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就盛宴》導論▪P21

  ..續本文上一頁擁有之念。而此處所說的貪,是指奪取他人所愛事物的貪。二嗔,一般而言,嗔指的是對他人的憤怒、憎惡,但此處所說的嗔,主要指侵害他人利益與身心的念頭。叁邪見,此是指不信善惡業果不虛,不相信輪回轉世,不相信苦集滅道,不相信叁寶。這有什麼壞處?許多罪惡都是由邪見引生。

  最可怕的,是一個人除自己外什麼也不信。一旦什麼都不信,此人便無藥可救了,因爲再無有任何一倫理道德能約束和規範他。而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將導致其走向邪惡和徹底的失敗。盡管此人可能很聰明,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牟取到暫時的利益,表面上風光無限,卻是以出賣未來的光明爲代價,這是絲毫不可以依賴的!正如有力量的人將杯子高擲于一千米的空中,因爲位置很高,不會馬上落下來,可一旦落下來將會摔得粉碎。升得越高,摔得越重。世人亦是如此,沒有能力的人做不出大的壞事,報應來得也快。正如小偷小摸之人,屢屢犯案,又屢屢被抓,但旋即釋放,因爲畢竟不是大錯。而那些大惡之人經過長期謀劃,做出極大惡事,最後不只自己掉腦袋,還牽連到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因此,人世間最可怕的無外乎邪見了!

  我最大的一個希望,便是你們能徹底地樹立起正確的因果觀。過去雖然我對因果深信不疑,但對其中一些細節問題的認識是很模糊的,因爲未能詳盡地去查找每個細節上的依據。這幾年我一直想把佛教的因果觀,從現代人看事物的角度、從現代人能接受的角度,全面地研究一下。現在大綱已經完成了,希望有機會能爲你們講一講。

  1-2-7-3-1-6罪之分類

  所有的罪業又可分爲兩類:一類是性罪,另一類是遮罪。性罪,即本質便是侵害自己和他人的罪業。例如殺生或偷盜,能直接對對方、對自己造成侵害和損傷。遮罪,其本性不是罪,但能夠引發其它的罪業。如飲酒,其本身無過,但卻能導致許多罪。一個人喝得爛醉如泥,不該說的話也說了,不該做的事也做了,不該想的事情也想起來了。酒醒之後,後悔莫及。無論性罪還是遮罪,我們都要忏悔。

  1-2-7-3-1-7四力忏悔

  忏悔罪業,必須通過四力的方式。《入菩薩行論》中說:

  不善生諸苦,如何從彼脫,

  故吾當一心,日夜思除苦。

  我們身體、語言、內心動念的任何一個不善行爲,都只會帶來苦惱,絕不會帶來任何快樂。既然我們極不願遇到任何一個障礙和災患,那麼,究竟如何才能脫離痛苦的根源?應當長時間地思考這個問題。

  到底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忏罪?又要忏哪些罪?最根本而言,忏一切業力和煩惱之罪。再往細裏說,一切性罪和遮罪。更細一些,乃是我們所受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等別解脫律儀當中所違犯的一切性罪和遮罪,菩薩戒律儀當中所違犯的一切性罪和遮罪,以及密宗戒中一切性罪和遮罪,以上都要進行忏悔。

  要那麼多的戒律有何用?人活得自由自在多好,爲什麼一定要用戒律來束縛自己,沒有絲毫自由呢?

  曾經有人很好奇地問過我,“你什麼時候出家的”?

  我說:“八歲就出家了”。

  “那你現在是幹什麼的”?

  我說:“我在政府裏任職,是個副縣長”。

  “你在北大讀研究生, 還有那麼好的工作, 爲什麼還要出家?出家多麻煩!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把自己弄得一點自由也沒有”。

  我就開玩笑地對他說:“你有沒有發現,喜歡美的人, 尤其是女衆,每天早上起來之後,要化妝,挑衣服,這樣那樣,人有點自由多好啊,她那麼麻煩幹什麼呢 ”

  他說:“爲了美麗” !

  我說:“我也是爲了美麗,我覺得我的美麗勝過她千倍、萬倍。她們不是自己美,而是化的妝美,帶的那些裝飾美, 我是自己美。怎麼美的

   我的心美,我的語言美, 我的行爲美。之所以我的心美,我想的問題當中沒有對他人的傷害, 沒有令他人身心遭受不悅的起心動念,誰看到我他只會得到受益。我的語言美,聽我法的人,哪怕他不信佛, 多多少少他一定會得到一些受益。他從我的講法當中會得到很多在他家庭、生活、以及工作當中最缺乏的、最需要的東西。既然你真的想美的話,我覺得美不在于化什麼妝,你化的妝再美,還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身上帶著幾百萬的金銀珠寶, 人家仰慕你不是仰慕你這個人怎麼怎麼可愛,而是你身上的東西太好了,我有了該多好啊! 馬上就起了賊心了,還有嫉妒心。沒有人嫉妒我,而且,我還用不著帶著那麼多的珠寶,穿一個很普通的衣服, 就幾十塊、幾百塊錢的衣服,走到哪裏,人見了起碼不討厭。我說:“出家人太美了!”正因爲如此,我覺得我有責任和義務, 無論是出家的人,還是沒有出家的人, 讓他們也有點美,給他們傳播一點美的種子,爲了這個目的,我就要出家”。

  “啊!原來是這樣啊”!

  其實,一個人若將戒律當作束縛,也說明這個人沒有做人原則。若人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不用戒律或道德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和起心動念,這個人就是卑鄙之人, 肮髒之人,也是不可信賴之人,他的前途將是一片黑暗。而若有人嚴格管理自己的言談舉止和起心動念,此人則值得信賴,人人敬重,前途也一片光明。我們受持戒律,其目的並非爲束縛自己,而是用以完善自己的行爲,從錯誤之言行,轉化爲最完美、令他人受益之言行;從侵害他人、侵害自己的一切錯誤言行中擺脫出來,轉化爲令他人受益,由此爲一切人帶來快樂,而不是痛苦。

  戒律絕非負擔,而是莊嚴。一個人戴著價值百萬的鑽石行走于外,是很危險的,會令人起嫉妒心與盜心。然而,若是攜帶完美的言談舉止和起心動念,無論行至何處,也只會受人尊重愛戴,這是自己能擁有且唯一不會遭到偷竊的!倘若想真正完美自我,便以慈悲和智慧爲莊嚴,以戒律爲莊嚴,將一切身體的行爲、語言的行爲,以及起心動念當中的貪欲、嗔恨、愚昧、自私、我慢等肮髒的垃圾,悉皆通過四力忏悔扔進垃圾桶,那才是最好的。

  忏悔要具備的四種力量:

  第一是能破力,也叫破壞力、追悔力。就是對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罪障,生起強烈不滿和強烈追悔之心。

  第二是對治力。有六種對治方法,一是念誦般若經;二是修習空性;叁是念誦百字明,通過陀羅尼的方式來消除;四是形象力,對佛生起強烈的信心,通過塑佛像、畫唐卡、貼金等方式來忏罪;五是供養力,通過營造佛塔,供養僧團、上師叁寶來忏罪;六是稱念佛號,或通過《俱舍論》所說之聞思法義之門,而改變內心的方式來對治,這種方式比較見效。

  第叁是遮止力。一旦生起極爲強烈的追悔之心,便想以後絕不再犯,非常堅定地一次又一次地立誓,一次又一次地發露,以防護十不善業。

  第四是所依力。以眼前觀想的資糧田中一切叁寶爲所依,繼而思維:爲什麼要忏悔罪業?爲了利益衆生而證得佛陀果位,爲了這個目標,我要在一切叁寶面前進行忏悔。

  由此四力,我們可以消除一切罪障,每天應想盡一切辦法來忏罪。

  1-2-7-3-2 叁十五佛忏悔文

  忏罪最好用《叁十五佛忏悔文》或者《總忏悔文》。《叁十五佛忏悔文》的名號及對應的消除業障,在《成就盛宴》廣軌中寫得很明確,此處不多作解釋。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是指十方一切刹土中的如來。前面的叁十五佛只不過是點明的部分,還有十方一切世界中無數的如來,皆是我們進行忏悔和祈求加持的對象。常住在世。此是以法、報、化叁身住于過去、現在、未來叁世的一切如來。是諸世尊,當慈念我。祈請一切諸佛世尊以大慈大悲的心來垂念我,悲憫攝受我,不舍棄我。

  以叁十五佛等十方叁世一切如來爲對境,在他們面前忏悔,這是所依力。接下來便是能破力:將自己過去無數世以來,所做的一切罪障,尤其是這一生,尤其是這一年,尤其是這一月,尤其是這十幾天內,尤其是昨天至今天,尤其是今天,所做罪障,一一發露,進行忏悔。

  能破力主要是將一個個罪行發露陳列出來。若是想不起來怎麼辦?有個辦法:決定從今天起每天做忏悔,今天所忏之罪,明天不會忘記,後天又不會忘記明天與今天所造罪。這樣下去,今天以後所做的罪都會記得很清楚明白。我聽說許多漢人喜歡寫日記,大家可以將每天所犯的錯誤用日記記下來,再再地看,再再地在佛前忏悔,這樣便不會想不起來了。對于過去的罪業,由于我們很長時間沒有反省,沒有挖掘,因而顯得不明顯。如果非常強有力地去挖掘、悔過和反思,則一件件地會逐漸想起來,越來越多,最後很可能挑出來所有的毛病。第五世達賴喇嘛于《文殊口授》中有這樣的教授:先不要怕,首先將所有毛病挑出來,然後以理論一一破之。若不知人群中何人是盜賊,則永遠也無法抓捕他。同樣,我們應將觀善知識過患的錯誤念頭一個個挑出來,然後以上師是佛乃金剛持所許,上師是一切佛事業之作者,自所見相無法決定等道理,將觀上師過患的錯誤觀念一一否定、破除。這種理路便源于忏悔。

  我們于忏悔時,不能簡單、籠統地想:自己過去肯定造下無量無邊的惡業,這些惡業我今全部忏悔!因未能將過去所作的惡業一一念想起來,忏悔的力量不大,對治的效果也不強。必須將自己的身口意的所有過患逐一挑出來,包括今天的、昨天的、前天的、大前天的、這個月的、上個月的、上上個月的、今年年初以來的、去年的、前年的,細細地思維。如若沒那麼多時間,便能找多少就找多少,下一次在此基礎上繼續找。要發自內心地挑出過患,然後念其後果,極其強烈地忏悔並進行對治,才是行之有效的。

  宗喀巴大師一再強調,他對性空正見的見解與之前各教派有非常明顯的區別。宗大師認爲,若未能抓住我們所執持的“我”,便無法破我執,包括人我執與法我執。誠如人不識殺父仇人,便會濫殺無辜一般。宗大師破我執及法執二執的思想與五世達賴《文殊口述》中這一思想,…

《《成就盛宴》導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