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精氣神與化身的關系▪P2

  ..續本文上一頁再好也是阿彌陀佛的世界,要是我去了會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爲什麼我不構築一個自己的精神家園,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呢?

  師:可以啊,你有這個願力很好啊!可以發這個願。

  問:可是我跟朋友說了以後,他們說:“就你這點兒德行?你知道修這些需要多少阿僧祇 劫嗎?”我說:“那我就從現在開始從頭修!”我現在有這個想法:哪怕是在娑婆世界,我就讓認可我的人、相信我的人都在我的領土裏生活。不知道這樣想是不是有點妄自尊大?

  師:他們是凡夫。你敢這樣想,你就是大菩薩。但是這樣想了就要去做,去努力。如果不去做,那就是妄想了。有些人生來喜歡學別人的東西,有些人生來喜歡自己創造。世間上就這兩種人,一種是創造性的,一種是接受性的。

  問:有個同修在未出家之前就已經開始修行,一個金剛上師給他傳了大圓滿的加行法,他一打坐一入定就看見五顔六色,整個宇宙都是銀白色的。騰空之後,從空中往地球上看,剛開始能看到五米遠,然後成倍地增長。到最後他感覺自己坐在一朵大蓮花上,到一個無邊無際的地方。從那以後他就不敢再修了,因爲離師父太遠了,沒有人指導。

  師:他這是沒有見地,所以很難修上去,很難進步。這些本來是屬于修行的正常反應,他的師父在傳他法的時候就應該告訴他會有這些反應。

  問:那他朝這個方向繼續修,行嗎?

  師:可以。

  問:他看到的蓮花是妄想,還是真實的呢?

  師:是妄想。妄想也是心力所致,心力不專注,妄想也想不出來。現在讓你們在心裏妄想一個萬行的形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妄想不出來。爲什麼妄想不出來呢?你們的心力不集中,是魂魄不健全的人,多數都只有叁四分的魂魄在身體裏面,六七分都跑掉了,所以觀想什麼都觀想不出來。能達到九分以上的魂魄在身體裏面,也就是有九成的精氣神在身體裏面,你觀想什麼頃刻間就出現。盡管那是妄想,但它是心力專注的證明。心力不集中不專注,什麼都妄想不出來。一個高度專注的人想什麼,他心靈的畫面上頃刻就勾畫出什麼。爲什麼我們勾畫不出來,無法形象思維呢?因爲不專注。專注的人都善于形象思維。盡管這是妄想,但也是修行相當高的境界,只有達到這個境界才能想什麼,心靈的境界和畫面上就出現什麼。 跟道比,這叫做妄想,叫做邪知邪見,但是跟俗人比,它是非常了不起的。就像寫毛筆字一樣,比如寫一個中國的“中”字,一個會寫字、魂魄健全、心力高度集中的人,還未動筆就已經想好了怎麼寫,“中”字已經在他心中出現了。可是一個心力不專注的人,寫一豎才想到橫,寫一橫才想到豎,寫完前一筆才想到後一筆。所以寫字要“意在筆先”。但我們通常是“意筆同時”。也有少數人是“意在筆後”,寫完字才發現剛才怎麼寫了這麼好的字,或者剛才怎麼寫了這麼差的字。因爲他意在筆後,覺照在後,而不是在前。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事情做完了才意識到就叫做“意在事後”。高智商的人、成功的人,做任何事都是“意在事先”。 觀想本身就是幫你對治妄念的方法,通過觀想明師的形象、佛菩薩的形象,讓你的心智變得集中。太散亂的人用這種方法不行,可以隨息。隨息還不行就數息,從1數到10,然後再從頭開始數,就這樣慢慢地改變方式。當你能通過數息不打妄想時,就可以開始形象思維。當你能用形象思維把一個畫面清晰地勾畫出來以後,形象思維也可以放下不再需要了。所有這些方法都是祖師們看到衆生無法入道,針對這種狀況創立的法門。比如有的人一上座就打瞌睡,我就給他設立一個方法,不讓他坐,讓他蹲馬步。我就不相信他蹲馬步還會像雞啄米似地點頭打瞌睡!可能有一天他就是蹲馬步入定的。

  問:用呼吸法念《金剛經》可以嗎?

  師:可以。找到自己的禅病以後,就要找一個方法來對治它。所有的法都是對治病的藥。

  問:您能不能談談四禅八定和見性之間的關系?

  師:四禅八定修完也未必能明心見性。而有一種人雖然沒有禅定功夫也一樣明心見性。有的人是先明心見性,後修四禅八定;有的人是先修完四禅八定才明心見性;兩者同時的也有。但多數傾向于先修完四禅八定才明心見性。再來人一般是先明心見性,後修四禅八定,因爲他們的悟性比較好。像社會上的一些知識分子,高智商的人,你跟他講佛理,他馬上就明白,這屬于慧在定前。慧在定前的人通常是先明心見性再修定。或者他們根本修不了定,因爲慧是非常敏捷靈動的,先開智慧的人往往很難修定。所以爲什麼佛教一直提倡不要在意和執著感應和神通呢?一旦在意執著,就會和它融爲一體,禅定就很難再修下去了。 修四禅八定跟身體的素質很有關系,身體不好的人很難修,身體有一點點障礙,禅定功夫都過不去。但修四禅八定是改變色身唯一的辦法,想改變色身必須走四禅八定的道路,只有四禅八定才能把色身一點一點地轉化掉。頓悟是轉化不了色身的。

  問:您說沒有四禅八定也可以明心見性,但是沒有定力如何守得住證得的東西呢?

  師:一樣守得住。你看從政的人隨時都在覺照之中,在明心見性的狀態裏,這就是定力。但這不是四禅八定的那種定力,他們的身體並沒有通過四禅八定而轉化,而是他們的心智在刹那間達到了一個高度。出家人要想轉變身體必須走四禅八定的路。如果你不想走轉變身體的路,就要把你的心智提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最後盡管你可能明心見性了,但照樣生病,生了病照樣跟俗人一樣“哎喲,哎喲”地叫。有些人明心見性了,而且禅定功夫很高,即便生病了,也可以把自己的身體空掉,不把念頭放在身體上。就像我們盤腿一樣,腿痛了,念頭可以走掉,出去神遊,不放在腿上。

  問:搞政治的人,他們的明心見性是不是相當于刹那定?如果不是刹那定,怎麼會與道相應,見到性光呢?就像您說的,他們一下就能提起來。

  師:那不應該叫“刹那定”,而應該叫“持久定”。你們可以看看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他們這方面的定力比我們出家人要高得多,所以他們的定力應該叫持久定。他們都是利根器的人。從定力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根器。

  問:這種人隨時在狀態裏面,隨時能控製自己的身口意,這算不算是四禅八定?

  師:他們這種定不叫四禅八定。剛才JZ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刹那定”。但這不是刹那定,所謂的刹那定是刹那間有,刹那間又消失了。而這種人的定力是不會刹那間消失的,而是隨用隨在,不用即無。

  問:那這跟叁摩地有什麼關系呢?能進入叁摩地是不是四禅八定已經修完,而且明心見性了?

  師:是,能進入叁摩地確實是四禅八定已經修完了,否則無法處在叁摩地中。

  問:是不是有世間禅和出世間禅,而他們的這種叫做世間禅?

  師:這樣講也只是方便善巧。不能把這種人的定當成世間禅。世間禅就是出世間禅,只是我們的身份不一樣,他們刹那間能提起來的,和我們的並沒有區別。我們是根器不夠,刹那間提不起來,只有通過轉變色身一點一點地累積。他們是與生俱來的根器,雖然沒有通過四禅八定一點點地累積,但刹那間就可以提起來,而且可以一直停留在這個高度,隨時用隨時就有。

  問:我看他們無論是喝醉酒還是睡覺,基本上都在覺照裏面,睡著了,有人進來也知道,他們的定力是很厲害的。

  師:其實他們喝醉酒放松了以後,靈性的力量恰恰在這時候出來了。有一種人就是通過喝醉酒放松了,智慧才迸發出來。而我們通過打坐修禅定,無非也是訓練身心慢慢地放松,最後達到了習慣性的放松。隨時都處于放松狀態,智慧才會顯現。

  問:那睡覺的時候算不算是一種定呢?

  師:睡覺的時候叫做“昏沈大定”(衆笑)。但是有一種人白天一直在修道,在捕捉,由于頭腦帶著我執刻意在修,進入不了狀態,間隙沒有出現,他進不去,反而沒有境界。當他放松去休息時,間隙就出現了,他瞬間就進去了。所以密宗稱它爲夢中成就。因爲白天用功有我執,身心會很累。當放下休息時,在休息的那一刻就有了轉變。

  問:這時候靈性就出來了?

  師:對。

  問:如果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是不是用這種方式保持下去就可以成就?

  師:不是保持,還是捕捉。比如我第一次捕捉到這種感覺是在絕塵洞閉關的時候,當時我剛進洞七天,每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累得要死,渾身繃得緊緊的就像板結了一樣,我想:怎麼搞的,這麼久了還沒有那種天塌地陷,像放禮花一樣的情況出現!于是我把腿一伸想放松一下,突然眼前“啪、啪、啪”像放禮花一樣連續響了幾次。當時我不敢動,心想:別動,別動,一動就把經絡堵住了,可能這個姿勢正好順著經絡。所以我就歪著身體躺在那裏,等到放完了才坐起來,心裏無比喜悅。從此以後任何時候我的眼前都是光亮的,從來沒有黑暗過。放完之後,我的整個身心也就放松了下來,證實了也就不再渴望了。因爲當時師父傳法的時候就告訴了我修到什麼時候會有什麼反應。

  問:這是不是色身轉變的開始?

  師:還不是。

  問:從哪方面可以判斷色身的轉變呢?是不是破了五蘊就轉變了色身?

  師:關于色身的轉變經書上記載得很清楚,在色身轉變的最初,我們身體會先出現暖的現象。當暖相産生的時候,身體軟綿綿的,即便八十歲身體也如同十幾歲的童子身。我們漢傳佛教也有一個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四相之中每一相都有一個征兆,有一種身體和心理的反應。暖相産生後身體就慢慢開始轉變了,病會逐漸減少。剛才講到身體健康的人手腳是冬暖夏涼,這種人修行很容易出現暖相。童子身出現暖相是從下往上暖。結過婚的人産生暖相是從上往下産生反應。 到“頂”的階段主要是頭部有些反應,比如耳鳴,這種耳鳴絕對不是病態的耳鳴,而是…

《精氣神與化身的關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輕重緩急就是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