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口授▪P21

  ..續本文上一頁升起來一樣。隨行者亦不過是沒有獲得廣略道次第的密意,如“山兔驚傳嘩啦聲”般,自相欺騙罷了。

  修道初中後的修持情況,以及在內心上顯現的情況,沒有詳細地分清,卻一味執著,就像剛生下的嬰兒與百歲老人二者,卻說他們在身體年齡方面沒有差別一樣,因此應好好地反省反省!

  如是修習根本如虛空之後,後得時如何呢?

  如《 叁摩地王經 》中說:

  “猶如陽焰尋香城,及如幻事並如夢,

  串習行相自性空,當知一切法如是。”

  在後得的時候,破除所破之後,余留下唯我名言的顯現,彼應呈現如幻化的境界。呈現的道理者,領悟到幻化的牛馬、夢中的現象是不真實的,並非此宗的呈現之理。若是如此,幻師與經驗豐富的老人也應知道那樣的呈現之理。由修持前面的正見觀察,不能確定孰是孰非,各種現象依稀模糊,也不是此時的幻化。

  若念:“那麼,應是怎樣的呢?”

  因爲由領悟幻術幻化的牛馬並非牛馬,對于牛馬的自性成就,並不造成損害。如具德法稱論師說:

  “未破除此境,非能斷彼貪。

  斷德失相連,貪及嗔恚等,

  由不見彼境,非由外道理。”86

  像拔刺似的是不可以的,而應拔除所執取的境。由于暫時錯亂因87的欺騙,眼識雖然不可否認地看到幻化的牛馬,但如看到的那樣並不存在,世間老人也是知道的。同樣,由于究竟錯亂因88的欺騙之力,牛馬不可否認地顯現在名言識面前,但應知就其自體而言是自性空的,猶如幻化。明知幻術幻化的獅子實際上並不存在,當現前看到那只獅子撕咬幻化的牛等時,也能引生切實的感受。同樣,補特伽羅自性不成,如幻顯現,積集黑白之業、嘗受異熟之果,于此引生深深的決定,即是此法的特法。此乃我的上師所宣說的。

  由正理破除牛馬的自性成就時,在那樣的名言識面前,執著真實牛馬的識是錯亂識,牛馬與幻化的牛馬相似。若觀待世間識,執著真實牛馬的識不是錯亂的,執取幻化的牛馬則是錯亂識。當從分清其中微細的差別方面而顯示比喻。如果想到牛馬自性不成,而把牛馬與幻化的牛馬在名言中當作是相同的,則與《 入中論 》中所說義相違,毀謗世俗,如其中說:

  “無患六根所取義,

  即是世間之所知,

  唯由世間立爲實。”

  文殊菩薩對至尊上師所說“應珍視現象品89”的話,也是顧慮到未來不明了如此扼要的化機會墮入斷見而說的。在廣略道次第、《 中論 》、《 入中論 》的大疏中,證成現象品的道理很多。

  言說獅子·達倉譯師所說:“不淨亂現以量成,多理觀察乃承許。”此話顯然也是從這樣的誤解處發生的。

  庚二、修習法無我之理:

  比如,從頭頂到腳底之間五支具足的上面,並非假名爲“身”,而是就其自體方面似乎獨立成就的身,即是識別所破的扼要。

  斷定那樣成就的身體與身的上下支分等或一或異,即是決定周遍的扼要。

  若是一成就,所言“身的頭、腳、手、肉、骨、皮”,在安立處與安立法的意思上,決定其各自不同,即是決定離谛實一的扼要。若二者是異,以慧除去從頭頂乃至腳底的一一身分後,沒有什麼可被指認爲出來說是“身”。由此,在具足五支的身上,除了僅有分別安立過去的身之外,沒有就其自體方面獨立成就的身,即是決定離谛實異的扼要。

  如果于彼清楚地現起決定,則是最初獲得法無我的正見。

  不觀待分別安立,于具足五支的色上,身體若自性成就,于樹林中生長時的樹木與被木匠造成能撐起棟梁的柱子,這兩個階段,我們都應同時生起“這是柱子”的心來。

  同樣,上個月還沒有起名字的孩子,在下個月被起名爲“紮西”,這兩個時間,當我們看到那個孩子時,都應現起“紮西”的感覺,但卻沒有。

  另外,識也是在昨天的識與今天的識等衆多分聚集的安立處上而假名的。“時”是于年月日等聚集的上面而安立的。如無爲的虛空,以假如一千個孔穴爲例,每一個孔穴有一虛空分,在這些聚合的上面安立爲虛空等。

  雖然對于任何一種法,都是從四種扼要的觀察方面抉擇正見,但在《 明顯句論 》中說,比如車子被焚燒,車的支分也會被燒毀,同樣,如果通達我無自性,執著其安立處五蘊亦有自性的執著亦將會被遮止,由此間接亦將證得法無我。因此,由善加抉擇補特伽羅無我並且修習的能力,抉擇法無我也變得很容易。

  法無我者,亦如《 四百論 》中說:

  “說見一法者,即見一切者,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聖天菩薩說:“若見一法之真理,則能見一切法之真理。”

  法的無自性,所以,諸位先哲們在實踐時,只是舉少許的幾個例子。如果一切法都要一個一個修習的話,修行者首先就應要修成不死的壽持明。在聞思的時候,如果以幾個例子還不能明白的話,還請擺脫開患得患失的顧慮散亂,進入如木頭般緘口不言的叁摩地爲妙。

  頌曰:

  濃厚愚暗翳障蔽,身心盤繞花繩相,

  執“我”可怖惡毒蛇,叁苦驚懼無不嘗。

  我執貪著幻化馬,無奈遍曆輪回地,

  領受如夢苦樂境,不見自過實愚癡!

  珍愛堅執實有我,遍尋不得空本性,

  天空鳥路無痕迹,觀見諸法本來空。

  無中地獄焚燒苦,人天榮華富樂等。

  猶如幻化須領受,了悟緣起不欺诳。

  本空安立名言理,無爭了知中觀道,

  旋轉智慧利器輪,斬斷煩惱我執縛。

  此理叁乘一切聖,共同履行一軌迹,

  如今愚蒙執教形,體驗尺度黑暗中。

  如海甚深甚深要,無倒宣說聲調高,

  思及無等總持恩,善說普賢供雲飄!

  戊二、爲成熟他人的心續,學修四攝:

  如《 莊嚴經論 》中說:

  “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

  是爲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菩薩學習佛子大行後,要利益有情,則需依于四攝成熟他人的心續:隨應各各化機的根性,以財、無畏、法的布施攝受眷屬。

  對已攝受的弟子,面容慈詳和藹地作問候等,隨順世間的情理以柔軟語慰藉;宣說彼所信解的正法的利益,特別是對于那些根性鈍劣者、罪孽深重者、唯追求今生者、放逸的出家衆等,也爲了把他們引入正道,閑聊一些正法的話題。此爲愛語。

  如是對于心已好躍善法的人,由于種性衆多,對于那些心不趣入究竟安樂者,假如強行引入解脫道、小乘或大乘道,對于化機不會産生利益,就像熱病還沒有被湯藥成熟,即施以冰片的配方,則便病竈擴散而産生危害一樣。

  因此,說“要想健康長壽就應造這樣的善業”的話,以此爲例,從微細的善法方面漸漸地令其熟練,最後引向涅槃的方向。此爲利行。

  如果令他人趣入善行,自己卻不做那樣的事的話,會有這樣的閑話出來:“要調伏我們的心續,最先應調伏你自己。”因此,別人如何去做,自己要超過對方,起碼也應相差無幾地實踐。此爲同事。

  甲叁、結行的次第:

  回向發願的印證雖也屬于這裏面,但主要者,在前面骨石相碰地修習後,若念:“概其要點,經常如何做呢?”在皈依發心時,思惟中下士道的痛苦;其後,結合上師瑜伽,殷重修習忏罪積資;然後,在正行時,修習取舍交替的菩提心以及止觀雙運的所緣。

  頌曰:

  心生堅毅發精進,自性任運妙智慧,

  觀見修習六度要,自利無礙達巅峰。

  未誤聲緣寂樂道,成熟他續四攝法,

  潔白事業不間斷,八支江河源源流。

  方便智慧雙運翅,技力翺翔有寂空,

  遊戲叁身無死境,空前大鵬今修成!

  如是依于六波羅蜜之道,積集廣大的福德、智慧資糧,成熟自己的心續,證得佛果;依于四攝法成熟他人的心續。這樣善加開示能引至一切種智無謬方便的叁士道次第、勝者歡喜的教授、顯示直接引導修持的次第、具有傳承大德的口傳精髓,也就是那樣的了。

  由全面無缺地修習,就像如意摩尼寶王一樣,能滿足衆生的希願,所以給予了“能滿一切衆生願,故名如意摩尼王”等廣大的贊譽。

  頌曰:

  貪著現世叁有圓滿刹那動蕩洶湧五欲濤,

  漂溺茫無涯際輪回大海叁苦怖畏巨鯨吞,

  若離證得寂樂寶石機緣難得二義如意寶,

  莫說現證僅名難聞無明錯亂欺罔諸衆生,

  二資之力焚燒煩惱所知二障濃密稠林海,

  解脫少亦難忍淒苦曠野複遠劣道猛獸害,

  見聞亦得蘇息之境利他事業福地歡喜苑,

  爲令衆生安置遠離罪過二身雙運大覺地。

  非一普悲口中皓齒持水法雲廣密布,

  薄軟之舌閃電顯耀叁乘法雷聲轟鳴,

  善持增上究竟胎擔十力羽翼鮮豔傘,

  豐滿跳動利樂歌舞衆生上師淨飯子。

  十二部經能仁聖言無上甘露味,

  彙入心密祥結兩位紹尊親教言,

  盡享善說歡唱龍樹無著二大車,

  潔白聲譽天衣美嚴聖境無死地。

  空鏡無滅顯現六度行影像,

  顯現百千驕陽光芒高萬丈,

  淨心風吹雪域天空阿底峽,

  時隔久遠愚雲遮蔽賢善宗。

  不忍彼情大悲指,善持智慧妙金剛,

  利器撕碎邪亂網,聰慧妙緣名稱祥!

  能仁祖師口傳來,暢飲經論八支水,

  善析權實宗喀巴,“昔無紮戶”普宣揚。

   希願受持師宗者,此方極多,恒河水,

  雖然蕩滌大地容,如理智者比晨星。

  講辯著勇調高揚,勝妙右旋法螺音,

  傳善緣耳總持衆,定一切智!何談余?

  片面之藥或成毒,自诩甚深難比擬,

  全圓教要引叁士清淨正道,意義殊!

  道次90詞義深邃空,劣慧孔穴不能容,

  欲利新著二邊水,不充根器或溢流。

  欲熟清淨義碩果,不備扼要幹枯枝,

  無義詞葉雖茂盛,如畫中燈失光明。

  故具一切要義分,複離廣大詞獸形,

  空前論著此新月,我心池水豈能成?

  難悟論義扼要弦,多聞指力所挽箭,

  射至微妙善說遠,奪走智人慣射驕。

  理觀教義遙對岸,能視眼目雖短淺,

  然不善語舞舌尖,競攀有頂請休息!

  紅花色染氆氇帽,若示自理實善哉,

  父輩教證勝寶聚,失散亂賊,多空手!

  久習愚…

《文殊口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