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心與耐力是做事的基本條件▪P2

  ..續本文上一頁五十歲突然明白想要什麼的時候,已經晚了,來不及了。任何一項專業知識,沒有十年的努力,連方向、輪廓你都抓不住。沒有二十年的功力,你也不能自圓其說,隨心所欲地走進去再走出來。達到叁十年,你才可以創立自己的學說。在祖師傳記中,哪一個祖師不是十年二十年就在一個地方做一件事?

  我比較欽佩西藏的一些喇嘛,他們的物質條件比較匮乏,環境和氣候條件又惡劣,他們也沒有錢四處走動。所以能靜下心來修行,研究經典,不會分心在其他事物上。比如在我們漢地很有名,大家都很欽佩的索達吉堪布,都是數十年在一個地方啃了數百部經論。人家能背百部經論。我們別說背,連看都沒看過。他們這種人不成大師不成活佛,天地都不容!我們要成大師成活佛,天地也不容!因爲我們沒有爲自己的信仰努力過,拼搏過。

  人怎麼過都是一生,遊手好閑是過一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做事是過一生,廢寢忘食、無我奉獻也是過一生。你爲你的理想付出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爲什麼在我們出家人身上體現不出我們有志向呢?哪一點證明我們學佛有志向呢?

  我們的首座和尚在東華寺一住十年沒有走過,很難得,就憑這一點他就應該當首座。但是想成佛,僅憑這一點還不夠。不讀書、不學習、不做事,還是成就不了。如果你的優點長處、閃光的地方多了,肯定會成就。今天下午曾在東華寺住過的YZ給我發短信說:“很感恩!我在東華寺住了兩年,《華嚴經》我啃了叁遍,這是我一生當中最大的收獲!過去沒有過,這一生恐怕也不會再有了。”所以他現在給信徒講法,通常都是以《華嚴經》作開示,信手拈來都是《華嚴經》裏的經典章句。東華寺常住的和尚啃了哪幾部經?啃了幾遍?整天喊著要開智慧,裏面沒有東西,開什麼智慧啊!

  萬行給你們講經講法,你們沒有相應。爲什麼沒有相應呢?因爲你腦袋裏面沒有提前輸入相關信息。如果你把《圓覺經》儲存進去了,我講《圓覺經》,我們就相應了。你把《楞嚴經》輸入進去了,我讀《楞嚴經》,我們也相應了。我讀過《可蘭經》、《聖經》,基督徒、伊斯蘭教徒來了,說跟萬行上師很相應,很有緣。股票的書我讀了幾本,炒股票的人來了,也覺得跟我談得很投機,很有緣。實際上不是我們有緣,而是我們裏面都有同樣的東西,是它們有緣。如果我沒讀過《可蘭經》、《聖經》,腦袋裏沒有一點股票知識,他們怎麼會覺得和我很相應,很有緣呢?實際上我們不是真正的有緣,只有你我都成佛了,融爲一體了,才是真正的有緣。

  所以腦袋裏面沒有上百部經綸,上百部學說,想和衆生廣結善緣是不可能的。HZ,你讓我給你講《易經》,你沒有好好讀過《易經》啊?腦袋裏連《易經》的文字都沒有,我講《易經》,你怎麼和我相應呢?講了半天,你也不會有共鳴,你還說我們沒有緣。如果你提前把《易經》的卦辭都背會了,我背上句,你就把下句背出來了。比如我說“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你馬上就有反應,就和我産生共鳴,你就會覺得我們兩個很有緣了。

  HZ: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師:對,這就叫做有緣。所以我經常告訴大家中國的叁本書必須讀:《道德經》《山海經》和《易經》。《道德經》概括了所有宗教所說的“道”。它講的是理,不是具體的方法。不讀不背《道德經》,你連“道”的本質都不理解。不懂《易經》就不懂得如何爲人處事,如何把握輕重緩急。不讀《山海經》就不懂中國上古時期的文化,不知山河大地是怎麼形成的。讀書真的是一本萬利。如果萬行沒有讀那麼多書,哪裏能化這麼多緣,把東華寺建起來呢?

  但是,書讀了之後要會用,要體現在行爲上。如果行爲沒有改變,理上懂得再多,也于修道無益。在一個修行人身上體現出來的不是嘴皮子功夫,而是實際行動。修行人不僅要在理論上下功夫,更要在行爲上下功夫,改變自己的氣質,用氣質說話,不是語言。當語言這關沒有突破的時候,我們對語言般若會很渴望。但是,當你在語言上有所突破,有了一定功夫之後,會發現語言是障道的。你越在語言上下功夫,你行爲上的力量就越弱。一個人真在行爲上下功夫,在某個階段語言上是比較遲鈍的。但是當真正需要的時候,他一樣口若懸河,一瀉千裏。語言是爲了善巧方便度衆生,是爲他人而用。行爲自己直接受用的比較多。語言入道了,行爲不入道,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才有剛開始魚和大海的一段對話。

  一個人沒有一百斤的力量做壞事,也沒有一百斤的力量做好事。你有一百斤的力量做壞事,轉過來就可以用這一百斤的力量做好事。就怕你沒有這一百斤的力量。我們修行就是爲了修出這一百斤的力量,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實際上這個力量我們原本就有,只是你不肯拿出來用,也不相信你有。爲什麼呢?因爲你管不了自己的身口意,所以這個力量就不被你所用。如果你能管住身口意,它一定會被你所用。

  讓人欣慰的是,我們東華寺的出家人都這麼年輕,而且都很聰明,智商都高,只要肯把心靜下來,方向明確,十年後你們都會超過我。只要有信心、決心、毅力,一切都有可能。這是萬行的口頭語。你沒有信心,沒有毅力,不去努力,一切都沒有可能。你只要把願望、目標告訴身邊的人,身邊的人就會幫你達成。就怕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方法加恒心,沒有不成功的事。再笨的人,叁十年做一件事,沒有做不明白的。

  盡管你們比我聰明,但我身上有一個優點你們不具備,那就是忍辱負重,心量大,承受力強。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承受力就是超人的,體力也超人。我是農村人,十幾歲就開始種果樹種西瓜。比如今天生産隊長通知我們,明天城市裏的大卡車要來收購西瓜、蘋果。今天下午我就開始摘西瓜摘蘋果,全部摘下來有幾萬斤,要連夜背到馬路上,等第二天卡車來收購。把這些瓜果從田裏背到馬路上要背一千米。我經常這樣一個晚上背幾萬斤瓜果,有時候要背到天亮才背完。休息幾個小時,等上午九十點鍾收購車來了,然後一筐一筐地過磅。幾天下來累得半死,才賣幾百塊錢。但是,幾百塊錢拿在手裏感覺就像幾萬塊錢一樣。

  有時候也受氣,你忙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把瓜果蔬菜背到馬路上,結果人家不要你的,要別人家的,把你氣得發瘋!那時候我們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瓜果蔬菜,價格也就是八分錢到一毛錢一斤。他不要你的是想要殺你的價。你不賣,東西會壞掉,只得吃悶虧賣掉。

  那時候我才十五六歲,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量和毅力。有時候我媽看我滿頭大汗就說:“哎呀,你別累壞了,坐下來休息休息!”我說:“不會不會!”現在想起來連我都很喜歡萬行!

  就是因爲天生有那個毅力和承受力,在家幹農活有那個毅力,現在蓋寺廟、讀書,也有那個毅力和承受力。

  一個人只要有一點過人之處都能立足于教內。就是不當和尚,在社會上也能立足。最早期從東華寺出去的幾個小和尚,出去後都蓋了廟。人家問他們是從哪裏來的,都說是從東華寺出來的。那些信徒都豎起大拇指,說東華寺出來的個個都是金剛種子。像金剛一樣無堅不摧,永遠不會腐爛的種子叫做金剛種子。金剛可以摧毀一切,但任何東西都摧毀不了金剛,這就是金剛的意思。盡管他們蓋的只是兩叁百萬的小寺廟,但對他們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我打心裏佩服他們!因爲他們沒有追隨者,沒有文化,耍不了嘴皮子,全靠自己下苦力,得到信徒的信任,信徒才支持他們建廟。

  不管大廟小廟,總之是他建起來的,他也是個操盤手。只要曾經獨當一面,做過部門的負責人,感受、說話、爲人處事的方式和風格就是不一樣,看問題會有全局觀,能掌控全局,一出手就直達要害。如果一直在打雜,沒做過具體的事情,說話辦事總是飄的,總是找不到要害。

  爲什麼我一直對東華寺的和尚灌輸一個理念:我允許你做錯事,不允許你不做事。你做錯了事,無非是多花點錢,多浪費點時間,我折騰得起。我不能容忍的是你不做事。如果你是我的徒弟,我不能容忍的是你不能承擔事。事情發生了,你只要承擔就好了。只有你承擔了事,才能感悟事。所謂的感同身受,是因爲你去承擔了,面對了,有了深切的體會和感受,當別人經曆同樣的事情時,你才能感同身受。

  年輕是最大的本錢,但是不到一定年齡感悟不到這一點。就像我現在非常羨慕華義、華凱一樣,他們現在就是讀書的年齡,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考慮。到了我這個年齡,好多事情必須考慮必須做,不允許你不考慮不做。比如怎麼把東華寺帶出翁源,帶出廣東,帶出中國到世界的舞臺,帶不出去就是我無能,就是我的悲哀!

  我成功是沒有用的,我真正的成功是把你們培養成功。如果你們沒有成功,沒有成就,就是我的悲哀!我經常對一些老板說:“你的員工跟隨你二十年還是你的員工,還是個打工仔,沒有當上老板,這說明你的德行不夠。也說明你的能力不夠,你的業務沒有拓展開,所以不需要人才,不需要總經理。如果你的業務量很大,開拓了很多市場,你永遠是董事長,你下面會有很多總經理和經理。如果追隨你十年二十年還沒有當上經理,那就是你這個老板的悲哀。同樣,你們跟隨我十年二十年,沒有當上方丈,也是我的悲哀。說得再高一點,你們還沒有入道,沒有悟道,也是我的悲哀。

  一個出家人沒有讀上百部經典、著作,是當不了法師的。一個大師的腦袋就是一個圖書館。沒有把一個圖書館搬進腦袋,是不可能當大師的。在我們和人接觸的時候,很少能用到智慧,用的都是知識。而且一個法師什麼法門都要懂,都得會,會念佛,會打坐,會內觀禅、動中禅、時輪金剛、大圓滿……全都會。

  出家人嘴上功夫、腿上功夫、心力功夫都要過硬,才能立穩腳跟,攝受衆生。過去我住在叁聖洞,任何人來拜訪我,跟我預約,我都是跑到馬路邊上去迎接,有時候…

《信心與耐力是做事的基本條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品勝過技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