,怕我們無知的人不相信,不得不假借方便如是說。入定時他和萬物同一體,萬物動任何念頭,都會在他的心靈上顯現,如果他還有來有去,這種定還是小定,不究竟的定,還是一種生滅定。

  問:師父,那您不是也經常給我們講,這個東西要出色身啊?

  上師:這還是不究竟,但是必須要經過這個階段才能達到究竟的定。

  問:所謂出去的東西,是沒有一個東西可以出去,是嗎?

  上師:如果說沒有個東西出去那也不對;你說有個實實在在,硬邦邦,看得見,摸得著,拿得出來的東西出去,那更不是。我一直喜歡用這個比喻,比如說我們想到母親的時候,她馬上就來了;不想她時腦袋裏就沒有她,那你說這個東西——母親是在裏面,還是不在裏面?母親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用這個比喻來說明我們的靈魂進進出出,有和沒有是非常貼切的。

  問:師父,如果前世發的願了了就不用再來了,那麼這一世,如果某個願或想法未達成的話,我們將如何分辨是不是前世發的願呢?

  上師:如果真的是你前世發的願,你這世來了願,自然就有很多因緣來幫助你完成。如果是你今生的所求,是今生起心動念所産生的願望,就要經過一番周折才能達到。今天下午有個信徒說要蓋個佛堂,差很多錢。我說這些都是人爲的,如果我們的生命中真的有這個因緣要恢複一個寺廟,那絕不是你一個人完成的,它會有一個大的隊伍來幫你完成,不僅有一個有形的隊伍,還有一個無形的隊伍來幫你張羅,即我們所謂的神使鬼差。

  問:如果我們凡夫知道是前世的願,那如何去想?

  上師:你看你目前的工作性質和現狀就知道了。建東華寺需要幾個億,你說是我弄來的嗎?就短短兩年的時間,我哪裏能弄來那麼多錢,這都不是我個人的力量所能達成的。只不過是我過去發了願,現在機緣成熟了,許多人都來幫助我,很多信徒都來搶這個項目。

  比如六祖,他絕對是再來人。別人聽了那麼多句金剛經都沒悟道,他就聞到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悟道了。但他還不敢確定,于是就去找五祖印證,五祖印證他是對的,他又去隱修了十多年,經反複印證後,他心裏才有把握,才有底氣出來弘法。當他出來弘法時,自然就有廣東的老大、長老級的印宗法師爲他搖旗呐喊:“這就是南歸的六祖慧能大師”。他一印證一呐喊,還有誰不認可呢?因此,真是乘願而來的,就會有很多的外圍護法來幫助你成就。如果是現發願,現做,那是很難成就的。

  問:如果聖人大徹大悟了,他會不會現發願呢?

  上師:真正得道的聖人是不會發願的,否則就是一種我執了。他只會隨緣做事,而這個緣是衆生的衆多心靈願望聚在一起讓他給碰上了,他會視作自己的願望,視作自己的業力,並將此願付諸行動,予以實現。就像我沒來東華寺之前,已經有叁波老板來恢複東華寺。前面的那片別墅,還有東邊那個所謂的老東華,就是兩個老板最早投入興建的。第一個老板沒有投入建築物,第二個,第叁個都有了建築物,他們都想幹,但都沒有幹成。我來了,政府抓住我不讓走,信徒也不讓我走,都要求我恢複東華寺。看那麼多人都希望我留下來恢複寺廟,礙于情面不好拒…

《絕處逢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