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惡口、绮語、兩舌;以及未能見到自己的過患、缺點,所造的一切惡業。
恒做愚夫行,無明暗覆心,隨順不善友,常造諸惡業。
與惡人、惡知識爲友,是十分可怕的。千萬不要與惡人往來,否則就會像傳染病毒一般,一切惡習也會漸漸侵染進來。要學會防護自己。此處忏悔因隨順不善友所造的諸惡業。
或因諸戲樂,或複懷憂惱,爲貪嗔所纏,故我造諸惡。
由于自己耽于遊樂,吃喝嫖賭;或出于過分的傷心和擔憂、懷疑等等一切憂惱,而爲貪心和嗔心所糾纏,從而造下的諸罪業。
親近不善人,既由悭嫉意,貧窮行谄狂,故我造諸惡。
經常與不善之人往來,或者出于吝啬或嫉妒,或因貧窮而欺詐他人等,所造的一切業障。
雖不樂衆過,由有怖畏故,及不得自在,故我造諸惡。
或爲躁動心,或以嗔恚恨,及以饑渴惱,故我造諸惡。
由飲食衣服,及貪愛女人,煩惱火所燒,故所造諸惡。
于佛法僧衆,不生恭敬心,作如是衆罪,我今悉忏悔。
于獨覺菩薩,亦無恭敬心,作如是衆罪,我今悉忏悔。
無智謗正法,不孝于父母,作如是衆罪,我今悉忏悔。
由愚癡驕慢,及以貪嗔力,作如是衆罪,我今悉忏悔。
我與十方界,供養無數佛,當願拔衆生,令離諸苦難。
願一切有情,悉令住十地,福智圓滿已,成佛導群迷。
我爲諸衆生,苦行百千劫,以大智慧力,皆令出苦海。
我爲諸含識,演說甚深經,最勝金光明,能除諸惡業。
若人百千劫,造諸極重罪,暫時能發露,衆惡盡消除。
以此金光明,作如是忏悔,由斯能速盡,一切諸苦業。
勝定百千種,不思議總持,根力覺道支,修行常無倦。
我當至十地,具足真寶處,圓滿佛功德,濟渡生死流。
我于諸佛海,甚深功德藏,妙智難思議,皆令得具足。
唯願十方佛,觀察護念我,皆以大悲心,哀受我忏悔。
我于多劫中,所造諸惡業,由斯生苦惱,哀憫願消除。
我造諸惡業,常生憂怖心,于四威儀中,曾無歡樂想。
諸佛具大悲,能除衆生怖,願受我忏悔,令得離憂苦。
我有煩惱障,及以諸報業,願以大悲水,洗滌令清淨。
我先做諸罪,及現造惡業,至心皆發露,鹹願得蠲除。
未來諸惡業,防護令不起,設令有違者,終不敢覆藏。
身叁語四種,意業複有叁,系縛諸有情,無始恒相續。
由斯叁種行,造做十惡業,如是衆多罪,我今皆忏悔。
我造諸惡業,苦報當自受,今于諸佛前,至誠皆忏悔。
于此瞻部洲,及他方世界,所有諸善業,今我皆隨喜。
願離十惡業,修行十善道,安住十地中,常見十方佛。
我以身語意,所修福智業,願以此善根,速成無上慧。
詳細內容便不再多解,因爲大家多少都有文化,提醒一下,就可以自己去找。我的一些老師雖然只給我講過一兩次課,每一次也就是叁個小時,但我仍然受益匪淺。因爲他啓發和提醒了我應該去想什麼問題,盡管叁小時說不了太多,但我會永遠記住他說出來的每一個令我敏感的問題,以後我就會找到每一個問題的答案。
這便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中的忏悔文。既容易懂,內容又極其詳盡,有時間可以念念。
1-2-7-4 隨喜
第四:隨喜支。
宗喀巴大師在《證道歌》中說:
少勤能積廣資糧, 隨喜善業謂最上,
別于自昔所作善, 遠離傲慢生喜者,
前作諸善向上增, 佛說之義能成辦,
複見其他需要故, 善哉我心當隨喜!
通過很少量的努力和勤奮,便能積累廣大的資糧者,即是隨喜善業的功德。因爲這用不著花時間,也不需要做其它努力,只要看到他人行善時,自己心想:這太好了,隨喜他的功德,願我也能做如是行!或者,對自己所做的任何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民族、對衆生有益的事情,生起非常強大的歡喜心。
何爲隨喜?隨,便是隨念其功德。喜,是生起非常強烈的歡喜心。隨喜自己的功德能令原有功德增長,隨念他人功德,能生新的功德,令功德增廣。
隨喜爲什麼會增長功德?例如某人經商賺了大錢,回到家鄉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學,免費接納貧困學生。家鄉有一貧者,心生欽佩,心想未來若有資金也這樣做。盡管這種想法當時純屬一種仰慕之情,但千萬不可小觑,也許某一天通過努力真有了這個能力,他很可能就因爲這個心願的緣故,爲家鄉那些和他從前一樣貧苦的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教育。如若沒有這種隨喜爲前導,一旦真有錢時,便很難憑空産生這種想法。爲什麼?人總是以貪嗔癡作爲引導的,尤其是一旦有點錢,有點權勢後,身邊便會聚集一批惡友,教唆你去學壞,吃喝嫖賭無所不爲。最後,你很可能就用自己掙來的錢將自己徹底毀掉,毀掉今生的富貴、名譽和地位,也毀掉自己來世的幸福。但如果你在遭遇這一切之前便有了一種強烈的信仰,它便會作爲前導,把你引向從前的隨喜。如某某人有錢了,做了什麼好事,塑了一尊佛像或蓋了一座大廟,建立了僧團。太好了!因爲這個佛像或廟,能夠千年萬年永存,並且是勸人行善積德的標志,也是自己做爲男子漢大丈夫或作爲一個人,在這個世上活過的一個證據。我們現在很多條件都不具足,但我們可以去想,可以去隨喜他人的功德,有朝一日通過努力,到了真正有能力時,由于之前的隨喜,便很可能引來真正的現實。因爲任何一個現實的前提,是對這個現實的憧憬和希望。這很重要,因此,我們說隨喜功德非常重要。
隨喜自己的功德更爲重要。例如,當自己做了一件值得驕傲,對自他均有益的事情時,心中生起一種非常強烈的喜悅感:“這樣做太好了,一定要繼續努力再這樣做!”此刻,你的善就像河流一樣源源不斷,否則就會像一盆水,傾倒完後便竭盡。因此要不斷地隨喜,在相續中不斷地生起意樂,不斷地止惡揚善。宗喀巴大師曾說,對自己過去生所做的、今生從小到大所做的一切善法,毫無傲慢地生起歡喜心,那是非常好的。可倘若生起的是傲慢心,便很糟糕,那一點點功德很容易被傲慢心所毀掉。觀察自己有哪些優點,以這些優點作爲基礎去隨喜,然後再不間斷地培養這種信念,這是非常好的。做到以後,自己的功德會不斷增長,這是佛所許。所以,應當隨喜自己的功德。大家應該看看宗喀巴大師的《證道歌》,它會讓你明白一個人應當如何學佛,以什麼方式去學,學哪些地方。
釋迦牟尼佛曾在經中說過:叁千大千世界每一座山的每一粒塵土可以數清楚,可是隨喜的功德是數不清楚的。另外,不須太大力氣而能做極廣大功德,最爲無上者,便是隨喜。昔日阿阇世王供養佛陀,其功德遠不如一乞丐隨喜其供養的功德大。原因是阿阇世王雖做供養,但與其能力相比,內心中並未造下太大的善習氣。而乞丐生起了廣大的隨喜,便在其意識的習氣當中,留下了極其強大的“一旦我有條件亦要如此做”的習氣,這種善習氣未來必定引生善的結果。業力有時候並非從我們能現見的語言和行爲的角度發揮,而是內心習性當中留下的嗜好所引生的。因此,我們要隨喜。
如何隨喜?對自他凡聖叁世所積的一切善根,無有輕慢,至心發起歡喜,則過去所造的一切善品將更加增廣。這裏有對五種補特伽羅功德的隨喜。
十方一切諸衆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功德。座上專修隨喜功德時,可于此處加修幾百遍。
1-2-7-5 請轉*輪
第五:請轉*輪支。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于無上妙*輪。
觀自身變現爲佛刹微塵數的化身,前往十方世界中,向所有初成菩提,未轉*輪默不說法的諸佛世尊,一一供養千輻金輪,祈請利樂衆生,轉大*輪,諸佛世尊慈悲受許,轉于無上深妙*輪。
這樣修,就能令佛法永住世間。
在這個問題上,說明一下細節。我來到沈陽北塔*輪寺有四年多了,可若是未曾給你們講那麼多的法,今天你們會受益嗎?也許叁分之二的人還不知道*輪寺的存在。也就是說,我是不是夏壩活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把我叁十多年來學的佛法知識傳授予你們,令你們明白何爲佛法,用佛法將過去身體、語言和起心動念當中的一切錯誤的、顛倒的、不如法的事,轉變爲如法的、不顛倒的和正確的,由此方能令你們受益,這是最根本的。倘若大家未曾聽聞佛法,此時此刻仍在盲目燒香拜佛,則頂多是個迷信者而已,心理上、思想上不會有任何收獲。
佛法是否在世間,並不在于有無佛像、寺院,也並不在于有無人燒香,而在于有沒有人講述如來佛陀曾經所說的一切完美的、規範身口意、消除一切惡業、培養一切善業的妙法,令學佛之人用這個法來淨化自己的內心,將自己肮髒、惡劣的習氣,改爲慈悲、智慧、德能、寬容、喜悅、樂觀等瑩澈光明之心,此是教證二法中的教法。通過聽聞佛陀的經律論教授,讓自己內心得到正確的理解,從而改變過去的一切錯誤言談和起心動念,從惡劣的心、自私的心,變爲利他的心。從邪惡的心,變爲光明正大的心;從貪欲、嗔恨、愚昧、自私、我慢的心,變成慈悲、智慧和德能的心,此是證法。
如來講經說法,對貪欲嚴重的人,講製止貪欲的教授;對嗔恨嚴重的人,講製止嗔恨的教授;對極其愚昧的人,講令他得到光明智慧的教授;對極其嫉妒、傲慢的人,講令他得到製止嫉妒、傲慢的教授。總之,衆生的相續有高有低,慧根有利有鈍,每一位衆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受用,如同馬車輪在地上轉時,接觸地面一樣,由此稱爲轉*輪。再往深些說,聲聞、緣覺、菩薩等對不同根器,不同因緣的衆生,令其得到各自所求之法,如同馬車的輪子一樣,所以叫轉*輪。轉*輪等于是度化衆生。在現實當中,也要祈請師父講法,這很重要,師父住世的目的就是講法。不講法,對你而言師父住世沒什麼用處。
1-2-7-6 …
《《成就盛宴》導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