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格鲁派培养僧才和教育制度情况简介▪P5

  ..续本文上一页喀巴大师的《金鬘论》,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你看完了《金鬘论》之后,几乎就能对从佛经到印度所有班智达的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释、一目了然,而且,其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点评得非常精确、到位。一本书能写成这样,让人感到非常地吃惊。我们之所以非常地尊崇宗喀巴大师,信仰宗喀巴大师,绝不是因为宗喀巴大师是师父,关键是他写的这些论典那是太宝贵太宝贵了,简直是古今没有几个人能写成如此到位的论典、像《金鬘论》这样的。再一个是《现观庄严论心要庄严疏》,是贾曹杰所著的,再一个是克珠杰大师所著的《难择释》,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是各自札仓和寺院的教科书。这就可以了。这就是般若方面的一些建议。

  然后我再想说一下学《俱舍论》方面一些主要的。当然首先要看《俱舍论》,然后看《俱舍论自释》。不过最近我有个想法,是什么呢?如果你看《俱舍论》的时候,有读汉文的诸位大德,一定要看看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反正我是于《大毗婆沙论》受益非浅,因为那个里面有许多许多我闻所未闻的东西,可以说是一个大宝库,所以说也非常重要。另外就是《俱舍论释》,是名称识所著的,还有迦湿弥罗的众贤所著的《俱舍释》,以及我们藏地非常著名的《俱舍释》,就是绛贝央所著的《俱舍释》,是非常完美的。另外,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大师所著的《俱舍释显明解脱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俱舍论》的释。另外,珠蒋旺钦确杰、刚才我所说的,他所写的《俱舍论释》也非常完美,最近我有空的时候也在看。大概是这样。另外,这些属于《下阿毗达摩论》;《上阿毗达摩论》是《阿毗达磨集学论》,就是大乘的《阿毗达磨论》,关于这个的解释,有贾曹杰大师所著的《集学论》的释--《阿毗达磨大海扼要》。这样的贾曹杰所著的非常重要的一部论典,也应该看一看。这是关于《俱舍论》方面的一些推荐。

  然后,律藏方面学习的话需要学哪些。首先是《别解脱经》;其次在《大藏经》里边有一大部分的毗奈耶,这些都肯定要看的;其次要看功德光所著的《律仪本颂》以及他的解释;另外阿阇黎法智所著的其广释和阿阇黎功德光的略释;以及吉祥友所著的《律藏四教》的注释;还有一个就是清净天所著的毗奈耶的译释等等,这些都要看的。另外,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藏地学习毗奈耶的时候学什么呢?就是贡钦措那瓦大师所著的《日光论》。《日光论》有两个,一个是《广日光论》,一个是《略日光论》;再一个就是宗喀巴大师著、贾曹杰记录的叫《比丘学处》和《沙弥学处》;另外还有一个根敦珠巴大师所著的《律释宝鬘论》。这些都非常重要。然后要看各自札仓的教科书。这样就可以了。

  关于因明方面。因明的开创者,就是陈那论师,所以印度人称陈那论师为印度哲学之母或者逻辑之母,大概是这样的说法。陈那论师的论典有很多,大概翻译成藏文的有11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集量论》。《集量论》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还有他自己写的《集量论自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有一个《观所缘缘论》,还有一个《观三世论》,还有一个《因明入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一个是从汉地翻译过来的,一个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我想或许可能是主题是一样,大概是这样的。

  另外第二个就是法称论师的论典,法称论师的论典有“因明七论”,其中有“主体三论”和“支分四论”。“主体三论”分别为《释量论》、《定量论》、《正理一滴论》,这三个是因明的主体论。支分论是什么呢?《因一滴论》、《观相属论》、《诤理论》、《成他相续论》。大概这七个部分就是法称论师的。另外还有关于这个的解释方面的,尤其是《释量论》第一品的解释,有法称论师他自己解释的自释,也是非常重要。另外印度因明大师天王智和释迦智以及法胜等等所著的因明有许多。宗喀巴大师只有一个《辨因明道次论》。贾曹杰大师有许多因明的著作,一个是《定量论释善显密义》,第二个是《正理一滴论释·善说心要藏》,第三个是《释量论》的广疏《显明解脱道论》,另外就是《释量论》的释《解脱本性论》或者《解脱扼要论》,然后有《观缘论》的解释《善说日光心要》,另外还有《因明导论》等等许多。

  另外克珠杰关于因明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叫《释量论》大疏《正理海》,还有《释量论》小疏《正理扼要》,再有一个就是“因明七论”释”《消除心中之黑暗》等等。

  另外根敦珠巴大师也有《释量论》的大疏。另外还有一个 “因明七论”的大疏是《正理庄严论》。这些是关于因明方面必须看的非常重要的论典。然后看各自札仓的教科书就可以了。

  另外,中观方面我推荐一些。“中观理聚论”当然是很重要的。所谓的“理聚论”是什么呢?是《中观根本论》也就是《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广破论》、《宝鬘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叫“理聚论”。其实这“理聚论”一定是龙树菩萨所说,而且月称菩萨见到过龙树菩萨的关于中观方面的作品,在刚才所说的基础上增加了《集经论》和《清净赞论》两个,总共有八个。月称菩萨是怎么说的呢?是在《中论释·明句论》的下面有一个偈颂。这个既有梵文也有藏文,现在汉文好像还没发现,我不知道最近有没有翻译成汉文。在那个里边谈起了他已经看到过的龙树菩萨的论典,列出了这样的八个关于中观方面的论典,都是非常重要。另外还有,中观方面有什么呢?就是提婆菩萨所著的《四百论》,还有佛护论师所著的《布达班乐达论》,还有清辨论师所著的《中观心要颂》和其解释《思择焰论》,和《中论》的注释《明句论》,这个汉文也有的。《明句论》的解释是在公元六百七十多年出现的叫观自在行的所著的释。另外最主要的就是月称菩萨的,一个是《中论释·明句论》,再一个就是《入中论》,再一个是《入中论自释》,再一个就是《四百论》的释,月称菩萨所著。另外,“理聚论”里边的大部分都有月称菩萨的注解。这些都是非常重要。

  藏文的中观方面来说的话,先后有许多。但是我们主要推荐看的是什么呢?是宗喀巴大师的《中论》的大疏,这大概是宗喀巴大师在五十一二岁的 时候写的。然后有一个宗喀巴大师六十二岁的时候写的宗喀巴大师是六十三岁圆寂的,《入中论》的释《善显密义疏》。堪称宗大师的一生当中关于中观应承派的解释里边最最究竟、最最完美的一部,它就叫《入中论释·善显密义疏》,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宗大师还有《辨了不了义论》。关键的是,宗喀巴大师把中观的见--空性论、转成为实修的内容的,有两个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略论》的“毗婆舍那”,再一个就是《广论》的“毗婆舍那”,也就是“止”、“观”两个当中“观”的部分。尤其是《略论》的“毗婆舍那”,是宗大师在圆寂之前写的最最究竟的一个讲述中观龙树菩萨思想的论典,而且把它转成为实修的一种方式,所以说非常地完美。大家一定要看这样的东西。另外,克珠杰大师有个叫东吞的中观论。贾曹杰有《宝性论释》、《入菩萨行论释》、《宝鬘论释》。为什么把这些列在这个当中呢?因为《入菩萨行论》本身属于是以中观应成的见解为主题的,《宝性论释》也是解释这个的,所以这些都属于中观范畴的,是需要看的东西。

  这样,以上我把学五部大论需要看的书跟大家说了一遍。我认为这对有心人是一定会有帮助的;对那些没有此心的人只能敬请原谅了,因为我这个地方说的这些内容跟你们直接的修行或许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虽然间接的关系还是有的。大概是这样。

  四、要注意学习方法

  在读这些五部大论的时候,不要只是看看书,翻翻书,不要流于书面的意思,要挖掘其内容。说到这的时候,我和大家讲讲我个人的体会。我看过很多的书,我对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大师的书是那么地崇拜,为什么?因为写书大致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从头到尾解释得很通很顺,再复杂的东西,不把东西挖出来,在上面填平一点土,就过去了。这看起来很完美,但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就是一个平的。这种书适合什么样的人呢?适合于不爱较真的人、大致知道其意思就行了,对这样的人是比较适合的。可是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的书偏偏不是这样的。那是什么?文字基本不解释。为什么呢?你是藏人,不懂藏语那就该学习藏语,他们是没有功夫给你讲藏语的,你直接去看就行了,不解释。那他解释什么呢?他们把那里面所有的麻烦全部挖出来,挖出来所有的麻烦和难题,把所有的难题全部剖开让你看到。当你一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仅有的文字上的理解已经全部破碎了,已经没有了,让人很痛苦,觉得不知所措。怎么办呢?这事很麻烦了,还有那么多的麻烦。然后他一一地解剖,解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剩下来的他不解剖,为什么?按照这个理路下去的话,你自己能解剖,不用他老人家麻烦。所以解剖到差不多的时候就放在那儿,让你继续解剖下去。

  打个比方,《般若心经》,其实学《般若心经》有何难?我给你讲一个小时,把《般若心经》讲完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学《般若心经》很难啊,我给你讲7年也未必能讲得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它那里面有太多的麻烦。所以说,懂文字是一回事,真正地懂其里面的逻辑关系、其里面的难题,破解那些难题,而让自己的内心当中再也没有任何疑惑,再也没有任何疑难,那是非常难的。像这样的东西适合于谁呢?适合于用心的人。什么叫用心的人呢?不甘心于只是看看文面就可以了,想找点麻烦、解决一点麻烦的人。所以说,学习千万不要只看文面的意思就过去了,这不行的。一定要学会里面的每一个细节的内容,包括显现的意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意思,还有它所映射的其…

《藏传佛教格鲁派培养僧才和教育制度情况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