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格鲁派培养僧才和教育制度情况简介▪P4

  ..续本文上一页切缺点和过失,具足了功德为庄严,能够为众生做救怙主,也就是承担着度化一切有情的大任,那就是佛,就这么简单。所以说为了这样的目的,而花18年的功夫去学习才是值得的。否则你要是18年去做生意的话很可能会变成为不小的老板,那今生的荣华富贵自然就有了,也不必依靠这个。所以说,不应该为今生的荣华富贵,而要以修行、修心为目的。这是第七个。

  八、安于小成就

  第八个是什么呢?说,为刚才所说的这些过失而学习,有没有好处呢?有,不能说没有,是有好处的。为什么呢?他与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相比,那就是千里之差,那确实是了不起。可是,由于他前面所说的这些动机和目的等等原因,变成为只能成就小的目的,不能成就为大目的。其实我们现在,不仅仅是格西,许多大学者,许多大智者,学富五车,知识广大,但是一生当中成就不大。小有成就时,由于某种原因、一下子就阻隔了,不能够继续做大。为什么呢?这有一个原因,因为你学知识的目的上有那么一些问题,在知识的运用和以知识来自我完善的问题上有那么一些小小的问题,导致了这样的一些阻碍,这就是很明显的。所以说,能够有功德,但不能够有大功德。

  九、盲目修行

  第九个是什么呢?虽然如此,比什么都没有学,天天只念念佛号,念念嗡嘛呢叭咪吽,念念米字玛,好得多的多。为什么呢?因为前者为盲修,后者至少是理性的修行。闻是闻、思、修当中的第一步,所以说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有了非常完整的这种学习的模式和体系,我们普通的人也不必按照我刚才所说的全部18年的时间去学。为什么呢?你们别搞错了,我给你们说的不是说格鲁巴培养修行者的方式,而是说培养僧才,僧人里边做传播如来正法的中心的顶梁柱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对普通的一个人来说,要学习、应该是什么模式呢?可以直接学一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和道次第《速道》,尤其是要学习《修心七义》和《修心日光论》和《入菩萨行论》等等,以这种模式来改变自己心性当中的贪、嗔、痴、慢、疑等等的过患,培养自己的慈悲、智慧。这样是非常好的。

  第四部分、学习中应具备的事项

  在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具备的是哪些。刚才说的是必须回避的哪些,现在要说的是需要具备的哪些。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本事跟你们说,因为我个人才疏学浅,怎么能够给大家提供呢,只不过我也借用蒋旺次列朗杰大师所说的教授来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二,供大家参考。

  一、端正动机

  第一个,学习的第一个要务,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动机。什么是非常好的动机?人都有自爱之心、自私之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之所以人不是人上人,不是人人所尊重的人,原因是什么?因为人有自私。千古以来,所有千秋万代的人所尊敬的那些人,为什么尊敬他呢?因为他的利益有情的心态非常好,善心为国家、为人民、为天下苍生的这种心胸非常阔达、非常广大。这就是为什么成为千秋万代的人所尊崇、所恭敬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尤其是僧才,第一个要有非常好的动机。其学习的动机应该是什么?为了利益自己、也为了利益天下一切苍生之故,依如来正法,自己未知的让它变成为知道,未断除的邪见令其断除,让自己能够真正地了知如来正法的心要。并且把这样的正法弘扬广大,遍满一切方所时空,由此令一切天下苍生获得安乐及安乐因,远离一切痛苦及痛苦因。这样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发心越大,你所做的事业可能会越大;你的发心越小,你所做的事也就自然会小。这是第一个。

  二、学习经论要全面、贯通

  第二个,不管看五部大论的哪一部,千万不要停留在某一部经典、再加上一个论典,然后仓促地看看就了事。一定要贯通佛经和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为代表的印度大德的作品。这印度大德的作品非常重要,不管是我们内地,还是藏地,其实我们的佛法皆来源于印度,而印度人对佛法的理解应该说比我们好得多的多,尤其是在当时的这种理解。所以要贯通印度的这些大德、比如二圣六庄严等等的这些经典,然后对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等的善说也要通达,而后再以各自寺院的教科书来做最后的补充,这样是非常好的。不能够仓促地或者简单地去看看一本小册子,就说我已经通达了,这是不可以的。这是第二个问题。

  三、学习五部大论的应学书目

  第三问题是什么?应该看哪些?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学习五部大论的一些名单,好吗?比如说,学般若的时候应该看什么呢?学般若的时候,在汉地看的东西也比较多,藏地也比较多。比如说在藏地的话,关于般若里边经书有十七部。一些先哲们说,这十七部当中,有六部母经,十一部子经。这种说法,宗喀巴大师是不大认同的。不管怎么着,我们点书名的话,藏文里边的佛经有:《十万颂般若》、《二万五千颂般若》、《一万八千颂般若》、《一万颂般若》、《八千颂般若》、《般若摄颂》,以及《五百颂般若》、《三百颂般若》和《百五十颂般若》,还有《五十颂般若》、《二十五门般若》,以及《善勇猛请问经》和《帝释经》以及《一字般若经》、《少字颂》和《心经》,还有《月藏般若》、《日藏般若》、《普贤般若》、《金刚手般若》、《金刚幢般若》等等,有许多。这些是佛经。

  汉文的,我发现玄奘大和尚翻译的《大般若》里边总共有十六部。那么这个十六会里边,第一会般若就是《十万颂》,第二会般若是《二万五千颂》,第四会般若是不是《八千颂》我不敢肯定,但是汉文的《八千颂》有好几个版本。然后其它的,比如说《二万颂》,鸠摩罗什翻译的《摩诃般若》实际上也是《二万五千颂》,等等。总之汉文般若的经典很多。这些是经的部分。

  关于般若的论的部分,分成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甚深见的般若的释,再一个是广大行的般若的释两个部分。甚深见的般若的释,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就是汉文大藏经里边的《大智度论》、《金刚经释》等等,这些都属于甚深见的一些解释,我就不说了。那么广大行方面的解释,开始解释这个的,据说第一个就是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这应该算是广大行方面的第一个解释。第二个就是《决定体系论》,据说是无著菩萨所著,藏文里边没有这本书,汉文里边我也没有发现。不过,无著菩萨所写的汉文是有一部书,这个书就是《金刚经》的一个论和《金刚经》的颂等等。据说世亲菩萨也有一个二万颂的释,藏文好像没有翻译,汉文我也没有发现。不过,世亲菩萨倒是作了一个无著菩萨的《金刚经论》的释,做了一个解释,这是有的。大概是这些。然后是什么?比较普遍的,叫二十一释。二十一释里边总共有,与般若结合的有十二个,没有结合的有九个。所谓结合的、第一个是什么呢?是圣解脱军的《二万颂光明释》。这是历史上把《现观庄严论》和《二万颂般若》结合一体来解释的第一部论典,非常意义广大。而后,他的弟子尊者解脱军,也写过一个《二万颂释》,之后狮子贤菩萨写有三个方面的,其中一个与经结合的就是《二万颂八品略义释》。这个《二万颂八品略义释》人家都没看到过,为什么呢?它在《八品二万颂》里边,没有把它单列出来,其实这个里边是含有略义的。然后就是辛德巴大师的《具足清净释》。这样,《二万颂》的释总共有四部。然后是迦湿弥罗的达玛西如大师所著的《十万颂》的一个释,它是结合于《十万颂》和《现观庄严论》的。然后与“略佛母”结合的,就是狮子贤的《庄严光明释》了。然后还有《最胜心要释》、《关要月光释》。然后与《摄颂》结合的就是《难处释易解》、《摄颂难处释》《般若藏钥》等等这些。

  然后没有结合的,单纯解释《现观庄严论》的大概有九部。一个是狮子贤的《明义释》,然后是对狮子贤《明义释》的解释、有《明句论》和《释难解光明疏》等等。“摄义”方面有三个:一个是《明义释》略释,再一个就是阿底峡尊者的《摄义》,三是阿底峡尊者和童吉祥合著的般若摄义,等等。还有就是《名称分释》,再有就是《慧灯鬘释》。然后是《能仁密意释》。严格的意义上说,《能仁密意释》不完全是《现观庄严论》的释,就叫做陀瓦贡坚。为什么呢?它解释的是整个大乘佛法概要的内容。但是,因为它的后半部分全部都是和《现观庄严论》相关的,所以也把它列为《现观庄严论》的释。这就是学般若的时候,需要看的部分。

  另外还有,弥勒五论里边的《辨法法性论》及其解释,《辨中边论》及其解释,无著菩萨所著的《宝性论》及其解释等等都要看的。其它的般若方面也有一些,比如说,嘎玛拉西拉所著的《金刚经》的释和嘎玛拉西拉所解释的《般若心经》的释。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看看莲花戒大师所著的《金刚经》的解释。为什么呢?内地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金刚经》的解释,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在哪里呢?内地解释《金刚经》的时候,解释空性理的部分很多,但是,把它配合于菩萨的五道和十地的我没有发现。所以这个莲花戒大师,依靠《现观庄严论》,把《般若心经》和《金刚经》与菩萨修行的五道和十地紧密地结合,甚深见和广大行两个方面的菩萨道都是非常圆满的。另外,无垢友所著的也有《般若心经》的释。世亲菩萨所著的《大乘庄严经论释》,安慧菩萨所著的也有许多般若释论,这些都要看。另外藏文的般若的经典主要值得看的很多很多,比如说早期的话,俄译师所著的,卓西朗巴所著的,阿祥丘坚赞所著的等等。说实在话,我在学习般若的时候,没有看到过这些,只是听到过这些名字而已。最近,蒙哲蚌寺图书馆保存书的恩德,蒙有些发心人聚资来印刷这些手抄本的恩德,我才得到了这些注解的手抄本的复印件。这是很难得的,因为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见不着了,没有几个人看到过的,太难得的书。另外,宗…

《藏传佛教格鲁派培养僧才和教育制度情况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