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燒香供導論▪P7

  ..續本文上一頁回苦海中解脫出來。

  五、吉祥偈

  “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恒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叁寶致吉祥。”

  即白天吉祥,夜裏吉祥,上午、中午、下午與初夜、中夜、後夜六時恒常吉祥;願一切上師、叁寶加被我等從此永久吉祥如意。

  乙二、做燒香供之功德

  《 略軌 》中說:

  “常時行此燒香供施,現世災難消除,究竟證得四身佛位,利益甚大。”

  這就是做燒香供的功德。現前能夠消除外在的一切魔障,與內在的(即在修學佛法過程中的)一切魔障,能夠證得來世之人天福樂或往生極樂等諸多功德,一切如法的心願皆能成就;最終能夠圓滿福德、智慧兩種資糧,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四身佛果。一個“現前”,一個“究竟”,所有功德皆涵蓋無余,所以說做燒香供的功德是非常大的。

  做燒香供,除了消除業障之外,還能消除許多違緣、魔障,因爲惠施的對象是六道輪回的衆生及怨孽債主。之所以遭到諸多的障礙和魔障,就是因爲有諸多妖魔作祟,有前世今生所欠的債務,導致很多磨難出生,由此也就遇到了許多違緣。如果你每天誠敬如法地做燒香供,那麼所有欠債都能還清。不過,還債要依四力:即供物之力、密咒之力、手印之力和禅定之力;修燒香供儀軌的時候,若具足這四力,就定能還清所欠之債!

  甲叁、作者之名

  此燒香供養法是第四世班禅·洛桑確吉堅贊所著。第四世班禅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十六歲時就能夠現見文殊師利菩薩,在藏傳佛教史上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位大德。他著有很多非常精辟的著作,包括《 上師供 》等。這個《 燒香供導論 》是大成就者達瑪班紮大師(法賢)所傳,如果說:有儀軌就行了,還要導論幹什麼?儀軌唯可依之念誦,而導論卻是將觀想等所有細節問題,包括字句的含義以及完整的心法竅訣全部集中起來講傳;儀軌如同對面的山,導論卻如同領你登山,並一草一木地給你介紹。所以,講授導論對于修學《 燒香供 》是非常有必要的。

  

  

  

  燒香供如意成導論1

  嗡 悉地成就也(願一切成就)!

  皈依發心,誦:

  諸佛正法賢聖叁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

  爲利有情故願大覺成。(叁遍)

  《 燒香供如意成儀軌 》它比《 燒香供略軌 》稍微廣一些,所以有發四無量心的文詞。發四無量心很重要,想必大家都能背下來了,如果能背下來的話,此時雙手合掌,將全部心念集中起來,毫不散亂,毫無煩惱,一心一意地念誦:

  四無量心,誦:

  願諸有情遠離一切痛苦及痛苦因

  願諸有情具足一切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有情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

  願諸有情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如是念叁遍,或者七遍都可以。如若四句整體念誦,心裏生不起覺受者,每句逐一念叁遍或者七遍也可以。若你想把四無量心念的更廣一點,更實際一點的話,也可以念:

  一切有情遠離親疏貪嗔安住于舍豈不善哉!願其安住!我令安住!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一切有情具足安樂及安樂因豈不善哉!願其具足!我令具足!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一切有情遠離痛苦及痛苦因豈不善哉!願其遠離!我令遠離!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一切有情不離善趣與解脫妙樂豈不善哉!願其不離!我令不離!惟願上師本尊加持能如是行!

  嗡 娑跋瓦許達 薩爾瓦達爾麻 娑跋瓦許多杭(觀空咒)

  空性中自成喀薩巴尼觀世音,頂間嗡字,喉間啊字,心間吽字。心中吽字放光,從布達拉處,迎請智慧尊及灌頂聖尊,雜吽邦霍,二無分別也,灌頂諸尊行灌頂,以無量光爲頂莊嚴,一切供品爲微妙天食也。

  在此萬法自性皆空的智慧法身觀修中入定。爾後,于虛空中刹那間生起一朵白色八葉蓮花,花心之上有一個潔白明澈如水晶一樣的月墊,月墊上有個白色的“舍”字,此字即爲自心;接著,白色“舍”字發光,刹那間變爲喀薩巴尼觀世音菩薩,潔白如雪山,一面二臂,觀世音菩薩全身上下佩帶金銀珠寶裝飾的各類天飾,無比莊嚴,金剛跏趺,坐于月墊之上。

  于此觀想過程中,首先必須要入定;其次要想象自己完全是觀世音菩薩,心中毫不懷疑,而且自身觀世音菩薩的形態清清楚楚。

  自身觀世音的頂輪白色的“嗡”字,喉輪紅色的“啊”字,心間藍色的“吽”字(或者白色的“舍”字之上,刻下了很細微的藍色的“吽”字)。“嗡” 、“啊” 、“吽”叁字發光,普照十方一切佛刹土,從十方一切佛刹土尤其是從布達拉(觀世音菩薩淨土的梵文名,叫布達拉,漢地譯做普陀,漢地的普陀山,只是一個代表,真正的普陀山,在印度,叫布達拉山),把真正觀世音菩薩的智慧身及諸灌頂尊,迎請到眼前的虛空中,然後誦“雜吽邦霍”。“雜吽邦霍”四個字有分別不同的含義:

  念“雜”的時候,觀想從真正的布達拉——觀世音的淨土所迎請的觀世音直接來到了自身觀世音菩薩的頭頂。

  念“吽”的時候,頭頂的觀世音融入到體內。

  念“邦”的時候,完全融爲一體。

  念“霍”的時候,二無分別了,你就是真正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是你。

  心裏如是觀想。然後繼續觀想,法界自在母、瑪麻吉佛母、白衣佛母、救度佛母、佛眼佛母等,分別手持寶瓶,流出白、黃、紅、藍、綠的甘露水,從空中爲你沐浴和灌頂,色佛母、味佛母、觸佛母、法界金剛佛母等一切四佛母,從空中對你進行供養,並且唱誦贊歌、金剛道歌等。最後觀想,五色甘露水充滿全身,過剩之水于頂上,聚成阿彌陀佛,在自身觀世音的頭頂以一尊阿彌陀佛爲頂莊嚴。自身觀世音的心中發光,普照那些所有的妙供,使所有供品及整個情器世界變成爲空樂無二的甘露妙物,心裏如是想。

  嗡 啊 吽(叁遍)

  念叁遍“嗡、啊、吽”加持供物,以供養自身觀世音菩薩。

  嗡 啊爾雅洛給伊肖日阿 薩巴日伊瓦日阿 阿剛 巴當 布白 杜白 阿洛格 更疊 納微疊 下打 巴爾帝恰吽娑哈

  念此咒,對自身觀世音菩薩進行供養。

  清淨潔白若秋月,阿彌陀佛頂莊嚴,

  以大悲眼觀衆生,頂禮至尊觀世音。(贊)

  以偈頌贊揚自身觀世音菩薩,之後迎請賓客。

  迎請賓客:

  殊勝共同無余悉恩賜,

  叁寶恭敬諸賓請降臨;

  瑜伽障礙無余消除者,

  怙主功德諸賓請降臨;

  叁世一切父母有情衆,

  六道慈悲諸賓請來臨;

  忿恨怒心執持諸妖魔,

  怨親債主無余請來臨;

  特別叁種食香爲命者,

  種種食香賓客請來臨。

  首先迎請叁寶尊重客,對他進行供養,然後贊頌並回向和祈願;之後再依次迎請怙主功德客等。這與《 略軌 》不同,乃是分別迎請,分別供養,分別贊頌。這裏還特別提到叁種食香爲命的食香客,一類是中有的衆生,他們是食香爲命的;一類就是食香神——方神、地神及眷屬;一類就是食香鬼——負債含冤怨仇類。這些都要迎請,那麼他們屬于四種賓客裏邊的哪一種呢?中有身的衆生可以放在怨怼債主客的範圍內,也可以放在六道悲憫客的範圍內。所謂“乾闼婆”等一般放在了六道悲憫客的範疇內,地神、方神等也可以放在其內,或者把他放在怨怼債主客內的。除了四客之外並沒有第五類賓客,所以各自歸類,分別歸入四客即可。

  觀想自己的心中發光照明十方,迎請四種供施的對象,“無余”就是一個也不剩下。實際上燒香供就是一種請客,只不過所請的客人太大太多了:既要請一切上師、本尊、佛陀、菩薩等叁寶,又要請世出世間的一切護法神,既要請六道輪回的所有衆生,又要請一切怨怼債主,也就是無始輪回中你欠他債的冤家對頭,總之,要全部迎請來進行上供下施。

  具體迎請各賓客及各賓客的位置安排方法,與略軌同。

  嗡 嘛呢 叭彌 吽(誦百遍,至少不可低于七遍)

  下面分別對四賓客供養、贊歎和回向祈願。

  嗡 班甲爾 阿米爾打 滾紮利 哈那哈那吽呸 (甘露明王咒)

  嗡 娑跋瓦許達 薩爾瓦達爾麻 娑跋瓦許多杭(觀空咒)

  自性空中,生起智慧火焰,燃燒一切香供,化爲五蘊圓滿之妙香,遍滿一切大地及虛空也。

  空性中,這個火是從自己心間“舍”字發光,令其燃起智慧之火。燃燒一切香供,變爲對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勝妙供品,充滿整個大千世界,非常圓滿,非常完美,其外相爲燒香供的粉末。然後在粉末上灑點兒淨水。由此而生出清淨的香煙,遍滿虛空之中、大地之上;此煙可滿足所有賓客之所需。

  嗡啊吽(叁遍)

  繼續觀想,白色“嗡”、紅色“啊”、藍色“吽”的體性與本質如同前述。

  “嗡”發白光,照明十方,將十方一切諸佛菩薩金剛身的加持力所顯現的白色的光明甘露,收入“嗡”字之內;

  “啊”發紅光,照明十方,將十方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妙語的加持力所顯現的紅色的光明甘露,收入“啊”字之內;

  “吽”發藍光,照明十方,將十方一切諸佛金剛意的加持力所顯現的藍色的光明甘露,收入“吽”字之內;

  然後,“吽”化爲藍光,與妙香融爲一體,令其消除一切垢染,變爲色澤、味道等完美無缺的甘露;

  爾後“啊”化爲紅光,與妙香融爲一體,令其變成無漏的、可隨欲享用的妙香甘露,或者除病增壽的良藥;

  最後“嗡”化爲白光,與妙香融爲一體,令其不斷增長,變爲永遠享用不盡的妙香甘露。如是加持。

  那摩 薩爾瓦答塔嘎達 阿瓦洛給伊疊 嗡 桑巴日阿 桑巴日阿 吽(七遍或百遍等隨力念誦)

  可以念誦七遍來做供養,或者一百遍。關于咒的意思,傑貢巴大師是這樣解釋的:“頂禮一切如來,由身口意的甘露之力,世間一切衆生令生無漏之大樂。”但是,歐曲·達瑪班紮說:“這種解釋對下賓是可以的,但叁寶尊重客和怙主功德客是不合適的,”詳釋見前。

  遍滿一切方輪盡無余,

  具足五蘊妙香諸供品,

  無欺上師…

《燒香供導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