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入定就是训练死亡,如何死亡我做得了主,即我学会了死亡。我看了那么多书,我觉得就这个和尚回答入定最准确:“我做的了主的死亡,我学会了死亡,”这就是入定。如果生前我们学会了入定,临终时你怎么会恐惧呢?你不可能恐惧。之所以你恐惧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就是不知道自己如何死。如果你生前学会了如何死,并去过临终后你该去的那个地方,当死亡真的来临时,你不是恐惧,而是欢喜:业消完了,我和你们的缘终于了了。
有时我们心中的理想很大,可这一世并没有发愿,为何生来就有那么大的理想和抱负呢?这的确是无量劫以前我们曾经发的宏愿,但都没有实现。所以这一世我们还在努力促使因缘达成我们的夙愿。
我看你们好几个人已经在昏沉了,这个心提不起来,脑袋缺氧就会昏沉,你如果能把心提起来,气血就跟着上来了,因为气血只有在一定的流速下才会产生氧。气血流速减慢,血液里缺氧,脑袋就会昏沉。为何我们主张吃素呢?一则是为了培养慈悲心,减少杀业;少造业就少竖冤家。二则是吃素血液比较淡,流速一快就能产生更多的氧,脑袋供氧充足就不会昏沉,老了也很少会得痴呆症、健忘症。
你们新来的居士有什么疑惑,借此机会可以说出来一起讨论。
居士:无记定和断灭定与昏沉和散乱之间有什么关系?
上师:昏沉、散乱都意味着还没有专注在一个点上。你如果专注在一个点上,绝对不会昏沉散乱。如果我们修道的心如同我们父母刚去世的头几天,悲痛欲绝,难以入眠,就不会昏沉。父母丧事期间我们为什么睡不着觉,难道不缺觉吗?因为你的心提起来了,所以就不需要睡觉。用功也是这样,我们用功稍微紧一点,把心提起来,就不会睡觉。
你问的无记定和断灭定,它们是不同层次的定。就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念头丢掉了,人坐在那里发呆,就像白痴,既没有打妄想,念头又不在这里,但也没有走出去,实际上就是觉照丢掉了。
问:这个时候连影子都抓不住。
上师:如果真的有功夫,他会连影子都带回来。修到一定的高度就不是我们去修道了,而是道在修我们。我们现在一打坐,眼前一片漆黑,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修道,去修境界(修道就是修境界),等把这个境界修来了,我们吃喝拉撒甚至睡觉,里面的境界都不停,真的是挥之不去。本来我们不想看这个境界,但它的力量太强大了,它把我们卷进去住在其上,这个时候就是境界在修我们,就是道在修我们了。社会上的财色名利此时很难让你动心,因为道有足够的力量让你住在它的上面。但此时也不算究竟。五阴里讲的色受想行识,看到光,听到声音,尤其是看到光,还属于色阴区,属于色阴境界。色阴的境界也只不过是超越了五浊里面的劫浊——色阴的范围即是劫浊的范围,突破色阴你也只是超越了劫浊阶段。而声音只不过是五浊里面的劫浊,接着是见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浊是针对五阴,你修完并超越了五阴,你才超越了五浊恶世。
当时在终南山修道的道宣律师就是住在了色阴区里,无论他打不打坐,任何时候他的眼前都是一片大光明藏,感得天女来给他供奉天食。鸠摩罗什就对他说,你这还是在色阴区,离道还远得很,你只是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烦恼相对地少一点而已。他不过是没有住在红尘里,而是住在了色阴里。就修道而言,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住此未住彼而已。所以,一般的修行人在超越大光明藏时真的是千难万难。在坐的没有几个人处于色阴范畴,多数人都是眼前一片漆黑。为什么眼前一片漆黑呢?六根一是不够静,二是不够清,所以性光发不出来,更不要说听到宇宙之音了,就是听到宇宙之音也不过是受阴范围。
问: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祖师大德们非常注重立功立德立言,很多祖师虽然没有彻底圆满,但是生死已了,当他再来时还要做这件事——继续立功立德立言。比如说虚云长老,传说他是寒山大师再来,我在想,他今生做的这些事情也并没有盖过寒山大师的证量,他再来干什么呢?还是同样的来了生死呢,还是来立功、立德、立言呢?如果要成佛,生生世世都要再来吗?
上师:如果他有这个愿,他就必须来;如果他没有这个愿,他就不需要来。他有这个愿,来做这些是给众生看的,他本人早已不需要了。但是他来,他要弘法就必须做这番形式上的东西,否则大家会认为他没有修行。我常说,你们千万不要认为万行闭了几年关就有修行,不要认为你们没有闭关就没有修行,那就大错特错了。相反,我闭了几年关,只会增加我执。你们没有闭关,你们就没有炫耀的本钱,你们就不会有这方面的我执,在这方面比我相对要谦虚。因此,有形有相的东西做的越多,越会增加我执。你什么都没有做,相对来讲你会比较谦虚。如果你懂了这个道理,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多数人,有形有相的有为法修的越多,我执越大。
记得有个所谓的大修行人,他在传记里说,我仅灌顶就有两百多次,有两百多个活佛加持过我。他非常引以为豪,到处炫耀他被灌了两百多次顶。我心想,你也够笨的,两百多个活佛给你灌顶,也没把你给灌明白。要是我会很惭愧,两百个大师给我灌顶我还没有开窍,怎么好意思说呢?如果只有一个大师给我灌了顶,我还有理由说他没开悟,两百个大师中还没有开悟的吗?所以他做这些事情已经完全流于形式上的需要,在心态上又徒增我执。
如果他这一世真正地大彻大悟了,可以做得了主了,下一世“来”与“不来”他都做得了主。当他下一世来度众生时,为了让众生信服,他还要重演一出戏,比如苦行持戒,因为众生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在雪山苦修六年才能证果。
问:是不是他在皇宫里已经证果了,还是说他在之后才证果?
上师:我们每转世一次,我们的四大的确需要经过一番苦练。我刚讲了,人体里面有三股力量,第二股、第三股是不需要修的。你只要借助这个躯壳,你都要进行一次重新的演练,否则你无法将这三股力量合并起来使用。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针对的就是色身的转变,因为佛性是不需要修的,但祂要借助色身发挥作用就必须进行一番苦练,使之合二为一。
问:师父,请问入定出现对话,还有一些感受,是属于八识心田里面的种子重新播放吗?
上师:它有可能是内在昨天的录音今天播放出来,有可能是现在直接和宇宙的灵体在对话,我们如何区别是过去的录音播放,还是现在和自然界的灵体在对话呢?这时你只要静下心来,自然会知道。如果是你过去世的自然播放,通常都是一些智慧性的东西流露出来;如果是自然界灵体对你讲的话,通常是叫你去做某些事情,很少会给你讲法,讲智慧。因为我们的自性是不会听外来的开示的,只有我们的头脑才需要外界灵体的指点来做某件事情。
居士:那有什么方法可以不要见到这些灵体呢?
上师:你如果不听它的,不按它说的去做,它就不会干扰你了。
居士:有时身体感到不自在,但是控制不了。
上师:所以说,我们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有定力,不要被外界形形色色的声音和颜色干扰。你完全信它的话就会被它牵着走。很多自然界的精灵都会冒充佛菩萨来跟我们对话,指点我们,让我们跟着它走。多数人都会信它,跟着它走。除非你是对经典教理很通达的人,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都不会被动摇,你始终会保持一个正定的心态,不受其左右。数次下来,外界所谓的信息自然就不会给你“指点”,干扰你了。
居士:师父,请问如果在睡觉前念菩萨名号,接着念三字明,身上有点凉,然后感觉自己走出去了。出去后就感觉在念您传授的六字明,借助六字明就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东西。遇到困难,念菩萨名号都可以化解。不知下一步会是什么情况?谢谢!
上师:(师笑)不知下一步是什么情况,你继续念。至于你在修行过程中看到的这些现象,一方面是我们下意识渴望这些,把外界的东西招感过来看到了,另一方面就是我刚才回答那位先生的问题,我们本身就具备山河大地所有的一切。当你身心清净时,自然就会播放。所以在修行的某一个阶段,我们什么念头都不要有,有一个念头就会被鬼神知道。鬼神知道我们的念头,他们就会投其所好。我曾多次给你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个老和尚住山修行多年,功夫很高,他经常要下山去县城买东西。他只要想去县城买东西,头天晚上,县城里的皈依弟子就知道师父要下山买什么东西,于是马上买好放在家里。师父下山一看,皈依弟子买的这些东西正是我想要的,师父很高兴,徒弟也很高兴。第一次,第二次大家都没在意,时间久了,师父忍不住就问弟子,你怎么知道我要下山和需要买的东西呢?那个皈依弟子就说,师父,不是我知道啊!只要您要下山买什么的时候,就有人给我托梦,说明天师父要下山,需要买什么东西,让我准备好,师父一来挑着就回去了。师父听了后非常感叹,反省自己修得不好,还在起心动念,连鬼神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下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内心的嗜好和所求。由于这一念惭愧心,师父回到山上猛用功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又下山了,皈依弟子大吃一惊,哎呀!师父,你今天下山,怎么那个东西没给我托梦啊?于是师父很高兴地调侃道,你那个师傅怎么没有托梦告诉你,说我下山需要买什么东西。那个皈依弟子当天晚上就带着这个疑问睡觉了。结果他所谓的另外一个师傅就给他托梦:不是我不告诉你,因为你师父已经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他没有念头生起来,没有靶子我就捕捉不到了。他已经能够随心所欲,随起随现随空。
所以我经常告诉我身边学佛的人,你想要做什么,马上就去做,做完就空掉,这就是一个禅者的风范。如果你作为修行人,这点在你身上都没有体现出来的话,那你的内心和道完全就是相违背的。修行人要随起随做随空,想…
《绝处逢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