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格魯派培養僧才和教育製度情況簡介▪P5

  ..續本文上一頁喀巴大師的《金鬘論》,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當你看完了《金鬘論》之後,幾乎就能對從佛經到印度所有班智達的不同的見解和不同的解釋、一目了然,而且,其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點評得非常精確、到位。一本書能寫成這樣,讓人感到非常地吃驚。我們之所以非常地尊崇宗喀巴大師,信仰宗喀巴大師,絕不是因爲宗喀巴大師是師父,關鍵是他寫的這些論典那是太寶貴太寶貴了,簡直是古今沒有幾個人能寫成如此到位的論典、像《金鬘論》這樣的。再一個是《現觀莊嚴論心要莊嚴疏》,是賈曹傑所著的,再一個是克珠傑大師所著的《難擇釋》,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然後是各自劄倉和寺院的教科書。這就可以了。這就是般若方面的一些建議。

  然後我再想說一下學《俱舍論》方面一些主要的。當然首先要看《俱舍論》,然後看《俱舍論自釋》。不過最近我有個想法,是什麼呢?如果你看《俱舍論》的時候,有讀漢文的諸位大德,一定要看看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反正我是于《大毗婆沙論》受益非淺,因爲那個裏面有許多許多我聞所未聞的東西,可以說是一個大寶庫,所以說也非常重要。另外就是《俱舍論釋》,是名稱識所著的,還有迦濕彌羅的衆賢所著的《俱舍釋》,以及我們藏地非常著名的《俱舍釋》,就是绛貝央所著的《俱舍釋》,是非常完美的。另外,第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大師所著的《俱舍釋顯明解脫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俱舍論》的釋。另外,珠蔣旺欽確傑、剛才我所說的,他所寫的《俱舍論釋》也非常完美,最近我有空的時候也在看。大概是這樣。另外,這些屬于《下阿毗達摩論》;《上阿毗達摩論》是《阿毗達磨集學論》,就是大乘的《阿毗達磨論》,關于這個的解釋,有賈曹傑大師所著的《集學論》的釋--《阿毗達磨大海扼要》。這樣的賈曹傑所著的非常重要的一部論典,也應該看一看。這是關于《俱舍論》方面的一些推薦。

  然後,律藏方面學習的話需要學哪些。首先是《別解脫經》;其次在《大藏經》裏邊有一大部分的毗奈耶,這些都肯定要看的;其次要看功德光所著的《律儀本頌》以及他的解釋;另外阿阇黎法智所著的其廣釋和阿阇黎功德光的略釋;以及吉祥友所著的《律藏四教》的注釋;還有一個就是清淨天所著的毗奈耶的譯釋等等,這些都要看的。另外,最主要的就是我們藏地學習毗奈耶的時候學什麼呢?就是貢欽措那瓦大師所著的《日光論》。《日光論》有兩個,一個是《廣日光論》,一個是《略日光論》;再一個就是宗喀巴大師著、賈曹傑記錄的叫《比丘學處》和《沙彌學處》;另外還有一個根敦珠巴大師所著的《律釋寶鬘論》。這些都非常重要。然後要看各自劄倉的教科書。這樣就可以了。

  關于因明方面。因明的開創者,就是陳那論師,所以印度人稱陳那論師爲印度哲學之母或者邏輯之母,大概是這樣的說法。陳那論師的論典有很多,大概翻譯成藏文的有11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集量論》。《集量論》是非常重要的,然後還有他自己寫的《集量論自釋》,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還有一個《觀所緣緣論》,還有一個《觀叁世論》,還有一個《因明入正理門論》和《因明入正理論》。一個是從漢地翻譯過來的,一個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我想或許可能是主題是一樣,大概是這樣的。

  另外第二個就是法稱論師的論典,法稱論師的論典有“因明七論”,其中有“主體叁論”和“支分四論”。“主體叁論”分別爲《釋量論》、《定量論》、《正理一滴論》,這叁個是因明的主體論。支分論是什麼呢?《因一滴論》、《觀相屬論》、《诤理論》、《成他相續論》。大概這七個部分就是法稱論師的。另外還有關于這個的解釋方面的,尤其是《釋量論》第一品的解釋,有法稱論師他自己解釋的自釋,也是非常重要。另外印度因明大師天王智和釋迦智以及法勝等等所著的因明有許多。宗喀巴大師只有一個《辨因明道次論》。賈曹傑大師有許多因明的著作,一個是《定量論釋善顯密義》,第二個是《正理一滴論釋·善說心要藏》,第叁個是《釋量論》的廣疏《顯明解脫道論》,另外就是《釋量論》的釋《解脫本性論》或者《解脫扼要論》,然後有《觀緣論》的解釋《善說日光心要》,另外還有《因明導論》等等許多。

  另外克珠傑關于因明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叫《釋量論》大疏《正理海》,還有《釋量論》小疏《正理扼要》,再有一個就是“因明七論”釋”《消除心中之黑暗》等等。

  另外根敦珠巴大師也有《釋量論》的大疏。另外還有一個 “因明七論”的大疏是《正理莊嚴論》。這些是關于因明方面必須看的非常重要的論典。然後看各自劄倉的教科書就可以了。

  另外,中觀方面我推薦一些。“中觀理聚論”當然是很重要的。所謂的“理聚論”是什麼呢?是《中觀根本論》也就是《中論》、《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回诤論》、《廣破論》、《寶鬘論》。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部分叫“理聚論”。其實這“理聚論”一定是龍樹菩薩所說,而且月稱菩薩見到過龍樹菩薩的關于中觀方面的作品,在剛才所說的基礎上增加了《集經論》和《清淨贊論》兩個,總共有八個。月稱菩薩是怎麼說的呢?是在《中論釋·明句論》的下面有一個偈頌。這個既有梵文也有藏文,現在漢文好像還沒發現,我不知道最近有沒有翻譯成漢文。在那個裏邊談起了他已經看到過的龍樹菩薩的論典,列出了這樣的八個關于中觀方面的論典,都是非常重要。另外還有,中觀方面有什麼呢?就是提婆菩薩所著的《四百論》,還有佛護論師所著的《布達班樂達論》,還有清辨論師所著的《中觀心要頌》和其解釋《思擇焰論》,和《中論》的注釋《明句論》,這個漢文也有的。《明句論》的解釋是在公元六百七十多年出現的叫觀自在行的所著的釋。另外最主要的就是月稱菩薩的,一個是《中論釋·明句論》,再一個就是《入中論》,再一個是《入中論自釋》,再一個就是《四百論》的釋,月稱菩薩所著。另外,“理聚論”裏邊的大部分都有月稱菩薩的注解。這些都是非常重要。

  藏文的中觀方面來說的話,先後有許多。但是我們主要推薦看的是什麼呢?是宗喀巴大師的《中論》的大疏,這大概是宗喀巴大師在五十一二歲的 時候寫的。然後有一個宗喀巴大師六十二歲的時候寫的宗喀巴大師是六十叁歲圓寂的,《入中論》的釋《善顯密義疏》。堪稱宗大師的一生當中關于中觀應承派的解釋裏邊最最究竟、最最完美的一部,它就叫《入中論釋·善顯密義疏》,所以說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宗大師還有《辨了不了義論》。關鍵的是,宗喀巴大師把中觀的見--空性論、轉成爲實修的內容的,有兩個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略論》的“毗婆舍那”,再一個就是《廣論》的“毗婆舍那”,也就是“止”、“觀”兩個當中“觀”的部分。尤其是《略論》的“毗婆舍那”,是宗大師在圓寂之前寫的最最究竟的一個講述中觀龍樹菩薩思想的論典,而且把它轉成爲實修的一種方式,所以說非常地完美。大家一定要看這樣的東西。另外,克珠傑大師有個叫東吞的中觀論。賈曹傑有《寶性論釋》、《入菩薩行論釋》、《寶鬘論釋》。爲什麼把這些列在這個當中呢?因爲《入菩薩行論》本身屬于是以中觀應成的見解爲主題的,《寶性論釋》也是解釋這個的,所以這些都屬于中觀範疇的,是需要看的東西。

  這樣,以上我把學五部大論需要看的書跟大家說了一遍。我認爲這對有心人是一定會有幫助的;對那些沒有此心的人只能敬請原諒了,因爲我這個地方說的這些內容跟你們直接的修行或許沒有太直接的關系,雖然間接的關系還是有的。大概是這樣。

  四、要注意學習方法

  在讀這些五部大論的時候,不要只是看看書,翻翻書,不要流于書面的意思,要挖掘其內容。說到這的時候,我和大家講講我個人的體會。我看過很多的書,我對宗喀巴大師、賈曹傑大師的書是那麼地崇拜,爲什麼?因爲寫書大致上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從頭到尾解釋得很通很順,再複雜的東西,不把東西挖出來,在上面填平一點土,就過去了。這看起來很完美,但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就是一個平的。這種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呢?適合于不愛較真的人、大致知道其意思就行了,對這樣的人是比較適合的。可是宗喀巴大師、賈曹傑、克珠傑的書偏偏不是這樣的。那是什麼?文字基本不解釋。爲什麼呢?你是藏人,不懂藏語那就該學習藏語,他們是沒有功夫給你講藏語的,你直接去看就行了,不解釋。那他解釋什麼呢?他們把那裏面所有的麻煩全部挖出來,挖出來所有的麻煩和難題,把所有的難題全部剖開讓你看到。當你一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你僅有的文字上的理解已經全部破碎了,已經沒有了,讓人很痛苦,覺得不知所措。怎麼辦呢?這事很麻煩了,還有那麼多的麻煩。然後他一一地解剖,解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剩下來的他不解剖,爲什麼?按照這個理路下去的話,你自己能解剖,不用他老人家麻煩。所以解剖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放在那兒,讓你繼續解剖下去。

  打個比方,《般若心經》,其實學《般若心經》有何難?我給你講一個小時,把《般若心經》講完了,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學《般若心經》很難啊,我給你講7年也未必能講得清楚。爲什麼呢?因爲它那裏面有太多的麻煩。所以說,懂文字是一回事,真正地懂其裏面的邏輯關系、其裏面的難題,破解那些難題,而讓自己的內心當中再也沒有任何疑惑,再也沒有任何疑難,那是非常難的。像這樣的東西適合于誰呢?適合于用心的人。什麼叫用心的人呢?不甘心于只是看看文面就可以了,想找點麻煩、解決一點麻煩的人。所以說,學習千萬不要只看文面的意思就過去了,這不行的。一定要學會裏面的每一個細節的內容,包括顯現的意思,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意思,還有它所映射的其…

《藏傳佛教格魯派培養僧才和教育製度情況簡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