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学佛者变为有智慧、有慈悲的人,四无量和忏悔这两个是最好的办法。一个人不懂得忏悔,就等于这个人不会有任何进步。一个人时时刻刻懂得忏悔,那这个人将来一定是前途光明,无论是佛法修行,还是事业前途,都会进步。忏悔不是认输,有很多人认为认错了不就是认输了吗!错了,你知道什么人不敢认错?就是窝囊废,他从来不敢认错,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以为不认错就算了,就赢了。其实不然,他真的输了。那什么样的人敢承认错误呢?凡是有能力的人,有魄力的人,有胆量的人,有智慧的人,他不但光明正大地认错,而且还会做得更好。今天的错是严重的教训,明天就不再错了,知错必改方能百战百胜。
忏悔是对自我的认错,认错有多种,一个是对他人认错,一个是自己对自己认错。圣人或有本事的人不仅仅对自己认错,而且也敢对他人认错。中等的人给自己认错没有问题,但他面子大,拉不下脸,对他人嘴上不认错,悄悄地改,他自以为这样好,实际上很难看,谁都知道他错了。但是也算是不错,还算中等。最差的人连对自己都不敢认错,他不敢想这是错的,那是最窝囊的,必败无疑之人。这世上谁人不犯错,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犯错太应该了,若你真地没有犯错,说明你这个人是个窝囊废,因为你什么也没做,你什么也没做,就不会犯错。只要你做了,说了,想了,那总有对的也总有错的。错了没关系,我把这次的错作为教训以后不再犯就对了,这样,这个人学佛也好,做生意也好,做任何一件事永远都是成功者。
如果我们真地想成大事,要从在贪嗔的基础上建立的思想当中脱离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你可以把敌人和亲友当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一个是听话的,一个是不听话的。那么你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儿子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是你和他站在同样的高度,你永远也改不过他,因为你和他是同等同体的,你有什么办法改变他啊!又有什么能耐避免这些灾祸呀?所以,不要起贪嗔痴之心,要悔改自我。
修行佛法时,尤其要重视自己所造的身口意之过患。你不要以为这些过患只障碍来世,于今生却无多少妨碍,绝非如此。这些问题不但是来世,今生也是你前途当中最大的障碍。如若没有了这些缺点,今生任何一个灾难与障碍均无法阻挡你的前进,否则举步维艰。
马鸣菩萨的忏悔文是略忏悔文,内容比较清晰。
呜呼拉!祈请上师大金刚持等安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大德僧伽垂念于我:我名某甲,从无始生死而至今时,为贪嗔痴烦恼所驱,从身语意三门造作十种恶业,五无间罪及近五无间罪;违犯别解脱律仪、菩萨学处以及密乘三昧耶;不恭敬父母、亲教师、轨范师及与我同修梵行者;造作损害三宝之业;背弃正法;毁谤圣僧伽;伤害有情等一切恶业集聚,或自作、或教他作、或见作随喜。总之一切恶业,皆是获得增上生及解脱二种利乐最大障碍,成为轮回生死尤其堕入恶趣之因。故我今于上师大金刚持等一切安住十方诸佛、菩萨、大德僧伽面前,忏悔发露,不作覆藏,从此制止。我若发露忏悔,则可住于乐触;若不发露忏悔,则无矣。 (诵三遍)
“呜呼拉”,此是厉声疾呼之意,诚如汉地古文中之“嗟乎!”。
祈请上师大金刚持等安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大德僧伽垂念于我:
嗟乎!我祈请上师大金刚持等一切十方诸佛菩萨大德僧伽,请你们垂念于我吧!聆听我的祈请吧!此处为何这样呼喊?我曾与各位说过所依力的问题。帕邦喀大师于《成就胜乘幻化车》中言:“有人将所依力称为所缘境或诸佛菩萨,但我认为应是真诚地皈依和发菩提心”。其实,以诸佛菩萨为所依力,或以菩提心为所依力,也有这种说法。但帕邦喀大师认为,所依力应是皈依和发心。因为“依”即“依靠”之意,诚如一个人绊倒在地时,总会依靠大地而扶起。我们在造作罪障后,从罪障中脱离出来的依靠,则是对三宝的皈依和发菩提心。因为我们所造之罪业极重,非依极强大之实力者不可度脱。何为强大的实力者?一是三宝,二是菩提心。即发菩提心的对境是一切众生。因此,帕邦喀大师将此二称为所依力,是非常有道理的。更详细地说,所依力有两个,一个是三宝,一个是众生。《入菩萨行论》中说:“依诸有情及如来,能成佛法力等同”。既然这样,拜佛为什么不拜众生呢?我们皈依的对象——十方一切诸佛菩萨高僧大德, 那就是所依力,为什么呢?那就是三宝的体性啊!还有一个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对象是谁?过去我们很少说众生,因为单从皈依的角度而言,众生则非所依力,因为所皈依者乃是三宝。但是,我们现在修的是大乘法,尤其是于修菩提心时,将一切众生也作为为利一切有情父母众生而证得无上觉果位的一种依靠或所依,也是非常合适的。
我名某甲,此处称念自名。从无始生死而至今时,从无数世到现在为止,所造作一切恶业的因是什么呢?为贪嗔痴烦恼所驱,这就是因。为什么不说傲慢、自私、嫉妒等等?这些均含摄于贪嗔痴之内,如果你将所有烦恼归类起来,都可归入贪嗔痴三个范畴内。所以,尽管烦恼有八万四千之多,佛经中亦有十一烦恼、六烦恼之说,但是归根结底,仍是贪嗔痴三个烦恼。从身语意三门造作十种恶业。五无间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及近五无间罪。如毁坏佛塔、烧毁佛经等一切罪障。违犯别解脱律仪。别解脱律仪共有八种,包括:一、比丘戒;二 比丘尼戒;三、正学女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近事戒;七、近事女戒(此二为居士五戒);八、近住戒(即八关斋戒)。菩萨学处,即菩萨一切愿菩提心的学处和行菩提心的学处,尤其是十八根本戒和四十六堕戒等。以及密乘三昧耶戒,此有五佛的三昧耶戒等。此处不加详解,因为在座很多人未受过无上瑜伽部灌顶故。不恭敬父母、即辱骂父母、轻贱父母、虐待父母。亲教师、即辱骂亲教师、诽谤亲教师、背后妄议亲教师,甚或虐待嗔害,乃至于不视为佛。亲教师即自己根本上师与传承上师。规范师,即阿阇黎。受比丘戒时,一定会有亲教师与阿阇黎。阿阇黎是专门教授戒条的老师,令自己规范一些细节问题。及与我同修梵行者,这是指金刚兄弟。大家在一个师父面前谛听佛法,早已是师兄弟姐妹的关系。既然如此,便应该亲如兄弟姐妹一般,相互爱戴,相互宽容,相互忍让,绝不可以侵害、辱骂、不恭敬彼此等。
造作损害三宝之业。于佛宝、法宝、僧宝有损的一切业,此中包含的内容很多。背弃正法。违背和放弃如来正法,悖逆而行,或不依正法来做取舍。毁谤圣僧伽。指侵害、损毁具有崇高道德、修行和学问的高僧大德。伤害一切有情。指侵害人或非人,包括蛇虫鼠蚁在内,均属侵害有情。有情,指具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所有生命。有人认为,只有人类有情感,动物是没有情感的,所以杀了也无所谓。这多么愚昧!情感不是非通过微笑或流泪才能表现出来的。从比较合理的方式去想,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均有情感,均有痛苦,均有恐惧,不应该让任何有痛苦、有恐惧等情感的众生遭受灾难,正如我们不愿意遭受任何灾难一样。大家看《动物世界》时便可知道,群居动物亦有秩序井然的分工,有一些动物感情尤重,配偶死后往往自绝而死,这足以说明它们都是有情感的,只是人类暂无方法与之沟通而已。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是有情。因此,伤害有情等一切恶业集聚。全部集中起来。或自作,或教他作,或见作随喜。总之一切恶业,皆是获得增上生及解脱二种利乐最大障碍。所以,这一切是今生乃至来世获得人天安乐,以及究竟脱离轮回苦到达涅槃果位的最大障碍。
成为轮回生死尤其堕入恶趣之因。故我今于上师大金刚持等一切安住十方诸佛、菩萨、大德僧伽面前,忏悔发露,将发自内心的悔恨,一个个地发露出来。此处除以上列名的诸罪外,若发现自己还有什么罪过,亦可于此处加入,发露出来。倘若未能口说,也必须于内心明白这是哪一类的,然后如是思维。不作覆藏。不隐瞒。从此制止。要知道,忏悔最根本的意义是在哪里?一个是过去所做的一切侵害他人,包括人及非人等有情的所有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以及起心动念,都一一调出来,逐个思维后果,生起非常猛烈的追悔心,这是能破力。另一个,即是从今往后纵使遇到命难,自己也绝不再做这种恶事。心中要生起非常郑重的制止之心,这是遮止力。此二力对于忏悔非常重要。
我若发露忏悔,则可住于乐触;若不发露忏悔,则无矣。便会有得到安乐的那一天。我若不发露忏悔,便再也不会有任何指望了。
这个念三遍或七遍。将内容一个一个地忆念起来。忏悔最重要的是真诚,而不是做表面文章。如果在佛菩萨面前说假话,那不是欺骗佛菩萨,而是欺骗自己。因为你若未能认识到错误,就永远也改不过来。即使知道错误,但不知其严重后果,也很难改过来。
下面我顺便讲一讲《金光明最胜王经》中的忏悔文。这个忏悔文非常殊胜,但未收录于《成就盛宴》中。大家有空可以自己阅读。
1-2-7-3-4 《金光明最胜王经》
现在十方界,常住两足尊,愿以大悲心,哀悯忆念我。
众生无皈依,亦无有救护,为如是等类,能做大皈依。
我先所作罪,极重诸恶业,今对十力前,至心皆忏悔。
“十力”,指具足十大实力之佛陀。
我不信诸佛,亦不敬尊亲,不务修众善,常造诸恶业。
或自视尊高,种姓及财位,盛年行放逸,常造诸恶业。
自己自高自大,自以为是,骄慢无比。其原因是什么?或是生于贵族之家,自己的父母尊贵,或具有财富,或年轻美丽……以此为由,认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因为这样的骄慢,而行放逸者,所造的众罪。
心恒起邪念,口陈于恶言,不见于过罪,常造诸恶业。
心中生起贪、嗔,痴以及不相信因果的一切邪念;口说妄言…
《《成就盛宴》导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