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速疾道▪P3

  ..續本文上一頁逾四海,

  轉受異生身,更飲多于彼。”41

  聖天菩薩42說:

  “浩浩生死海,大苦無邊際,

  愚癡汝沈溺,雲何不生懼?”43

  如其所說,苦海深廣難量,沈迷其中,卻沒有絲毫恐怖毛豎的感覺,像你這樣的人不是愚夫,難道還會是智者嗎?自己及一切有情從無始至如今,在輪回中受盡種種痛苦,尤其叁惡道中的種種大苦,現在依然不知哪裏才是苦海的邊際,不知道苦海究竟有多深?這一次偶然獲得難得義大的殊勝暇滿之身,又值遇到極難值遇的聖教佛法,若不在此時根除一切輪回的痛苦,證得最勝解脫圓滿正覺的佛位,那麼將來仍將受無盡的輪回,尤其叁惡道的痛苦。而有能力從這些痛苦中救護我的,唯有安住在面前的上師叁寶,我爲了利益一切有情,必須證得佛陀的寶位,因此我當皈依上師叁寶。

  這樣思維以後,觀自己與周圍的一切有情各隨自力,緩緩而誦“皈依上師”一百零八遍或二十一遍,至少也要誦叁遍。

  此時的所緣者,觀上師能仁及周圍有直接或間接法緣的傳承上師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淨化無始以來積聚的一切罪障,尤其損傷吉祥上師的法體、違背上師的教言、擾亂上師的心意,以及不信、淩辱、譏毀等一切違背依師法的罪障,猶如煙汁、墨汁一般從所有根門及毛孔中排出,自身變得清淨瑩潔。譬如附著于陡峭崖壁上的熱灰,用水一沖就沖掉了。又好像手持明燈進入暗室,黑暗自然消失于無形。這兩種比喻,溫薩巴大師以爲後者的力量更大一些。如是一切沒有如法依止上師的罪障皆得以清淨,一切壽命福德及教證功德皆得以增長,特別是上師身語意的加持進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自他一切有情都進入到上師的庇護之下。

  這樣思維以後,隨力念誦“皈依佛”若幹遍。這時心中的所緣者,觀想金剛持佛的周圍環繞著密集、勝樂、大威德叁尊,以及喜金剛、時輪金剛、賢劫千佛、叁十五佛等,諸尊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由此無始所積的一切罪障,尤其是皈依佛後,惡心出佛身血、毀壞佛塔等,一切違背皈依學處的所有罪障皆得以清淨,自身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一切壽命福德及教證功德皆得以增長,特別是佛身語意的加持進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自他一切有情都進入到佛的庇護之下。

  其後隨力念誦“皈依法”,心中觀想:皈依境諸尊面前經函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誹謗正法、售貨典當、置赤地穢處。其中誹謗正法,如以信解共通乘爲由,而誹謗大乘;或以信解波羅蜜多乘爲由,謗密咒乘;密乘之中,或信解下下部,而誹謗上上部;亦或勝解上上部而誹謗下下部44;還有誹謗說法師“有無辯才”等,由誹謗說法者而成爲誹謗其心續上的一切正法。總之依法所生的罪過非常微細,如《叁摩地王經》中:

  “較人破贍部,一切諸佛塔,

  若謗正法典,罪過此尤重。

  較人盡殺卻,恒沙阿羅漢,

  若謗正法典,罪過此尤重。”

  如是等等一切違背皈依法的罪障皆得以清淨,一切壽命福德教證功德皆得以增長,自身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所有法寶的加持進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一切有情皆得以進入法寶的庇護之下。

  隨力念誦“皈依僧”若幹遍,觀想從菩薩、聲聞、緣覺、勇士、空行、護法的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誹謗聖僧、離間和合僧、侵奪僧財等一切違背皈依僧的罪障皆得以清淨,自身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一切壽命福德教證功德皆得以增長,僧寶的加持進入一切自他有情的身心之中,一切有情皆得以進入僧寶的庇護之下。

  隨後誦皈依頌:“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思維皈依境諸尊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是違背皈依叁寶的一切罪障皆得以清淨,身體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一切壽命福德教證功德皆得以增長,叁寶的加持進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一切有情皆得以進入叁寶的庇護之下。

  誦發心頌:“我集施等諸資糧,爲利有情願成佛”。思維:我依布施、持戒、修持等所生的一切善根,爲了利益一切有情,惟願速疾速疾證得圓滿正覺的佛位,發起願菩提心;進而思維:爲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我須速疾速疾證得圓滿正覺的寶位,爲此,必須修學六度四攝等一切佛子大行,發起行菩提心。

  如是發心後,觀想上師能仁身中又化現出一尊上師能仁,融入自身,自己清晰地瞬間變成上師能仁,此時,當修習“我即上師能仁”的慢心,這有著特殊的緣起雲。先覺有言:“若主要修習寂止,到不到修止的階段,沒有什麼差別,在此處即可依自成之鮮明上師能仁身爲所緣境而修寂止。”思維從自成的上師能仁身中放光,照觸周圍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皆安住于能仁的寶位。

  其後當修四無量心45,思維:由愛自而嗔他的貪嗔,令一切有情備嘗痛苦,若能令一切有情安住于遠離貪嗔的平等舍心該有多好!願他們能夠安住,我當令他們安住,祈求上師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這是修平等舍心;

  次當思維:一切有情若能具足安樂及安樂之因該有多好!願他們能具足,我當令他們具足,祈求上師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這是修習慈心;

  一切有情若能遠離痛苦及痛苦之因該有多好!惟願他們能夠遠離,我當令他們遠離,祈求上師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這是修習悲心;

  一切有情若能不離善趣及解脫的勝樂該有多好!願其不遠離,我當令其不離,祈求上師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這是修習喜心。

  這樣修習以後,觀一切皈依境諸尊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無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障礙自他有情修習四無量心的一切疾病魔障皆得以清淨,身體變爲瑩澈的光明之體,一切壽命福德教證功德皆得以增長,自他一切有情皆安住于四無量心之中。

  如前所說修習皈依發心、四無量心以後,以不忍有情被苦所逼的強烈悲心爲動機,思維:爲利一切如母有情,無論如何我當速疾速疾證得圓滿佛陀的寶位,爲此我當趣入甚深的上師本尊瑜伽,依之修習道次第引導。思維七遍或二十一遍。

  此處“速疾速疾”中說兩次速疾有何意義呢?溫薩巴大師以爲:依修習菩提道次第引導的方式而修,爲第一層“速疾”之義;以上師瑜伽作爲道之命根而修,爲第二層“速疾”之義。另有些智者認爲:不須經曆叁大阿僧祗劫積集資糧,現生即可成佛,是爲第一層“速疾”之義;在此濁世短壽時,能一生中成就佛果,是第二層“速疾”之義。

  以上師瑜伽作爲道之命根修道能速疾成佛。

  善知識仲敦巴說:“祈禱尊者的加持力,較之祈禱其他任何佛像經塔等的加持力都更大。”

  宗喀巴大師曾說:“故于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46

  谛洛巴47曾對那若巴48說:“具效之中最勝者,惟上師乎瑜伽士!”

  莫覺巴說:“僅靠勤苦地修行,能否解脫猶存疑慮,若能敬信上師,那麼解脫就無庸置疑了”。又說:“觀音菩薩若是白色,就讓他是白色吧!金剛瑜伽母若是紅色,就讓她是紅色吧!歡喜金剛若是藍色,就讓他是藍色吧!反正不管我住在哪裏,從沒與上師的顯現分離過,一生成佛的征相好像正在到來!”

  戊四、清晰觀想資糧田49,分爲上師供資糧田與此處直授儀軌的資糧田兩種,隨一皆可。

  若是上師供資糧田,當觀想面前的虛空中,有一棵廣大的如意寶樹,綠葉花果莊嚴,八大獅子擎舉的高廣寶座上,有不可思議的雜色蓮瓣,最下端的蓮瓣向下略掩寶座,上面的蓮瓣越來越細小,最上端四片蓮瓣中心,種種蓮花日月爲墊,上坐自己的叁恩50根本上師,現爲金剛持比丘相,身藏紅花色,右手說法印,左手等持印,上托缽盂甘露盈滿,披著褐黃色法衣,頂戴金黃色的班智達帽,相好莊嚴,以澄淨的光明爲體,金剛跏趺坐于自身所發的光蘊之中,心間有釋迦牟尼佛,釋迦佛的心中是金剛持佛。

  上師右邊的蓮瓣上是大威德金剛諸天衆等,左邊的蓮瓣上是勝樂金剛諸天衆,前面的蓮瓣上是密集金剛諸天衆,後面的蓮瓣上是歡喜金剛諸天衆等環繞。

  其下一層的蓮瓣上有時輪金剛、黑閻摩敵、紅閻摩敵等無上瑜伽部的諸天衆圍繞。

  再下一層爲普明大日如來等瑜伽部的諸天衆圍繞。

  其次爲毗盧遮那現證佛等行部諸天衆圍繞。

  其次爲能仁誓言叁尊等事部諸天衆圍繞。

  其次有賢劫千佛、叁十五佛等圍繞安住。

  其次有八大菩薩等諸菩薩衆圍繞安住。

  其次爲十二緣覺等圍繞。

  其次爲十六羅漢等諸大聲聞圍繞。

  其次爲勇士空行聖衆圍繞安住。

  最下爲諸護法衆圍繞安住。

  外圍有尋香衆圍繞著持國天王,瓶腹夜叉圍繞著增長天王,諸龍衆圍繞著廣目天王,夜叉衆圍繞著多聞天王,威嚴地安住于四方,守護遮止自己的障難。

  上師能仁心間向上方放出與上師數相等的光芒,光端雜色蓮花的日月墊上,安住著大金剛持,修行加持派的傳承上師谛洛巴、那若巴、吉祥最勝仲比巴等圍繞安住。右方光端雜色蓮花的日月墊上,無著菩薩等廣行派的傳承上師圍繞著至尊彌勒安然而住。左方的光端雜色蓮花日月墊上,龍樹菩薩等深見派的傳承上師圍繞著至尊文殊安然而住。在前方與自己有直接法緣的諸上師圍繞著自己的根本上師安然而住。諸尊的面前各有一莊嚴圓滿的供桌,其上供有各自所說的教法,呈現爲光明的經函相。資糧田外圍,隨應化機幻變出不可思議的種種景象散向十方。

  直授資糧田的觀想法者,觀自己面前的虛空中,八大獅子高擎寶座,其上稍後,有一八獅擎舉的略小寶座,座端雜色蓮花日月墊上,體性是自己的根本上師,外相現爲釋迦牟尼佛,身紫磨金色,頂髻莊嚴,一面二手,右手說法印,左手等持印,上托甘露盈…

《速疾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文殊口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