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燒香供導論▪P6

  ..續本文上一頁。要將各類不同歸屬的方神、地神念想在眼前;如果你供狐仙、黃仙之輩,也可以放在其內,作爲布施的對象。我常說別去供大仙兒,並不是說不可以給它做布施,但你不要皈依它,不要信仰它,要以可憐它的心情來進行布施,或者當作給朋友送禮也可以,但千萬不能給它磕頭,如磕頭那就很糟了,你的皈依戒就很危險了!由于世間傳統和習俗的原因,有些東西讓你一下子丟掉,心裏會不太舒服,但從此以後,無論如何不要去跪拜它,不要皈依它,因爲它根本沒有能力救你;這些神鬼力量極小,顯點兒神通幫點兒小忙是可能的,但在生死解脫的根本問題面前,它自救尚且不能,又怎能幫你?其實恰恰是它們,正在期待著我們去幫它解脫!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定位搞明白,它們既不是怙主功德客,更不是叁寶尊重客,而是六道悲憫客。

  壬四、怨怼債主客

  “負債含冤怨仇類”

  就是你曾經欠他的債務並且跟他有怨仇的一切鬼神衆生。位置在怙主功德客的左側,中間是馬頭明王,周圍有天界鬼(羅睺羅等)、地上鬼(魑魅魍魉等)、和地下鬼(龍妖等)等叁界一切妖魔鬼怪,特別是無始至今以來,你欠他的命債、錢財、情債或與他結有深仇大恨,今生來向你尋仇,使你身心壽命有損害的都要觀想到此債主客之內。其中包括八萬四千魔軍、四百零四種疾病的病魔、叁百六十多種妖魔等諸多魔軍。這是供施對象的第一個部分。

  辛二、對特殊所緣而行惠施

  特別提出需要布施的客人——中有身。

  “特爲昨日及今朝,自亡他殺舍身命,

  未趣後有中有身,一切無余有情前。”

  此時要觀想:自殺的、病死的或自然死亡的,今生的壽命已盡,肉體已經放棄,來世的生命尚未得到的,由極微細風心意生所成的中有身,大小如五歲幼童,顯現爲即將投生的衆生的樣子,正在到處漫遊閑逛,我們要將它們請來,安排在觀世音菩薩的身後,而行布施。

  如第四世班禅大師所說:

  “前途無希望,無伴獨自遊,

  寂默多恐懼,衆怖如驚濤,

  極苦中有身,願怙主保佑。”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人人皆有兩種前途:或即身成佛,那就不用經過中有身了;或繼續輪回,那就必將多次經曆這樣的中有,遭受衆多恐懼、痛苦。對此要特別地念想。《俱舍論》中說:中有身是尋香而食的,他們的食物就是香。因此,我們以燒香供對它們多做布施,令它們得到滿足。這就是爲什麼把中有當做四客當中最核心、最主要的客人請來,並非常認真地觀想布施回向的原因所在。儀軌中“特爲昨日及今朝”的昨日不是昨天,是指“過去”,因爲中有身的一期生命是七天,如果它尚未投胎的話,七天後再小死一次,重轉中有,過七天再小死一次,最多可七死七轉,不超過四十九天,這是它最長的壽命了。此期間所有的中有身都包括在內,可說無量無邊,一點都不比其它諸客少,所以把它們作爲主要的對象來進行布施。

  庚二、如何供施之理

  “供施回向衆賓客,如滿欲雨皆飽足。”

  “供施”即上供下施,對叁寶尊重客和怙主功德客爲供,對六道悲憫客和怨怼債主客爲施;加之回向的緣故,令衆賓客皆滿足,各自所求之物,如同甘霖一樣豐富,各滿所欲,心滿意足。

  丙叁、結行,上祈下願,分叁:

  丁一、祈請上賓;

  丁二、回向下賓;

  丁叁、回向自身。

  丁一、祈請上賓

  “願我災障悉蠲除,長壽無病增富饒,

  自在調伏叁界衆,如心願行獲成就。”

  這是祈求五種成就。上祈下願,即對上賓是祈求,對下賓是祈願或回向發願。

  第一種成就:“願我災障悉蠲除”;由于供養叁寶尊重客之故,從他們的身上降下五色甘露,注入自身體內,消除無數世以來的一切業障及苦報,以及修學佛法過程中的一切內、外魔障與災難,此即“息”業成就。

  第二種成就:“長壽無病增富饒”;之後觀想叁寶尊重客每尊都化出同樣的一尊,融入到自己的體內,由此加持力故,增長壽命,消除疾病,身體健康,增長世間的福、祿、壽及出世間的教證二法的功德,此即“增”業成就。

  第叁種成就:“自在調伏叁界衆”;如前觀想甘露及諸尊化出融入自身,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的一切人、財、物等皆可自在受用,此即“懷”業成就。

  第四種成就:甘露及諸尊化出融入自身同前,得到消滅一切魔軍的“誅”業成就。

  第五種成就:一切叁寶尊重客最後全部融入到與上師無二無別的釋迦牟尼佛身中,釋迦牟尼佛由印堂直接融入自己體內,自己的身口意與諸佛菩薩二無分別;祈請加持我早日證得無上正等覺佛陀果位的殊勝成就,此即如心願行獲成就。

  丁二、回向下賓,分二:

  戊一、回向中有身;

  戊二、回向所有衆客。

  戊一、回向中有身

  “並願中有諸有情,悉皆脫離怖畏苦,

  兼能憶持上師教,速疾往生極樂國。”

  即願一切中有衆生遠離地水火風四大怖畏及貪、嗔、癡叁大懸崖的一切恐懼與痛苦,早日投生善處。並且,投生後,由于其對外、內、密等善知識的殊勝教法的精進修行,可在中有當中速疾證得報身如來的圓滿果位。如若不能,亦可即時往生西方極樂佛國,于中圓滿地道功德,證得無上菩提果位。

  戊二、回向所有衆客

  “業債怨恨鹹解除,一切衆生皆悅樂,

  所有地神方神等,常不散慢作助伴。”

  這是總體回向,即願一切怨魔債主,消除一切損害衆生的嗔恨心、貪欲心等煩惱,願我所欠一切債務皆得加倍償還;願食香神等一切六道衆生都能從各自的一切痛苦中解脫出來,並且具得現前與究竟的一切安樂。現前無病無災,具足一切順緣,遠離一切違緣。最終證得具一切種妙智的佛陀果位。

  “悅”即現前脫離一切痛苦,具得一切安樂及安樂因;“樂”即最終得到永久大樂的無上正等覺佛陀果位;願地神、方神等諸神,在我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常不散慢”爲我消除一切違緣, “助”我“伴”我具足一切順緣。

  丁叁、回向自身

  “我亦願臨命終時,得離解肢劇痛苦,

  往生清淨妙刹土,利樂無量諸有情。”

  即我要憑借對此四客以燒香進行上供下施的善根功德力,在死魔到來、身心相離時,一切由死亡帶來的災難、痛苦、折磨等等,哪怕最細微的痛苦都能遠離,並且死後能投生到自己所求的清淨佛刹土當中,圓滿菩薩地道功德,圓證佛果,利樂有情(“利”即人天福德,福祿壽等;“樂”乃永久安樂的無上正等覺佛陀果位)。

  “如是作燒香供者,現前消除諸障礙,究竟證得極樂果位等,具有極大功德。此爲比丘洛桑確吉堅贊所撰。吉祥來!”

  後代傳承上師所加偈頌

  一、法布施;

  二、實力誦;

  叁、送賓客;

  四、回向文;

  五、吉祥偈。

  結行部分在班禅大師的原著當中沒有那麼多,但根據廣軌《 燒香供如意成 》來看,後面有法布施,法布施之前有回向,即:

  “中有境界才現起,八大菩薩指正路,

  生極樂已複化身,願度穢土諸衆生。”

  一旦到了中有境界時,現起“八大菩薩指正路”,指引你到達西方極樂佛國,圓滿功德之後,再重返娑婆,度脫一切有垢染的穢土衆生,令他們也能夠得到西方極樂佛國的安樂之位。

  “猶如虛空藏,享受無窮盡,

  無诤複無害,自在任受用。”

  做燒香供施的目的,就是爲了一切衆生能夠現前得到如同虛空藏一樣多的享受,永無窮盡,並且相互無爭,互不鬥害,任運自在受用樂果;

  “從此即結生,清淨勝樂土,

  蓮臺花蕊中,願受化生身。”

  蓮花雖從汙泥中出生,卻不被汙染;雖然在濁世中出生,卻沒有受貪、嗔、癡的汙染,以此清淨故,往生到最勝安樂的極樂世界刹土中,並在蓮臺花蕊中得以化生。這就是回向。

  “達雅塔 嗡 班幾智雅 阿瓦菩提尼 娑哈”

  (決定速疾滿願咒)

  念誦此咒以祈速疾滿願。

  一、法布施

  “如星眩燈幻,露泡夢電雲,

  一切有爲法,應作如是觀。”

  此是說,刹那生滅、變幻不住的一切有爲法,本來就像流星、空花、燈光、幻影、朝露、水泡、睡夢、閃電、浮雲一樣,不可捉摸,執無所執,以此去看待一切世間苦樂等,方爲智者。此偈是爲下賓講法,行法布施。

  二、實力誦

  “以我意樂力,如來加持力,

  及法界諸力,供養諸聖衆,

  饒益有情故,凡思惟諸事,

  彼一切隨應,願無礙出生。”

  即以我非常誠懇增上心的意樂之力,和十方叁世如來無量無邊的加持力,以及法界一切體性皆空的無窮無盡之不可思議力,由此諸力,無論供養諸聖衆,還是饒益諸有情,此燒香供施的一切所爲,必能如我所願,所求如意,圓滿現前與究竟的一切功德。

  叁、送賓客

  “如是智慧尊諸客,入自性中。諸世間客,由財施而身心成熟,由法施故,解脫身心,各歸本處。”

  這是送賓客。送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接過來,一個是送回去。

  “接過來”就是把叁寶尊重客融入到中間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由眉間融入自己體內,自身與釋迦牟尼佛二無分別,如是念。

  “送過去”即一切世間的怙主功德客、六道悲憫客、怨怼債主客,以我所做財供施的功德,令他們身心感覺非常滿足;以法布施的功德,令他們斷除我法二執,得以解脫身心;爾後“各歸本處”,從哪裏來,回哪裏去。需要說明的是,既然解脫了,爲何還會回到原處?“願解脫”乃是我們的祈願,有兩種含義:

  一、由此功德,願他們最終解脫;

  二、由此功德,能夠立刻解脫者,願他們立刻解脫。

  四、回向文

  “願以此福得一切,見者位已調過怨,

  出老病死淆亂波,叁有之海趣解脫。”

  此爲回向,即願以此所做燒香供之福德與功德,得到“一切見者位”(即一切種妙智之位,也就是佛的果位),得到之後,調伏一切衆生的過患與怨怼之心,消除我等一切衆生如海浪一樣混亂動蕩的老、病、死的痛苦,由此令我等能夠從生有、中有、死有的輪…

《燒香供導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