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速疾道▪P3

  ..续本文上一页逾四海,

  转受异生身,更饮多于彼。”41

  圣天菩萨42说:

  “浩浩生死海,大苦无边际,

  愚痴汝沉溺,云何不生惧?”43

  如其所说,苦海深广难量,沉迷其中,却没有丝毫恐怖毛竖的感觉,像你这样的人不是愚夫,难道还会是智者吗?自己及一切有情从无始至如今,在轮回中受尽种种痛苦,尤其三恶道中的种种大苦,现在依然不知哪里才是苦海的边际,不知道苦海究竟有多深?这一次偶然获得难得义大的殊胜暇满之身,又值遇到极难值遇的圣教佛法,若不在此时根除一切轮回的痛苦,证得最胜解脱圆满正觉的佛位,那么将来仍将受无尽的轮回,尤其三恶道的痛苦。而有能力从这些痛苦中救护我的,唯有安住在面前的上师三宝,我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必须证得佛陀的宝位,因此我当皈依上师三宝。

  这样思维以后,观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有情各随自力,缓缓而诵“皈依上师”一百零八遍或二十一遍,至少也要诵三遍。

  此时的所缘者,观上师能仁及周围有直接或间接法缘的传承上师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净化无始以来积聚的一切罪障,尤其损伤吉祥上师的法体、违背上师的教言、扰乱上师的心意,以及不信、凌辱、讥毁等一切违背依师法的罪障,犹如烟汁、墨汁一般从所有根门及毛孔中排出,自身变得清净莹洁。譬如附着于陡峭崖壁上的热灰,用水一冲就冲掉了。又好像手持明灯进入暗室,黑暗自然消失于无形。这两种比喻,温萨巴大师以为后者的力量更大一些。如是一切没有如法依止上师的罪障皆得以清净,一切寿命福德及教证功德皆得以增长,特别是上师身语意的加持进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自他一切有情都进入到上师的庇护之下。

  这样思维以后,随力念诵“皈依佛”若干遍。这时心中的所缘者,观想金刚持佛的周围环绕着密集、胜乐、大威德三尊,以及喜金刚、时轮金刚、贤劫千佛、三十五佛等,诸尊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由此无始所积的一切罪障,尤其是皈依佛后,恶心出佛身血、毁坏佛塔等,一切违背皈依学处的所有罪障皆得以清净,自身变为莹澈的光明之体,一切寿命福德及教证功德皆得以增长,特别是佛身语意的加持进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自他一切有情都进入到佛的庇护之下。

  其后随力念诵“皈依法”,心中观想:皈依境诸尊面前经函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无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诽谤正法、售货典当、置赤地秽处。其中诽谤正法,如以信解共通乘为由,而诽谤大乘;或以信解波罗蜜多乘为由,谤密咒乘;密乘之中,或信解下下部,而诽谤上上部;亦或胜解上上部而诽谤下下部44;还有诽谤说法师“有无辩才”等,由诽谤说法者而成为诽谤其心续上的一切正法。总之依法所生的罪过非常微细,如《三摩地王经》中:

  “较人破赡部,一切诸佛塔,

  若谤正法典,罪过此尤重。

  较人尽杀却,恒沙阿罗汉,

  若谤正法典,罪过此尤重。”

  如是等等一切违背皈依法的罪障皆得以清净,一切寿命福德教证功德皆得以增长,自身变为莹澈的光明之体,所有法宝的加持进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一切有情皆得以进入法宝的庇护之下。

  随力念诵“皈依僧”若干遍,观想从菩萨、声闻、缘觉、勇士、空行、护法的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无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诽谤圣僧、离间和合僧、侵夺僧财等一切违背皈依僧的罪障皆得以清净,自身变为莹澈的光明之体,一切寿命福德教证功德皆得以增长,僧宝的加持进入一切自他有情的身心之中,一切有情皆得以进入僧宝的庇护之下。

  随后诵皈依颂:“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思维皈依境诸尊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无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是违背皈依三宝的一切罪障皆得以清净,身体变为莹澈的光明之体,一切寿命福德教证功德皆得以增长,三宝的加持进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一切有情皆得以进入三宝的庇护之下。

  诵发心颂:“我集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愿成佛”。思维:我依布施、持戒、修持等所生的一切善根,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惟愿速疾速疾证得圆满正觉的佛位,发起愿菩提心;进而思维: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我须速疾速疾证得圆满正觉的宝位,为此,必须修学六度四摄等一切佛子大行,发起行菩提心。

  如是发心后,观想上师能仁身中又化现出一尊上师能仁,融入自身,自己清晰地瞬间变成上师能仁,此时,当修习“我即上师能仁”的慢心,这有着特殊的缘起云。先觉有言:“若主要修习寂止,到不到修止的阶段,没有什么差别,在此处即可依自成之鲜明上师能仁身为所缘境而修寂止。”思维从自成的上师能仁身中放光,照触周围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皆安住于能仁的宝位。

  其后当修四无量心45,思维:由爱自而嗔他的贪嗔,令一切有情备尝痛苦,若能令一切有情安住于远离贪嗔的平等舍心该有多好!愿他们能够安住,我当令他们安住,祈求上师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这是修平等舍心;

  次当思维:一切有情若能具足安乐及安乐之因该有多好!愿他们能具足,我当令他们具足,祈求上师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这是修习慈心;

  一切有情若能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该有多好!惟愿他们能够远离,我当令他们远离,祈求上师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这是修习悲心;

  一切有情若能不离善趣及解脱的胜乐该有多好!愿其不远离,我当令其不离,祈求上师本尊加持令我具此能力。这是修习喜心。

  这样修习以后,观一切皈依境诸尊身中降下五彩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之中,无始所集的一切罪障,尤其障碍自他有情修习四无量心的一切疾病魔障皆得以清净,身体变为莹澈的光明之体,一切寿命福德教证功德皆得以增长,自他一切有情皆安住于四无量心之中。

  如前所说修习皈依发心、四无量心以后,以不忍有情被苦所逼的强烈悲心为动机,思维:为利一切如母有情,无论如何我当速疾速疾证得圆满佛陀的宝位,为此我当趣入甚深的上师本尊瑜伽,依之修习道次第引导。思维七遍或二十一遍。

  此处“速疾速疾”中说两次速疾有何意义呢?温萨巴大师以为:依修习菩提道次第引导的方式而修,为第一层“速疾”之义;以上师瑜伽作为道之命根而修,为第二层“速疾”之义。另有些智者认为:不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积集资粮,现生即可成佛,是为第一层“速疾”之义;在此浊世短寿时,能一生中成就佛果,是第二层“速疾”之义。

  以上师瑜伽作为道之命根修道能速疾成佛。

  善知识仲敦巴说:“祈祷尊者的加持力,较之祈祷其他任何佛像经塔等的加持力都更大。”

  宗喀巴大师曾说:“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46

  谛洛巴47曾对那若巴48说:“具效之中最胜者,惟上师乎瑜伽士!”

  莫觉巴说:“仅靠勤苦地修行,能否解脱犹存疑虑,若能敬信上师,那么解脱就无庸置疑了”。又说:“观音菩萨若是白色,就让他是白色吧!金刚瑜伽母若是红色,就让她是红色吧!欢喜金刚若是蓝色,就让他是蓝色吧!反正不管我住在哪里,从没与上师的显现分离过,一生成佛的征相好像正在到来!”

  戊四、清晰观想资粮田49,分为上师供资粮田与此处直授仪轨的资粮田两种,随一皆可。

  若是上师供资粮田,当观想面前的虚空中,有一棵广大的如意宝树,绿叶花果庄严,八大狮子擎举的高广宝座上,有不可思议的杂色莲瓣,最下端的莲瓣向下略掩宝座,上面的莲瓣越来越细小,最上端四片莲瓣中心,种种莲花日月为垫,上坐自己的三恩50根本上师,现为金刚持比丘相,身藏红花色,右手说法印,左手等持印,上托钵盂甘露盈满,披着褐黄色法衣,顶戴金黄色的班智达帽,相好庄严,以澄净的光明为体,金刚跏趺坐于自身所发的光蕴之中,心间有释迦牟尼佛,释迦佛的心中是金刚持佛。

  上师右边的莲瓣上是大威德金刚诸天众等,左边的莲瓣上是胜乐金刚诸天众,前面的莲瓣上是密集金刚诸天众,后面的莲瓣上是欢喜金刚诸天众等环绕。

  其下一层的莲瓣上有时轮金刚、黑阎摩敌、红阎摩敌等无上瑜伽部的诸天众围绕。

  再下一层为普明大日如来等瑜伽部的诸天众围绕。

  其次为毗卢遮那现证佛等行部诸天众围绕。

  其次为能仁誓言三尊等事部诸天众围绕。

  其次有贤劫千佛、三十五佛等围绕安住。

  其次有八大菩萨等诸菩萨众围绕安住。

  其次为十二缘觉等围绕。

  其次为十六罗汉等诸大声闻围绕。

  其次为勇士空行圣众围绕安住。

  最下为诸护法众围绕安住。

  外围有寻香众围绕着持国天王,瓶腹夜叉围绕着增长天王,诸龙众围绕着广目天王,夜叉众围绕着多闻天王,威严地安住于四方,守护遮止自己的障难。

  上师能仁心间向上方放出与上师数相等的光芒,光端杂色莲花的日月垫上,安住着大金刚持,修行加持派的传承上师谛洛巴、那若巴、吉祥最胜仲比巴等围绕安住。右方光端杂色莲花的日月垫上,无著菩萨等广行派的传承上师围绕着至尊弥勒安然而住。左方的光端杂色莲花日月垫上,龙树菩萨等深见派的传承上师围绕着至尊文殊安然而住。在前方与自己有直接法缘的诸上师围绕着自己的根本上师安然而住。诸尊的面前各有一庄严圆满的供桌,其上供有各自所说的教法,呈现为光明的经函相。资粮田外围,随应化机幻变出不可思议的种种景象散向十方。

  直授资粮田的观想法者,观自己面前的虚空中,八大狮子高擎宝座,其上稍后,有一八狮擎举的略小宝座,座端杂色莲花日月垫上,体性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外相现为释迦牟尼佛,身紫磨金色,顶髻庄严,一面二手,右手说法印,左手等持印,上托甘露盈…

《速疾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文殊口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