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忠實于生命的人。有人說林黛玉悲情,錯誤,林黛玉不悲情,有人說林黛玉小氣,林黛玉不小氣,爲什麼?
林黛玉大家知道,她父親是一個官員,他只有他這一個女兒,一個官員,一個朝廷大員的女兒,在大觀園裏,她沒有顯示出她絲毫的富貴來,她非常隨和,她非常非常熱情,當香菱在向她學寫詩的時候,林黛玉可以說是傾其所有,想把自己會的全都交給那麼一個命苦的女子,當大觀園分月錢的時候,正好別的丫頭路過她的房間,路過她的房門,林黛玉很高興地抓了一把,從筐裏抓了一把就給了她。咱們在座的可不是,咱們在座的一到發工資的時候,就趕緊揣起來,恐怕讓別人看見,或者說總是想跑到銀行存起來,林黛玉不是,林黛玉不吝啬,可以說有一個見者有份的感覺,並且林黛玉很公道,當生了氣,當別人道歉的時候,她會非常開心的接受,並且處理得非常恰當,她也跟小姐妹們融爲一體。僅僅地以爲林黛玉沒有嫁給賈寶玉就認爲林黛玉很悲慘,那麼我們這在座的沒有一個不悲慘的,誰也沒有、幾乎吧,沒有幾個嫁給相親相投的一個的。
人生在世,有很多如意。有啊,不多,大多都是挑挑揀揀。長得漂亮的女孩就挑對方有地位沒有,有背景沒有,有錢沒有,有權勢沒有,反正就是互相挑啊,挑到最後也是一場懵懂,活到四十歲、五十歲了,才知道,原來咱倆有差距,想離吧,怕人笑話,不想離吧,對付著過實在是難過,對方天天就有一個念頭:我都有想掐死他的感覺。林黛玉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的,比較來說,她還是能做到大肚能容。所以說,單純地把林黛玉劃到悲情裏,大家就會想,可能是根據林黛玉寫的詩詞,悲悲切切,寫的什麼《菊花詩》啊,寫的什麼《葬花吟》啊,寫的什麼《桃花行》啊,都透出一種傷感的,傷心的,傷情的那種氣氛。就認爲林黛玉像一個怨婦一樣,像一個悲情女人一樣,那麼是錯誤的。在這裏我們可以探討地說一下,林黛玉寫的東西就那風格。你愛看不看,她就那風格。她的性格、思想並不是那麼悲情,相對來說,她還很熱情,相對來說,她還很豁達。所以說啊,《紅樓夢》啊到最後有句話,最後一句,大家不知注意沒有,最後有一句話是,大家不管怎麼樣看《紅樓夢》,反正《紅樓夢》是作者不知道寫的什麼,抄者不知道寫的什麼,看者不知道寫的什麼。大家在看《紅樓夢》最後一段的時候,就能看到:寫者不知,抄者不知,閱者不知。我再給他加上一句話:爲人自知。一個人一本《紅樓夢》,一個人一個《紅樓夢》,一個人一個心中的夢。至于說你怎麼來掂量,怎麼來衡量,怎麼來實現,你內心這個夢,那是你自己這一生的努力。
這個“質本潔來還潔去”,昨天晚上我在考慮這句話,這句話有意思,這句話是有意思,可以把它當做一句人生的宣言,可以把它當做一種人生的規範,也能把它當做做人的規則。昨天在新浪微博有一個網友,給我提了一個問題,說:延參法師,你怎麼看待這些社會上那些不公平的現象,你怎麼看待這個社會上那些悲慘的故事,你怎麼來衡量這個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我給他回了一句,且看《紅樓夢》,多看《紅樓夢》。爲什麼?“質本潔來還潔去”,這是一句規勸,人生在世要有本分,人生在世要有規範,人生在世要活的幹淨。什麼叫幹淨?傷人的心咱沒有,害人的心咱沒有,傷害人的話咱沒有,咱做一個本本分分,對得起這日出日落,幹幹淨淨,對得起這一場生死的人。這有什麼錯!
“質本潔來還潔去”,這個不是林黛玉的一個口號,它是對我們人們的一句規勸。來這一回人間爲什麼把它活的不清不白,來這一回人間爲什麼要活的說不清道不明?人生就是一場隨緣,人生就是一場豁達,人生就是一場快樂。只可惜,大家在買到一本《紅樓夢》的時候,《紅樓夢》封面上有一句話:“只歎息美中不足”,“只歎息美中不足”所以說在這裏,我給大家交流一下。在這人世間缺乏的是努力,存在的是美中不足。不要把那一點點的美中不足當做是生命的全部,不要把那一點點煩惱、把那一點點痛苦放在眼前,遮住整個世界,遮住整個人間。人世間美中不足常見,人世間知足常樂太少。所以說這個,林黛玉用她一生,短短的這十幾年,她沒有浪費。她很勤奮,她一直在參禅。這個大觀園參禅的不止林黛玉一個人,賈寶玉、妙玉、惜春、紫鵑,非常非常多。參禅這幾個到最後都活下來了,極個別的去世了。這個用十幾年的人生道路完成了一個傳奇,完成了一個人生的完美。那麼,大家再給林黛玉加上一些誤解,加上一些誤導,加上一些個人成見,那麼是顯然不合適的。那麼,用十年的光陰完成了一個比出家人還辛苦的參悟曆程,那麼能說這個人封建?能說這個人落後?能說這個人懶惰?所以說呀《紅樓夢》我看過十幾遍,我並沒有被林黛玉的悲情感染,我倒認爲林黛玉這個人好學上進。
在這裏還和大家交流一個,就是說由于這個《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先生寫的,後四十回是高鹗先生寫的,有很多地方值得商討,值得商討。就是說這個後四十回是不是按照前八十回的意思,是不是完全很完整、很完美地順應了前八十回的意願。那麼很遺憾,確實是有很多差池之處。那麼在這裏我可以簡單提到一句,就關于這個林黛玉的去世方法,在這個禅語裏是“玉帶林中挂,寶簪雪中埋”。“玉帶林中挂”是說林黛玉的去世,“寶簪雪中埋”是說薛寶钗。關于林黛玉的去世有好幾種說法,咱們看的電視劇裏是說林黛玉是病死,是病死,並且給林黛玉設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死的方法,讓觀衆朋友們順其自然就把林黛玉看死了,就是說在觀衆朋友們不知不覺當中就上了導演的圈套。林黛玉順其自然就死了,爲什麼?林黛玉有點小心眼,一看見賈寶玉和其他丫鬟、小姐在一起林黛玉就吃醋。林黛玉從小體弱多病、先天不足,林黛玉得的是肺痨、肺結核,可能是肺癌,還可能是氣管炎,還可能是哮喘。反正是恰恰恰恰恰恰好林黛玉就死在賈寶玉結婚的那天晚上了。他怎麼就那麼巧呀?導演設計的!就說林黛玉的死,死在賈寶玉的洞房花燭夜之時,就是說有一種不健康的想法,那麼林黛玉夠歹毒的,你要不娶我我死在你結婚的時候。咱們在座的女同志可能都有這個想法,喜歡弄人,你要不娶我等你結婚那天我去你家門口上吊、服藥,反正是你不娶我我也不讓你好過了。這麼理解林黛玉顯然是差池了。恰恰從古至今能死在對方男友洞房花燭夜之時,從古到今也不多,林黛玉排第一。在這裏我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並不是賈母的安排,也並不是王熙鳳的掩蓋,也不是所有人的欺騙。大家愛看電視劇可能認爲大家在欺騙了。作爲林黛玉冰雪聰明、千古一人,當大觀園在籌備賈寶玉的婚禮的時候,平常潇湘館人來人往,這幾天忽然沒人,不用說林黛玉,就行你那麼笨你也能感覺出來:這到底是得罪誰了嘞?平常都是人來人往的潇湘館怎麼這幾天怎麼就就鴉雀無聲?況且林黛玉早有預感,早有預感,幾次叁番她也掂量。有一次他從傻大姐那裏聽了一句,賈寶玉和薛寶钗比較般配。很多風言風語,林黛玉都會感覺到的,除了你感覺不到以外。那個林黛玉可以說是冰雪聰明,機靈人一個。後來有人問林黛玉哪裏人,我說北京人。她聰明著來!能不知道嗎?
林黛玉首先放下了賈寶玉。大家首先要清楚林黛玉來到人間是幹什麼的,林黛玉來到人間是做什麼的。她就是一棵仙草。她就是一棵仙草,在人間她就是曆練,她完成任務了。她完成了她能看到的,她能感覺到的。大觀園是一個大社會,榮辱沈浮、悲歡離合、恩怨情仇,丫鬟婆子人來人往,那不是一個小地方。林黛玉這一生是來爲開悟來的,他不是爲耽誤來的。像咱麼在座諸位大多是爲啥來的?是爲耽誤來的,互相耽誤工夫。你怨我我怨你,你恨我我恨你,互相耽誤工夫,耽誤時間。人家林黛玉是爲了開悟來的。
當時林黛玉是一棵仙草呀,前生是一棵仙草呀,但是這個仙草無根啊,日漸枯萎。神瑛侍者,就是佛身邊的一個侍者一個羅漢吧,心生悲憫,用露水把它救活,用露水把她救活。當這個神瑛侍者要來人間曆練一回的時候,這棵仙草提出來一個要求:能不能讓我陪他這一趟?能不能讓我也去曆練一回?那個仙人就問他爲什麼,這個仙草就說我的命是他保全的,他去人間走一趟,我也我願意陪一趟。我用淚水去供養他,還他一生淚,還他一世淚。大家知道當這個林黛玉哭哭啼啼、淚眼婆娑,當她發現自己淚少的時候,當她發現自己很難再掉淚的時候,也就是她歸去的時候,這個她比賈寶玉要領會的深。
我在這裏順便普及一下咱們這個人生的幾種死法,大家聽聽符合哪一種。我們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啊活這一趟到結尾的時候有幾種結局。有的人壽命到了,但是這種人財緣沒到,還有財緣,還有財緣,這種人是命盡財不盡。還有一種是財盡命不絕,還沒活到時候,俗話說還不到去世的時候,但是在時間的福報沒了,他也是到了走的時候。還有一種呀還有一種就是壽命也沒盡,財緣也沒盡,這種人怎麼叫去世方法呢?就叫都不斷。就是壽命也沒到,福報也沒到,這種人去世叫做橫死。大體上就這麼幾種去世方法。還有一種就是壽命也到了,福報也沒了,就是財緣也沒了。這種去世方法叫做壽盡天年,功德圓滿。所以說我在這裏給大家提醒這一句,我們要好好做人,好好修行,把這個人生走向一個圓滿。走向一個雙保險,雙“無”,也沒命了,也沒錢了。趙本山有句名言,說的很簡單,“有些人死了錢沒花完”,這是一種傷感。最傷感的是我們有些人,人活著沒錢,也是一種傷感。在這裏我們給林黛玉多一道感悟:人活不能沒錢。但是,還要修行。林黛玉和桃花有何極其密切的關系,所以說才延伸出今天咱們來講《禅門桃花——林黛玉》。我在這裏也簡單講了一下林黛玉的簡單事情。從我剛才和大家交流的這種情況看,大家也就比較了解…
《禅門桃花林黛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