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就盛宴》導論▪P2

  ..續本文上一頁  1-1道次第直授傳承源流

  這個教授來源于第五世班禅洛桑耶喜大師的《速道》,以及第四世班禅善慧法幢大師的《安樂道》的教授。《速道》與《安樂道》,依據的是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與《菩提道次第略論》。而《廣論》與《略論》的依據,則是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炬論》的依據,又可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之經、律、論叁藏的一切內容。在印度,更無何人能如阿底峽尊者一般,用如此短的偈頌就將一切佛法如此充分地呈現,何況呈現得如此完美!

  1-2諸儀軌出處

  這一個“直授引導”,是以绛貝倫珠大師的《有緣頸嚴》爲依據。《有緣頸嚴》,是到目前爲止,修菩提道次第最爲權威、最爲圓滿的儀軌。在此,我一字不漏地將加行和結行的修法編輯入《成就盛宴》中。因爲绛貝倫珠大師的《有緣頸嚴》儀軌,僅是爲道次第的修行者打坐念誦所撰,並未把它設計成一個從晨起至入睡間一整天的修行儀軌。

  那麼,這中間是否塞進了我自己的主張?沒有!在加行和結行之間,我將達麻跋達惹大師的《日修全函》中,一個行者從晨起至入睡間應修的大部分內容搬了進來。爲什麼說大部分?其一,《速道》的實修已非常圓滿,與其重複的部分沒必要納入;其二,達麻跋達惹大師自己所造的諸多護法神修法不太普及,因此按照下密院傳規,將更爲普及的儀軌內容編入《成就盛宴》中。

  《成就盛宴》中引用了格魯巴最爲普及的兩個傳規:上密院的傳規,與下密院的傳規。

  說到上下密院的傳規,就得先提一下各宗派的儀軌傳承。

  在藏傳佛教中,宗派內分支很多。如同樣修持“馬頭明王”,這個寺院與那個寺院的儀軌就不太一樣,一百個寺院中,至少有五十余種儀軌傳承。這是因爲若寺院中出有大德,該寺中僧人便以這位大德所撰之儀軌爲主修持。漸漸下來,就變成同一宗派中,各寺院有各寺院的儀軌。例如噶舉派便有四大八小,相互之間都不太了解。而甯瑪派中也有噶陀、佐欽等寺院傳承,而各伏藏師亦會從伏藏中提取內容著作儀軌。如此,于同一法脈中便會有多種儀軌,雖然講教理時基本上一樣,但所念誦的儀軌有所不同。

  但相比起其它宗派,格魯巴很有特點——

  昔日,宗喀巴大師與後繼大德們很可能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格魯巴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法脈是否清楚、所修之法是否如法,均依于是否符合傳規。傳規有兩個:上密院傳規和下密院傳規。格魯巴所有的儀軌及修法,若不是依上密院的傳規,就一定是依下密院的傳規。因此,不管出自什麼民族、不管居住在什麼地方,格魯巴的弟子們念起儀軌來一定是一模一樣的。內容完全一樣,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整個格魯巴只有這兩大傳規,兩大傳規之間差別也並不大,同一個儀軌,無非是多幾句話或少幾句話。上下密院的傳規,自己可以隨意選。然而,即便是班禅大師的法脈,也一定出自上密院或下密院的法脈傳承。這不是以人爲本,而是以規矩爲本。

  佛法是以其本身的教理和傳規爲本,若脫離了規則,便會造成各執一詞、相互爭鬥不休的混亂場面。曆代的達賴喇嘛爲什麼一定要穿黃色的衣服?因爲這是下密院的傳規。每個活佛都有自己的歸屬,一看這個活佛穿黃色,就知道是下密院的;穿全紅,便是上密院的。格西也一樣。在西藏,再有學問、再有地位的大德,一旦進入下密院,都必須從零做起,然後法墊(位次)慢慢排上去。連達賴、班禅,都不能直接坐于上位,而只能逐次攀升,何況他人呢?或許諸位會猜測這樣會不會委屈了這些大德呢?但再了不起的大德,這點委屈也是必須要受的——這是規矩。

  因此,我又怎敢篡改儀軌呢?就算有天大的膽子,我也不敢篡改一字,只能而且必須遵守下密院或上密院的傳規。

  在內地,能海上師翻譯的大部分儀軌,多爲下密院的傳規。《成就盛宴》所納之儀軌,包括護法神儀軌等,也以下密院的傳規爲主。于沈陽北塔寺,亦將下密院的傳規作爲本寺傳規。

  什麼是“日修引導”?這個源自達麻跋達惹大師的《日修全函》,另外,本儀軌還添加了許多很重要的顯、密經要的內容。但很遺憾,這次出儀軌之前,《日修全函》的漢語翻譯沒來得及一個字一個字地推敲,但相信這些譯師一定翻譯得非常好。

  《成就盛宴》中,攝含儀軌的前行與結行兩部分內容很廣,但道次第修持的正行內容不太全。作爲補充,各位可參閱我們現在正另行編著的修法儀軌——《如意寶梯》。《如意寶梯》分爲兩類:一類,是爲修行時間少、或慧根鈍的人而編輯的較略版道次第實修法本。這是把《安樂道》的原文一字不動地搬入,作爲修行引導,上面再添加了一些必要的補注。另一類,是爲對道次第稍有認識、或有一定體驗而且願意修的人編輯的實修法本。其中,我還把《速道》裏沒講清楚的,從《掌中解脫》中以及朗仁巴大師等一些大德道次第的教授裏的相應部分拿來進行補充。這個補充附錄爲正文中的小字,非必修,僅供參考。

  《如意寶梯》中還有一點十分重要:《文殊口授》中“依止善知識”部分與《速道》中不一樣的地方,我均譯爲了漢文,以小字標注其下。至此,“依止善知識”的部分更爲圓滿。這是因爲,帕邦喀大師一再強調《文殊口授》與《速道》合修是最圓滿的道次第實修法。而我也發現《文殊口授》中的內容簡直不可思議!它推理的法規非常合理,會對內心相續起很大的、不可思議的功用。因此,圓滿的《速道》加上圓滿的《文殊口授》,就是這世上最爲珍稀之寶了。

  爲什麼沒有將《掌中解脫》作爲實修課程?作爲實修法本,必須是字少而內容廣泛。《掌中解脫》的內容典故太多,實修內容太少,無法作爲實修的課程。

  因此,《如意寶梯》是以《速道》作爲實修的內容。正文後,亦有《華嚴經》中的重要偈頌作爲附錄。如此,希望對大家修法有所幫助。

  即然這個法本是以绛貝倫珠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有緣頸嚴》爲基礎,爲何不以此爲名,反而叫《成就盛宴》呢?因爲绛貝倫珠大師的《有緣頸嚴》中,主要是道次第的六加行修法,這種修法主要是座上行。而《成就盛宴》中,則除了座上行,猶有座下如何行的諸多儀軌修法。例如,大乘佛門弟子清晨自受的“大乘長淨戒”,可作爲修持道次第的輔助;以及能迅速積集福德、智慧二資糧的諸多修法,如《水陸供》、《燒香供》、《黑芥子護摩供》等;甚至于吃早點時念什麼、吃午飯時念什麼、吐口水和擤鼻涕後如何回向,大小便及洗澡時垢染如何布施等,均有非常詳細的講解。因此,它對于願意得到無上正等覺佛陀果位的行者來說,確實是極其殊勝、圓滿的盛大宴會,故名爲《成就盛宴》。

  2儀軌內容

  《成就盛宴》開篇第一句話是“一切時中頂禮皈依于與能仁金剛持無別的上師足下,伏祈大悲攝受”。這是西藏的規矩,造儀軌之前,一定要寫作頂禮本尊的偈子,其次是造此儀軌的立誓,再次則是勸請如是谛聽並且修持儀軌。

  一來,我的漢語並不夠純熟;二來,作爲一個實修儀軌,也無必要做太多的表面文章。在這裏,我就將其內容精華以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即可,否則文字再優美也沒有什麼意義。

  此道次第實修廣軌是爲日常有暇行者——那些有時間修行、並願意此生獲取心要的人——而編著的。《廣軌》適用于長期閉關或短期閉關的人修行;《中軌》適用于退休人員和有較多空閑時間的人修行;《略軌》適合于有工作的、業余時間較少的人修行。

  但即便沒有時間修完《廣軌》,手持一本也有好處,因爲裏面的任何一法,當需要的時候,就可拿出來修。願意在《略軌》裏加上《廣軌》或《中軌》裏的內容亦可。

  爲得到曆代傳承上師的加持,本儀軌所采用的念誦文皆爲曆代上師的原著。又依顯密道次第的教授,在修行次第和內容上做了非常細致的安排。

  其一,爲绛貝倫珠大師所造《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速道前行念誦次第易行儀軌·有緣頸嚴》。

  在《成就盛宴廣軌》和《中軌》中,《有緣頸嚴》的全部內容均被收錄,但在《略軌》中並不全。既要“略”,便無法滿足“全”。因此,根據《安樂道》和《廣論》的教授,省略了一部分內容。此適合工作繁忙的居士,尤其在《略軌》念熟之後,前行、結行的部分大約十五分鍾便能誦完,再加上正行,大約只需半小時。

  其二,加入了杜那巴吉祥善上師所造《兜率百尊深道上師瑜伽法》。

  《兜率百尊深道上師瑜伽法》,是在能海上師譯本的基礎上,進行了非常細致的調整,可說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細致斟酌。因此,這個版本算是比較不錯的。

  這個《日修全函實修儀軌》是我自己翻譯的,基本與原文沒有什麼出入。倘若有不如意的地方,待日後我漢語更好時更正。或是出現更高水平的譯師,能將儀軌中不當之處改過來,我會非常隨喜。

  漢地和藏地的譯經習慣存在著差異。在漢地,一本經書往往有多個譯本,如《般若心經》。因爲一個譯師翻譯的經,後人不能隨便改動,否則(若有必要)就自己再譯一次。但在藏地則不同,只要大家公認你非常精通佛法,不但會允許你改,還會鼓勵你改。正因如此,藏地雖然有很多的譯師,但《般若心經》、《金剛經》只有一種版本——它們被改了又改,斟酌了又斟酌,已經成熟到非常完美的地步。這是藏地和漢地不一樣的地方。

  其叁,加入了四世班禅大師洛桑卻吉堅贊所造之《燒香供》。

  《燒香供》分廣軌與略軌兩種,此處采用能海上師所譯之略軌。這個譯本非常不錯。當年,能海上師或許慮及單獨修《燒香供》的可能,因此在前面添加了一些內容。但我將之撷取到《成就盛宴》中時,仍按照下密院的傳規,對《燒香供》中何者應念、何者可不念,細細地做了一番斟酌調整。到目前爲止,算是很精確的。另外,《燒香供廣軌》原出自第四世班禅的《全集》,又名《燒香供如意成…

《《成就盛宴》導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